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法制副校长进校园

合集下载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背景作为法制教育的一种形式,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旨在加强师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敬畏情感。

通过该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1. 法律讲座为了使学生对法律有全面的了解,我们安排法律专家来校园举行讲座,讲解有关法律知识。

这些讲座可以涵盖刑法、民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一场法律知识竞赛。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

通过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庆祝法制教育日每年的法制教育日,我们可以组织庆祝活动,如举办法制主题的文艺演出、法律知识问答等活动。

通过这些庆祝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感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对法律的认识。

4. 法治实践体验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实践体验活动。

例如,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观摩法庭审判过程,与法官、检察官进行面对面交流。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

三、活动实施计划1. 目标确定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确定参与活动的师生范围。

2. 活动策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方面的安排。

3. 资源准备准备活动所需的教育资料、场地、设备以及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活动等。

4. 活动宣传通过校内通告、宣传栏、班会等途径,向师生宣传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时间。

5. 活动执行按照活动计划有序地进行,注意安全、秩序,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满意度调查针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评价,从而改进未来的活动策划。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强法制教育成为了学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增强学校的法治氛围,本校决定组织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

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1. 法律讲座为了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活动之初,法制副校长将进行一场精彩的法律讲座。

讲座内容将包括宪法、刑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结合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 集体讨论在法律讲座之后,分组进行集体讨论。

每个小组将由一位老师指导,讨论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将通过课前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并推动他们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学习。

3.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将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

参赛学生将以小组形式参与,每道题目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并通过竞赛挑战,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

4. 角色扮演为了增强学生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将组织一场角色扮演。

学生们将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演绎与法律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应用和进一步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活动安排和准备工作1. 活动时间:定于本月月底进行,活动将持续一整天。

2. 场地准备:活动场地将在学校多功能厅进行,需要将场地进行布置,准备讲台设备和座位给参与者。

3. 制作学习材料:根据活动内容,制作相应的学习材料,包括法律讲座的讲义、问题讨论材料、竞赛题目以及角色扮演的情境设定等。

4. 组织参与者:学生参与活动的名单将由班主任负责,确保每个班级都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进来。

四、活动评估和总结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组织相关老师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活动目的:通过法制副校长进校园的活动,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增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力度,推动创建法治校园。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每学期的第三周举行,具体时间将视学校的校历而定。

活动对象:所有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活动内容:第一阶段:法制知识宣讲1. 邀请专业法律人士为学生进行法制知识讲座,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

2. 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演示,引导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培养遵守法律的习惯。

第二阶段:模拟法庭体验1. 在学校内设置临时法庭,邀请法官模拟法庭审理,让学生亲身参与模拟法庭的过程。

2. 学生可以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不同角色,了解并模拟法庭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3. 通过模拟法庭体验,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

第三阶段:解答疑惑和答疑交流1. 开设问答环节,学生可以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

2. 法制副校长和专业法律人士将结合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知识,解决实际困惑。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促进法律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活动总结:通过法制副校长进校园的活动方案,学校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

通过法制宣讲、模拟法庭和答疑交流等环节,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体验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学生的参与,也可进一步推动学校法治文化的营造,提升学校的法制教育力度,打造法治校园的品牌形象。

注意:在具体组织活动时,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与法律机构的合作、学生自愿参与、活动通知的发布等。

而本文仅简要提出了活动方案的基本内容,供学校参考和借鉴。

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教育活动简报

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教育活动简报

教育简报
学校2023年12月5日
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教育活动
为丰富我校法治教育形式,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我校于2023年11月30日下午在学校大礼堂开展了本学期“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教育活动。

法治副校长凭借多年的专业律师从业经验,从法律层面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讲解了《宪法》《民法典》等相关知识。

鉴于我校学生大多数尚未成年,随后法治副校长为师生就《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进行了基本的普法宣讲,并通过案例生动分析了此类法律事件中当事方的法律责任,使学生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最后,法治副校长和学生们进行了问答互动,进一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通过本次活动,我校参与师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进一步丰富了法律知识。

今后,我校将继续拓宽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途径宣传各类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师生法治意识。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为了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与法同行,守护成长”三、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2、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3、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六、活动地点学校校园七、活动安排(一)准备阶段1、联系法制副校长,确定活动时间和内容,并提前沟通讲座重点和形式。

2、收集相关法制教育资料,制作宣传海报、展板等。

3、准备活动所需的音响设备、场地布置等。

(二)宣传阶段1、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法制教育宣传海报,展示法律知识和案例。

2、利用学校广播、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宣传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三)活动阶段1、举办法制教育讲座(1)法制副校长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法律方面的疑惑。

2、开展法制主题班会(1)各班级组织法制主题班会,围绕法律知识展开讨论。

(2)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律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3、法律知识竞赛(1)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2)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4、设立法律咨询台(1)在校园内设立法律咨询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

(2)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四)总结阶段1、收集学生的活动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2、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为今后的法制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参考。

八、活动细节1、讲座环节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类似的法制讲座。

法制副校长进入校园宣讲简报

法制副校长进入校园宣讲简报

教育简报
学校2024年8月30日
法治宣讲进校园以法护航共成长
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及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学校氛围。

9月1日,我校法治副校长应邀进园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

上午9点,法治副校长为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就《家庭教育促进法》、《民法典》进行宣讲,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际案例,为家长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解,进一步增强家长、园所的责任,还围绕反诈、防溺水、禁毒、幼儿日常安全隐患、接送及交通安全等进行讲解。

在反诈教育中,分享了如何识别并应对各类诈骗手段,幼儿的安全需要家庭、园所、社区共同努力维护。

通过此次培训,增强了家长及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大家切实肩负起维护师幼安全秩序的重任。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然而,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活动主体全校师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校园内六、活动准备1、邀请法制副校长,并与其沟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准备活动所需的宣传资料,如法律手册、宣传海报等。

3、确定活动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

4、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出浓厚的法制氛围。

5、提前通知全校师生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七、活动内容及形式1、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由法制副校长为全校师生进行一场法律知识讲座,内容包括青少年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等。

讲座采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2、开展法制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开展法制主题班会,班主任引导学生围绕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设立法律咨询台在校园内设立法律咨询台,由法制副校长和法律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获取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4、组织法律知识展览在校园内设置法律知识展览区,展示法律知识海报、图片、案例等,供学生自由参观学习。

同时,安排专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5、举办法律征文比赛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举办法律征文比赛。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撰写关于法制的文章。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法律的思考。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

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进一步构建和谐法治校园,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通过法制副校长进校园的活动,将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合法合规意识,规范学生行为。

二、活动内容1. 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至少一次进入各班级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法律知识、法令法规、依法文明学习、诚实守信等内容,旨在提醒学生遵守法律、遵纪守法。

2. 组织观看法制宣传片。

每月安排至少一次观看法制宣传片,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真实案例剖析和法律讲解,深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适用。

3. 开展法制宣传主题班会。

每学期安排至少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邀请法制知识专家或社会律师等进校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

4. 进行模拟法庭活动。

每学期定期组织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真实法庭审判,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辩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5. 开设法制教育展览。

每学年最少一次举办法制教育展览,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法规宣传画、法律知识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美术水平。

6. 组织参观法院与公安局。

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参观一次法院和公安局,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司法实践和执法警察工作,增加法律教育的现实感和实效性。

三、活动实施1. 学校法制副校长负责活动方案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完成活动内容。

2. 活动时间、地点、人员等细节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3. 活动期间,需要学生非必要性离校或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由相关班主任提前请假或调整。

四、活动评估与总结1. 活动结束后,由法制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实际效果进行总结。

重点评估学生的接受度、法制意识的提升情况等。

2. 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活动方案,不断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将活动总结和改进措施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教师,以便持续改进活动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2月14日,小刚又再次来到某小学外准备抢劫时被被害人 小东发现向学校老师报告后,老师将被告人小刚抓获后送交公安机关。 最终,小刚因犯抢劫罪被从化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 币1000元。 【案件分析】:小刚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 用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并在抢劫过程中致人轻微伤,其行为已触 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
三、警示案例

一、抢劫罪 【法律规定】:抢劫罪,我国刑法刑法第 263条规定,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 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真实案例】:14 岁的小刚自2013年9月在从化市某中学 上初中住校后,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吧、游戏机房内。 2013年12月13日,小刚将家长给的生活费全部上网玩游戏 用光后,因无钱上网,遂起歹意,来到某小学门外的一巷 道内,采用持刀威胁和殴打的手段对放学回家的学生小东、 小明二人进行抢劫,抢走小东现金人民币10元,抢走小明 现金人民币 5 元,并在抢劫过程中用刀将小东的手划伤, 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所抢人民币均被小刚上网挥霍。


四、交通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请问:一名同学骑着自行车自行车过人行横道 (斑马线)的时候被小汽车撞伤了,这名同学需 要承担责任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七十条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 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 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 街设施通过。
犯罪类型

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型犯罪和暴力型犯罪占多 数,暴力型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在广东法院 2008 年至 2012 年判处的 44508 名未成年罪犯中,犯罪 人数最多的是抢劫罪( 20774人),占47%;其次 是盗窃罪( 8018 人),占 18% ;再次是故意伤害 罪( 5616 人),占 12% ;还有抢夺罪( 2203 人),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608 人)、强 奸罪( 1073 人)和寻衅滋事罪( 960 人),绝大 多数是财产型犯罪或暴力型犯罪。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 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 元以下罚款:


二、吸毒 【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第3 项的规定, 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 以下罚款。 吸毒,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明知是毒品而吸食或者注射的 行为。本行为的对象是毒品,即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 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政法法制副校长送法入校园活动
一、前言

【人民日报:你的背景,是这个时代】 作为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我们常常自嘲是 “屌丝”,抱怨在这个“二代”横行的世界里, “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其实, 你的背景很硬,就是这个时代。这是个并不嫌贫 爱富、规则正在取代关系、教育与知识俯拾皆是 的时代,这是一个普通人的黄金时代。


鉴于小刚作案时未满16周岁,属未成年人犯罪,在审理的过程中 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有一定的悔罪表现,所以法院在量刑时 已考虑从轻处罚。 【建议】:为保护自己,同学们应提高警惕,夜间最好结伴而行。万 一遇上以上情况,先保护自身安全,回家后告诉家长,由家长带去公 安局报案,将坏人绳之以法,以免助长坏人嚣张气焰,变本加厉作案。
2008-2012年未成年学生犯罪情况统计 表
800 600 400
200 2008 年 人数 479 比例 5.44%
0
2009 年 402 4.83%
2010 年 529 6.33%
2011 年 697 7.29%
2012 年 626 6.62%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这是一个法治的时代


法律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请举例三个生活中与法相关的事例

违法和犯罪 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这里的刑事违 法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犯罪。


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违法和犯罪相比的特点是违法情节轻微,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等的行为,其次对社会危害 性不大,如故意伤害致轻微伤。再次,不必受到刑罚,但应受到治安 处罚的行为。 犯罪有三个特征,一是犯罪是具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二是这种行为违 反了刑事法律的规定,三是按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可以说犯罪一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二、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近况
判处未成年罪犯人数
2008-2012年广东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人数表
9800 9600 9400 9200 9000 8800 8600 8400 8200 8000 7800 7600
9557
9453
8812 8325
8361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这是普通人的黄金时代
这是普通人的黄金时代

2014年 10 月 27日,在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的 2014中国富豪榜中,阿里巴巴马云以 195 亿 美元身家名列第一。
这是一个法治的时代

今年十月举行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 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设 立了国家宪法日。 请问,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呢?
四、结语

同学们的今天很美 好,未来更是精彩无 限,有无数种可能, 你们的幸福是你们自 己来掌控,希望同学 们能够学法、知法、 用法,与法为友,愿 大家认真走好每一步 , 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真实案例】:2012年某月某日凌晨 3 时许,李某颖、李 某新与一帮朋友在在城郊街旺城附近吃宵夜,因喝酒较多, 加之年轻气盛,在场的人都比较兴奋,总想寻求刺激发泄 心情中的情绪。其中有人开始发酒疯,在众人的怂恿下, 李某颖、李某新跟随大家冲到马路中间,手持刀和木棍拦 截过往车辆,遇到车辆不停则往车身乱砍,造成秩序一度 混乱。接到群众报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现行抓获 持刀滋事的李某颖、李某新。 经查,二人均为十五岁。其拦截车辆的行为已经构成 寻衅滋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对李某颖、李某新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真实案例】:蔡某某(女,16岁),从化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她家 境较好,同时学习拔尖,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天之娇子。2013年4月 的某个晚上,她应同学之邀去到街口街某 KTV参加某同学的生日聚会。 唱歌时,大家边唱边喝,一个个兴致非常高涨。突然,不知道是谁拿 出了吸毒工具,几个人凑在一起开始吸食白色粉末。在朋友的怂恿之 下,蔡某某觉得很新奇,抵挡不住诱惑便吸了几口,吸完之后人变得 异常兴奋,她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觉得整个人都很放松。于是后来, 只要她遇到不开心或是心情压抑的时候,她就会想到毒品。 终于有一次蔡某某在宾馆吸食“冰毒”的时候被警察当场抓获, 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而此时,蔡某某才醒悟过来,自己已经由一名老师和家长眼中的 优秀学生沦为了一名走上了违法道路的吸毒者,后悔莫及,已经晚矣。



今年 8 月,房祖名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依 法刑事拘留,柯震东因吸食毒品,被依法行政拘 留。

为何同样涉嫌毒品案件,两人的罪名和处理方法 不同?这是因为其违法的性质有所不同。柯震东是 吸食毒品,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 条例,按条例规定 将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其违法行为并未达到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 所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而房祖名涉嫌罪名是留 容他人吸毒罪,该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涉嫌犯罪,依法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被刑事拘留。



【建议】:青少年如何防范吸毒? 1、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抵制不良诱惑,谨 慎交友,避免涉及成人娱乐场所,防止被腐蚀或 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 2、增强抗压心理素质,避免因逃避压力或悲观失 望而用毒品去麻醉自己。 3、提高警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定要学会拒 绝并及时报警。




三、寻衅滋事 【法律规定】寻衅滋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因此,非机动车、行人尽管是弱者,但如果不遵守 交通法律法规,一旦发生事故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真实案例】: 2014 年 6 月中旬,从化市某学校 学生廖某( 16 周岁)无照驾驶摩托车搭载 2 名同 学与一辆货车发生碰撞,造成廖某和一名同学死 亡,一名同学受伤的交通事故。此起交通事故经 交警认定,肇事司机承担主要责任,廖某承担事 故的次要责任。
2008-2012年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统计表 寻衅滋事 强奸 其他 2% 2% 10% 毒品犯罪 4% 抢夺罪 5% 故意伤害 12% 盗窃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