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区与季风气候

合集下载

5.2.2 季风的影响

5.2.2 季风的影响



东部

地区

雨带 推移

退
正确连线:
不 如果夏季风来得早退的迟 稳 如果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 定 如果夏季风太强 性 如果夏季风太弱
华北、东北
8、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旱北涝 洪灾 南涝北旱 旱灾
(二)我国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
风向
偏南风 偏北风
性质(气温、降水)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春羌 风笛 不何 度须 玉怨 王门杨 之关柳 涣。,
——
明朝大航海 家郑和,每 逢下西洋必 安排在冬季 启程,夏季 返航?为什 么?
思考
阅读广州、利雅得七月份气温、降水曲线图及相 关资料,讨论:
• 来得迟,退得早会造成干旱;来得早,退得 迟会造成洪水。
• 过弱会造成缺水;过强则会形成自然灾害, 如台风。
原来季风也会造成灾害性天 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命安全造成影响的啊!
1998年洪涝
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 游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不完全统计,有1.3亿人 (次)受到洪涝的影响, 紧急转移1300多万人,倒 塌房屋近400万间,农作 物受灾1.6亿多亩,直接经 济损失1700多亿元。
3、季风的影响
(1)利: 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季 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这一 特点对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极为有 利。
季风真是为民造福的 风啊!有季风就有幸福!
季风带来的都是“福”吗?
季风有什么不利影响?

季风形成的原因及气候特点

季风形成的原因及气候特点

季风形成的原因及气候特点
季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海洋和大陆的比热不同。

在夏季中,由于大陆比热小,日晒后大陆温度容易升高,因而气温比海洋上高,温度高空气密度小,于是陆地上形成低气压。

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分布的差异,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性转换;对于有些地区而言,地形作用的因素也会对季风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夏季,由于大陆上的土壤比热容较低,而海洋中的水比热容较高,因此,同时受到太阳的炙烤,陆地上迅速增温,并加热低层大气,使之密度降低,气压也随之降低,而海洋上增温则非常缓慢,海表附近空气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就像是水从高处向下流,
空气也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这样气流就由海洋吹向大陆,空气潮湿温和;冬季则相反,大陆上的空气降温快,气压高,而海洋上则降温慢,气压低,气流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寒冷而干燥。

1、东亚季风区
东亚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低层的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锋面、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也包括低层越赤道气流一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冷高压,中层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层则有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等。

2、南亚季风区
南亚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的季风系统,位于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随季节变化向北移近赤道,其低层气流以逆时针方向流出,与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汇合后穿越赤道,形成越赤道气流,该越赤道气流受到东非地形的影响。

3、其他季风区
澳大利亚也属于季风区,并与亚洲季风是一个整体,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季风弱、夏季季风强.非洲东岸属于印度季风范畴,10~5月为东北季风,7~8月转为西南季风,西非地区也表现为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的交替,夏季四个月为西南季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初中地理知识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初中地理知识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知识点的认识】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理解掌握.例: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冬、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解答:读图可知,(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为:(1)夏;温暖湿润;(2)西南;印度;东南;太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夏季风的走向、起源和特点等知识点.【解题思路点拔】熟练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 季。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吐鲁番
吐鲁番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A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干燥
B温带季 风气候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和 。 (2)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由北向南分布 着 、 和 ,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3)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 着 。 (4)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 。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海陆位置 和 等。 (2)山地 和 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 变化。
太平 既有来自_____洋的
东南 _____季风,也有来自 印度 西南 ______洋的_____季风。
温暖 湿润
冬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 夏季风 东部南部的海洋 东南、西南
风向
特点 首先影响
温暖湿润
东南部沿海地区
活动: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气候差别很大
课堂练习: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根本原因是 A、季风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降水的影响
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月气温零摄氏度等温线 B、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3、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

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

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1、在季风区和季风气候是一个概念吗不是一个概念季风区是个区域,季风气候是一种气候。

季风气候影响的区域是季风区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什么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降水量不同进行划分。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不同特点:1、降水量不同季风区降水量多,400mm以上;非季风区降水量少,400mm以下。

2、地势地形不同季风区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非季风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3、生产方式不同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2)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扩展资料:非季风区:1、气候特点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因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所以西北内陆受季风影响不明显,降雨较少(年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

2、气候类型非季风区主要为大陆性气候,少部分为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3、地形季风区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非季风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4、植被类型非季风区以耐旱喜冷的植被为主。

季风区形成原因:季风区的气候受季风影响。

大范围盛行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季风,主要是由于海洋与陆面温度对比的季节变化所致。

中国东邻太平洋,夏季因大陆上气温高于海洋,洋面上的低层气压高于大陆上的气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湿热的东南季风(夏季风)。

而在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上气温,因而大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上气压,便形成了干冷的西北季风(冬季风)。

3、在季风区和季风气候是一个概念吗?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要有图片,急急急,!!!!!谢了。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图片如下: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主要为大陆性气候,少部分为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季风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干湿季风区气候类型自然灾害+

中国气候干湿季风区气候类型自然灾害+
1. 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
类型和程度的不同。 如: 北方:农作物——冻害 南方: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 冻害 草原牧区:牧草、牲畜——白灾 干燥地区:沙暴 交通:阻断 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2.为了保护农田,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 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中国气候干湿季风区气候类型自然灾害+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学习目标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3、气温---积温---温度带---农业的关系
4、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练习: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 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 原因是_受_来__自_大__西_洋__气_流_ 影响 原因是 _纬_度__高__. _蒸_发__小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干湿状况 mm
分布地区
植被
湿
秦-淮以南、青藏高原
润 >800 降 > 蒸 东南部、内蒙古东北 森林
高原、干旱 气候区不利 于农业发展
五、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 梅雨、伏旱、台风、春旱、
夏涝、寒潮、倒春寒、沙尘暴、 暴雨洪涝等。
第 111 页
1、寒潮: 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
国的强冷空气。 路径: 西、中、东路
范围: 大部分地区。 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原 思考: 危害: 因严?寒)、大风、霜冻危害农作物,影响交通、通讯等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季风与季风气候

季风与季风气候
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 季风影响降水分布,形成雨带 季风影响降水量,形成旱涝灾害 季风影响降水时间,形成季节性降水
季风对气温的影响
季风带来大量热量和水分,使气温升高 季风带来大量降水,使气温降低 季风带来大量冷空气,使气温降低 季风带来大量暖空气,使气温升高
季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季风对气温的 影响:季风带 来大量热量,
季风气候的弊端
降水不稳定:季风 气候的降水量受季 风影响,容易导致 旱涝灾害
气温波动大:季风 气候的夏季气温高, 冬季气温低,气温 波动大
自然灾害频发:季 风气候容易引发台 风、暴雨等自然灾 害
农业影响大:季风 气候对农业影响大, 容易导致农作物减 产
应对季风气候的策略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全球变暖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强度减弱:全球变暖导致季风强度减弱,影响季风气候的稳定性 季风区范围缩小:全球变暖导致季风区范围缩小,影响季风气候的分布 季风降水减少:全球变暖导致季风降水减少,影响季风气候的降水量 季风季节变化:全球变暖导致季风季节变化,影响季风气候的季节性特征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与建议
添加标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可 再生能源
添加标题
保护森林: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砍伐,增加森林覆 盖率
添加标题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 问题
添加标题
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添加标题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碳排 放
添加标题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和 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
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是地球上 最常见的气候类型 之一,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分区

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分区
青藏高寒区气候特征: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日照充足,高原效应显著。
05
气候分区的影响因素
章节副标题
地形地貌对气候分区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气候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高原、盆地等地理形态对气流 的影响,从而影响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地形地貌对气候分区的影响还表现在地形的高低起伏、山脉的走向、山峰的 高度等因素对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气候变化复杂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中国地势复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多样,影响气候变化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节变化明显 中国气候区域差异大,东部湿润、西部干燥,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03
中国的气候分区
章节副标题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包括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流域,是中国主要的 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青藏高原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日照充足,高原气候显著。
东部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包括华北、 东北、华东、中南等地。
西南湿润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青藏高原区
气候特点:高寒、干旱、降水 少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 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 地
征各异。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 包括热带、亚热带、 温带和寒带等多种 气候类型,这使得 中国的气候具有很 大的变化性和多样
性。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炎热潮湿,冬 季寒冷干燥,这种 气候特点对农业生 产和生态环境都有
一定的影响。
中国气候区域差 异大还表现在气 温和降水方面, 不同地区的气温 和降水差异很大, 这导致了不同地 区的生态环境和 自然景观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风区与季风气候
季风区就是季风气候吗?对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和《中国气候类型图》就会发现,回答是no。

对比图片可以发现,我国季风区的范围要大于季风气候区的范围。

究其原因,是两者划分标准的差异造成的。

何为季风?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这种随季节改变的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随着风向的改变,天气和气候的特点也随之发生改变。

符合这个定义的我国季风区域,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的东南部。

在季风区,冬季受大陆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盛行偏南风,气候湿热。

而在非季风区,夏季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以对流雨居多。

可见,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依据是有无季风现象。

我国气候区划工作经竺可桢先生首创之下,国内气候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

中学地理教材整合各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划的成果,依据气温、降水的组合不同,把我国气候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5类。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的分界线,在中学地理教材中采用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高山气候的分界线则采用亚热带与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2000℃积温分界线)。

因为划分依据的差异,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的地域范围并不吻合。

当然,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都存在季风现象,因而得名。

季风区里的非季风气候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