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三年级)优秀课件
1读书三到(课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山东友谊出版社

学以致用
第1课 读书三到
1、学生回家要把“读书三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 听,让爸爸妈妈监督执行。
经典诵读
第1课 读书三到
读必端身,置书宜正,对字朗读,不可错认。
眼到口到,还须心到,有此三到,易熟易晓。
------周秉清《养蒙便读》
想一想
???
我们读书时要怎么做?
我们应身端、书正、眼到、口到、心到
晓事明理
第1课 读书三到
囫囵吞枣
听故事并回答:囫囵吞枣的故事对我们的读书
学习有什么启发?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会不辨 滋味,也难以消化。读书时,如果不加“咀 嚼”,不动脑思考,不用心体会,就不会有更 多的收获。
广闻博识
第1课 读书三到
古人读书的规矩
阅读教材 读书三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 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 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 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 矣,眼口岂不到乎?
---(南宋)朱熹《童蒙须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年级)
第一单元 善学 1 读书三到
学习新课
第1课 读书三到
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经典诵读部分, 了解读书“三到”。 2.能了解古人读书要求“心”“眼”“口”三到,其中“心到” 最重要。 3.理解借鉴古人读书的方法,反思自己读书时是否做到了“三 到”,,争取能熟练运用“三到”读书法。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 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 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 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 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 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 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 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下)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下)
地方课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写一个词语:诚实。
2、给“诚实”找反义词(说谎、虚伪)
3、分别用“诚实”“说谎”说一句话。
4、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晏殊诚实》。
板书课题。
5、读题质疑:想知道什么?
6、提炼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意义(2)、学习做诚实的孩子(3)、明白诚实不需要理由
二、学文明理
(一)学习文本:下面带着学习目标,走进课文,快速阅读内容,在课文里找诚实。
(什么是诚实)
(二)反馈交流
1、掌握“诚实”的基本意义
2、掌握“诚实”的定义(出示课件二)齐读
二、学文明理
(一)学习文本:下面带着学习目标,走进课文,快速阅读p2-7的内容,在课文里找诚实。
(什么是诚实)
(二)反馈交流
1、掌握“诚实”的基本意义
什么是诚实?列举诚实行为。
(以学定教)
三小结: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诚实守信,利已又利人。
但是做到诚实不容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不少的说谎行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课件

新知讲解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 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寸=3.33厘米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的 细致、精致
啊!
第四自然段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写得是哪里的场景? 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呢?有什么作用呢?
新知讲解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 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 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 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 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 神啊!
名
人多、行业多
扬 中 画面内容
生动传神 传世杰作 艺术瑰宝
外
街市热闹非凡
的 画
历史价值:古都风貌
百姓生活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场 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其能够名扬中外的 原因,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感情。
我国其他传世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 阎立本《步辇图》
《唐宫仕女图》
韩滉《五牛图》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新知讲解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 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的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八九百年的历史 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扬中外
新知讲解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 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 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 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 清楚楚。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小学生(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公开课一等奖

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仪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吃年夜饭、拜年
元宵节:赏花灯、吃元 宵、猜灯谜
清明节:扫墓、插柳、 踏青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 子、挂艾叶、饮雄黄酒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赏桂花
传统节日的意义及影响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 传统节日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 PPT 汇报人: 课件公开课一等 奖
目录
壹添
加 目 录 文 本
贰课
件 介 绍
叁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概 述
肆 统中
节国 日传
统 文 化 之 传
伍 统中
艺国 术传
统 文 化 之 传
陆 统中
民国 俗传
统 文 化 之 传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介绍
课件封面及标题
封面:精美简洁,主题突出 标题:小学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公开课一等奖 作者:XX未来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考
传统文化学习: 了解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传承:通 过学习传统文 化,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在 传承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和发展
文化自信:学 习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
精神
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和展望未来
演变过程:从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到唐宋时期的园林建筑,再到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
传统建筑的特点:注重风水、讲究布局、注重装饰等
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启示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
传统服饰的种类和特点
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具 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五《中国传统文化》(1)PPT课件共35页

2. 民间工艺
• 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 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如意纹、 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 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 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 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 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重阳节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1. 琴棋书画
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 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 吃聚团在圆一饭起吃大团街圆上饭张。灯大结街彩上张灯结 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 福”,对联。老老少少去,拜男年男女女 都穿上节日盛装,脸上个个都带着 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一片详和 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 喜恭这喜段。中写了那些场景呢?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元宵节
•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 习俗:吃汤圆 (团团圆圆 和睦幸福)、踩
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
端午节
•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 习俗:赛龙舟 吃粽子 挂艾草 挂荷包等
中秋节
•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 习俗: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
酒等
习作要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五习作五《中国传统文化》
(1)PPT课件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小学三年级书法课》课件

“大”字书写
横画较长,撇捺舒展,注 意整体字形的稳定性和美 观性。
“山”字书写
中竖挺拔,左右对称,注 意横画的倾斜角度和长度 。
左右结构字书写示范
“林”字书写
左小右大,左收右放,注 意左右两部分的呼应和协 调。
“明”字书写
左短右长,左紧右松,注 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和避 让。
“和”字书写
左高右低,左宽右窄,注 意左右两部分的和谐与统 一。
• 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 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 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笔画顺序与结构原则
笔画顺序
在书写汉字时,笔画有一定的顺序,即先写哪一笔,后写哪 一笔。这种顺序被称为“笔顺”。正确的笔顺有助于字形的 稳定和美观。例如,“十”字先写横后写竖,“人”字先写 撇后写捺等。
结构原则
汉字的结构原则主要有匀称、平衡、紧凑和呼应等。匀称指 各部分大小比例要适当;平衡指左右或上下部分要相互照应 ;紧凑指笔画之间要挨得紧一些;呼应指笔画之间要相互照 应。
正确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
正确握笔姿势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握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形成椭圆状,手指从外向内轻捏笔杆,中指 第一关节从后面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弯曲并靠在中指下方。握笔时要“指实掌虚”,即手指握笔要 实,掌心要空。
《小学三年级书法课 》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本笔画与书写技巧 • 常用汉字书写示范 • 硬笔书法练习与指导 • 毛笔书法入门知识 • 书法作品欣赏与创作
课程介绍与目标
01
书法课的目的和意义
0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 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年饭。吃完饭后, 当然不能错过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我最喜欢的是风趣幽默的小品和相声, 常常使我笑得前俯后仰。“当!当!”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人忙着放鞭炮, 响声震耳欲聋;我们小孩子忙着放花 炮,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缤纷、千姿百 态。
28
•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们穿着新 衣服高高兴兴地去给长辈们拜年。 回来时,我口袋里的红包都装不下 啦!
26
• 春节前,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妈 妈来到超市买菜、礼物、食品等。只见超 市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和妈妈用车子推着选购的商品去付账, 可是队伍犹如长龙,足足等了半个小时。 我和妈妈走出了商场的门口,依然还是听 到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的笑声,热闹极了! 第二天,该扫尘了,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奶奶用长扫把墙上的蜘蛛网打扫干净,爸 爸和爷爷在贴春联,我在挂灯笼。不一会 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
答案:是传统节日的有:2、3、5、9、10、11、12
10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 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 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 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 日,都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 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 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 明、端午、中秋四个。
20
贴对联 放鞭炮 包饺子 ……
穿新衣 压岁钱 挂灯笼
21
• 主题: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 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传统 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 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
• 提示: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 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