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其中安排了探究与实践活动。
接着举例阐述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最后讲述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它的概念和功能。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认识细胞器之间既分工又协调配合。
2.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三、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器分工知识,阐明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强化结构与功能观;既能基于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
认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上的协调配合,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强化系统观点;在以系统观理解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从系统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细胞膜器的功能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等探究活动,说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这需要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从细胞器的分工合作联想到我们自己,类比阐释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以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人类健康、生存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学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生命观念:用系统观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能说明细胞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2. 理性思维: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科学探究:结合分泌蛋白的研究过程,了解同位素标记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4. 社会责任:知道生物膜系统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2.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通过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的学习认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情景导入教师播放重庆北碚山火图片,通过该情景的构建,类比引出细胞内各部门也需要协调配合。
情境导入,引出本节内容。
新课讲授(一)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1页思考·讨论,并给出任务。
2.给出分泌蛋白的定义,并补充胞内蛋白。
3.教师给出过渡语,引出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研究过程。
4.先从实验的选材、方法展开,讲解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亮氨酸标记实验。
讲到方法时播放视频《同位素标记法》。
5.继续讲解该实验的步骤、现象及结论。
并解决讨论中的问题。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聆听、做笔记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从实验探究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1.展示PPT,总结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2.播放视频《分泌蛋白的自述》。
3.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各细胞结构膜面积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4.结合图像分析各细胞结构膜面积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观察、聆听、记录观看视频思考、填空通过生物膜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认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从生物膜可以相互融合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从而引出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3.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
氨基酸
合成场所:核__糖__体__。
肽链
线
初步加工场所:_内__质__网___。
粒 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体
进一步修饰加工场所:_高__尔__基__体_。
③相关膜面积的变化:内质 网膜面积____减_,小高尔基体 膜面积___不__变,细胞膜膜面 积____增_。大
4.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的 交通枢纽作用。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_细__胞__器__膜__和_细__胞__膜__、_核__膜__等结构,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指细 胞内的全部膜结构而不是生物体内的。
分布有多种与_有__氧_
〔4〕_基__质__(_含__少__量__D_N_A_)_ _呼__吸__有关的酶
③功能:有__氧__呼__吸__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④增大膜面积的方式:_内__膜__向__内__腔__折__叠__形__成__嵴__。
2.叶绿体
①形态:_扁__平__的__椭__球___ _形__或__球__形__、呈绿色。
连续的内腔相通的_膜__性__管__道__系统。
③种类
粗面内质网:有_核__糖__体__附着。 光面内质网:不含_核__糖__体__。
④功能:是_蛋__白__质__等大分子物质_合__成__、__加__工__
场所和_运__输__通道。
4.高尔基体
①分布:普遍分布于动植
物细胞中.
② 结构:__单__层膜结构。
内质网 ③单层膜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
高一生物必修1_分子与细胞_《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名师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河南省郑州四中西藏班申亮【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设置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只介绍细胞器的区别,而忽视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使学生对于细胞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细胞器的协调配合是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为例来介绍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既可对之前所学的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加以巩固,同时也为学习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西藏班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较差,同时对于细胞器复杂的知识体系记忆不牢,这将是对本节内容学习的最大阻碍。
但是,西藏班学生对新鲜事物、对有趣的课堂环节设置,充满好奇,这也将成为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契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图像、图片,能够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认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2、基本技能(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阅读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的学习,认同细胞结构的局部和整体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相关动画、图片的分析,能获得形象记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难点:构建模型,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教法学法】教法: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学法:小组合作、模型构建【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章第2节(第2课时)细胞器的协调配合环节一:复习回顾,巩固基础①蛋白质的层次结构;②辨识各种细胞器环节二:学习新知,把握核心对分泌蛋白的研究→对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的描述环节三:当堂训练,提升能力环节四:本节小结,知识梳理【教后反思】本节课中,我通过情景引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逐步通过由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再到模型构建、语言表达的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节内容。
这样一改以往“老师课堂乏味、学生课堂瞌睡”的状态。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2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类和包装 的“车间”及“发送站”。
4.④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 道__。
5.⑤液泡:内有细胞液,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 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6.⑥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 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细胞结构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菌等都有 细胞壁(注意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细菌),能进行 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如好氧细菌)。
(3)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 有关(如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有核糖体)。
的选择透过性。
( ×)
提示: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4.生物膜之间通过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 ×)
提示:囊泡运输消耗能量。
5.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 ×)
提示: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再经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6.CO2 的固定、水的光解、蛋白质的加工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 ×)
C [a 为线粒体,NADH 与氧结合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该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A 正确;b 为 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是类囊体薄膜,膜上有光合色素, 发生光反应,B 正确;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没有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 C 错误;线粒体中发生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叶绿体发生光能转化成 化学能,两者可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D 正确。]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下:1.“举例说出八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实验”,属于独立操作水平;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属于掌握水平。
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也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知识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
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安排第1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识图,了解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第2课时利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体会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学情分析: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
但也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初中没有学过生物课,基础比较薄弱,而有的学生参加过辅导班,水平较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兼顾各个水平和类型的学生,充分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投入到生物课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准确说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简述细胞器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的原理(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形态和分布,会基本使用高倍显微镜(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探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确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几种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结构(二)教学难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五、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一)导入新课放映一架飞机的图片。
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pptx

第3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作,共同配合着完成生命活动。
【图片展示】PPT展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片简单介绍细胞各种结构名称,初步了解细胞结构。
【知识拓展】介绍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2.亚显微结构是指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更高)下看到的结构【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细胞那么小,科学家如何研究的?细胞器那么小,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呢?”引出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它物质组成的匀浆,把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结合图片理解差速离心法。
播放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差速离心法。
【布置任务】(2)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中心体分布、形态、功能。
(3)内质网--有机物合成的“车间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内质网分布、形态、类型、功能。
根据内质网表面是否附着核糖体,把内质网分成两种: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主要与分泌蛋白的的运输、加工有关;光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合成有关。
(4)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车间”和发送站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高尔基体分布、形态、功能(5)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结合细胞结构模型介绍液泡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6)中心体结合细胞结构模型介绍液泡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7)液泡结合细胞结构模型介绍液泡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8)溶酶体结合细胞结构模型介绍液泡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2)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辨认细胞器】【思考+小组讨论】1.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吗?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吗?3.为什么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细胞?这又说明什么呢?4.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5.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吗?6.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哪些?单层膜的呢?无膜的呢?7.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有哪些?8.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9.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10.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哪些?11.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哪些?【小组汇总细胞质的结构】学生阅读教材p50页学生完成表格汇总1.(2023·云南德宏高一统考)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阅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叶绿体的分布和细胞质流动的意义1.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能直接看到细胞质在流动吗?2.推测细胞质流动和哪些细胞结构有关?3.细胞质流动有什么意义?4.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年级学习模块课标高一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2 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2 课时〕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构造与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1.2 细胞各局部构造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2.2 说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构造,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为高中必修 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 3 章第 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中的内容。
该节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学生生疏细胞整体构造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细胞根本构造和光合作用的有关学问,对叶绿体等局部细胞器有了初步的生疏,但是,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生疏不全,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各种细胞器,生疏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学生在此根底上可能会认为各个细胞器是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的,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能理解各个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进而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理解细胞器之间是协调协作的,进而生疏到生物膜是一个系统,理解生物体的构造与功能是相适应的;2、通过学习同位素示踪法在分泌蛋白合成中的应用,学会观看并且能够推理得出分泌蛋白合成所需要的细胞器构造,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力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问题探讨〗2、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C919 飞机是我国研制的一代中型客机。
研制 C919 飞机需要假设干部门分工合作,如整体研发设计、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包括电缆、导管、发动机、座椅、座舱设备等)、总装制造等部门。
1.假设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 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分别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 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具中央大液泡) 形态结构: 泡状结构;表面有单层膜,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探究新知
三
归纳 总结ຫໍສະໝຸດ 各细胞器的比较表双层膜
植物细胞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双层膜 动植物细胞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单层膜 动植物细胞
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6.中心体
功能: 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结构: 没有膜结构 分布: 动物细胞内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
7.溶酶体
功能: “消化车间”,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 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或病菌
分布: 动、植物细胞内 形态结构: 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含有多种水解酶。
8.液泡
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 主要功能:
(3)观察: a)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b) 找到物象后,转换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
叶绿体的形态
2、以叶绿体为参照,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按“1、”的操作, 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基本形态;按以下分组进行对照实验,在 “1、”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注意 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以及每个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 向。并完成以下统计:
2.细胞各结构中的蛋白质都是( A )
A.在核糖体上合成 B.由核基因控制合成 C.在内质网中加工 D.由高尔基体分泌
3.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线粒体多 B.线粒体与叶绿体均与细胞能量转换有关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
3.古琦品牌时装一向以高档、豪华、 性感而 闻名于 世,以 “身份 与财富 之象征 ”品牌 形象成 为富有 的上流 社会的 消费宠 儿,一 向被商 界人士 垂青, 时尚之 余不失 高雅。 古琦现 在是意 大利最 大的时 装集团 。
•
4.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 保持高 级华丽 的设计 路线, 迎合上 流社会 成熟女 性的审 美品味 ,象征 着法国 时装文 化的最 高精神 。
2.叶绿体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功能:“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膜 基粒
基质
外膜
分布:植物细胞 形态:椭球状
外膜 结 内膜 构 基粒
基质
3.内质网
功能: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
分布:动植物细胞都有 形态结构: 由单层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类型: 粗面型内质网和滑面型内质网
课堂总结
一、细胞质 •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三、认识各细胞器 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反馈训练
1.下列关于溶酶体、叶绿体、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三种细胞器均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B.可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中的这三种细胞器分离 C.溶酶体中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包括水解线粒体膜的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伴随着气体的交换
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 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
探究新知
二
思考 讨论
细胞核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细胞质基质
科学家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历程
细
胞
质
细胞膜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器
1.线粒体 ——“动力车间”
功能:
外膜 内膜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嵴
分布: 动植物细胞 形状: 线状、粒状、棒状 结构: 外膜、内膜(两层膜)、嵴、基质
无膜 单层膜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蛋白质的加工和包装
无膜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单层膜
植物细胞
储存物质,使植物细胞坚挺
单层膜 动植物细胞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12
13
探究新知
四
实验 探究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4.高尔基体
主要功能: 动物细胞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分布: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
形态结构: 扁平囊状结构,有大小 囊泡,单层膜
5.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主要功能: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多肽)的场所
游离核糖体
分布:一切动植物细胞
形态结构:
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无膜结构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叶绿体 的正常形态; 2.以叶绿体为参照,理解细胞质是流动的。
二、材料用具 新鲜的黑藻、暗处理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烧杯、 手机、铅笔、质量分数为5%的HCl。
三、实验过程 1、叶绿体的观察 (1)取材:用镊子取黑藻叶片(近叶脉颜色浅,幼嫩) (2)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取好的黑藻叶片 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 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5.多年过去了,这个名字依然引领着 世界的 流行时 尚。然 而在这 些辉煌 的业绩 后面, 我们所 看到的 是一个 活生生 的,他 充满着 深情, 极为害 羞,又 极为幽 默,他 便是永 远的。
•
6.迪奥的设计,注重的是服装的女性 造型线 条而并 非色彩 。他的 时装具 有鲜明 的风格 :裙长 不再曳 地,强 调女性 隆胸丰 臀、腰 肢纤细 、肩形 柔美的 曲线, 打破了 战后女 装保守 古板的 线条。 这种风 格轰动 了巴黎 乃至整 个西方 世界, 给人留 下深刻 的印象 。
新人教版 高中 生物学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2019版
学习目标
1.明确细胞内的细胞器的种类与生理功能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问题 探讨
各个车间生产出零件
组装
成品
探究新知
一
思考 讨论
差速离心法
要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
分离出来,如何分离各种细胞器?
破坏细胞膜
将匀浆放入离心管
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
•
1.第一眼看到你会被那抢眼、近乎妖 艳的色 彩震撼 ,更会 迷醉于 她独特 的,蕴 涵巫女 般迷幻 魔力的 风格之 中。
•
2.她选择以代表强烈欲望的紫色来包 装其化 妆品系 列,以 黯紫色 为主色 的包装 ,周围 布满了 红艳的 蔷薇, 像极了 年代妩 媚的面 粉盒; 复古俏 丽的化 妆品系 列让城 中女子 爱不释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