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

传统医学传统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脱屑较多,在皮脂发达部位较易发生,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鲜红或黄红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成年人多见,亦可见于新生儿。
由于部位和损害轻重的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别。
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头皮开始为小片状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圆形斑片,可伴有渗出和厚痂或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的厚痂,伴有脱发。
面、耳、耳后及颈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或油腻性白色鳞屑及痂皮。
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脱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
眼睑受累呈睑缘炎,严重者可呈糜烂性溃疡,愈后遗留瘢痕。
耳后有糜烂、潮红和皲裂,可为单侧或双侧,多见于女孩及青年女性,脂溢性外耳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胡须多见于中年男性,毛囊口轻度红肿,有小的浅褐色结痂,常称“须疮”,顽固难治。
有的表现为毛囊口脓疱并有油腻性鳞屑,基底周围鲜红,引起毛囊破坏与瘢痕形成。
亦可有头皮及耻骨同时累及。
躯干常见于2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前胸和肩胛骨间,开始为小的红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逐渐形成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鳞屑的环状斑片。
另一种玫瑰糠疹样的脂溢性皮炎,为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暗红色斑片,只有细小边缘性鳞屑,边界明显,中心痊愈,形成环状损害。
皱褶部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窝,多见于30~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
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如播散性摩擦性红斑样裂隙、肿胀。
由于局部多汗,易继发感染,或不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展。
生殖器被累及时,可形成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及皮肤剥脱,呈现亚急性湿疹样或慢性苔藓样红斑如银屑病样表现,无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特征。
四肢四肢的伸侧较屈侧多见,表现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块,由于搔抓,可形成糜烂而似湿疹。
男性头部脂溢性皮炎

近年来,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我们要对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其实我们的头皮非常容易出现这种病情,特别是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种病情的治疗,平时不注意饮食的健康,病情还会更加的严重,那么男性头上有脂溢性皮炎怎么办?如果男性的头发出现脂溢性的皮炎,首先应该保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够出现悲观失望的心理,这种病情是可以治疗的,如果头发出现大面积的掉落,还应该采取合理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千万不能够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特别是牛肉羊肉,海鲜产品,这些都属于发物,多吃这些食品的话,那么对于脂溢性皮炎的病情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而且患者是不能够碰烟酒的,因为烟酒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
头发出现急性皮炎,还应该口服一些维生素,b6,这样对头上的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帮助,洗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够用一些刺激性强的洗发水来洗头,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洗发水,而且对于我们头发伤害性较小,去除我们头发上的油脂,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男性头上脂溢性皮炎的病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对男性要对治疗有信心。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1、脂溢性皮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但是只要脂溢性皮炎患者对这种疾病能有正确认识,合理的服用药物,还是可以把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治好的。
很多脂溢性皮炎患者长期治不好,便放弃了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脂溢性皮炎患者只要到正规的医院,在合适的时机,使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把这种疾病给治好。
由于脂溢性皮炎的病情是比较复杂的,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要坚持的去治疗。
2、治疗脂溢性皮炎不要无目的的去治疗,一定要针对性的去治疗,脂溢性皮炎如果是内在的因素,那么涂抹药膏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也就是脂溢性皮炎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去选择药物,病情不一样,所选择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
3、想要更好的治疗脂溢性皮炎,不仅仅需要对自己日常生活习惯的坚持,也可以选择有治疗作用的凝甫集外用产品力康宝霜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让人烦恼的头部脂溢性皮炎

名医谈病编辑/侯叔霞*****************头部脂溢性皮炎病程长,时轻时重,可继发脂溢性脱发、痤疮及酒糟鼻等病变。
而这都是严重影响形象的疾病,令患者尴尬异常,烦恼不堪。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生在头皮的则称为头部脂溢性皮炎。
其易反复发作,常伴有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糟鼻、螨虫性皮炎并发。
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盖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皮,头发可脱落、稀疏。
本病为多因素所致,与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年龄、性别有关,大多数病例有遗传倾向。
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嗜烟好酒等可激发本病发生。
冠心病、高血压、心衰、B族维生素缺乏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艾滋病患者中亦可见本症的发生。
头部脂溢性皮炎可分为2类:干燥型和湿性型。
干燥型患者满头均可能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很痒,严重时可损害毛囊,引起脱发。
湿性型患者头部多为丘疹、水疱,挠抓后可产生糜烂、渗出,并结成黄色痂皮,有的伴有头部毛囊炎等并发症,常瘙痒难忍,病程缓慢,反复发作。
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男性型秃发、雄性秃发、弥漫性秃发、普通性脱发等,其与遗传、雄性激素、皮脂溢出相关。
临床表现为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导致头皮油腻潮湿,加上尘埃与皮屑混杂,几天不洗头就很脏,并散发臭味,尤其在气温高时更是如此;有时还伴有头皮瘙痒炎症,主要是由于头皮潮湿、细菌名医谈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
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
酒糟鼻:是一种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草莓或熟透的西红柿为特征的皮肤病。
本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有玫瑰痤疮之名。
其多见于成年人,常见于面部油脂分泌较多的人。
好发于面部中央,特别是鼻头及两侧、两颊、两眉间及颏部,常呈5点分布(即鼻尖、两眉间、两颊部、下颌部、鼻唇沟)。
脂溢性皮炎症状有哪些 表现是怎么样

脂溢性皮炎症状有哪些表现是怎么样*导读:大家应该经常听说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皮炎炎症,但是只有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这种疾病发生时候的症状有哪些,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更好的治疗疾病,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这种疾病的症状具体有哪些,让大家更加了解清楚这种疾病。
……大家应该经常听说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皮炎炎症,但是只有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这种疾病发生时候的症状有哪些,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更好的治疗疾病,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这种疾病的症状具体有哪些,让大家更加了解清楚这种疾病。
*脂溢性皮炎症状有哪些表现是怎么样第一、脂溢性皮炎主要是发生在患者的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会阴等比较隐秘的地方是皮炎最喜欢出没的地方,严重的患者也会遍及全身,全身都出现皮炎的情况。
第二、很多患者在出现脂溢性皮炎的时候只是有皮疹的情况出现,这些皮疹主要是红色或者是红色的斑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红疹或者斑片会相互的融合在一起,并且患者的皮肤上面会覆盖一层比较油腻的鳞屑或者出现结痂的情况。
第三、脂溢性皮炎刚刚出现或者是病发的时候各个患者的部位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导致很多患者的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有不一样,比方说最为经常发生的地方是患者的头部,这个时候患者的头部就会出现非常油腻的情况,并且看起来会显得非常的脏和臭,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脱发的情况。
第四、脂溢性皮炎也经常发生在患者的眉部、鼻翼、耳朵后方这些地方,主要是看见有比较明显的灰白色的鳞屑或者是出现有黄痂的情况,在患者的身体部位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各异的淡红色的斑片,并且有一些鳞屑物覆盖在患处。
第五、严重的脂溢性皮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得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如果是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会使疾病蔓延至全身,因为脂溢性皮炎非常的瘙痒,在经过患者的搔抓以后,会导致毛囊炎或者是淋巴结炎的出现,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的发生。
《脂溢性皮炎》课件

如何预防脂溢性皮炎
保持清洁
定期洗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油 脂过多。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发水,以减少对 皮肤的刺激。
脂溢性皮炎的预后
大多数脂溢性皮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能得到缓解。然而,忽视治疗或不按医嘱用药可能导致反 复发作,预后不佳。
结论和建议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但可控的皮肤问题。及早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脂 溢性皮炎。
2 炎症和瘙痒
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出现红肿、脱屑,可能伴有剧烈的瘙痒和疼痛。
脂溢性皮炎常见的诱因
1 油腻食物
摄入过多的油脂食物可能刺激油脂分泌,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生。
2 情绪压力
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可能引发脂溢性皮炎的发作定脂溢性皮炎的诊 断。
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护肤和控油,而严重病例可能需 要使用局部激素或口服药物。
《脂溢性皮炎》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脂溢性皮炎的世界吧!了解它的定义、症状、治疗和预防方 法,以及对患者的预后和建议。
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点是头皮、眉毛、鼻翼和颊部出现油 脂分泌过多,引发炎症和瘙痒现象。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1 油脂分泌过多
头皮油腻,发丝容易沾附,且容易变得发胖。皮肤呈油光满面的现象。
脂溢性皮炎如何鉴别诊断?

脂溢性皮炎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标准:本病辨证主要分清为血燥还是湿热证,由于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有所不同,其治则各异,故应对证而治。
1.风热血燥皮损为黄红色、干燥脱屑性斑疹,在头部有大量灰白色糠秕样鳞屑,头发干枯脱落,舌红苔少,脉弦滑。
2.湿热外溢皮损为红斑,表面有糜烂、渗液或灰黄色油腻性痂,味腥而粘,多发于腋窝,会阴等处,可伴胸闷,口苦,纳差,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西医诊断标准: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1.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
轻者仅限于头皮,重者可由头皮蔓延至他处。
2.皮损为浅红或浅黄红色斑片状鳞屑损害,范围大小不一,鳞屑如糠状带油性或厚积结成油腻性痂皮。
可因奇痒搔抓而继发感染。
3.病程长,头发干枯细软、稀疏脱落。
发于皱襞部位者往往有渗出、糜烂或皲裂。
西医诊断依据:临床诊断1.好发生于成年或新生儿。
2.具有带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
3.皮损常自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皮脂丰富的部位。
4.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5.病程慢性,易反复发生,头部常引起脂溢性脱发西医鉴别诊断:1.头面部银屑病损害分散成片状,界限分明,鳞屑很厚,触之高低不平,头发不脱落,短发聚集而成束状,重者损害可连成大片,扩展至前发际处,侵及前额数厘米。
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即将鳞屑刮除,其下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及出血现象(即轻刮薄膜可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薄膜现象和出血现象是银屑病损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呈椭圆形斑疹,中央略带黄色,边缘微高隆起,呈淡红色,上覆白色糠秕样鳞屑。
初起为单个损害,称为母斑;母斑渐大,直径可达2~5cm或更大,有时可有2~3个母斑同时出现,1~2个月后陆续出现较小的红斑,发生于躯干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复发。
3.体癣损害边缘隆起而狭窄。
界限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
瘙痒明显,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癣的病史。
患上头部脂溢性皮炎怎么办?如何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效果好

患上头部脂溢性皮炎怎么办?如何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效果好?头部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以头皮屑、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常见的皮肤疾患,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可达2%一3%。
主要与局部马拉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异常增殖与感染有关,其次与免疫功能的异常、微量元素锌的缺乏、雄性激素的升高、皮脂分泌旺盛以及遗传素质等有关,对于头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临床多用苦楝皮爽康。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白屑风”、“面游风”的范畴。
多将其分为血热风燥证、湿热内盛证、血虚风燥证三型,治宜外用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剂等。
祛屑苦楝皮爽康药组方:桑白皮,寒降泻肺热,外用可“治痈坚不做脓毒”(《千金方》)。
鱼腥草,辛,微寒;主归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
辛以发散,寒可泄降,泻肺热,利尿通淋,使湿热之邪有去路。
外用“敷恶疮白秃”(《日华子本草》)。
二药共用,泻肺热,清湿热,共为君药。
同归肺经,又有引经使药作用。
川椒,辛,热,归脾、胃、’肾经。
杀虫止痒,“人脾除湿”(《本草纲目》)。
皂角,辛或温,归肺、大肠经。
“服之则治风湿疾喘肿满、杀虫。
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治咽喉痹塞??风疬疥癣”(《本草纲目》)。
硼砂,甘,咸,凉,归肺、胃经。
外用清热解毒,敛疮,消肿止痒。
三药共为臣药,发挥祛风杀虫止痒功效。
红花,辛,温。
活血,养血,改善微循环,“善通利血脉,为血中气药,能泻又能补”(《药品化义》)。
养血以制燥,辛温以佐制诸药寒凉之性,为佐药。
苦楝皮爽康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杀虫止痒功效。
苦楝皮爽康祛屑洗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均有效,而对于湿热内盛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为优。
经比较治疗前后各种症状平均评分,祛屑苦楝皮爽康洗药对于各种症状的消除均有疗效,依次为鳞屑>瘙痒>油脂>红斑丘诊>脱发。
本药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头部脂溢性皮炎,尤其对患者痛苦较大的鳞屑、瘙痒等症状的疗效较好,长期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身上不同的部位出现脂溢性皮炎有什么区别?

夏天到来,气温升高,许多人出现头油、面油增多的现象,在皮肤科门诊因此而就诊的病人也增多。
脂溢性皮炎是机体内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过多地排出而堆积在皮肤上,使堆积处皮肤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
一般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脂溢性皮炎一般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具有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
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
除此以外,有的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和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亦有区别:1,头皮脂溢性皮炎: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厚痂并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脂溢性皮炎: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脂溢性皮炎:有两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4,躯干脂溢性皮炎: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后渐成中央为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大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多发于前胸及肩胛骨间。
5,皱褶部脂溢性皮炎:多见肥胖中年人,皮损以播散性摩擦性红斑形式存在,红斑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
6,四肢脂溢性皮炎:损害表现为湿疹性斑片。
7,婴儿脂溢性皮炎:表现为红斑、鳞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治疗:可内服B族维生素在治疗方面,可内服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6、B2、B1等。
也有医生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外用药须遵循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有中药制剂的兰雪芙霖肤脂平,精选苦参、百部、地肤子、蛇床子、黄柏、樟脑、土槿皮、冰片等中药精华,专用于由真菌、细菌引起的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症状,用棉签涂抹,每日两次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
一、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二、头部脂溢性皮炎怎么办三、头部脂溢性皮炎饮食注意
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1、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成年人。
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皮疹初起时为针头大小,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变成粟粒大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
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
脓疱破溃后,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痂脱即愈,不留疤痕。
2、头部脂溢性皮炎发病原因
本病为多因素所致。
与年龄、性别有关,大多数病例有遗传倾向,雄激素水平增高,导致皮脂分泌增多。
此外,皮脂溢出常出现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Pakinson综合征),特别是在疾病进展期,皮脂腺分泌水平可高于正常2倍,部分动脉硬化、糖尿病、肾上腺肿瘤、某些乳腺癌患者及癫痫患者也有皮脂分泌增高现象。
3、头部脂溢性皮炎发病机制
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的继发性炎症。
近来有人认为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繁殖侵犯皮肤而引起的原发感染和继发过敏,与先天的脂溢性素质有关,但遗传方式不明。
另外,皮脂溢出增加了机体对细菌的易感性,如存在于皮肤上的非致病性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分解游离脂肪酸引起炎症。
皮脂腺化脓也是因素之一。
新生儿皮脂腺活动明显,婴儿皮脂溢出,以后随来自母体的雄激素逐渐消失而使皮脂溢出减少。
皮脂腺活动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直至青春期前,从18~40岁期间又开始加重,至老年症状减轻,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