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作业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是什么?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1260万平方公里2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6、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安全问题的思考?略1、什么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极其军事家、军事论著家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东华大学军事理论作业

东华大学军事理论作业

一.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自然要素,军事要素。

二. 启示:1.发展经济是富国强兵的基础2.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 科技进步是国防发展的动力4.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三.特征:1.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 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 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 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 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权利:1.提出建议权2. 制止和检举权3. 获得补偿权义务:1.服兵役制度2.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1.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有哪些?1. 建立、完善了武装力量体制。

2.筑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

3. 建立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4.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系。

5.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

2.我国国家机构的领导职权是什么?组织本国军事力量防御外国的入侵,和制止反动武装的武装颠覆。

维护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

保卫人民的劳动果实。

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有关的国防动员职责.3.中国武装力量有哪些部分组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好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4.动员?动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国防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意义:1.增强实力。

2. 增强威慑力。

3. 夺取战争主动权。

4.提高应急能力。

5.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实施?内容:1.武装力量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交通备战动员。

5.政治动员。

实施:1.进行动员决策。

2.发布动员令。

3.充实动员机构。

4.修订动员计划。

5.落实动员计划。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有哪些?(一)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我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9日的命令,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关于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战略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向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迈进。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军队的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海洋在国防建设中有什么重要影响?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是:1.我国岛屿被侵占。

2.海洋资源被掠夺。

3. 海域划界矛盾重重。

4. 海上运输通道的潜在威胁。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统一强大、稳定繁荣休戚相关。

面对世界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努力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海洋体系,发展我国的海权体系(即海洋法制、海上武装力量、海上实体、海洋开发)。

在海洋法制方面,要制定有关海战动员和征集法,进一步明确领海基线的各基点,以及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学院军事理论课程作业题

建筑学院军事理论课程作业题

建筑学院军事理论课程作业题一、选择题1、下列国家实行中立型国防政策的是()A、美国B、中国C、瑞典D、瑞士2、我国的兵役制度是()A、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B、志愿兵与民兵相结合、义务兵与预备役相结合C、职业兵与义务兵相结合、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D、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3、国防精神的核心是()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牺牲奉献精神4、陆军按其总体任务可区分为()A、预备役B、地方军C、正规军D、野战军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三支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

A、北海B、黄海 C 、东海D、南海6、陆军的主要任务有()A、抗击外来侵略B、打赢保卫祖国的局部战争C、防止空中打击D、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7、春秋末年,()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入成熟时期。

A、《六韬》B、《吴子》C、《孙膑兵法》D、《孙子兵法》8、()等军事著作均属于《武经七书》。

A、《练兵纪实》B、《尉缭子》C、《李卫公问对》D、《三略》9、1937年洛川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提出抗日战争必须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确定八路军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C、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出创造根据地,牵制和相机歼灭敌人10、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A、机械化B、智能化C、信息化D、系统化11、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是指()A、政治民主B、经济民主C、军事民主D、训练民主1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任务有()A、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C、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D、保证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为人民而战斗的积极性13、我国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A、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民族分裂活动B 、美国的长期综合性威胁C、领土、领海争议问题D、我国两岸统一面临现实而严重的挑战14、下列哪项不属于军事信息技术()A、光电子B、微电子C、基因工程D、卫星通信15、导弹按照飞行弹道的特点可分为()A、飞航式导弹B、巡航式导弹C、弹道式导弹D、智能化导弹16、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核心是()A、信息化B、数字化C、综合集成化D、高科技化17、精确制导弹药可分为()A、末制导弹药B、制导炮弹C、制导炸弹D、末敏弹药18、军事伪装技术措施主要有()A、天然伪装B、迷彩伪装C、植物伪装D、假目标伪装19、搭乘“神舟6号”载人飞船升空的航天员是()A、杨利伟B、聂海胜C、费俊龙D、聂海龙20、按引导系统的特点,可将制导系统分为()等几类。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1.什么是新概念武器?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定义: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新型武器。

高技术的发展,正在引起军队武器装备的巨大变革,也为发展全新的非核武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不久的将来,会陆续研制成新的、更具有威力的武器系统,并将投入到战争中使用。

这种武器就叫做新概念武器。

分类:激光武器(1.激光致盲武器2.车载战术反导激光武器3.机载激光武器4.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发射武器动能拦截器气象武器(1.人工降雨及洪水武器 2.人工引导飓风)网络战武器粒子基因武器(也被称作遗传工程武器或DNA武器)束能武器次声波武器幻觉武器无人作战平台非致命武器(反装备:1.超级润滑剂 2.材料脆化剂 3.超级腐蚀剂 4.超级黏胶;反人员:1化学失能剂 2.刺激剂 3.黏性泡沫)2.与常规武器相比,激光武器具有哪些性能?激光武器分为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

它的独特性能有:1.高速度 2.作用面积小 3武器寿命长 4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天气 5反应时间短,对精确武器的拦截概率高3,.新概念武器对未来战争的主要影响有哪些?(1)作战领域和空间更加广阔(2)对抗行动更加惨烈(3)传统攻防作战理论将被改变总之,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可能影响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演变,深刻改变武器装备的技术形态,深刻改变未来战争的作战形式,引领军事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引发战争形态新一轮整体转变。

新榄念武器的应用能够对未来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重视研究和应用新榄念武器,有助于遏制和打赢未来战争。

军事理论课习题加答案

军事理论课习题加答案

一、国防含义、类型、国防的目的、主要手段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自卫型: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

联盟型:弥补自身国防力量不足,以结盟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中立型: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中小国家。

我国属于自卫型。

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安全主要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

二、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的情况a鸦片战争 1840年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b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析:(1)天津条约:1858.6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2)《北京条约》:1860年10月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

如何打赢现代化信息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信息作战日益成为战争对抗的主角。

认真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加强国防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时刻做好准备。

信息化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

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制胜理念相比,信息化战争以实施精确打击为首要选择,更强调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摧毁敌人的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带给我们的挑战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与冲击。

因此,我们首先要顺应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潮流,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观念,强化信息制胜意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方法,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外国为师,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战略。

目前,信息化建设最好的就是美国,我们可以以美国为师,看他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什么经验,得到什么教训,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下定决心走信息化道路!打赢信息化战争是靠打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有下定了决心,部队建设才有方向,做事情才有干劲!三、改革部队编制体制,应该裁撤的就裁撤,应该加强的就加强!优先发展海空军、远程打击力量,组建电脑网络部队和天军,压缩陆军编制,提高特种部队规模,使其能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四、改革部队指挥体制。

目前我军的那种自上而下,逐级指挥,自下而上,逐级上报,逐级请示的指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作战的要求,应该改成网络化、平面化的指挥体制!给予中下级指挥人员更大的自由!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的四星上将可以直接指挥到前线的单兵,而前线的士兵也可以直接找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汇报战况,这种指挥方式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有什么事,该谁管,直接找谁就成了,没必要逐级上报,逐级传达。

军事理论作业

军事理论作业

学习军事理论对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几千年的国防兴衰史,不难看出,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时、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就会强盛;反之,当统治阶级处于没落阶段时,其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族分裂、国内混乱,国防就会衰弱。

因此,国家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防的兴衰,只有政治的昌明,才能有巩固的国防。

二、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质基础,强大的国防依赖经济的发展。

国防的兴衰,王朝的更替,近代中国的百年国耻,都深刻地告诉我们:经济强盛,是国防巩固的基础,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在面临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抵抗,才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长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国防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全国军民一致共同抵抗侵略的精神和意志,才是国防真正的“钢铁长城”;这是把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基础,是让一切侵略者都望而生畏的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民族自强的根本,是国防力量的源泉。

四、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当年殖民战争给与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永远牢记。

新世纪新阶段,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国现代化的作用尤为突出。

我国国防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而奋斗!五、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近代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一败再败,除清政府腐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从上到下均无防卫御敌之念,思想上“一盘散沙”,以致军队遇敌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课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身在军训苦练中的我了解了教官们的严格与责任。

这不仅丰富了我的军训生活,还使我的内心异常澎湃,也许是从我国的军人方面了解我国,更能激起令我骄傲的爱国情怀。

在这三节课中,我的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基本政策知识,而是,这三节课,使我认识到了军人们的无私奉献、勇敢、保家卫国的、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超级精神,以及撼动人心的超级正能量!让我知道了,成为一名军人是一件多么光荣和伟大的事。

也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不是没有战争的那种和平带来的,而是军人们疆场决胜得来的。

而当体会到军人们能吃苦受累的精神的时候,我感觉我现在军训中吃的苦、受的累是一份特别有意义的收获。

若我成为了一名军人,我会以此而感到骄傲自豪。

【建议】
相比于以文字的书面传授,我认为视频展示会更引人注目,使人贯注全神,把所传授的理论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会更直面地把军人所含有的力量带到“观众”的身上,况且有关军人的素材也很多,来之简易。

希望下一届的军事理论课进行的更加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