六盘水市钟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酝酿(niàng)黄晕(yūn)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B. 应和(hè)看护(kàn)贮蓄(zhù)混为一谈(hǔn)C. 粗犷(guǎng)莅临(lì)静谧(mì)花团锦簇(cù)D. 吝啬(lìn)徘徊(huí)诀别(jué)人迹罕至(hǎ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抖擞嘹亮烘托淅淅历历B. 发髻喉咙键壮呼朋引伴C. 澄清地毯婉转花枝招展D. 宽敞骄媚烘托咄咄逼人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
C. 一提到家乡的美食,他就眉飞色舞地讲个不停。
D.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本珍贵的书,生怕把它弄坏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能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C.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D.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B.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王湾,唐代诗人。
D.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6. 默写(1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在第二单元里,我们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老师,有为孩子排除jiū( )纷的蔡老师;能tú( )手画圆和三角形的王老师;唤醒海伦灵魂,让海伦的生活从此jié( )然不同的莎莉文老师;对丘吉尔宽hóng( )大量的威尔登校长,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
2.古诗文默写(10分)(1)默写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6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D.为保卫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游览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4.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进入初中半个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泛舟书海,品读美文。
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走进济南,感受济南冬天的⑴ ;同⑵ 一道领略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受教于⑶ (填人名)门下,聆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谆谆教诲。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是多么快乐。
5.阅读小诗,回答问题。
(4分)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1)这首诗是诗集( )的105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的时候,多做一些复习试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点,有效应对考试,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2分)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个学期快要结束时,学校总是会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同学们一个学期应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检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期末考试。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一、积累及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喧腾(xuān) 匀称(chèng) 迸溅(bèng ) 奢望(shē)B. 栖息(qī) 倔强(juè) 堕落(zhuì) 滑稽(jī)C. 庇护(bì) 骸骨(hái) 黄晕(yùn) 欹斜(qī)D. 分歧(qí) 贮藏(zhù) 枯涸(hé) 嫌恶(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头晕目眩瘦骨嶙峋险象跌生具体而微B. 擎天撼地闲情逸致苦心孤诣绝处逢生C. 忍俊不禁玲珑剔透盘虬卧龙春花秋实D. 眼花潦乱花枝招展骇人听闻悬崖峭壁3、下列名人说的话或歌词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地转动。
”B.“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
”C.“我要今天格外说说合同。
”D.“我们要在每一个村建一个卫生所,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医院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因,也为结尾万芳原谅了“我”作铺垫。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其散文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D.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每空1分,共6分)(1)他总是那么乐观,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总是笑miàn()如花。
(2)他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rěn ()不拔地去克服。
(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bó bó()。
(4)他总是那么谦逊,从不居功自wěi()。
2. 词语辨析。
(每题2分,共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再接再厉滥竽充数B. 专心至志风尘仆仆各行其是C. 振耳欲聋再接再励金榜提名D. 出类拔萃风餐露宿黄粱美梦(2)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那么乐观,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总是笑容满面。
B. 他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不懈地去克服。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D. 他总是那么谦逊,从不居功自傲。
3. 病句修改。
(每题2分,共8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修改: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受教育。
(2)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
修改: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修改: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修改:他之所以取得了好成绩,是因为他努力学习。
4. 古诗词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满分100 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16分)(1——7题目,每题1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
2、,各领风骚数百年。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马上相逢无纸笔,。
5、万里赴戎机,。
6、,壮士十年归。
7.有关黄河的诗句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
8、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2分)A.勇往直前疲惫不堪忧心中中语无伦次B.坚持不懈刚毅不屈郑重其事知足安命C.迫不急待精打细算耀武扬威冻饿之虞D.珊珊来迟夜不能眠聊以自慰不毛之地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
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
B、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D、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
1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届时,世界各地将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B、这些海归们毕竟文化层度高,修养好,他们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相敬如宾。
C、考试时,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细心答题,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会影响得分的。
D、改建后的商业大厦美轮美奂,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
1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代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儿童文学家。
人们称她为“海的女儿”、“世纪老人”。
她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歌颂母爱和童真,其主要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
B.《口技》的作者是林嗣环,文章节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C.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如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包拯、做工为主的二花脸曹操。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5 分)一、字词书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1.(2分)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格言。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3分)2.(3分)给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这漫天的红霞里,太阳开始微微的露出她那温情的脸,带着一丝羞怯.._____,半掩在霞光中。
不一会儿,又添上了几分(ān xiáng)_____的神情,离开那东方的地平线,显得(shéncǎiy〕yì_____。
三、选择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6分)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深秋的刘龙台,火红的枫林与高远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犹如画卷美不胜收....。
B.返校的路线大家出现了分歧,本想各得其所....,但考虑到安全,还是一致同意走大路。
C.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个性发展时期,切忌做事没有恒心、见异思迁....。
D.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张老师的时候,他已是花枝招展....、满面红光。
4.(2分)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中刻画了长妈妈“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又善良朴实的经典形象。
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
C.《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写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的故事。
D.《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体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5.(2分)下列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的“他们”是代词,指代牛郎织女。
B.“见义勇为”“大公无私”“麻木不仁”都是褒义词。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中的“三两天”是数量词。
D.“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肥胖”是形容词,“伏”是动词。
四、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4分)6.(2分)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
翻开书本,我们能读出朱德将军的母亲不辍.劳作、宽厚仁慈,用双手和智慧将家人照顾得妥(tiē)的形象;我们能读出世人眼中纯(cuì)的白求恩,满腔热忱,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到海伦·凯勒的世界变得花团锦簇,企.盼新一天来到;我们能读到幼鸽蜕变的美丽,直教人的心灵震颤.……阅读,是智慧的远行。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告诉我们要坚韧乐观,谆谆教子的诸葛亮劝诚我们要修身养性,革命者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激励我们不惧血雨腥风的考验,曾经异想天开的郑振铎启迪我们要勇于自省……阅读,将为我们(yíng )取一笔笔丰厚的财富。
让书香飘逸.,与书籍为友,与经典同行。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辍.( chuò) 纯粹企.盼( qǐ)B .妥帖震颤.( zhàn ) 赢取C.不辍.( zhuì) 纯粹瘫痪.(huàn ) D .震颤.( chàn ) 赢取飘逸.( yì)2.文段中画线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花团锦簇B .取义成仁C .血雨腥风D .异想天开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读书是给自己心灵的充电,每天坚持大约30分钟以上的阅读,你的生活将会充实饱满。
B .翻阅一本书,你只要沉浸其中,才可以与作者交谈,感受阅读的魅力。
C .读书之所以能提升气质,是因为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浸润心灵的原因。
D .我爱阅读,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4.下面是关于"阅读"的一首小诗,请根据内容,在空缺处补写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生动。
(4分)5.济南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主题标识融入了荷花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水市钟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七上·中山期末)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小说、散文结集,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代表作《荷花淀》有“诗体小说”之称。
B .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展现的是他的故乡湘西的一个个故事和人物,《沅陵的人》《桃源与沅州》《县里的医生》《虎雏再遇记》是其中的作品。
C . 《猎人笔记》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作品文笔流畅、细腻,自然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D . 《镜花缘》借写唐敖等人游历海外君子国、女儿国、两面国、黑齿国等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7九上·铜梁期中) 古诗文积累(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2) 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3) 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4)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刘方平《月夜》)(5) 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6)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7)诗言志。
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________ 步tú________ 倒chuài________ 葬péi围________ yàn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 (11分)“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 (8分)文言文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从小丘西行西:________ 伐竹取道道:________水尤清冽尤:________ 可百许头可:________(2)区别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为:________②为坻,为屿(《小石潭记》)为:________③以为妙绝(《口技》)为:________④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为: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泽文中画直线句子。
(4)请从描写的角度说说选文第二段写景的妙处。
6. (12分) (2020九上·下城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
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
贞元末,王叔文①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
在道,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② ,必歌俚辞。
禹锡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郎署。
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州西南极远,禹锡母八十有余必去不得,当与其子死决,医恐伤陛下孝理之风。
伏请屈法,稍移近处。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有删改)注释:①王叔文:唐朝中期政治家,推行“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赐死。
②淫祠鼓舞:纵情击鼓舞蹈。
金陵五题·石头城①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②来。
注释:①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西清凉山一带,三国时期孙吴曾依石壁筑城。
②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1)下列各项中对刘禹锡生平经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刘禹锡出生于书香门第,有家学渊源。
B . 刘禹锡被王叔文重用,也因此牵连获罪。
C . 刘禹锡在朗州独善其身,不与夷人交往。
D .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交厚,唱和往来。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右”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古代汉语词典》中“右”的选项:①右边。
②尊贵,地位高。
③亲近(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②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5)《石头城》句句写景,令人于言外思之。
诗中用潮水和月亮来衬托城的________特点,用“还”字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
(6)选文中认为刘禹锡的诗歌有“夷歌”“语涉讥讽”“其锋森然”等不同风格,你认为《金陵五题•石头城》属于哪一种?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15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幅挽辞。
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
词想必也是她拟的。
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
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
黄永玉就是这样的人。
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
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
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
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
后来,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
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
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
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
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
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
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
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
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
《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
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
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
作品发表了,改。
成书了,改。
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
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来的,以至师母后来不许他改了。
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
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
他不大用稿纸写作。
在昆明写东西,是用毛笔写在当地出产的竹纸上的,自己折出印子。
他也用钢笔,蘸水钢笔。
他的原稿的字很清楚,不潦草,但写的是行书。
他晚年写信写文章爱用秃笔淡墨。
用秃笔写那样小的字,不但清楚,而且顿挫有致,真是一个功夫。
他很爱他的家乡。
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
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
一说起来,不胜神往。
黄永玉画过一张凤凰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
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
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
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
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半天。
每当同乡人来了,原来在座的朋友或学生就只有退避在一边,听他们谈话。
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
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
清茶一杯,闲谈片刻。
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
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
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宇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诗人。
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
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宇。
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沈先生对我这个学生是很喜欢的。
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他们全家有一阵住在呈贡新街,后迁跑马山桃源新村。
沈先生有课时进城住两三天。
他进城时,我都去看他。
交稿子,看他收藏的宝贝,借书。
沈先生的书是为了自己看,也为了借给别人看的。
“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借书的痴子不少,还书的痴子可不多。
有些书借出去一去无踪。
有一次,晚上,我喝得烂醉,坐在路边,沈先生到一处演讲回来,以为是一个难民,生了病,走近看看,是我!他和两个同学把我扶到他住处,灌了好些酽茶,我才醒过来。
有一回我去看他,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
沈先生开了门,一看,一句没说,出去买了几个大橘子抱着回来了。
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
家里人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
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
《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
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
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于。
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沈先生自奉甚薄。
穿衣服从不讲究。
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
解放后是蓝卡其布或涤卡的干部服,黑灯芯绒的“懒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