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合集下载

植物甾醇标准

植物甾醇标准

植物甾醇标准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包括种子、果实、蔬菜、坚果以及植物油中。

它是甾族化合物的一种,结构类似于胆固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保健食品、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保证植物甾醇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控制。

植物甾醇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和性状植物甾醇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无臭的粉末,应当无杂质和可见异物。

在成分分析和质量检测中,植物甾醇的颜色和外观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

二、含量检测植物甾醇的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当保证其含量的准确性。

一般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测定,同时,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植物甾醇含量的标准应当在产品标签和包装上明确标注,以供消费者参考。

三、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植物甾醇产品中的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也是标准化控制中的重要内容。

产品应当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无菌环境,避免微生物污染。

同时,还要对产品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确保其不超出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四、加工工艺及存储条件植物甾醇的加工工艺和存储条件也需要标准化控制。

一般来说,植物甾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包括溶剂提取、结晶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对产品的存储条件进行控制,以避免产品受潮、变质等问题,保证植物甾醇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如何建立植物甾醇的标准化控制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建立科学的标准化控制体系,不但有助于保证植物甾醇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树立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甾醇和胆固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甾醇和胆固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B醇和胆固醇周蕾("京市朝阳'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京100123)摘要:该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同时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谷當醇、豆當醇、菜籽當醇、菜油當醇、豆當烷醇5种植物及含量的方优化升温程序、柱流速等仪器条件础上,对比确定了样品取样、皂化液度及的衍生化条件。

样品经皂化、提取、浓缩并衍生化后用定容,经GC-MS子(SIM分,5a-标定量。

经方法学验证,各當醇组分方法检出限为0.032〜0.058m.kg,定量限为0.104〜0.190m^kg,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2!0.9999),在0.304〜21.3mgkg质量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0.6%〜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5.3%。

关键词:植物蛋白饮料;植物;皂化;气相色谱-质谱中图分类号:0657.7文章编号:0254-5071(2021)05-0177-05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1.05.033引文格式:周蕾.气相色谱-质谱定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當醇和胆固醇[J].中国酿造,2021,40(5):177-181.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 hytosterol and cholesterol in vegetable protein drinks by GC-MSZHOU Lei(Chaoyang District Food and Drug Safety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100123,Chin:)Abstract:A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5phytosterols and cholesterol(p-sitosterol,stigmastol,rapesesterol,rapesesterol,stigmastanol)in vegetable protein drinks was developed by GC-MS.On the basis of optimized temperature programming,column flow rate and other instrument conditions, the sample amount,saponification alkali concentration and derivatization conditions were improved.After saponification,extraction,concentration and derivatization,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n-hexane,analyzed by GC-MS in selective ion monitor(SIM)and quantified by5a-cholestane as internal stand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of sterols was0.032-0.058mg/kg,and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as0.104-0.190mg/kg,the standard curves had good linearity(R2!0.9999).Within the range of0.304-21.3mg/kg,the standard recovery was90.6%-101.2%,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was less than5.3%.Key words:vegetable protein drinks;phytosterol;saponification;GC-MS植物蛋白饮料是以一种或多种含有一定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一类饮品!1#,其保留了原料中所富含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不仅可部分替代动物奶,以满足奶制品过敏者及乳糖不耐受者对蛋白质的需求,还可作为植物源蛋白饮食中的组成部分来减少疾病和肥胖的发生㈣,因此年来受者的,对植物蛋白饮料的发多集中于生产工叫产品稳定性!6]、理化指标冏和掺假定方!7#等,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少,其缺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含的定和分植物是一类以多为、类的植物活性物质,以、化糖等植物源食物中,以植物、果和类中含量最高,其植物笛醇总量分别可达1055mg/100 g(米糠油)、158mg/100g(腰果)、135mg/100g(豌豆)㈣。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GC-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含量的方法。

植物油样品经皂化、萃取后,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4种甾醇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

胆甾醇在2~20 μg/mL 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在50~400 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

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9%~91.6%,胆甾醇检出限(LOD)为0.5 mg/kg,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检出限(LOD)为1.0 mg/kg。

关键词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豆甾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植物油甾醇(sterol),又称固醇,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按其来源分为动物性甾醇、植物性甾醇和菌类甾醇三大类[1-2]。

动物性甾醇以胆固醇为主,植物性甾醇主要为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等,菌类甾醇主要为麦角甾醇。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和植物种子中,也存在于其他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中。

甾醇在植物体内有4种存在形式,分别为游离态、甾醇酯(脂肪酸酯和酚酸酯)、甾基糖苷和酰化甾基糖苷。

植物油是植物甾醇含量较为丰富的食品之一,以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较高,主要包括谷甾醇、豆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等[3-4]。

植物甾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抗肿瘤、降低胆固醇和抗癌等。

该文主要介绍用皂化、萃取、过柱等过程净化后,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胆甾醇、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等甾体类化合物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与试剂气相色谱仪(Aglient 6850A,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质谱仪(Aglient 5973N,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固体标准品);正己烷、丙酮(色谱纯);氢氧化钾(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2 mol/L氢氧化钾无水乙醇溶液:5.6 g氢氧化钾溶解于50 mL无水乙醇中;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食用植物油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食用植物油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 _ ,抽样。 以实验室抽样程序 为 准 ,制 定 完 善 的 抽 样 计 划 方 案 ,形 成完整的记录。 目前省级储备的食用 植 物 油 一 般 实 行 罐 装 ,抽样时要做好 清 洁 工 作 ,避免污染到 检 测 样 品 。 检 测 前 ,做 好 防 护 工 作 ,保持 样 品 的 原 有 状 态 ,避 免 受 到 二 次 污 染 。 选择抽 样 装 置 时 ,最 好 选 用 不 锈 钢 材 质 ;油 品 酸 性较低时,可 以 选 用 铝 材 ;任何 情况下均不能使用玻璃仪器。
脂肪酸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主要成 分 ,不同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其组成、 含量也不同,_旦 两 种 油 脂 相 互 混 合 , 就 会 改 变 脂 肪 酸 的 组 成 。 因 此 , 目前 对掺伪食用植物油进行检测主要是测 定 掺 伪 前 后 的 脂 肪 酸 变 化 。 依 据 GB/ T17377-2008,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 国内学者的研究中,针 对 2 6 个纯种植 物油、7 2 0 个 掺 伪 植 物 油 ,利用气相 色 谱 法 检 测 脂 肪 酸 ,并 建 立 掺 伪 计 算 模 型 ,结果显示 检 测 限 为 5 % , 预测均 方根 误 差 在 1.2%〜 4 . 3 % , 可见应用 价值较高。 甘油三酯
食用植物油的常见种类和关键 指标
常见种类 依 据 《食 用 植 物 油 卫 生 标 准 》 ,
目 前 常 见 的 种 类 包 括 :① 大 豆 油 ,是 产 量 最 多 的 油 脂 ;② 花 生 油 ,富含亚 油酸、硬脂酸、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③橄 揽 油 ,含 有 维 他 命 、矿 物 质 、蛋 白 质 、 必 需 脂 肪 酸 等 成 分 ,被誉为纯天然的 美 容 佳 品 ;④ 玉 米 油 ,含 有丰富的维 生 素 E,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⑤芝麻 油 ,通常用于凉拌菜,具有浓郁香味; ⑥ 菜 籽 油 ,具 有 软 化 血 管 、 延缓 衰 老 的 功 效 ;⑦ 葵 花 籽 油 ,能促进人体细 胞 再 生 和 成 长 ,保 护 皮 肤 健 康 ;⑧红 花 籽 油 ,能 防 治 动 脉 硬 化 ,降低 血 液 中的胆固醇水平。 关键指标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快速测定方法邹燕娣;包李林;熊巍林;周青燕;林俞霞【摘要】Based on GB/T 25223-2010,the detection method of sterol content in vegetable oil was simplified and optimized,and the optimized method was tested for the repeatability,comparison and accuracy.Test results were showed that:the selection of cholesterol as internal standard substance,alumina chromatography extraction of saponification substance as influenza virus samples,samples without silicon alkylation reagents,all of the above made it simpler,convenient,fast,and the cost was lower.The simplified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repeatability RSD% of 0.012%~3.4%;The recovery rate of soda-sterol was 94.07%~ 104.0%,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was repeatable and accurate,and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sterol content in vegetable oil.%在GB/T 25223-2010基础上,对植物油中甾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化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了重复性、比对和准确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胆固醇为内标物,氧化铝层析提取不皂化物作为待检样品,样品中不加硅烷化试剂,使得方法更简便,快速,成本更低.简化后的方法实验重复性RSD为0.012%~3.4%;豆甾醇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4.07%~104.0%,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能较好地应用在植物油中甾醇含量.【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甾醇;植物油;气相色谱;检测;优化;快速【作者】邹燕娣;包李林;熊巍林;周青燕;林俞霞【作者单位】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油菜籽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岳阳414000;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油菜籽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岳阳414000;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油菜籽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岳阳414000;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油菜籽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岳阳414000;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油菜籽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6植物甾醇是一种三萜醇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非常相似,仅侧链结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胆固醇浓度、抗癌作用、基体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免疫调节等特点[1-5],广泛应用在医药和化妆品行业。

食用植物油精炼技术在生产植物绝缘油中的应用研究

食用植物油精炼技术在生产植物绝缘油中的应用研究

食用植物油精炼技术在生产植物绝缘油中的应用研究
潘逢博;严有兵;万辉;刘得建;顾星海;王强
【期刊名称】《粮食与食品工业》
【年(卷),期】2015(022)001
【摘要】结合植物油精炼和绝缘油的各自特点,优化设计了制备植物绝缘油的一次碱练、脱水、脱色、脱酸的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要求、注意事项等.通过对5 t/d精炼生产线的调试,该工艺达到了制备植物绝缘油的酸值(KOH)指标
0.03mg/g.
【总页数】4页(P36-38,41)
【作者】潘逢博;严有兵;万辉;刘得建;顾星海;王强
【作者单位】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214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4.6
【相关文献】
1.电导率测定在鉴别食用植物油掺伪应用研究 [J], 朱锐;王督;杨小京;何东平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J], 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杨荣玲;林耀盛;赵晓丽
3.食用植物油精炼技术 [J], 贾友苏;刘智峰
4.AHP-Fuzzy综合评价法在食用植物油工业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应用 [J], 赵莹;金慧;陈庆红;邰志娟;范宇光;秦立武;崔凯峰;吴秀玲
5.AHP-Fuzzy综合评价法在食用植物油工业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应用 [J], 赵莹;金慧;陈庆红;邰志娟;范宇光;秦立武;崔凯峰;吴秀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甾醇类的鉴别方法

植物甾醇类的鉴别方法

植物甾醇类的鉴别方法
x
《植物甾醇类的鉴别方法》
植物甾醇类是自然界中很多植物中含有的物质,它们是一类有机化合物,有许多种类,包括蚁酸、硬脂酸、马来酸等。

为了能有效地识别这些植物甾醇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鉴别:
1. 气相色谱法:采用此法进行植物甾醇类的分离和鉴别,可以
显示植物甾醇类在指定条件下的分离特征,从而可以辨别出其中的不同组分。

2. 紫外吸收法:经过紫外吸收光谱法谱测定,可以得到植物甾
醇类的吸收峰值和吸收度,从而确定不同组分的结构。

3. 电位极化反应:可以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植物甾醇类的静电
行为,分析植物甾醇类复合物的构型,以及确定植物甾醇类的构成成分。

4. 电泳法:此方法可以检测植物甾醇类中不同成分的离子强度,从而可以确定植物甾醇类的分子结构。

5. 凝胶渗透色谱法:采用此方法可以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甾醇类
的构型和各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检测植物甾醇复合物中的变化和调节。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植物甾醇类的结构,揭示植物甾醇类的特征,从而为植物甾醇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 1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杨荣玲;林耀盛;赵晓丽【摘要】A rapid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phytosterols (stigmasterol, β- sitosterol, brassicasterol and campesterol) in edible vegetable oils by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 GC - MS) with the injection of 1 uX in split mode at the ratio of 20: 1. With a ultra inert capillary column,J&W DB - 5 MS UI column, and KOH - ethanol as saponify, the four phytosterols and other unsaponifiable matter could be well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within 32 min by employing a temperature gradient. Good correlation (R≥ 999 2) and low detection limits were obtained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stigmasterol, β- sitosterol, brassicasterol and campesterol were 4.41,6.09,3- 10 and 8.62 mg/L,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of four phytosterols in 25 samples of 14 kinds of vegetable oi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rn oil and rapeseed oil contained the highest phytosterols, and the following one was sesame oil. Both the contents and ratios of phytosterols were variable in different kinds of vegetable oils,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each phytosterol was almost consistent in different brandsof the same oil.%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油中4种植物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方法.选用超高惰性J&W DB-5MS UI毛细管色谱柱,50% KOH-乙醇为皂化剂,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20:1,程序升温,可在32 min内实现上述4种植物甾醇与其他不皂化组分的分离.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检出限分别为4.41、6.09、3.10、8.62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运用该法对14种25个植物油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油和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量最高,其次是芝麻油;不同种类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同一种类不同品牌植物油中各植物甾醇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6页(P123-128)【关键词】植物甾醇;植物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作者】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杨荣玲;林耀盛;赵晓丽【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植物甾醇(Phytosterol,plant sterol)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种子和坚果中,也存在于部分蔬菜水果中[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
1.2.2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2.000

g植物油于100 mL具塞三角
mL
瓶中,分别加入30 mL无水乙醇,2.5
20%抗坏
图2
质量浓度/mg/L 4种植物甾醇标准曲线
血酸溶液,3.oo mL50%氢氧化钾溶液,置80℃水浴 边加热边震荡40 min使其皂化,皂化完全后立即将
2.2精密度和回收率
特别低的色谱柱流失,对难以分离的活性化合物有 良好的峰形。研究选用J&W DB一5MS uI毛细管 GC柱,考察了进样口温度、进样模式、分流比、初始
温度及升温程序的影响,最终确定1.2.1所述分析
的含量、比例以及总量各不相同。大多数植物油中 B一谷甾醇质量分数居高,在47.5%~89.4%之问, 其中,B一谷甾醇以橄榄油的质量分数最高,达 89.4%;其次为菜油甾醇,10.6%一54.5%之间,其中 以菜籽油含量最高,占4种植物甾醇总量的54.5%, 高于B一谷甾醇含量。同一种类不同品牌的植物油 中4种植物甾醇比例基本接近,说明植物甾醇含量 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原料,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但 总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生产工艺、精炼方法、 储藏条件及原料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纯品植物油中,菜籽油和玉米油的4种植物
条件,可在32 min内实现植物甾醇与其他不皂化物 的分离,如图3所示。可见,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实 现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的良好基线分离。
2()()()000 l 800000 l 600000 l 4000()() 4
制l 益l
200()oo 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l
注:1.菜籽甾醇(Bmsic∞teml);2.菜油甾醇(cⅢpesteml);3.豆
甾醇(蛳印mteml);4.B一谷甾醇(p—sit惦teml)
图3
玉米油不皂化物总离子流图
花生油l
兰!二二二主耋生二二二亟薹兰二二二三主薹兰二二二兰主主兰兰兰::兰竺
表3植物油甾醇含量测定结果(n=3)

一 一
293.24±11.4l
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上述4种植物甾醇标准
试验在参考国内外研究基础上¨3。5I,选用50% 氢氧化钾和无水乙醇混合液对样品进行皂化。试验 选取花生油为代表,考察了不同的皂化温度(65、70、 75、80、85℃)、皂化时间(35、40、50、60 min)及皂化
2.1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10 mL棕色容量瓶定容,配制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lant ste词)是一种天然的 植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种子和坚果 中,也存在于部分蔬菜水果中…。植物甾醇的结构 与胆固醇相似怛1,为环戊全氢菲的3一羟基化合物,c 一5上有双键的称甾醇,c一5饱和的称甾烷醇。常 见4种植物甾醇为豆甾醇、B一谷甾醇、菜籽甾醇和 菜油甾醇,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四种甾醇的区 别在于支链大小和双键数目不同。
表2加标回收试验结果(n=7)
mL无水乙醇复溶,经O.22“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
GC—MS分析。 1.2.3定性和定量分析 植物甾醇的定性方法采用保留时间、标准品比
对和质谱库检索(NIS哟5a.L)方法;定量分析采用外 标法,依据总离子流图峰面积计算每种植物甾醇的
绝对含量。
2.3皂化条件的确定

结果与讨论
2013年2月
中国粮油学报
Joum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蒯on
V01.28.No.2 Feb.2012
第28卷第2期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 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杨春英 刘学铭 陈智毅 杨荣玲
林耀盛 赵晓丽
(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万方数据
第28卷第2期
杨春英等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2.5
125
2.4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J&w DB一5Ms
植物油样品中甾醇的测定与分析
uI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超高惰性,
利用上述方法,对市售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4 种植物甾醇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植物油种类不同,其4种植物甾醇
皂化试液放入冰水浴中冷却。将皂化试液转移至
250
mL分液漏斗中,用40 mL超纯水分3次洗涤皂
mL
为检验该方法对实际样品的适应性,采用标准
品加入法。按上述方法测定,对选取的植物油样品 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每种水平分别做7份平行试
化用的三角瓶,洗液并人分液漏斗中。加入40
乙醚萃取,重复3次,合并乙醚萃取液,用超纯水洗
13
200(啪

、¨lIlII
4 6
㈧J一.
8 10 12 14 f,min

l“J、.
甾醇总量最高,约5
000
mg/kg,其次是芝麻油;茶油
16 18 20 22 24 26
和橄榄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低,这与该植物油不皂 化物含量(≤1.5%)低有关;除玉米油和菜籽油外, 其余植物油中均未检测到菜籽甾醇;茶油中的豆甾 醇含量较高(26.9%一28.4%),高于菜油甾醇,其余
l 033.29±25.44 1 366.0r7±32.92
花生油2 花生油3 花生油4 花生油5 花生油6 花生油7 花生油8 茶油1 茶油2 芝麻油1 芝麻油2 芝麻油3 玉米油1 玉米油2 大豆油 葵花籽油 菜籽油 橄榄油 葡萄籽油 姜油 辣椒油 大蒜油 芥末油 花椒油
一409.09±6.16
开展了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测定及功能评价工
作,并将其作为功能食品的一种添加剂K一川。传统测 定植物甾醇的方法如重量法、比色法及酶法等,只能 测定甾醇总量,不能实现对具体某一甾醇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1;近年报道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
法一1(rILc)、高效液相色谱法¨驯(HPLc)、气相色谱 法…1(Gc)和气相色谱一质谱法¨21(Gc—Ms)等。 由于Gc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和分离效果好等 优点,再加上Ms的定性效果较好,故本试验在前人研

122.09±5.09 153.47土3.89 184.09±7.45 155.03±4.18 135.89±4.03 97.5l±3.56 124.59±3.11 48.15±2.73 144.29±7.58 172.54±4.07 332.21±10.06 328.43士9.96 287.9l±5.38 364.44±11.87 333.99±11.36 138.78±3.27 71.01±2.88
成标准储备液,再逐级稀释配制成系列标准工作液。
按照上述分析条件进行检测。以峰面积y对植物甾醇
剂用量对花生油皂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 80℃水浴条件下,皂化40 min即可皂化完全,无水 乙醇和50%氢氧化钾溶液用量分别为30.00 mL和
3.00 mL.
浓度石进行线性拟合,检出限按S/N=3计算,结果见 表l和图2。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植物甾醇在
涤至中性,过无水硫酸钠除去残留水分。萃取液于 50℃水浴中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醚,残渣用少量乙醚
洗至5 mL带刻度试管中,氮气吹干,残留物用2.00
验,计算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4℃冰箱放置
24
h后再测定,计算其日间变异系数,结果见表2。结
果表明,标准加入的回收率较高(89.4%一106.8%),
RSD小于5.50%,24 h内测定结果无显著变化。
升温速率升至280℃,保持25 1.2.1.2质谱条件
min。
1.4E+08 1.2E+08
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计150℃;传输线温度280℃;质量范围
30~550
娶1.0E+08
恒8.OE+07 磐6.0E+07
4.oE+07 2.0E+07
amu,全扫描方式;溶剂延迟2
28.4 29.9 31.9 30.9 30.6 32.5 29.1 28.2 23.6 19.1
105.23±4.28
lO.2 8.9 7.2 8.5 8.5 6.8 8.8 9.9
634.82土9.75
61.4 61.1 60.8 60.6 60.8 60.7 62.O 61.9 48.O 54.0 64.7 66.1 66.2 54.7 52.5 47.5 68.2 38.4 89.4 69.5

834.89±21.67 l 287.89土25.62 l 304.05±31.88 l 104.94±29.90


675.54士12.53 665.05±20.26 556.17±13.77
2 116.90±42.04 2 153.19±59.59 1 816.14±60.85 l 993.22±43.98 l 102.64±26.17 1 258.17±30.97 169.50±8.18 535.99士25.14 2 104.6l±46.57 3 701.28±79.22 3 545.53士72.63 4 676.38±87.8 5 271.61±111.58 2 226.13±62.7 1 496.93±37.53 5 014.88±104.63 489.33±15.93 2 093.92±51.35 5 312.34±122.97 1 538.57±50.44 3 879.74±82.17 1 582.63±52.32 2 623.28±81.68
油茶籽油、花生油、葡萄籽油、芝麻油、大豆油、 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花椒籽油、辣椒
油、芥末油、姜油和大蒜油:市售,其中,花椒籽油、辣 椒油、芥末油、姜油和大蒜油均为以植物油为基础添
研究证明,植物甾醇具有降血脂阻41、防治前列
腺肥大、抗肿瘤、类激素、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 能‘51,在西方很多国家将其应用于人群慢性病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