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对讲机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调频对讲收音机电路的设计 (2)

调频对讲收音机电路的设计 (2)

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本机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B1及C1-A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感应出广播电台的调幅信号,选出我们所需的电台信号f1进入V1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一个中频(465KHz)的f2进入V1发射极,由V1三极管进行变频(或称混频),在V1集电极回路通过B3选取出f2与f1的差频(465KHz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检出音频信号经V5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

图中D1、D2组成1.3V±0.1V稳压,提供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保证整机灵敏度。

V4发射结结用作检波。

R1、R4、R6、R10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

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本机由3V直流电压供电。

为了提高功放的输出功率,因此,3V直流电压经滤波电容C15去耦滤波后,直接给低频功率放大器供电。

而前面各级电路是用3V直流电压经过由R12、V D1、V D2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稳压后(稳定电压约为1.4V)供电。

目的是用来提高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为各级Ic工作电流测试点)HX108-2 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电原理图输入回路:由磁性天线感应得到的高频信号,实际上是高频载波信号(由于声波在空中传播速度很慢,衰减快。

因此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称为调制。

调制方式有调频和调幅之分。

我们装的收音机接收的是调幅高频信号)经过LC调谐回路加以选择到欲接收电台信号。

(为使收音机获得较高选择性、灵敏度,应选合适L1与L2 匝数比。

变频电路:由输入回路送来的高频信号是调幅波,本机振荡产生的本振频率信号是等幅波,混频后经选频得到465KHZ 中频信号。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设计报告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设计报告

目录摘要 (3)第一章调幅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实现 (3)1.1、调幅收音机的工作过程: (4)1.2下图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原理框图 (6)第二章电路图及元器件与芯片功能介绍 (6)2.1 1008调频对讲机收音机原理电路图 (7)2.2 D2822芯片 (7)2.3 La1800芯片 (8)2.4 电阻 (8)2.5 电容 (9)第三章安装图 (11)第四章元器件数量与质量的检查 (12)第五章安装 (13)第六章调试 (14)6.1 收音调试 (14)6.2 发射部分的调试 (14)6.3、影响对讲机通话距离和效果的因素 (15)第七章心得体会 (16)八、参考文献 (16)摘要本设计题目是1008型调频对讲收音机,其原理相对比较简单,核心芯片是La1800,即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采用的是D2822芯片。

总体可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由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TX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接收到的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进行选频放大,然后进入混频电路再进入中放电路,经过解调电路得到想要的信号,然后经过放大进入扬声器,就可以听到我们想要的声音。

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关键字:调频,电路图,芯片第一章调幅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实现收音机电路原理图1.1、调幅收音机的工作过程: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变为465KHz,然后再进行中频放大和检波。

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

再由本地振荡信号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也就是固定中频信号。

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

调频无线对讲机收音机的制作步骤

调频无线对讲机收音机的制作步骤

调频无线对讲机收音机的制作过程
本文介绍一种对讲距离100米的对讲机,并且能在76-108MHz范围内收音,改动收音频率还可以意外的收听到飞行员的对话(频率在120MHz以上)。

文中图片可放大
器材:覆铜板,感光蓝油,小电钻,钢锯,硫酸纸,腐蚀剂,脱膜剂,显影剂,紫外灯,有机玻璃,塑料盆,电烙铁,丝网印,焊锡丝,电子元件
步骤:
一·设计原理图,邮购元器件(其中一部分)
二·设计PCB文件
三·用硫酸纸打印设计好的PCB ,即设计好的电路。

四·图像转移把打印好的电路转移到覆铜板上
1.在覆铜板上涂上一层感光蓝油
用丝网印在覆铜板上涂感光蓝油,晾干。

2.曝光,将打印好的图纸贴在涂好蓝油的覆铜板上,用紫外灯照射2分钟。

3.显影
4.腐蚀
5.脱膜
五·将两块板切开,制作阻焊层
六·钻孔,焊接。

七·调试。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组成。

2. 学生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部分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知识,包括频率、波长、调制等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通信问题,具备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无线电通信知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调频收音对讲机原理:讲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和接收过程,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无线电通信基本概念:阐述频率、波长、调制等基本概念,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组成与功能:分析调频收音对讲机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如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调试和维修,培养动手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故障排查与维修: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查,学会简单维修技巧,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安全与法律法规:强调无线电通信安全意识,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关联教材第七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

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工程实践报告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班级 :学号 :姓名 :设计日期 :2008年12月15日至2008年12月31日第 1 章对讲机的总体设计我们所做的是自动搜台调频收音、对讲、无线发射三用机,工作频率范围在86MHZ~110MHZ,接受灵敏度为:FM 小于等于40ΜVlS/N=30dB; 工作电压:DV3V-10%~3V+10%;工作电流在 10mA~20mA;对讲工作采用同(异)频单工(自动、手动接收)方式;天线形式为耳机线作收音天线、拉杆天线、作发射或对讲。

1.1对讲机的工作原理1.接受部分:由耳机线兼作天线接收电台发射无线电调频信号经过C11、C10、L2 组成的带同滤波网络进入 IC1、TDA7088的信号输入端 11 脚经高放混频、中放鉴频及底放后由 2 脚输出、经电位器 W中脚进入 IC2-I2822 的一路中 7 脚进行放大、 8 脚为倒相输入端,由 1 脚输出信推动耳机发声。

此时 K3、K4 应置于收音,收话位置 K3切换自动选台和手动调谐本振, K4 转换发射和接收的工作电压,在收缩电台时按下K2 开关、 IC1、TDA7088的 16 脚电压(调谐电压)会由高向低所变化。

此电压经过 R2 来控制变容二极管、是变容二极管 D1的容量由大到小变化,来改变本振频率从低端向高端进行搜索,搜到电台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会输出高电平,使IC1、TDA7088中频率控制电路(AFC)锁住该频率。

如想换台则再按下K2 开关本机又向前搜索,如已搜到最高端时无台,需按K1 复位键泄放C15两端的电压,本机振荡频率回到低端起点。

2.发射部分MV1驻极体话筒把接受到的声音转成电信号经 C27 送 IC2D2822 的 6 脚输入端进行放大,放大的信号 3 脚输出经 RL、C21 送到 C3355 三极管基板,由 C3355 高频三极管组成的调制信号,经 C24、L8 耦合,由天线 A1 发射出去。

1.2对讲机的总体设计对讲机主要由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天线接收到模拟信号后,通过收发带通滤波器选频,再由选频放大电路放大,经过混频电路,将前级高放送来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变换,使高频信号变换成一个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

调频单工对讲机设计

调频单工对讲机设计

1 任务书调频单工无限对讲机的设计(至少10米以上通话距离)1.1设计要求1)调频收音机的工作频率88MHz~108MHz,供电电压4.5V,输出功率大于350mW。

对讲的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m。

2)采用La1800收音机专用集成电路,和芯片2822功放电路进行设计。

1.2性能指标1)调频波段;88MHz一108MHz2)调制方式:调频3)工作电源电压范围 :2.5~5V(5号电池3节)4)静态电流13.5mA5)信噪比>80dB6)谐波失真<0.8%7) 输出功率≥350mW8)输出功率: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强,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越大,通信距离也越远。

但发射功率也不能过大,发射功率过大,不仅耗电,影响功放元件寿命,而且干扰性强,影响他人的通话效果,还会产生辐射污染。

此款对讲机输出功率≥350mA9)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10) 对讲距离:就对讲机而言,接收机灵敏度的高低对通话距离有着明显的影响.而提高发射功率,对通话距离的增加不大明显,发射功率增大10倍,通话距离有时可能只有1倍,因此通信机的接收灵敏度越高,通信距离就越远。

此款对讲机对讲距离50—100米2 设计方案2.1 方案一:发射试用调频无线送话器,接收采用集成电路KC538,具有中频放大、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

KC538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故有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较好的特点。

2.2 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用D2822.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等优点综上电路,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过比较,方案二更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复杂。

因此本系统采用方案二设计图1 调频收音机兼对讲机电路框图图2 调频收音机兼对讲机电路原理图图4 本振调谐回路图3 LC振荡电路图图5 芯片1800功能方框图本套件用的芯片为 UTC1800(或 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 D2822。

调频收音对讲机理课程设计报告

调频收音对讲机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所属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调频收音对讲机分院电信分院专业班级10电子信息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1 月4日目录目录 (1)第1章.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4)1.1 题目 (4)1.2设计要求 (4)第2章.课程设计目的与内容要求 (5)2.1课程设计目的 (5)2.2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5)2.2.1硬件制作 (6)2.2.2系统调试 (6)2.2.3设计报告 (6)2.2.4结束 (6)2.2.5其他 (6)第3章原理介绍 (8)3.1工作原理 (8)3.2电路原理图介绍及分析 (9)3.2.1收音机(或接收)部分原理: (10)3.2.2对讲发射原理: (11)第4章芯片介绍 (12)4.1 La1800芯片介绍 (12)4.2 D2822芯片介绍 (13)第5章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安装与调试过程 (15)5.1焊接与安装 (15)5.1.1安装提示 (16)5.1.2装接顺序: (17)5.2调试 (17)5.2.1收音部分的调试 (17)5.2.2发射部分的调试 (18)第6章元件清单 (19)第7章个人心得 (21)第8章参考文献 (22)第1章.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1.1 题目调频收音对讲机1.2设计要求利用实验系统的资源来设计制作一个“调频收音/对讲机”。

工作流程如下:(1)系统电路分析;(2)电路原器件焊接装配;(3)电路调试以及预先设定指标第2章.课程设计目的与内容要求2.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运用已学的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涉及的无线电通信传输中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发射及接收等无线电通信传输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2.2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根据任务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方案,根据各模块功能,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各模块的详细设计,调试及测试。

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

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

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对讲收音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收音机特点。

3. 学生能够解释频率、波长、调制等概念,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收音机信号传输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对讲收音机,包括开关机、调频、接收和发送信号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收音机故障排查和维修。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对讲收音机通信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收音机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收音机发展简史:介绍收音机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帮助学生了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2. 收音机基本原理:讲解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重点阐述调制解调、天线、滤波器等基本概念。

3. 收音机硬件组成:详细介绍收音机的各部件(如电源、振荡器、放大器、扬声器等)及其功能,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 对讲收音机操作与使用:教授对讲收音机的开关机、调频、接收和发送信号等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收音机故障排查与维修:讲解常见收音机故障现象及原因,教授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讲机报告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意义 (3)1.3 章节安排 (4)第二章基础技术 (5)2.1 protel DXP (5)2.1.1 简介 (5)2.1.2 使用说明 (5)2.2 对讲机基本组成 (6)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7)3.1 工作原理 (7)3.1.1 原理框图 (7)3.1.2 工作原理 (7)3.2 设计方案 (8)第四章对讲机硬件设计 (9)4.1 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 (9)4.2.1 混频 (11)4.2.2鉴频 (12)4.3 调频发射电路——MC2833 (13)第五章对讲机安装与调试 (15)5.1 对讲机的安装过程 (15)5.2.2 安装提示 (15)5.2.3 测试与调整 (15)5.3 制作过程 (16)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讲机作为人人皆知的通信设备早已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时代不断进步,前人的经验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报告主要介绍的是安装与调试对讲机的过程。

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

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88MHz~108MHz;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5V~5V;静态电流13.5mA;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0.8%;输出功率≥350mA。

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本次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也学到了不少关于二级放大电路的应用以及设计思路。

关键词:对讲机调频无线单工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intercom as a know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as appeared in our daily life.Although times progress, the experience of predecessors is worthy of our learning, this repo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process of intercom. Talkback launch part adopts two stage amplifier circuit, the first level of oscillation and amplifier circuit;The second part for launch, so that the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intercom distance.It has beautiful appearance, small size, less peripheral components, high sensitivity, stable performance, power consumption province, big output power, etc.It can receive radio to intercom each other again, constantly stimulate our interest in learning.The parameters of the radio: FM band 88 MHZ to 108 MHZ;Working voltage range is 2.5 V ~ 5 V;The static current 13.5 mA;SNR > 80 db;Harmonic distortion < 0.8%;Output power p 350 ma.Current transmitter: 18 ma, intercom from 50 to 100 meter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also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amplifying circuit and the design train of thought.Keywords: radio FM radio simplex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目的古时候的通信方式有蜂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等,主要的目地在于传送军事情报,其传输煤介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

直到“电”问世后,才开始寻找通过使用电来通信的可能性。

经过人们的发展,在这两百年内获得重大进步,尤其是配合电子元件的进步,使复杂、便利的通信系统得以实现,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整个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些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突破性贡献。

无线通信技术便逐渐获得大家的青睐。

大家都希望能够透过无线通信技术,使自己不再局限于有线传输设备,进而摆脱掉上述的种种羁绊。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取代传统的传输线路(例如:铜线,双绞线、光纤等),通过适当的技术,我们可以将低频的信息加在高频的载波之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调制(Modulation),而相反地,自高频的载波中将信息取出的技术,我们把它称之为解调(Demodulation),而这个可以用来发射的高频载波,便称之为射频 (简称RF)。

通过改变载波的波长、振幅、频率,我们就可以利用载波来表示信息。

因此对讲机的问世,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现在在大型商场里仍然存在对讲机,我们在电影里也可以看到使用对讲机的这种场景。

1.2 研究意义无线对讲机技术是很多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蜂窝式移动电话技术,就是在无线双工对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通信技术。

很好地熟悉掌握无线对讲机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测试及调整技术,对今后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调频对讲机是通过调节频率使一组的对讲机的接受频率和发送频率与另一组对讲机的发送频率和接受频率相同,从而实现对讲机功能的无线通信工具。

通过对调频对讲机的安装与调试,能对所学过的高频电路原理知识及各单元电路的电路形式,各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号传递波形和结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对以前所学过的各类形模单元的原理,电路形式,调试方法,测量技术,整机电路统调技术等方面知识,得到全面的系统的训练。

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3 章节安排本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简单介绍对讲机使用的软件及制作的原理,第二部分为总体设计方案与构思,第三部分为对讲机的硬件设计与安装调试,第四部分为总结与谢辞,最后是附录。

对讲机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刻受人们欢迎。

目前,它广泛运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第二章基础技术2.1 protel DXP2.1.1 简介PROTEL是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

早期的PROTEL主要作为印制板自动布线工具使用,运行在DOS环境,对硬件的要求很低,在无硬盘286机的1M内存下就能运行,但它的功能也较少,只有电路原理图绘制与印制板设计功能,其印制板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也低。

而现今的PROTEL已发展到DXP 2004,是个庞大的EDA软件,完全安装有200多M,它工作在WINDOWS95环境下,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

2.1.2 使用说明在PCB部分,除了Protel2004中的多通道复制;实时的、阻抗控制布线功能;SitusTM自动布线器等新功能以外,Altium Designer 6.0还着重在:差分对布线,FPGA器件差分对管脚的动态分配, PCB和FPGA之间的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了自动引脚优化和非凡的布线效果。

还有PCB文件切片,PCB多个器件集体操作,在PCB文件中支持多国语言(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日文),任意字体和大小的汉字字符输入,光标跟随在线信息显示功能,光标点可选器件列表,复杂BGA器件的多层自动扇出,提供了对高密度封装(如BGA)的交互布线功能,总线布线功能,器件精确移动,快速铺铜等功能。

在原理图部分,新增加“灵巧粘帖”可以将一些不同的对象拷贝到原理图当中,比如一些网络标号,一页图纸的BOM表,都可以拷贝粘帖到原理图当中。

原理图文件切片,多个器件集体操作,文本筐的直接编辑,箭头的添加,器件精确移动,总线走线,自动网标选择等!强大的前端将多层次、多通道的原理图输入、VHDL开发和功能仿真、布线前后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功能。

在信号仿真部分,提供完善的混合信号仿真,在对XSPICE 标准的支持之外,还支持对Pspice 模型和电路的仿真,对FPGA设计提供了丰富的IP内核,包括各种处理器、存储器、外设、接口、以及虚拟仪器。

2.2 对讲机基本组成1、发射部分: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接收部分: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