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阅读材料题之光专辑讲义word文档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四章 光现象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变式题3(’13来宾)在图中画出光线入
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
小.
如答图所示:
【解析】从图中可知入射角是50°,因为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50°.过入射 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 角等于50°.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 普遍规律,应当_多__次__实__验__,__寻__求__普__遍__规__律__.
【解析】(1)纸板就是一个平面,在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时,可以用它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如果光贴着纸板入射,反射光线也在这个平面内, 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由于入射光线的平面和平面镜垂直,故当 纸板没有和平面镜垂直时,在纸板上
(4)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 平面内的;(5)过O点在纸板上作出反射光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标明表示远离平面镜方 向的箭头.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13年铜仁38题)
1.实验器材的选取 2.选择较暗的环境(环境光线较暗时,实 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玻璃透明, 易于确定像的位置)
图片
命题点
命题内容
光的 折射
如图所示,有经验的 渔民都知道,只有瞄 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 鱼,说明人眼看到鱼 在水中的位置比实际 的位置 21 _高__,这是 光的 22_折__射__现象引 起的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光现象辨识及解释 【命题解读】光现象辨识及解释一般以生活实
例或教材图片为背景对几种光现象进行综合考查, 常以选择、填空题中考查.选择题中经常以四幅图的 形式考查;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多以手影、日 食、小孔成像、树荫等为背景考查)、光的反射 (多结合平面镜、倒影、漫反射考查)、光的折射 (多以“海市蜃楼”、水面“折枝”、水中筷子、 彩虹、水中鱼儿为背景考查),考查时有时会结合光 现象的其他知识或透镜的知识综合考查.
专题04 光现象-(解析版)-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四期)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四期)专题04 光现象浙江衢州1、(2021·江苏苏州·T6)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2、(2021·山东济宁·T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2021·四川广安·T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4、(2021·湖南岳阳·T3)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
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
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这个像是实像D.这个像比太阳小5、(2021·湖南邵阳·T10)下列光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平面镜成像B.雨后的彩虹C.凸透镜成像D.小孔成像6、(2021·湖南衡阳·T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 图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C. 图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 图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7、(2021·湖北宜昌·T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灯光下的手影B.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C.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D.海市蜃楼8、(2021·山东枣庄·T3)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9、(2021·山东枣庄·T13)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2021年整理)

云南省泸西县2018届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泸西县2018届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泸西县2018届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光现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折射规律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3、会画简单的光路图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5、了解光的色散重点和难点重点:会画简单的光路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难点:了解光的色散学习过程一、梳理知识提纲(请根据课本目录边梳理边复习,不清楚再查阅课本和笔记二、题型归纳(请认真总结解题思路方法)题型一:光现象例子(归纳总结)1。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岸边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看电影是,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 (b)(c)(d)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
图(c)所示的是炎热夏天公路上“海市蜃楼”的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D。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题型三:光现象作图(一题多变)第1题题型四: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1光的直线传播(学生版+解析)

第四章光现象(原卷版)课时4.1 光的直线传播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1.通过实验,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物理观念: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线,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光速。
科学思维:通过建立光线模型,知道物理模型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探究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知识点一、光源1.光源问题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声和光接收小量信息。
之前我们学习了声现象,了解了声的传播。
关于光现象,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吗?光的传播又有什么特点呢?要研究光现象,首先要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如下图。
(1)光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小多数星星是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2)光源的分类①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②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荧光棒、LED灯等。
特别提醒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关键是物体自身能否发光。
有些物体看起来好像在发光,实际上是反射了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所以这些物体不是光源;如镜子、月亮、宝石等。
(23-24八年级下·山东德州·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B.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C.发光的灯不是光源D.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在有薄雾的天气,可以看到透过树从的光束是直的,如下图。
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传播用激光手筒把光射入充满烟雾的较暗的空间,就能够观察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烟雾可用点熏香的办法,也可以用喷水壶喷水雾的方法。
(2)光在水中的传播用激光手筒把光射入水中,如图所示,就能够观察到光在水中的传播现象,光在水中的可见度较小。
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碳素墨水。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用激光手筒把光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就能够观察到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现象。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与练习专题02光现象讲义含解析

专题02光现象一、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9.46×1015m。
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放大、缩小)。
二、光的反射1.如图,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
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
初中物理阅读材料题

初中物理阅读材料题
材料:
太阳能是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它是通过捕捉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来供应能源需求。
太阳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题目:
什么是太阳能?它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太阳能是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它是通过捕捉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来供应能源需求。
太阳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无限性: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天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是有限的资源,而太阳能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
2. 清洁性: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不释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这是它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最大的区别,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可再生性: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它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殆尽。
太阳每天照射在地球上的能量远远超过人类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利用太阳能来满足能源需求。
4. 分布广泛: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几乎覆盖全球各地。
只要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都可以利用太阳能。
这使得太阳能的利用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能源需求。
综上所述,太阳能作为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专题二 光现象-教用

曲一线中考项目部5年中考考点1光现象的辨析1.(2022北京,2,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答案D2.(2023山西,16,3分)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白鹤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白鹤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答案A3.(2023四川南充,3,3分)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D4.(2023浙江杭州,15,3分)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①“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①“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D5.(2022江苏无锡,16,2分)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现象。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色散绿考点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6.(2022江苏扬州,10,2分)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
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①B.①C.①D.①答案A考点3平面镜成像考向1平面镜成像特点7.(2023江苏苏州,14,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光源★ 2 2二光的传播★ 5 520三光速★ 3 3一、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分类:(1):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2):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3.说明: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例题1】下列是光源的是()A.闪烁的行星 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C.发光的电灯 D.璀璨的钻石【变式1】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A.月亮 B.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C.流星 D.反光的平面镜【例题2】如图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发光的水母【变式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太阳 C.正常工作的电灯 D.燃烧的蜡烛二、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①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②光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改变传播方向(不是直线传播,海市蜃楼现象);③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也会改变(斜射时会发生折射);④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232.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1)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柱、小孔成像;(2)应用:瞄准、排队、激光准直、校直、针孔相机;①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②日食、月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在中间时可以形成日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①成像特点:;②成像与小孔的形状:;③成像原理:;④;5.像的大小与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①像距=物距(v=u):等大的像;②像距>物距(v>u):放大的像;③像距<物距(v<u):缩小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题之神奇的激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热量.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阅读材料题之无知的代价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记者张宏明通讯员刘兆清)福山区一王姓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光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了解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光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2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蔬菜喜爱什么颜色的光?
(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3)文中提到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也说明了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请你指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阅读材料题之光的全反射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阅读材料题之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作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到10
B.10到25
C.25到极远处
D.10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填“甲”或“乙”)中
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阅读材料题之彩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彩虹
彩虹是大气中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时,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形成弧形彩带.
研究光线经过水珠的传播规律,可揭示彩虹形成的原因.图甲所示,光线从点C进入半径为R的水珠,经点D反射,再从点E射出是通过水珠球心O且与入射太阳光平行的直线,用x表示进入水珠的光线距的距离,a表示射出光线与的夹角,画出过入射点和球心O的直线(即该入射点的法线),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出a与x的关系图乙所示,入射的太阳光分布是均匀的,但射出的光线分布是不均匀的.在a最大时强度最大,能被地面上的人观察到.
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当太阳光进入水珠时,也会产生类似效果.从同一点进入水珠的不同色光在水珠中沿不同路径传播,致使不同色光的a的最大值略有不同.
由于不同色光的a最大值略有不同,对某一水珠来讲只能有一种颜色的光被地面上的人看到,进入人
眼的不同颜色的光来自内外没同弧线的水珠.所以人眼看到的彩虹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
(1)图甲中,如是连接,则∠(选填“>”“=”或“<”),∠.
(2)根据图乙可知,x从0增加到R的过程中,a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图甲所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珠的折射角随x增大而.
(4)图乙给出的是红光的a—x图像,其a最大值是42°,则紫光的a最大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2°.
(5)图丙中画出了红光通过小水珠时a最大值的光路,请在图丁中画出红光通过大水珠(虚线圆)时a最大值的光路.(图丁中已画出小水珠的光路)
答案:
(1)= (2)B (3)增大(4)小于(5)下图所示
解析:
(1)如图甲连接,则为法线,∠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应该等于入射角;(2)根据α-R图像可知,x从0°增加到R的过程中,α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甲所示可以发现线从空气进入水珠的折射角随x增大而增大;(4)假设紫光和红光沿相同方向射入水珠,由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故可以利用下图所示作图来观察紫光的α最大值,显然此时它的最大值小于红光的α最大值,即小于42°;(5)先连接圆心O与入射光线与小水珠的交点并延长与大水珠相交,则该交点O1为入射光线和大水珠的入射点,过入射点作与经过小水珠入射光线平行线,即经过大水珠的入射光线,此入射光线经过大水珠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确定可以同理先连接O点、和经过小水珠的折射光线与小水珠右侧的交点,在向上延长与大水珠的交点O2.连接O1O2即为光线经过大水珠的折射光线;此时2为法线,则入射光线O1O2的反射光线可以确定,与经过4的延长线重合于O3,故此时折射光线与经过小水珠O4点的折射光线平行,具体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