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
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原理

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原理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是一种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测量的技术。
该系统主要通过光纤上的热敏材料来实现温度的感知和传递,然后通过光纤的光学特性将传感信号转换为光学信号,再利用光学仪器来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其原理如下:
1.光纤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光纤传感器,它通常由热敏材料和光纤组成。
光纤传感器可以将环境温度变化转化为光纤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2.光纤信号传输:系统通过激光器产生一束调制光信号,将其通过光纤传输至监测区域。
光纤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光纤长度的微小变化。
这些变化会引起光信号的相位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3.光纤光学谱分析:光纤传输的光信号会进入光学谱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光学谱分析系统会通过光学仪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光谱分析。
通过分析光谱的变化,可以获取到光纤传感器所感知的温度信息。
4.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中会通过计算机进行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显示。
计算机可以对收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温度信息。
总结来说,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通过光纤传感器将环境温度变化转化为光纤长度的变化,然后通过光纤的光学特性将传感信号转换为光学信号,再利用光学仪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测量,并将数据通过计算机
进行处理和显示。
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确、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如工业、交通、环境监测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一、兴安矿现状兴安矿井煤系地层厚1120米,有煤层41个,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3个,煤层总厚度为75.99米,2006年10月26日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研究所对兴安矿煤层自然倾向性分类和自然发火期核定说明:11、12、17-1、17-2、18、21、22、27、30号层9个煤层属容易自然发火煤层。
各煤层自然发火期:11 号层自然发火期:4个月;17-1号层、17-2号层自然发火期: 8个月;18号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21号层自然发火期: 10 个月、12、27、30号煤层自然发火期12个月属自然发火煤层, 23、24、28、33等煤层自然发火期12 个月以上,属不易自然发火煤层。
由于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在对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温度的变化进行观测时发现现有的观测技术落后。
二、强化温度观测技术兴安矿煤层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主要以人工观测采空区后部钻孔为主,这种方法在技术上限制了观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为改变现有的观测技术,兴安矿引进了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预报系统。
三、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预报系统原理及系统软硬件设备1、原理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预报系统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该技术为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可以实现温度和距离的测定。
拉曼散射是依据光在光纤中传播过程中,产生后向拉曼散射光谱的温度效应。
当入射的光量子与光纤物质分子产生碰撞时,产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时,光量子和物质分子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光量子的频率不发生任何改变,表现为瑞利散射光保持与入射光相同的波长;在非弹性碰撞时,发生能量交换,光量子可以释放或吸收声子,表现为产生一个波长较长的斯托克斯光和一个波长较短的反斯托克斯光。
由于反斯托克斯光受温度影响比较敏感,系统采用以斯托克斯光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反斯托克斯光通道作为信号通道,有两者的比值可以消除光源信号波动、光纤弯曲等非温度因素,实现对温度信息的采集,光纤测温的原理是依据后向拉曼(Raman )散射效应。
分布式光纤测温

分布式光纤测温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Distributed Fiber Optic Temperature Sensing,DTS)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
它利用光纤本身的特性,通过监测其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
DTS技术具有无电磁干扰、大范围温度测量、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油气管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的热敏效应,将光纤作为传感器以实现温度检测。
当光纤受到温度变化时,光纤材料的折射率、损耗等参数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通过反映光纤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
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中,通常采用拉曼散射光谱(Raman scattering)或布里渊散射光谱(Brillouin scattering)等光学现象来实现温度测量。
这些散射现象会导致光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些频率的变化,可以获取温度信息。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通过在光纤上不断发射激光光脉冲,并利用光纤本身的散射信号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对整个光纤长度上的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分布式测温的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环境监测方面,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地下管道、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温度变化。
通过获取水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可以及时了解到水体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在工业生产中,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以用于监测高温熔炼炉、输送带等设备的温度变化。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分布,可以预防设备过热引发事故,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在油气管道领域,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管道沿线的温度情况。
通过获取温度分布数据,可以预测管道的热胀冷缩情况,避免管道的破裂和泄漏,并做好维护和修复工作。
从目前来看,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温度监测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是基于光纤的光学传感技术,利用光纤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温度的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
1. 光纤传感器:在光纤的传感区域内掺入有吸收光谱特性的材料,使得光纤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
这样,在光纤纵向的位置上就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光谱变化来获得温度信息。
2. 光纤光谱分析:使用光谱分析仪测量经过传感区域的光纤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会将光纤透过的光信号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分量,并测量相应的光强度。
3. 温度计算:根据光纤传感区域的光谱响应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光谱分析仪测得的光强度数据可以反推出对应的温度数值。
这一过程一般通过光谱分析仪内置的算法来完成。
4. 空间分辨率:在分布式光纤测温中,整根光纤就是传感器,因此可以实现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通过测量光纤上不同位置的光谱,可以实时、连续地获得区域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大范围的温度测量能力。
同时,由于光纤本身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因此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火灾预警、油井温度监测等。
分布式感温光缆

分布式感温光缆
分布式感温光缆,也称为感温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实时、在线、连续的温度测量系统。
它由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机、信号处理单元、激光光源、光电探测器、波长检测器等部分构成。
这种光缆的原理是,主机的控制程序对多个光纤温度传感器进行扫描,各传感器都会产生一定能量的反向散射光,在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反射光后,首先对反射光进行窄带扫描,被扫描的光波段被接收器接收后转换为光谱分布,该光谱分布实际上受到波长的调制。
将光谱分布转换为电流信号,该电流的大小可以直接表征光强的大小,但电流值通常是非常微弱的,还需要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经过放大并整形的电流信号被转换成脉冲电压,该脉冲电压由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接收并锁定其上升沿和下降沿,在此期间采用计时器进行计数,根据计时中断信号被触发时的计数值,即可得到传感器的标定曲线,从而计算出反射波的中心波长和波长变化量,并演算出环境温度的真实值。
这种光缆主要应用于电缆桥架、电缆隧道、电缆沟、高压电缆,公路隧道、地铁隧道、大坝,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传输皮带、输煤栈桥、储煤场,储油罐、储气罐、输油管、输气管,军火库、危险品仓库,数据中心、智能仓储、工业4.0、智慧电网领域等领域,可实现防患于未然。
如需更多分布式感温光缆相关信息,建议访问生产厂家官网或咨询专业技术工程师。
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原理

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原理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度的精确测量在许多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测温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温度变化,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化工、冶金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基于拉曼散射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光纤线型传感器将光纤作为传感器,在光纤中注入激光光源,通过光纤中传播的激光与温度相关的散射光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二、传感器工作原理1. 激光光源:系统中的激光光源产生一束高强度的激光光束,并通过光纤传输到检测点。
2. 光纤传输:光纤线型传感器由数百到数千根光纤组成,这些光纤可以覆盖数十到数百米的范围。
光纤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了其在温度变化下的散射特性。
3. 温度测量:光纤中的激光与温度相关的散射光发生相互作用,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受温度影响。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频率,可以计算出温度的变化。
三、系统组成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由传感器、光源、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 传感器:光纤线型传感器负责将温度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检测设备。
2. 光源:激光光源产生高强度的激光光束,并通过光纤传输到检测点。
3.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接收传感器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
4.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温度变化的结果,并将其显示或存储。
四、优势和应用北京分布式光纤线型在线测温系统相比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有以下优势:1. 分布式测量:系统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并实时监测多个测点的温度变化。
2. 高精度: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测量,误差范围在几个摄氏度以内。
3.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对温度异常进行预警和报警。
4. 免维护:光纤线型传感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免维护,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风险。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实时快速多点测温和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传感系统。
它是一种分布式的、连续的、功能型光纤温度测量系统。
即在系统中,光纤不仅起感光作用,而且起导光作用。
利用光纤后向拉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可以对光纤所在的温度场进行实时的测量;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OTOR)可以对测量点进行精确定位。
如DTS200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在一条2km长的光纤上实时监测2000个测址点,测温范围达到0- 370oC。
测温的物理基础当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与光纤中的分子、杂质等相互作用而发生散射。
发生的散射有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等。
其中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中分子的热运动与光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换而产生的。
具体地说,当光子被光纤分子吸收后会再次发射出来。
如果有一部分光能转换为热能,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原来波长大的光,称为Stokes光。
相反,如果一部分热能转换为光能,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原来波长小的光,称为Anti-Stokes 光。
拉曼散射光就是由这两种不同波长的Stokes 光和Anti-Stokes光组成的,其波长的偏移是由光纤组成元素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此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框图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基本框图如图2-83所示。
在同步控制.单元的触发下,光发射器产生一个大电流脉冲,该脉冲驱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大功率的光脉冲,并注人激光器尾纤中。
从激光器尾纤输出的光脉冲.经过光路藕合器进人放置在恒温槽中的光纤中,该光纤用于系统标定,之后再进人传感光纤,感受被测对象的温度场。
当激光在光纤中发生散射后,携带有温度信息的拉曼后向散射光返回到光路藕合器中。
光路祸合器不但可以将发射光直接藕合至传感光纤.而且可以将散射回来的不同与发射波长的拉曼散射光祸合至分光器。
分光器分别由两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滤波器组成,分别滤出Stokes光和Anti-Stokes光,经接收机送人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光纤分布式测温原理

光纤分布式测温原理光纤分布式测温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它通过利用光纤传感元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对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并能够实现对较大范围的温度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其原理是根据光纤传感元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学特性变化,来反映温度的变化。
光纤传感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元件,通过测量光纤的光学特性来获取所研究的物理量信息。
在光纤分布式测温中,通常采用拉曼散射或布里渊散射原理。
拉曼散射温度传感原理是利用光子与分子之间的能级结构相互作用发生波长变化从而产生拉曼散射现象,它在光纤中发生的拉曼散射光子波长与光纤所受热力学参数(如温度、应力等)的变化关系紧密,可通过测量散射光子波长来反映光纤所受参数的变化。
布里渊散射温度传感原理则是基于声光作用而产生的布里渊散射,温度变化导致光纤长度的微扰,从而影响声光相互作用过程,通过检测散射光子波长来反映温度变化。
这两种机制都是通过测量光纤中散射光子的波长变化,来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将传感光纤布设在需要监测温度的区域,并将光纤的纤芯与光源相连,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在光纤中传输走过,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散射光,再由光谱仪或频谱分析仪进行检测,最后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实现温度的测量与分析。
光纤分布式测温技术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温度的高精度测量,并且克服了传统测温方法所存在的温度梯度影响大、测点不足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石油、化工、地质等行业,在石油管道、电力线路等需要长距离的温度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石油管道上布设光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温度变化,发现管道温度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的应用中,光纤分布式测温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例如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寿命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究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纤分布式测温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依据后向散射原理可以分为三种:基于瑞利散射、基于拉曼散射和基于布里渊散射。
目前发展比较成熟,且有产品应用于工程的是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它的传感原理主要依据的是光纤的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和光纤的后向拉曼散射温度效应。
分布式光纤测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正在朝着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一旦发生事故便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如何对正在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并进行安全预测和温度变化趋势分析?如何通过实时数据对设备质量、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设备老化、负荷不平衡等进行科学分析?这些都是电力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红外测温仪、红外成像仪、感温电缆、热电阻
式测温系统等只能对电力系统的局部位置进行测温,无法为安全、经济运行、高效检修提供科学依据。
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够实现多点、在线的分布式测量,实现了运行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现场出现的高温、燃烧、爆炸、火灾等事故应急不备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这种光纤测温技术在高压电力电缆、电气设备因接触不良引起的发热部位、电缆夹层、电缆通道、大型发电机定子、大型变压器、锅炉等设施的温度定点传感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基本原理
1.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依据后向散射原理可以分为三种:基于瑞利散射、基于拉曼散射和基于布
里渊散射。
目前发展比较成熟,且有产品应用于工程的是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它的传感原理主要依据的是光纤的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和光纤的后向拉曼散射温度效应。
(一)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
当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中存在折射率的微观不均匀性,会产生散射。
在时域里,入射光经后向散射返回到光纤入射端所需时间为t,激光脉冲在光纤中所走过的路程为2L,其中v为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C为真空中的光速,n为光纤折射率。
在测得时刻t时,就可求得距光源L处的距离。
(二)光纤的后向拉曼散射温度效应
当一个激光脉冲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光纤时,这个光脉冲会沿着光纤向前传播。
由于光脉冲与光纤内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故光脉冲在传播中的每一点都会产生反射,反射中有一小部分的反射光,其方向正好与入射光的方向相反(亦可称为后向)。
这种后向反射光的强度与光线中的反射点的温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反射点的温度(该点光纤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反射光的强度也越大。
利用这个现象,若能测出后向反射光的强度,就可以计算出反射点的温度,这就是利用光纤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如用公式来表达:当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会发生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拉曼散射,其中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分子的热振动和光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换而产生的。
如果一部分光能转换成热振动,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光源波长长的光,称为斯托克斯光;如果一部分热振动转换为光能,
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光源波长短的光,称为反斯托克斯光。
根据拉曼散射理论,在自发拉曼散射条件下,两束反射光的光强与温度有关,它们的比值R(T)为:
(1)其中,和分别是斯托克斯光强和反斯托克斯光强,h为普朗克常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
从(1)式中可以看出,R(T)仅与温度T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反斯托克斯与斯托克斯光强之比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三、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传感过程
如图1所示,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传感过程为:计算机控制同步脉冲发生器产生具有一定重复频率的脉冲,这个脉冲一方面调制脉冲激光器,使之产生一系列大功率光脉冲,另一方面向高速数据采集卡提供同步脉冲,进入数据采集状态。
光脉冲经过波分复用器的一个端口进入到传感光纤,并在光纤中各点处产生后向散射光,返回到波分复用器中。
后向散射光通过波分复用器中的薄膜干涉滤光片分别滤出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经波分复用器的另外两个端口输出,并分别进入到光电检测器(APD)和放大器中进行光电转换和放大,将信号放大到数据采集卡能够采集的范围上。
最后由数据采集卡进行存储和处理,用于温度的计算。
四、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电力电缆的温度监测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起到传输高压电能的作用。
电缆常常会由于长期运行而绝缘老化,会由于所处外部环境恶劣及内部高负荷电流而引起局部高温甚至火灾。
因此,有必要对电缆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地发现故障,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以通过对电力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整条线路的运行状态,有效监测电缆在不同负载下的发热状态,提高对电缆的管理水平;可以对电缆沟内的火情进行监测与报警,识别电力电缆的局部过热点,提前发现电缆故障并预警,预防事故的发生;可以优化输配电的资本,根据温度可以确定电缆的负荷变化,合理地配置负荷,扩大现有电缆的容量,增加电缆的工作寿命;可以发现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外力破坏。
(二)变电站的温度监测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因其自身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温度监测中。
它可以实现对主设备的温度监测,通常采用带有外护套的光纤电缆作为主变压器室火情监视报警系统,采用热塑料外护套的光纤电缆进行“零距离”实时监测变压器的套管、GIS穿墙管及导线连接处的温度。
它可以对开关柜内易发热部位实时进行监测,将其同开关柜体的通风系统配合使用,可以使柜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将光纤缠绕在柜体内电缆接头上、断路器小车的一次插头隔弧罩上或静触头热缩套上,可以实时监测其温度,在演变成事故之前,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
(三)高压配电装置的温度监测
开关柜内的电缆接头,10KV、35KV高压开关柜中动静触头及电气设备的连接头由于长期运行,可靠性和接触性会变差,是易出故障的薄弱环节。
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位接触不良、接触电阻较大,在大电流情况下热功率很大,从而造成过热,加剧接触面氧化,使得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严重故障,破坏供电的安全可靠。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将光纤缠绕在接头上,实时监测其温度,在演变成事故前,及早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
对于发电机绕组、变压器等体积比较大的重要部件,可将光纤缠绕在其表面,增加了测量该区域的光纤长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并在温度曲线中能快速地找到高温故障点。
五、结语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集光纤传感、光纤传输、光纤通信、光电控制及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具有本质安全、长期可靠、不受电磁干扰、测温精度高、实时在线等优点,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多点、实时、在线监测。
该系统已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并得到认可,进一步完善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