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007清洁方法验证操作规程.pptx

007清洁方法验证操作规程.pptx
.3半自动清洗:以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洗过程,适用于系统中有结构比较困难的部件,这些固件以ClP方式可 能难以达到清洗要求,须要从系统中拆卸下来清洗,除此之外部分可以实现CIP清洗。
清洁效率,清洁效率和流速亲密相关,湍流时的清洁效率明显优于层流时的清洁效率。雷诺数定义如下:
P:流体密度
〃:流体流速
d:特征距离,管道内直径
.5.3测量的原始记录和计算将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保存。
清洁规程的评估
.1目标化合物的选择,一般药品都由活性成分和辅料组成。对于接触多个产品的共用设备,全部这些残留物都 是必需清洁干净的,在清洁验证中不必为全部残留物都制定限度标准并一一检测,因为这是不切实际且没有必要的 。在肯定的意义上,清洁的过程是个溶解的过程,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从各组分中确定最难清洁(溶解)的物质, 以此作为参照物质。通常,相对与辅料,我们最更关注活性成分的残留,因为它可能干脆影响下批产品的质量、疗 效和平安性。
.2.5清洁溶液:配制方法、浓度、溶液量、配制用水质量。 .2.6清洁方式和清洗工艺参数:时间、温度、流速,压力(ClP)及频次。 .2.7消毒或灭菌:消毒剂浓度、消毒方法、消毒剂用量。 .2.8装配:按说明书、示意图要求装配。 .2.9干燥:明确方式和参数。 4.3.6.2.10检查:符合设定标准,包括目检。 .2.11贮存:保持设备及系统清洁完好状态的方法,如倒置、放在层流罩下、在线灭菌、规定存放时间。 ,2.12清洁工具的清洁。 分析方法的验证 .1取样方法的验证 .1.1棉签擦拭法的验证 .1.1.1打算一块与设备表面材质相同的板材,如平整光滑的3161.不锈钢板。 .1.1.2将待检测物溶液定量装入校验的微量注射器。 .1.1.3在钢板上涂抹面积一般为25~1(‰%2,3~6个方块大小。

SOP-QC10016 清洁验证擦拭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SOP-QC10016  清洁验证擦拭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验证擦拭取样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通过规范设备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取样操作,避免清洁验证取样过程受到污染,从而确保样品检验结果能充分地证明清洁验证活动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重现性。

2. 范围设备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取样操作。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4.1 生产工序操作人员在生产结束后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对验证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4.2 QC人员负责清洁取样器具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取样工作。

待验证产品的取样回收率和残留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按计划完成清洁验证中的检验工作。

4.3 质量控制部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 程序5.1擦拭取样的评价擦拭取样优点是能对最难清洁部位直接取样,通过考察有代表性的最难清洁部位的残留物水平,评价整套生产设备的清洁状况。

通过选择适当的擦拭溶剂、擦拭工具和擦拭方法,检验的结果能直接反应出各取样点的清洁状况,为优化清洁规程提供依据。

擦拭取样的缺点是很多情况下须拆卸设备后方能接触到取样部位。

5.2取样前的准备进行擦拭取样时应注意擦拭工具和溶剂对检验的干扰。

常用的擦拭工具为药签,溶剂用于擦拭时溶解残留物并将吸附在擦拭工具上的残留物萃取出来以便检测。

用于擦拭和萃取的溶剂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一般为水、有机溶剂或两者的混合物,也可含有表面活性剂等以帮助残留物质溶解。

5.2.1选择溶剂的原则:5.2.1.1溶剂不得在设备上遗留有毒物质。

5.2.1.2应使擦拭取样有较高的回收率。

5.2.1.3不得对随后的检测产生干扰。

5.2.2 药签的选择原则:5.2.2.1能被擦拭溶剂良好地润湿。

5.2.2.2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足以对设备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并不易脱落纤维。

5.2.2.3能同擦拭和萃取溶剂相兼容,不对检测产生干扰。

5.3 擦拭取样操作规程5.3.1计算所要擦拭表面的面积。

每个擦拭部位擦拭的面积应以获取的残留物的量在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内为原则。

通常可取25cm2或100cm2。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清洁验证管理流程,保障生产设施的清洁效果,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依据《生产设施清洁验证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施的清洁验证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设备等。

三、管理目标1.确保生产设施的清洁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2.提高清洁验证效率,降低清洁验证成本;3.持续改进清洁验证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四、管理原则1.严格遵守清洁验证管理规定,不得擅自变更清洁验证流程;2.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清洁验证,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清洁验证操作技能;4.建立清洁验证档案,便于溯源和复审。

五、管理流程1.编制清洁验证计划根据生产设施的特点和清洁要求,编制清洁验证计划,明确验证内容、验证方法、验证周期等。

2.进行清洁验证按照清洁验证计划,组织清洁验证工作,包括采样、分析、记录等环节,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3.评估清洁效果根据清洁验证结果,评估清洁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4.建立清洁验证档案将清洁验证相关信息整理归档,包括验证报告、验证记录、验证结果等,便于随时查询和复审。

六、责任分工1.生产设施部门负责制定清洁验证计划,组织清洁验证工作,确保生产设施清洁度符合要求。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清洁验证工作的规范执行,对清洁验证结果进行评估,并建立清洁验证档案。

3.运营部门负责配合生产设施部门开展清洁验证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培训部门负责对清洁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七、监督检查1.定期进行清洁验证结果复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建立清洁验证管理台账,做到清晰可查;3.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八、制度修订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修订,并向相关部门通知执行。

对制度修订的意见和建议,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并确定是否采纳。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更,须报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通过对颗粒剂生产设备清洁效果的验证,证实各设备按其清洁操作规程操作能够有效地除去残留物,达到预先规定的限度,从而达到对下批产品无影响。

适用范围:适用生产车间(一)生产设备的清洁方法和储存有效期的确定。

制定依据: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设备相应清洁规程操作文件,制订本验证方案。

容:1. 验证组织及职责1.1验证组织见《验证总规划》,由清洁验证小组执行本验证方案。

1.2职责2. 概述2.1根据GMP要求,在每次更换品种、批号或生产工序完成后,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生产场地进行清洁,以避免造成不同批号或不同品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2.2设备清洁在制药生产中有特殊地位,生产设备的清洗是指从设备表面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辅料、清洁剂、环境污染物质、水冲洗残留物及设备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异物。

为正确评估清洗程度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洁验证。

3. 颗粒剂生产设备3.1颗粒剂生产设备清单3.2本次验证设备的主要材质为304不锈钢。

3.3本次验证设备及与产品接触面积4. 验证周期为了验证清洁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批生产后,分别进行清洁验证。

5. 清洁验证准备工作5.1进行生产设备清洁验证前,所有与清洁验证有关的仪器、设备应进行过校验或确认。

仪表、计量器具等应校验合格,仪器、设备等应建立相应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对清洁验证的样品应建立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

本次清洁验证中所使用设备的确认情况及QC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仪表、计量器具等确认或校验情况见附表。

5.2设备清洁规程及文件编号5.3清洁介质及用品清洁介质:饮用水、纯化水、压缩空气、75%乙醇清洁用品:清洁布、一次性清洁布5.4清洁方式及取样部位5.4.1清洁方式:生产设备的清洁方式为手工清洁方式,由操作工持清洁工具,按预定的要求清洗设备,根据目测确定清洁的程序,直至清洁完成。

实施指南清洁验证

实施指南清洁验证

2023 版实施指南清洁验证【技术要求】应依据产品性质、设备特点、生产工艺等因素拟定清洁方法并制定清洁规程.制定清洁规程时应考虑各种设备的清洁周期、设备的拆卸、清洁剂的选择、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次序、各种参数等)、清洁效果确实认、设备贮存治理等。

验证方案中最关键技术问题为如何确定限度,用什么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残留量,清洁验证不应承受“不断测试,直至清洁”的方式.【要点分析】A。

清洁方法和清洁规程的检查要点1必需保证清洁效果和重现性2固定全部可变量,包括:①设备拆卸程度和装配方法②清洁剂名称与成分③清洁溶液的浓度、数量和配制方法④清洁溶液的温度、流速、接触时间⑤清洁各步骤、部位⑥已清洁设备的放置时间⑦已清洁设备的保存时间3清洁规程要点:严密,易懂,可操作①拆卸、连接:应规定清洁一台设备需要拆卸的程度.②预洗/检查:应建立相对全都的起始点,以提高随后各步操作的重现性,重点在于检查。

③清洗:重点在固定各参数,必需明确规定清洁剂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浓度以及配制该清洁溶液的方法,应明确清洁剂的组成,必需规定温度掌握的范围、测量及掌握温度的方法.④淋洗:目的在于洗去清洁剂。

为提高淋洗效率,宜承受屡次淋洗的淋洗方法.⑤枯燥:依据需要打算是否进展枯燥。

除去设备外表的残留水分可防止微生物生长。

⑥检查:觉察可能的意外,准时觉察,便于实行补救措施,而不危害下批产品.⑦储存:规定已清洁设备和部件的储存条件和最长储存时间,以防止再次污染。

⑧装配:应规定装配的各步操作,附以图表和示意图以利于操作者理解。

此外,要留意装配期间避开污染设备和部件。

B。

清洗验证的要求1建议至少进展连续三批的验证①每批生产后依据清洁规程清洁,按验证方案检查清洁效果、取样并化验。

重复上述过程三次。

三次试验的结果均应符合预定标准。

②不得承受重取样再化验直至合格的方法。

如检测不合格,应调查缘由为清洁方法不当还是人员操作失误等缘由。

如为清洁方法缘由,应重制定清洁规程,重取样,进展验证。

清洁验证检验方法验证

清洁验证检验方法验证

清洁验证检验方法验证
清洁验证检验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清洁或无菌状况的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清洁验证检验方法:
1. 目测检查:使用肉眼观察表面或器械,检查有无杂质、污垢或残留物等。

2. 触摸检查:使用干净的手指或手套触摸表面,检查有无黏腻、油脂或粘性物质。

3. 可视化方法: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表面或器械,以检测微小的污垢、颗粒或纤维。

4. 清洁指示剂:使用含有清洁指示剂的试纸、液体或喷雾剂,涂抹或喷洒到表面或器械上,然后观察变色或反应,以确定是否清洁。

5. 生物检测:使用细菌培养物或生物指示剂,在表面或器械上进行接触或培养,然后观察细菌生长或反应,以确定是否清洁或无菌。

6. 冲洗测试:使用清洁剂或水在表面或器械上进行冲洗,并使用试纸、液体或其他方法检测冲洗液中是否有异物或残留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清洁验证检验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
方法进行清洁验证。

请注意,使用这些方法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导。

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一引言1 概述贝诺酯合成车间生产设备均为专用型设备,专门用于单一品种、同一规格原料药的生产,各类型设备均制定有具体、完善的设备清洁规程和清洁记录,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与成品质量关系密切的清洗过程涉及:氯化反映罐、酯化反映罐、离心机、板框压滤机、脱碳过滤系统、精制结晶罐、洁净区离心机、干燥箱、粉碎机、二维混合机等设备的清洗。

同时,对洁净区的清洁进行验证,确认洁净厂房的清洁效果。

本验证即针对以上关键环节的清洁规程和清洁效果进行清洁验证。

2 目的通过对反映罐、离心机、脱碳过滤系统、精制结晶罐、洁净区离心机、气流干燥、气流粉碎等设备清洗过程的检查和监测,证明已经制定的设备清洁规程切实可行,可以达成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文献资料符合GMP的管理规定,并为设备清洁规程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资料和依据。

3验证类别本次验证为同步验证。

二参考资料本文献参考了以下标准和指南: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版)2.GMP(2023年修订版)3.药品GMP指南4.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3版)三验证准备1 验证人员及职责1.1 各部门的验证职责质量负责人:批准验证方案、验证报告。

生产负责人:审核验证方案、验证报告。

生产运营部职责:审核验证方案、验证报告。

提供公用系统保证。

提供设备维修保证。

针对不一致项界定解决办法。

负责测量仪器的校验,并提供校验证书。

生产车间职责:起草、审核验证方案、验证报告。

组织实行验证方案。

收集相关数据,编写相关的验证报告。

对参与验证的人员完毕必需的的培训。

指定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清洁和维护保养。

拟定最终的SOP。

质量管理部职责:负责审核验证方案。

负责监督严格按照验证方案及所依据文献规定方法和标准实行验证。

负责对验证过程中户县的偏差和变更评价和解决。

维护所有受控的文献符合法规。

负责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检查规程和取样程序。

负责相关的取样及校验,并依据检查结果出具检查报告单。

审核验证结果、最终验证报告保证所有验收标准均得到满足。

设备清洁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设备清洁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规定方法(清洁规程)清洁后的设备,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工艺设备清洁方法的验证。

贵任者: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程序:清洁验证实际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通过验证建立合适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验证的目的足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又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清洁后残留的污染,使之达到可接受限度标准。

1、清洁验证的步骤1.1列出待进行清洁验证的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1.2选择参照产品。

在所生产的一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即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参照产品。

相对于辅料而言,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对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更大的威胁,通常将残留物中的活性成分确定为最难清洁物质。

1.3选择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和取样点。

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均应视为最难清洗部位。

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洗部位。

1.4选择最不利清洗条件的参数A=一组产品中最小NOEL=活性成分最小LAD/40(μg/60kg体重)其中:NOEL—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LAD—每60kg体重最小有效剂量;40(即4×10)—总体安全系数;B—一组产品中最大口服日剂量(m1/g或mg/日)C—一组产品中最小批量(mg或m1)D—棉签取样面积(25cm2/每个棉签);E—设备内表面积(或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总面积) (cm2)F—取样有效性(一般取50%,即假定棉签所取样品有50%的量被洗脱出来);G—冲洗溶剂的体积(m1)。

1.5化学验证及可接受标准限度。

清洗效果的最终评价根据是产品活性成分即主药及洗涤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

目前,企业界普遍接受的限度标准基于以下原则: (1)生物活性限度:任何产品不能受到前一品种带来的超过其0.001的日剂量的污染;(2)分析方法客观能达到的能力:污染不能超过10PP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建立清洁验证标准操作程序,对清洁验证的方式、内容、标准作一般性规定,使验证文件格式达到统一规范。

2范围:适合清洁验证方案的验证标准制定和起草、实施。

3责任:指导原则参见验证/确认的标准管理规程,具体职责见附件。

4内容:
4.1 确认清洁SOP内容需包括一下几点:
a)明确文件名称及编号。

b)明确清洁的范围或对象。

c)明确清洁频次。

d)明确进行清洁的地点。

e)明确清洁时限:包含设备与器具使用后至清洁最长存放时间、清洁后至使用前的最长存放时间。

f)明确清洁剂种类及配制方法:应根据生产的产品特性选定清洁剂,如纯化水、注射用水、95%乙醇等适宜溶液,并确定其配制方法。

g)明确清洁用的设备设施,如必要需写明设备设施的操作方法。

h)明确清洁操作流程:应依据待清洁设备、器具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制定详细的清洁流程,如有可拆卸部件,还需要规定各部件的拆卸与安装的顺序和方法,确保操作工人可以用重现的方法对设备器具进行清洁。

i)明确清洁效果的评价标准。

4.2 选取参照物:
4.2.1 对比各产品的特性(毒性,溶解性等)、批量,选取参照物(最难清洁物质)。

4.2.2 明确清洁剂的特性确定清洁剂是否也选为参照物。

4.3 确定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
a)棉签擦拭取样法: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产品接触部位)的残留量。

操作方法:应采用对活性成分溶解效果好且对设备及人员较为安全的溶媒。

将符合标准的棉签用溶媒润湿后在选定的区域选取面积为5×5=25cm2 或10×10=100cm2 进行擦拭,将药签头按在取样表面上,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

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药签,将药签的另一面也在取样表面上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如图所示:
擦拭完成后,将药签放入装有符合要求的溶剂中的三角瓶中,以浸泡液萃取液作为被检验样品。

b)最终淋洗水取样:
目的:适用于评价擦拭法不易取样的水溶性成分在设备表面的残留量,如:配制系统、灌装机、储罐等包含较多且长的管路及密闭的液体制剂的生产设备。

操作方法:取清洗过程中最终洗出液作为被检样品。

需根据检出的灵敏度规定洗液量。

4.4 确定取样点:
4.4.1 棉签擦拭取样点:结合设备与器具特点,选定最难清洁的最差区域为取样点。

如机械设备
的边角,焊接点等。

4.4.2 最终淋洗水取样:淋洗线路相对最下游的一个或几个排水口为取样口。

4.5 确定残留限度标准:
4.5.1.1残留物浓度限度L:下批产品中含上批产品活性物质的量应低于10ppm(1/100,000)。

设产品A为上批产品,产品B为下批产品。

计算公式:MC=U T
S
R ⨯⨯
MC :取样区域最大允许残留物限量 R:10ppm=10mg/kg
S:产品B 的最小批量(kg )
T:产品A 与B 生产中与产品接触的共用总表面积(cm 2) U:取样面积(cm 2)
4.5.1.2在液体制剂中,最终淋洗水样品中残留物浓度限度简化为10ppm (10ug/ml )。

4.5.2残留量限度L :下批产品的最高日治疗量中含上批产品最低日治疗剂量(MTDD )的1/1000。

计算公式: L=
MTDD 1000
×
下批最小批量
下批最大日服量
÷最大公共面积
上批产品最低日剂量MTDD =每次给药片(粒)数×每片有效成分含量×每日最少给药次数 4.6 确定检验方法: 4.6.1 目视检测:
4.6.1.1设备、器具干燥后表面无可见残留物。

4.6.1.2接取淋洗水无可见异物。

4.6.2 残留限度检测:常用检测方法如色谱分析、TOC 、PH 、电导率、UV 光谱、ELISA 、比色
法等。

4.6.3 如需要做微生物限度检测,直接取样部位可以采用接触碟直接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无
法直接取样部位接取设备灭菌后冷凝水最为检测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4.7 清洁验证实施:
4.7.1 成立验证小组:制造部、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检测中心及相关部门。

4.7.2制定验证计划:包括验证项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完成时间、负责人等。

4.7.3制定验证方案: 4.7.3.1 统一格式的封面。

4.7.3.2 目录:本次验证大纲。

4.7.3.3 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4.7.3.4 验证范围:阐明本次清洁验证对象与清洁方法。

4.7.3.5 验证小组责任:参与本次清洁验证小组部门人员及其责任说明。

4.7.3.6 概述:包括本次验证的背景及必要的说明等。

4.7.3.7 方法制定依据及使用文件:验证中涉及到的法规及公司文件。

4.7.3.8 制定验证内容,一般应包括:
a)参照物的选取。

b)验证样品的制备。

c)清洁方法:本次验证设计到的详细的清洁sop的内容。

d)取样:确定取样方法、取样工具、取样点位置。

e)确定检验项目的及判定标准。

f)清洁验证为证明清洁sop的有效性,需做3次验证。

4.7.3.9 验证过程中偏差处理:如验证过程中发生偏差,按照《偏差的标准管理规程》执行,并
需由验证实施部门负责人报请验证委员会重新进行验证。

4.7.3.10 验证结果及评定:确定清洁sop是否符合达到标准。

4.7.3.11 再验证:按照《验证/确认的标准管理规程》制定再验证周期。

4.7.3.12 附表:清洁验证所需要的附表。

4.7.4 验证实施:验证小组组长按照批准的验证方案组织实施验证,收集所需数据、资料及记录。

4.7.5 起草验证报告:
4.7.
5.1 统一格式的封面。

4.7.
5.2 目录。

4.7.
5.3 清洁验证过程简介,并应包括验证批次、批号。

4.7.
5.4 清洁验证检验记录。

4.7.
5.5 明确的清洁验证结论。

4.7.
5.6 附上经验证的清洁SOP或编码。

4.7.
5.7 评价分析。

4.7.
5.8 验证报告最终批准。

5 附件清洁验证职责表
6 文件的修订历史
7 相关记录无
8 相关文件
《验证/确认的标准管理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