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高考语文必修三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尘不染(xīn)B. 漫不经心(màn)C. 息息相关(xī)D. 蹉跎岁月(cu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深受大家的喜爱。
C.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D.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B. 漂亮C. 好看D. 丑陋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一见到领导就诚惶诚恐,生怕说错话。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D. 他做事雷厉风行,效率很高。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喜闻乐见B. 比比皆是C. 惊心动魄D. 惊险刺激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他说。
B. “你喜欢什么颜色?”她问,“红色、蓝色还是绿色?”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从不骄傲自满。
D.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一首美妙的歌曲。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B.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巨大的画卷。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起来一点就通。
D. 这篇文章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让人陶醉其中。
8.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看这风景,美得让人陶醉。
B. 这个问题很难,我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
C. 这件事我一定会尽力帮你,你放心吧。
D. 你这么没礼貌,真让人反感。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甲骨文、金文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语文必修三高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pén)B. 炯炯有神(jǐng)C. 妙手偶得(gè)D. 恣意妄为(z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决定举行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B.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那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暖气。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充分说明了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研究的。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他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
B.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
C. 他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D.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第二部分分析了……;第三部分提出了……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一轮明月犹如一面银盘,悬挂在夜空中。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学霸。
C. 那条小河犹如一条蜿蜒的玉带,静静地流淌在山间。
D.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能穿透云霄。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B. 面对困境,他毫不退缩,勇敢地迎难而上。
C. 她平时大大咧咧,但关键时刻总能冷静应对。
D. 他的演技出神入化,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óu)B. 破釜沉舟(fǔ)C. 雕梁画栋(diāo)D. 气壮山河(shān)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岁:年纪)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制卷人:**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巉岩(chán)、飞湍(tuān)、猿猱(róu)B.抚膺(XXXɡ)、XXX(sè)、恬然(XXX)、XXX (shǎnɡ)C.栈道(XXX)、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吮血(shǔn)、六幺(yāo)、幽咽(yè)、宵柝(chè)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噫嘘兮,危乎高哉!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C.XXX家向黄昏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XXX下住。
3.对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C.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②一去紫台连XXX去:离开B.①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石滚动②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C.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②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D.①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朝避猛虎B.梦啼妆泪红阑干C.遂命酒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XXXB.暮去朝来颜色故C.铁骑突出刀枪鸣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盛唐时期的XXX与XXX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XXX”,世称“XXX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XXX和XXX被称为“XXX”。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含答案-作文)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班级姓名座号平常辛苦地学习,今日欢乐地做题。
轻松地调用你的学问储备,给每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宝贵的答案。
畅游祖国文学瀚海,性灵与春天放声歌颂,听!倾吐的心泉潺潺!听!号角为你的成功长鸣!一、检阅自己的家底: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凫.(fù)贾(ǎ)人铮.(ē)铮恬.(án)然B.飞湍(ān)迁谪.(é)饿莩..(ǎo)嘲哳.(ā)C.逡.(ān)巡钿(..àn)头迸.(bè)裂扪(mén)参D.数罟.(gū)暮霭.(ǎi)教坊.(fá)崤.(yáo)函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痒序之教侧身西望长资嗟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C.良将劲驽故不积跬步D.虽有稿暴度长契大比权量力3、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依次正确的一组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4、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4分)⑴“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这是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其获奖作品《》所作的主题陈辞。
(1分)⑵《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
它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的形象,这位野心家在高老头死后,草草地安葬了高老头,并面对巴黎富人聚集区说“”。
这句话是他野心的集中体现(1分)(3)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①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仰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必修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āo)B. 徜徉(cháng yáng)C. 偌大(ruò dà)D. 喟叹(kuì tàn)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已经超过了10万册。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工作能力却很差。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B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贾宝玉是贾府的长子。
B. 林黛玉是贾府的千金。
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
D. 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
答案:D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
B.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
C. 孙权是东吴的建立者。
D.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
答案:B6.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
B. 武松是梁山泊的二把手。
C. 林冲是梁山泊的三把手。
D. 李逵是梁山泊的四把手。
答案:A7.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
B. 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
C. 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
D. 白龙马是唐僧的坐骑。
答案:B8.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B. 李白是宋代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C. 苏轼是元代的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圣”。
D. 辛弃疾是明代的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宗”。
答案:A9.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必修3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3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惘然若失C. 怙恶不悛D. 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言不发,真是令人惘然若失。
B. 她恣意妄为,不顾他人感受。
C. 他涣然冰释,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负担。
D. 他们怙恶不悛,最终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C. 他们正在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
二、填空题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水调歌头》,作者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10题。
(文章内容略)6.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7.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8. 文章中提到的“坚持”一词,作者具体是如何解释的?9. 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0.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四、作文1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二、填空题4. 屈原5. 苏轼三、阅读理解6.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坚持和努力是实现梦想和成功的关键。
7.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支持他的观点。
8. 作者认为“坚持”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持续努力。
9. 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坚持不懈和勇于面对挑战。
10. 作者想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鼓励读者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直到成功。
四、作文(作文内容由考生自行创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综合检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测验试卷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5、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填空题(全对得8分,每空错填或不填扣一分)8 吞二周而亡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10、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劝学》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1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师说》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9分)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
师事郑玄。
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
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
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
”又密喻旨。
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
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
摄案问,具得情理。
迁太仆。
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典:主管B.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劝:劝说C.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简:选择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散:分发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A.是故圣愈圣,愚愈愚B.序八州而朝同列C.吾从而师之D.天下云集响应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渊为官时在太祖府上经常直言正色地议论政事,直到退休办事都毫无私心,一辈子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德。
B.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
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C.国渊不仅免除了叛乱者非首犯的死罪,而且还在破贼文书上如实地报送杀敌数量,因立战功是在境内平乱,国渊还为此感到耻辱。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仅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在都城里找到了引用《二京赋》的内容写匿名信诽谤朝政的人,弄清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三、16.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4分)(2)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3分)(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共16分)永远的李白刘雪枫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
一千三百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一千三百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
将近一百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
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
今年,同时是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和马勒去世九十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
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
一千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
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便不仅是诗的纪念。
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本诗的纪念。
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横跨一千三百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
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
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
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弹琴》等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情感释放。
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上采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他所释放的是“我”对家乡的感觉。
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会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感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
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
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台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李白是永远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
”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
17、为什么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8、从全文看,“李白是永远的”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说李白已经“横跨一千三百年”,却又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这是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先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广泛影响,最后叙述了我们纪念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的种种活动形式,表现了人们对诗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