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病因辨证

合集下载

病因辨证-中医诊断学考点解析

病因辨证-中医诊断学考点解析

病因辨证-中医诊断学考点解析
1.(2014X136)寒淫证可见的表现有()
A.腹痛腹泻
B.畏寒肢冷
C.咳嗽气喘
D.鼻流清涕
2.(2013X135)下列各项中,属于暑淫证表现的有()
A.恶寒发热
B.渴喜冷饮
C.神疲气短
D.脉虚数
3.(2012A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淫证候表现的是()
A.恶风汗出
B.眩晕欲仆
C.皮肤瘙痒
D.口眼歪斜
4,(2010A2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外风证表现的是()
A.皮肤瘙痒
B.颜面麻木
C.头摇不定
D.游走性关节疼痛
5.(2009X137)热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外感阳热之邪
B.五志过极
C.饮食积滞
D.过食辛辣
6.(2008X137)风淫证候的表现有()
A.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B.皮肤瘙痒,瘾疹
C.口眼歪斜,四肢抽搐
D.关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
7.(2006A28)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风淫证候()
A.发热恶风
B.皮肤瘙痒
C.半身不遂
D.四肢抽搐
E.咳嗽
8.(2005A23)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
A.悲则气消
B.思则气结
C.惊则气乱
D.恐则气下
E.喜则气缓
9.(2005A24)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可见于()
A.风淫证候
B.寒淫证候
C.暑淫证候
D.湿淫证候
E.火淫证候答案:
1.ABCD
2.BCD
3.B
4.C
5.ABCD
6.ABCD
7.C
8.E
9.B。

病因辨证试题及答案

病因辨证试题及答案

病因辨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外感病因?A. 风B. 寒C. 湿D. 气滞答案:D2. 内伤病因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饮食不节B. 情志内伤C. 劳逸失度D. 外感风邪答案:D二、填空题1. 病因辨证中,______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外感病因2. 情志内伤病因中,______是常见的情绪因素。

答案:怒、喜、思、悲、恐三、判断题1. 饮食不节是内伤病因之一。

()答案:正确2. 风、寒、湿、燥、火都是外感病因。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的区别。

答案:外感病因主要是指外界的邪气侵入人体,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而内伤病因则是指由于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如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度等。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志内伤病因。

答案:常见的情志内伤病因包括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五、论述题1. 论述饮食不节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答案:饮食不节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

长期饮食不节还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请结合实际,谈谈情志内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情志内伤是指由于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例如,长期抑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引发肝病;过度焦虑可能导致心神不宁,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八纲辨证A型题1.下列对“辨证”的认识哪项不对:A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的认识 B是通过现象对疾病本质的认识C是医生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D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E是对病因、病性与病位的认识2.“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3.八纲辨证的内容在《景岳全书》称为: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并见5.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证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亡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7.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8.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A肝胆病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厥阴病证9.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10.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红尿清 D舌苔黄腻 E脉细而数1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1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 E气逆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要含义是:A营血相对亏虚 B正气必定亏虚 C正气相对亏虚D阴液必定亏虚 E经络相对亏虚14.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实热证15.与( )中内容相对而言,下述哪项不属阴证A久(新)病 B血(气)分证 C三阴(三阳)病 D脏(腑)病 E 燥(湿)证16.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17.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A阴虚阳亢证 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 D阴虚里寒证 E阴虚内热证18.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19.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A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B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C病变趋势极其危急D以出现“绝汗”为特征E对方亦可随之而亡20.下述哪项不能称为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A证候相兼 B证候错杂 C证候独立 D证候真假 E 证候转化21.狭义的证候相兼与证候错杂的共同点是:A表里不同病 B表里同病 C寒热相反 D寒热一致 E 虚实夹杂22.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红目赤 C咽干口渴 D神昏谵语 E身灼肢厥23.下述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虚阳偏亢证 E虚阳浮越证24.证候真假的所谓“真”,最主要是指:A病人真实的临床表现 B临床上常见的证候C与病理本质相符的症 D本病或者久病之症E病人的病情完全真实25.对证候真假的所谓“假”,哪项解释最正确:A所有症征都是现象,皆为假 B病人提供的临床资料有假C不合常规认识的某些症征 D这些症与疾病本质相对立E诊断错误,未认识疾病本质26.下列哪项是辨别真实假虚的主要依据:A默默不语,语则声高 B形体赢瘦,腹满拒按C倦怠懒动,动之觉舒 D稀便少许,气臭不爽E脉象沉细,按之有力27.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A久咳久喘,今咳血量多色鲜红 B肝病胁痛五年,腹壁青筋显露C胃脘疼痛,昨恶寒发热脉浮紧 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E饮食不慎,腹痛腹泻大便臭秽28.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A邪气的性质 B邪气的进退 C邪正的对比 D阴液的盈亏 E阳气的盛衰29.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A病位 B病势 C病名 D病因 E病性30.“八纲”之名出自:A《内经》 B《伤寒论》 C《伤寒六书》 D《景岳全书》 E 《伤寒质疑》31.下列哪项不属里证的范畴:A太阳病证 B阳明病证 C太阴病证 D少阴病证 E厥阴病证32.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证范畴:A食积 B内燥 C气滞 D水停 E虫积3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A先天禀赋不足 B病中耗损过多 C房事劳倦太过D情志失于调摄 E后天生化不足34.下列哪项一般不能归属于阳证:A面红目赤 B疼痛喜按 C心烦不宁 D脉数有力 E发热口苦35.下述哪一项最应归属阴证: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虚寒证 D表虚热证 E里实寒证36.诊断阳虚证的最主要症状是:A面色淡白 B口淡不渴 C大便稀溏 D无汗或少汗 E常畏寒喜冷37.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A病程长短 B病情缓急 C脉之有有力无力D怕冷的新久 E肢体痛与不痛3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A冷汗质稀 B肢厥肤冷 C呼吸气微 D面赤如妆 E脉微欲绝39.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A汗黏如油 B身灼肢厥 C皮皱唇燥 D小便极少 E脉细数疾40.证候真假的“假”是指:A病人提供假情况 B属于疾病现象 C临床不常见的症D新病标病症状 E与病理本质不符的症41.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色赤 C身灼肢厥 D咽干口渴 E胸腹灼热42.所谓“因虚致实”,主要体现哪种辨证关系:A对立关系 B统一关系 C邪正关系 D因果关系 E真假关系4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A湿热内蕴 B气化无力 C瘀血阻滞 D热结胃肠 E痰食停滞B型题A舌淡红苔薄白 B口渴但不多饮 C新起恶寒发热D鼻塞或为喷嚏 E咳嗽吐清稀痰1.诊断表证最主要的症状为:2.表证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3.表证的一般性(非特异性)表现为: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寒假热证D表里实寒证 E表寒里热证4.烦热欲去衣被,胸腹温,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厥冷,舌淡脉弱。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和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和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和答案)201~202 题A.厌食B.消谷善饥C.饥不欲食D.除中E.虫积201.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者,为答案:A202.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感者,为答案:B203~204 题A.目眦赤B.白睛赤C.白睛变黄D.眼睑红肿湿烂E.全目赤肿,迎风流泪203.脾胃湿热可见答案:D204.心火可见答案:A205~206 题A.洪数脉B.浮数脉C.滑数脉D.濡数脉E.弦数脉205.肝郁化火多见答案:E206.食积内热多见答案:C207~208 题A.脾阳虚B.命门火衰C.食积D.肝郁克脾E.大肠湿热207.腹痛作泻,或腹胀矢气,排便不爽,大便时干时稀,见于答案:D208.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或下痢脓血,常见于答案:E209~210 题A.风寒犯肺证B.寒邪客肺证C.痰湿阻肺证D.饮停于肺证E.肺气虚证209.咳喘无力,气短乏力,多见于答案:E210.咳吐清稀泡沫痰,倚息不得平卧,多见于答案:C211~212 题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热邪壅肺证D.肺阴虚证E.肝火犯肺证211.咳嗽,痰黄稠,发热,微恶寒,多见于答案:A212.咳嗽,痰黄稠,发热,胸胁灼痛,多见于答案:E213~214 题A.心血虚证B.心火亢盛证C.心肾不交证D.肝火上炎证E.肝阴虚证213.心烦失眠,梦多,遗精,多见于答案:C214.急躁易怒,失眠,梦多,胁肋灼痛,多见于答案:D215~216 题A.胃阴虚证B.肝胃不和证C.食滞胃脘证D.胃寒证E.胃气虚证215.嗳气频作,常随情绪变化者,多见于答案:B216.嗳气频作,伴饥不欲食者,多见于答案:A217~218 题A.口渴喜冷饮B.渴而喜热饮C.口渴饮水少D.饮入则吐E.口干但欲漱不欲咽217.内热津伤者见答案:A218.水逆证可见答案:D219~220 题A.发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脉细数B.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C.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D.但热不寒,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脉数或沉数 E.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219.太阳蓄血证的临床表现为答案:C220.太阳病证的临床表现是答案:B221~222 题A.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人即吐,脉微细B.腹痛,食难下咽,下利,口不渴,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C.腹痞或硬满,小便自利,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D.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E.恶寒,无发热,全身痛,无汗而喘,脉浮数221.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是答案:A222.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为答案:D223~224 题A.花剥而兼腻苔B.黄腻苔C.薄白苔D.黑而燥裂苔E.黑而滑润苔223.热极津枯可见答案:D224.痰浊未化,正气已伤者,可见答案:A225~226 题A.症见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濡数B.症见身热头疼,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大C.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浮数D.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E.症见手四肢厥冷,但欲寐下利清谷,神疲脉虚,舌绛苔干225.逆传心包的临床表现是答案:D226.太阳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是答案:A227~228 题A.症见恶寒发热,周身重痛,胸脘痞闷,食少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B.症见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大C.症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D.症见高热,神昏愦语或昏谵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E.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瘛疭,心中怛怛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227.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是答案:C228.阴虚水亏,虚风内扰证见答案:E229~230 题A.青色,赤色B.黑色,青色C.黄色,黑色D.赤色,白色E.赤色,黑色229.出现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答案:B230.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答案:C231~232 题A.痰气郁结B.痰火扰心C.肝风夹痰D.肝风内动E.肝阳上亢231.痫证的病机为答案:C232.狂证的病机为答案:B233~234 题A.血瘀心脉证B.痰阻心脉证C.寒凝心脉证D.气滞心脉E.气虚血瘀证233.胸痛彻背,遇冷加剧,多见于答案:C234.心胸闷痛,心悸痰多,多见于答案:B235~236 题A.气虚证B.气陷证C.气滞证D.气血两虚证E.气滞血瘀证235.头晕乏力,短气,脘腹坠胀,久泻不止,脱肛,见证于答案:B236.脘腹胀闷,窜痛,月经有血块,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见证于答案:E237~238 题A.肝阳化风证B.热极生风证C.血虚生风证D.阴虚动风证E.太阳中风证237.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多见于答案:B238.头晕目眩,手足蠕动,多见于答案:D239~240 题A.气血两虚证B.气滞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随血脱证E.气不摄血证239.胸胁胀痛,胁下痞块刺痛,多见于答案:B240.大失血,突然面唇淡白,神志不清,呼吸微弱,多见于答案:D241~242 题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无汗D.咳嗽吐痰E.脉象浮紧241.风寒表证的必要性资料是答案:A242.风寒表证的特征性资料是答案:E243~244 题A.手少阴心经病证B.足少阴肾经病证C.手太阴肺经病证D.足太阴脾经病证E.足厥阴肝经病证243.嗌干,心痛,渴而欲饮,臑臂内后廉痛厥,多见于答案:A244.腰痛不可以俯仰,胸满,呃逆,多见答案:E245~246 题A.湿热蕴脾证B.肝胆湿热证C.饮停于胃证D.血瘀胃脘证E.肾阳虚245.口干不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多见于答案:C246.口干不欲饮,浮肿,小便不利,多见于答案:E247~248 题A.渴喜冷饮B.渴喜热饮C.渴不欲饮D.渴不多饮E.但欲漱水不欲咽247.阴虚证可见答案:D248.温病热入营分可见答案:D249~250 题A.蓝圆珠笔B.蓝黑墨水笔C.铅笔D.红圆珠笔E.红色墨水笔249.上级医师签名需用何种笔填写答案:B250.病案具体内容要求用何笔填写答案:B251~252 题A.入院12 小时内 B.入院后24 小时内 C.病人就诊当时 D.入院48 小时内 E.出院前24 小时内251.急诊病案要求何时完成答案:C252.住院病案要求何时完成答案:B。

中医诊断学-病因辩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病因辩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病因辩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以下哪项不是燥淫证候的表现A、皮肤干燥B、干咳少痰C、渴不欲饮D、大便干燥E、小便短黄2、突发口眼歪斜,此属A、风邪袭表证B、肝阳化风证C、热极生风证D、阴虚动风证E、风邪中络证3、新起畏寒,脘腹冷痛,肠鸣腹泻,苔白脉紧,证属A、中寒证B、虚寒证C、表寒证D、伤寒证E、外寒证4、发热恶热,口渴喜饮,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此属A、风淫证B、燥淫证C、火热证D、暑淫证E、湿淫证5、以下哪项不是湿淫证候的表现A、头重如裹B、气短神疲C、胸脘痞闷D、纳呆恶心E、口腻不渴6、新起恶寒,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苔白,脉浮紧,证属A、内寒证B、里寒证C、伤寒证D、中寒证E、虚寒证7、下列哪项不属于忧思证的临床表现A、精神萎靡B、情志抑郁C、表情淡漠D、胸闷胁胀E、失眠多梦8、心神不安,精神涣散,举止失常属于A、喜伤B、怒伤C、忧伤D、悲伤E、恐伤9、具有严格季节性的证候是A、风淫证B、寒淫证C、湿淫证D、暑淫证E、燥淫证二、B1、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脘痞闷,口腻不渴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1> 、燥淫证的特点是A B C D E<2> 、湿淫证的特点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燥淫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该题针对“病因辩证”知识点进行考核】383144】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风邪中经络会出现口眼歪斜,常见的是中风的患者。

【该题针对“病因辩证”知识点进行考核】383143】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寒证是指寒邪直接内侵脏腑、气血,遏制及损伤阳气,阻滞脏腑气机和血液运行所表现的里实寒证,又称内寒证、里寒证等。

寒邪客于体内,阻遏阳气,故畏寒喜暖。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51~152 题A.真热假寒B.上热下寒C.亡阳证D.亡阴证E.阴虚证151.四肢不温,面色紫暗,胸腹灼热,舌红苔黄,可见答案:A152.汗出而黏,口渴咽干,四肢温,舌红脉疾,见于答案:D153~154 题A.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咳嗽B.身热不退,面红目赤,口渴,尿黄便干C.时冷时热来去不定,胸胁苦满,不欲食D.但寒不热,畏寒肢冷,面色无华,尿清便稀,口不渴E.发热恶风,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153.里实热证是答案:B154.阳虚证是答案:D155~156 题A.虚证转实B.实证转虚C.虚实夹杂D.表邪入里E.表里同病155.咳嗽反复发作五年,气短而喘,胸闷,吐痰量多白黏,神疲食少,舌淡胖,苔白腻,脉弱,此证为答案:C156.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一天,今起发热口渴,而赤咳吐黄痰。

此证为答案:D157~158 题A.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B.肢体关节游走疼痛C.肌肤麻木,口眼?斜D.突起面睑浮肿,晨起尤重,伴发热恶寒E.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157.风邪中络证见答案:C158.风水相搏证见答案:D159~160 题A.妇人月经量多色鲜红,常患疮痈,烦躁,舌绛,脉弦数B.手足冷痛,腹部拘急疼痛,月经延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脉沉迟弦涩C.腹部可触及坚硬而推之不移的肿块,痛如针刺而固定,夜间轻重,肌肤甲错,舌紫暗,脉细涩D.大出血后出现面色苍白,眩晕,心悸,舌淡,脉微或芤等危重证候E.面唇爪舌色淡,头晕,心悸,手足发麻,月经量少,色淡,延期,脉细无力159.血热证见答案:A160.血脱证见答案:D161~162 题A.全身皆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苔润,脉濡缓B.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而质稀,胸闷心悸。

喉中哮鸣有声C.咳嗽,咳痰,痰质黏稠,脘痞纳呆,呕吐痰涎D.咳嗽,胸胁饱满,支撑胀痛,随呼吸,咳嗽,转侧而痛E.脘腹痞胀,水声辘辘,泛吐稀涎或清水,伴眩晕,舌淡苔白滑,脉弦161.饮停胸胁证见答案:D162.痰浊中阻证见答案:C163~164 题A.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B.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的一种弥漫状态的病理物质导致的证候C.辨别病因与病性D.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E.判断疾病中有无津液亏虚或水液停聚的证候163.辨气血证候是指答案:D164.辨津液证候是指答案:E165~166 题A.心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阴虚证D.心血虚证E.心气虚证165.心悸怔忡,形寒肢冷,气短心痛者,证属答案:A166.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者,证属答案:C167~168 题A.气滞心脉证B.寒凝心脉证C.心阳虚脱证D.痰阻心脉证E.瘀阻心脉证167.心悸怔忡,心胸闷痛,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忧思证的主要表现是A、精神萎靡,头晕健忘B、心悸失眠,疲乏少力C、忧愁不乐、失眠多梦D、烦躁易怒,面红目赤E、胸闷胁胀,心悸失眠2、下列不属于悲恐证的临床表现是A、精神萎靡B、胆怯易惊C、心悸失眠D、疲乏少力E、头晕健忘3、怒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A、烦躁易怒B、胸胁胀闷C、面红目赤D、舌红苔黄E、以上都是4、以烦躁多怒、胸胁胀闷、面赤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是A、喜证B、怒证C、悲恐证D、忧思证E、以上都不是5、喜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A、精神涣散B、语无伦次C、举止失常D、烦躁易怒E、心神不安6、下列属于津液亏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干燥B、眼球深陷C、口渴欲饮D、脉细数无力E、以上均是7、阳水的水肿特点是A、足胫先肿B、下肢先肿C、腰部先肿D、腹部先肿E、眼睑、颜面先肿8、下列各项中,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部痞胀,舌淡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属于A、痰证B、饮证C、水停证D、津液亏虚证E、以上都不是9、支饮饮停于心包的临床表现是A、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B、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C、肢体沉重、酸痛,或浮肿,小便不利D、泛吐清水,房腹痞胀,腹部水声漉漉E、以上都不是10、饮邪停留于胃肠,可见泛吐清水,脱腹痞胀,腹部水声漉漉者属于A、痰饮B、支饮C、溢饮D、悬饮E、以上都不是11、痰饮的饮停部位为A、胃肠B、胸胁C、心包D、四肢E、肝胆12、悬饮的饮停部位为A、胃肠B、胸胁C、心包D、四肢E、肝胆13、以胸胁胀满疼痛,乳房胀痛,情志抑郁,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为主要证候的是A、气滞血瘀证B、气血两虚证C、气随血脱证D、气不摄血证E、气虚血瘀证14、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脉微欲绝者。

辨证属于A、气血两虚证B、气虚血瘀证C、气不摄血证D、气随血脱证E、气滞血瘀证15、下列各项中,以吐血,便血,皮下瘀斑,鼻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舌淡,脉弱为主要表现的是A、气血两虚证B、气虚血瘀证C、气不摄血证D、气随血脱证E、气滞血瘀证16、下列属于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目眩B、心悸失眠C、形体消瘦D、面色晦滞E、脉细弱17、气血两虚证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A、头晕目眩B、面色晦滞C、少气懒言D、神疲乏力E、心悸失眠18、血热证的表现特点为A、身热夜甚B、心烦失眠C、燥扰不宁D、口渴面赤E、以上都是19、血瘀证的疼痛特点为A、胀痛B、重痛C、刺痛D、空痛E、虚痛20、以咳嗽喘促、呃逆、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属于A、气逆证B、气闭证C、气滞证D、血瘀证E、血虚证21、引起气滞证的病因为A、情志不舒B、气机郁结C、痰饮、瘀血D、宿食、蛔虫E、以上都是22、下列各项中,以面色苍白、心悸、脉微或益为主要表现的是A、气虚证B、气脱证C、血脱证D、血虚证E、气不固证23、血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面色苍白B、四肢厥冷C、心悸气短D、舌色枯白E、两目干涩24、以自汗,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属于A、气陷证B、气虚证C、气脱证D、血虚证E、气不固证25、以下哪项不是气脱证的临床表现A、呼吸微弱B、汗出不止C、少气乏力D、面色苍白E、舌淡脉微26、症见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舌质淡嫩,脉虚,此属于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脱证D、阳虚证E、气滞证27、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脱腹坠胀感,形体消瘦并见脱肛,此表现为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脱证D、气滞证E、气逆证28、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是A、身凉或身灼B、四肢厥逆或温和C、面白或面赤D、汗质的稀冷如水或黏热如油E、以上都是29、亡阳证的表现不包括A、冷汗淋漓B、身灼肢温C、呼吸气弱D、面色苍白E、神情淡漠30、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而黏如油B、汗热味淡不黏C、汗冷味淡不黏D、汗冷味淡而黏E、以上都不是31、下列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口淡不渴B、五心烦热C、大便稀薄D、脉沉迟无力E、畏冷肢凉32、临床上常见的阳虚证不包括A、脾阳虚证B、胃阳虚证C、肾阳虚证D、肝阳虚证E、心阳虚证33、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为A、畏冷肢凉B、五心烦热C、两额潮红D、大便干结E、舌红脉细数34、发热恶热,口渴喜饮,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此属A、风淫证B、燥淫证C、火热证D、暑淫证E、湿淫证35、以下哪项不是湿淫证的证候表现A、头重如裹B、气短神疲C、胸脱痞闷D、纳呆恶心E、口腻不渴36、新起恶寒,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苔白,脉浮紧,证属A、内寒证B、里寒证C、伤寒证D、中寒证E、虚寒证37、具有严格季节性的证候是A、风淫证B、寒淫证C、湿淫证D、暑淫证E、燥淫证38、湿淫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为A、身体困重B、胸闷脱痞C、口腻不渴D、脉濡缓E、以上都是39、暑淫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A、口渴喜饮B、肢体困倦C、汗出不止D、舌红苔黄E、脉浮紧40、下列属于寒淫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身疼痛B、脱腹疼痛C、肠鸣腹泻D、发热无汗E、以上都是41、中寒证又称为A、内寒证B、表寒证C、寒邪束表证D、太阳表实证E、太阳伤寒证42、下列不属于寒邪特性的是A、凝滞B、收引C、属于阴邪D、易伤阳气E、善行而数变43、寒淫证的脉象表现为A、脉浮紧B、脉浮缓C、脉沉迟D、脉沉数E、脉浮数44、风淫证的脉象表现为A、脉浮紧B、脉浮缓C、脉沉迟D、脉沉数E、脉浮数45、风淫证临床表现可见A、汗出微热B、头身疼痛C、肢体厥冷D、肠鸣腹泻E、脉浮紧二、B1、A.胃肠B.胸胁C.心包D.四肢E.肝胆<1>、支饮的饮停部位是ABCDE<2>、溢饮的饮停部位是ABCDE2、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院痞闷,口腻不渴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1>、燥淫证的特点是ABCDE<2>、湿淫证的特点是ABCDE3、A.气虚证B.气陷证C.气不固证D.气脱证E.气闭证<1>、头晕眼花,气短疲乏,屈腹坠胀感属于ABCDE<2>、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伴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属于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忧思证指由于思虑过度,或过分忧愁,导致心、脾等脏腑气机紊乱,以忧愁不乐、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周:绪论平时测试题
1、下列哪项属于“症状”:
A.心烦失眠
B舌红苔黄
C.脉细无力
D.喉中痰鸣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下述哪项属于“体征”:
A.面色苍白
B.头晕而重
C.恶心欲吐
D.神疲乏力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下列哪项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A.辨证
B.诊病
C.诊法
D.诊断
正确答案:C
4(多选)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基本原理是
A.以常衡变
B.司外揣内
C.四诊合参
D.见微知著
正确答案:A、B、D
5判断症状和体征可简称为“症”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判断凉茶能象茶那样经常去喝。

A.对
B.错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A.阴阳对立统一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B、C、D
7、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
A.实则泻其子
B.虚则补其母
C.抑强
D.扶弱
正确答案:A、B
8、下列哪些治疗方法是属于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的体现:
A.抑木扶土
B.培土制水
C.培土生金
D.佐金平木
的病变。

A对
B错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15、津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就会表现出口干、咽干、鼻干、唇干、眼干、小便少而黄、大便干的干燥症状。

A.对
B.气虚发热
C.湿热证
D.阴虚发热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病因辨证
一、A1
1、心神不安,精神涣散,举止失常属于
A、喜伤
B、怒伤
C、忧伤
D、悲伤
E、恐伤
2、下列哪项不属于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A、精神萎靡
B、情志抑郁
C、表情淡漠
D、胸闷胁胀
E、失眠多梦
3、具有严格季节性的证候是
A、风淫证
B、寒淫证
C、湿淫证
D、暑淫证
E、燥淫证
4、新起恶寒,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苔白,脉浮紧,证属
A、内寒证
B、里寒证
C、伤寒证
D、中寒证
E、虚寒证
5、以下哪项不是湿淫证候的表现
A、头重如裹
B、气短神疲
C、胸脘痞闷
D、纳呆恶心
E、口腻不渴
6、发热恶热,口渴喜饮,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此属
A、风淫证
B、燥淫证
C、火热证
D、暑淫证
E、湿淫证
7、新起畏寒,脘腹冷痛,肠鸣腹泻,苔白脉紧,证属
A、中寒证
B、虚寒证
C、表寒证
D、伤寒证
E、外寒证
8、突发口眼歪斜,此属
A、风邪袭表证
B、肝阳上亢证
C、热极生风证
D、阴虚动风证
E、风邪中络证
9、以下哪项不是燥淫证候的表现
A、皮肤干燥
B、干咳少痰
C、渴不欲饮
D、大便干燥
E、小便短黄
二、B
1、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
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
D.胸脘痞闷,口腻不渴
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
<1> 、燥淫证的特点是
A B C D E
<2> 、湿淫证的特点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方面。

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但暴喜过度,则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忧思证的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表情淡漠,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悸,倦怠乏力,纳谷不馨,腹胀,脉沉弦等。

选项A中精神萎靡为悲恐证的表现。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暑淫证,是指夏季感受暑邪所致的一类病证。

因暑性炎热升散,故为病必见热象,最易耗气伤津,且暑多挟湿,常与湿邪相混成病。

此证只见于夏季。

其他如风淫证,寒淫证,湿淫证,燥淫证在其他季节亦可出现。

故选D。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伤寒证是指寒邪外袭于肌表,阻遏卫阳,阳气抗邪于外所表现的表实寒证,又称外寒证、表寒证、寒邪束表证、太阳表实证、太阳伤寒证等。

寒邪袭表,郁闭肌肤,阳气失却温煦,故见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苔白、脉浮紧等症。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湿淫证临床表现为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

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

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选项B是暑淫证的表现。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火热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

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等。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寒证是指寒邪直接内侵脏腑、气血,遏制及损伤阳气,阻滞脏腑气机和血液运行所表现的里实寒证,又称内寒证、里寒证等。

寒邪客于体内,阻遏阳气,故畏寒喜暖。

阴寒凝聚,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脘腹冷痛,寒邪困扰中阳,运化失职,故肠鸣腹泻。

苔白脉紧是寒凝血行迟滞的现象。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风邪中经络会出现口眼歪斜,常见的是中风的患者。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燥淫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二、B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燥淫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湿淫证临床表现为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

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

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