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05全国高考物理试全集

2005全国高考物理试全集

2005 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 2005 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 2005 2005 200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统一考试 统一考试 统一考试
2005
高考理

能力测试
全的得 3 速 升

河南
安徽

山西
二 选择题 本题包括 8 小题 全部选对的得 6 14 选对但
17
∠bac = 90°, ∠abc = 60°

细 束
O 点沿垂直
bc 面的方向
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n= 2
A B C D ab 面射 ac 面射 bc 面射 bc 面射
若 考试原入射 在 bc 面 的反射
参考答案.............................................................................22 物 理 ( 卷) ........................................................24
高考理综物理部 高考理综物理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高考理 综 试卷
参 考 答 案 ...................13
...................................................................14 参考答案 ..................................................18 理 综 ..................................................20

2005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2005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北京卷)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 .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1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 .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 .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16.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 =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 .根据ΔE =Δmc 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C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D .E =mc 2中的E 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17.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 =0。

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 =2m 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A .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 ..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 .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 .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18.正弦交流电源与电阻R 、交流电压表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 =100Ω,交流表的示数是10V 。

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1A .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100πt (A)B .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50πt (A)C .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100πt (V)D .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50πt (V)19.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物理部分试题答案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

已知物块P 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 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A 、一定变小B 、一定变大C 、一定不变D 、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分析:将F 和G 都正角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 F mg a θθθθcos sin cos sin -=-=,B 正确。

1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 、b 的折射率分别为n a 和n b ,a 、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则A 、n a ﹥n bB 、n a ﹤n bC 、v a ﹥v bD 、v a ﹤v b分析:由折射光路图知a 的偏折程度大,则玻璃对a 的折射率大,即n a ﹥n b ,又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即v a ﹤v b ,则AD 正确。

16、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 、等压压缩,温度降低B 、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 、放出热量,内能增加D 、绝热压缩,内能不变分析:等压压缩时,体积减小,分子变密,只有在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的情况下,才能使压强保持不变,即温度一定降低。

等温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吸热Q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0,因此W ﹤0,体积增大。

绝热压缩,Q =0,W ﹥0,所以内能一定增大。

放出热量时,由于做功情况未知,所以内能增加、减小或不变都有可能。

AC 是正确的。

17、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

处在n =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

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

2005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5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5年全国卷Ⅱ14.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

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1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A.na>nb B.na <nb C.va>vb D.va<vb16.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17.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

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8.己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有A.月球的质量B.地球的质量C.地球的半径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19.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C.经周期后质元P运动到Q点D.经周期后质元R的速度变为零20.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

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如图),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

若规定由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21.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 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 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22.(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

2005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5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1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16.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ΔE =Δmc 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 2中的E 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17.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

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 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18.正弦交流电源与电阻R 、交流电压表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0Ω,交流表的示数是10V 。

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1A.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100πt (A)B.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50πt (A)C.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100πt (V)D.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50πt (V)19.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物理_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Ⅲ)_复习

物理_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Ⅲ)_复习

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Ⅲ)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 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A a变大B a不变C a变小D 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变化的趋势2.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欲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A 13.60eVB 10.20eVC 0.54eVD 27.20eV3. 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A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4.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 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 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 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 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5. 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用n1、n2分别表示水对两单色光的折射率,v1、v2分别表示两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A n1<n2、v1<v2B n1<n2、v1>v2C n1>n2、v1<v2D n1>n2、v1> v26. 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点,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A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 c正向下运动C 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8. 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A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 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 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 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2分)9. (l)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mm.(2)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Rv.图中B为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R为电阻箱,K为电键.①将图中实物连接为测量所用的电路.②写出实验中必须记录的数据(用符号表示),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________③用②中记录的数据表示R V的公式为R V=________.10. 图中MN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的狭缝O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平板上的P点.已知B、v以及P到O的距离l.不计重力,求此粒子的电荷q与质量m之比.11.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12. 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能回到高处A.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m1m2=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比O点低5R.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Ⅲ)答案1. A2. A3. B4. D5. B,C6. D7. A,B,C8. A,D9. 8.116,R1、R2,它们是电阻箱的两次读数;U1、U2,它们是相应的电压表的两次读数.,U2R2−U1R1U1−U210. 解:粒子初速v垂直于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v2R因粒子经O点时的速度垂直于OP.故OP是直径,l=2R由此得qm =2vBl11. 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m A gsinθ=kx1①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kx2=m B gsinθ②F−m A gsinθ−kx2=m A a③由②③式可得a=F−(m A+m B)gsinθm A④由题意d=x1+x2⑤由①②⑤式可得d=(m A+m B)gsinθk即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F−(m A+m B)gsinθm A,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为(m A+m B)gsinθk.12. 解:两演员一起从从A点摆到B点,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设总质量为m,则mgR=12mv2①女演员刚好能回到高处,机械能依然守恒m2gR=12m2v12②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两演员系统动量守恒(m1+m2)v=−m2v1+m1v2③根据题意m1m2=2④有以上四式解得v2=2√2gR接下来男演员做平抛运动由4R=12gt2,得t=√8Rg因而s=v2t=8R;即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为8R.。

2005年高考理综(北京卷)

2005年高考理综(北京卷)

2005年高考理综(北京卷)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北京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 共 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1题每题 6分共 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5 Na — 23 Al — 27 Cl —35.5 Fe — 56 1.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B .与无氧呼吸的全过程不完全相同C .释放出的能量较多D .产物为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2.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 的疾病是 () A .过敏性鼻炎 B .血友病 C .艾滋病 D .系统性红斑狼疮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小麦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B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C .根瘤菌能给豆科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D .植物叶片中的镁元素可以转移到顶芽 4.在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 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 3个氢键。

现有四种 DNA 样品, 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 (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 .含胸腺嘧啶 32%的样品 B .含腺嘌呤 17%的样品C .含腺嘌呤 30%的样品D .含胞嘧啶 15%的样品5.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 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A .②③⑤ B .①③⑥C .①④⑤D .②④⑥6.近期,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率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 31,g 为重力加速度。

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A .mg 31B .2mgC .mgD .mg 3415.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 或夸克d )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 或反夸克d )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

π+π—ud ud带电量+e-e+e 32 e 31- e 32-e 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π+由u 和d 组成 B .π+由d 和u 组成C .π—由u 和d 组成D .π—由d 和u 组成16.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

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17.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90,60bacabc 。

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 面的方向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 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 .从ab 面射出B .从ac 面射出C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斜交D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垂直18.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 。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 1,P 2,P 3,……。

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cm ,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的时间为( )A .0.50 sB .0.13 sC .0.10 sD .0.20 s19.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第Ⅰ卷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1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16.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ΔE=Δmc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17.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

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18.正弦交流电源与电阻R 、交流电压表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0Ω,交流表的示数是10V 。

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A.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100πt (A)B.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 2 cos50πt (A)C.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100πt (V)D.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 2 cos50πt (V)19.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光速为3×108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20.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

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9∶8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9∶4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之比约为8∶9D.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之比约为81∶421.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 、线圈B 、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 放在线圈B 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 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和右偏转。

由此可以判断图1RU m -U -2s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B.线圈A中铁芯和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第Ⅱ卷(非选择题)22.“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

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第二步:用电阻×10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Ω,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

(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 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

如果把图5中e 、f 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

欲将e 、f 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

那么,e 端应连接到__________接线柱,f 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

23.(16分)AB 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

一小球自A 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

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 ,小球的质量为m ,不计各处摩擦。

求(1)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动能(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12R 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 点和水平轨道的C 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 B 、N C 各是多大?24.(18分)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sin37°=0.6,cos37°=0.8)。

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

求运动过程中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 (2)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3)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及方向。

图4图5A25.(20分)下图是导轨式电磁炮实验装置示意图。

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其间安放金属滑块(即实验用弹丸)。

滑块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电源提供的强大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经过滑块,再从另一导轨流回电源。

滑块被导轨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推动而发射。

在发射过程中,该磁场在滑块所在位置始终可以简化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其强度与电流的关系为B=kI,比例常量k=2.5×10-6T/A。

已知两导轨内侧间距l=1.5cm,滑块的质量m=30g,滑块沿导轨滑行5m后获得的发射速度v=3.0km/s(此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

(1)求发射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流强度。

(2)若电源输出的能量有4%转换为滑块的动能,则发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各是多大?(3)若此滑块射出后随即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击中放在水平面上的砂箱,它嵌入砂箱的深度为s'。

设砂箱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不计砂箱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

求滑块对砂箱平均冲击力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14.D 15. C 16.D 17.A 18.A 19.B 20.C 21.B 22.(18分)(1)不存在电源 (2)1200,500 (3)如下图所示 (4)c 、a23.(16分)(1)根据机械能守恒 E k =mgR (2)根据机械能守恒 ΔE k =ΔE p mv 2=12mgR小球速度大小 v=gR速度方向沿圆弧的切线向下,与竖直方向成30°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在B 点 N B -mg=m v B 2R ,mgR =12 mv B 2解得 N B =3mg 在C 点:N C =mg24.(18分)(1)根据题设条件,电场力大小 F e =mgtan37°=34 mg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2)小球沿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v :v y =v 0-gt 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a x =F e m =34g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 0g ,此过程小球沿电场方向位移:s x =12 a x t 2=3v 08g电场力做功 W=F x s x =932mv 0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932mv02(3)水平速度v x=a x t,竖直速度v y=v0-gt小球的速度v=v x2+v y2由以上各式得出2516g2t2-2v0gt+(v02-v2)=0解得当t=16v025g时,v有最小值v min=35v0此时v x=1225v0,v y=925v0,tanθ=v yv x=34,即与电场方向夹角为37°斜向上小球动量的最小值为p min=mv min=35mv0最小动量的方向与电场方向夹角为37°,斜向上。

25.(20分)(1)由匀加速运动公式a=v22s=9×105m/s2由安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F=IB l=kI2l,kI2l=ma因此I=mak l=8.5×105A(2)滑块获得的动能是电源输出能量的4%,即:PΔt×4%=12mv2发射过程中电源供电时间Δt=va=13×10-2s所需的电源输出功率为P=12mv2Δt×4%=1.0×109W 由功率P=IU,解得输出电压:U=PI=1.2×103V (3)分别对砂箱和滑块用动能定理,有fs M=12MV2f's m=12mV2-12mv2由牛顿定律f=-f'和相对运动s m=s M+s' 由动量守恒mv=(m+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