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黄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黄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作者: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年第11期黄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黄牛采食大量谷物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其临床特征是瘤胃消化机能紊乱,瘫痪或休克,衰弱,常引起死亡。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畜主看牛不上膘,大量饲喂玉米面等精料而发病,也有放牧时,牛闯入玉米地吃了大量青玉米棒而发病的,由于死亡率较高,给畜主造成经济损失。
而大多数畜主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多喂精料没事,发病后造成死亡,才后悔莫极。
因此,应引起广大农户的注意。
一、临床诊断要点1.有采食过量玉米或青玉米棒等精料,长期饲喂青玉米秸秆等含糖量高的饲料史。
2.本病呈散发,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怀孕母牛多发,特别是临产前后牛多发。
3.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最急性型病例,常在采食后几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发病急骤,突然死亡,因病牛生前无任何明显表现,常不被发现。
4.急性型病例,病牛精神沉郁,行动迟缓,步态不稳,瘤胃鼓胀,瘤胃上部有气体,内容物多为液体。
磨牙,呻吟,体温正常或稍高。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反刍停止,食欲减退,鼻镜干燥,无汗,眼球下陷,脱水,肌肉震颤,多数排黄褐色或黑色粘性稀粪,上面像有一层豆油,有时含有血液。
随病情加重卧地不起,瘫痪。
二、主要防治措施1.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供应精料,一定要保证充足干草的进食量。
2)坚持正常的饲养管理制度,不要突然变更饲料,要合理安排饲料,即使变化,也要逐渐更换,有个适应阶段。
3)加强饲料加工。
谷物精料加工时压片或破碎即可,宜大不宜小,尽量不要粉成细粉后再喂。
2.治疗措施:1)采食大量谷物或精料导致病情急剧的,可施行瘤胃切开术,将病牛瘤胃内容物取出,用清水反复冲洗瘤胃,促使瘤胃正常发酵。
2)一般病例,采用洗胃疗法。
用大胃管导入胃,小苏打加清水反复冲洗。
冲洗完后,投入人工盐或液体石蜡油。
3)解除脱水酸中毒。
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2000—10000毫升,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20毫升,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40毫升,混合;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2000毫升,依次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二天。
牛瘤胃酸中毒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牛瘤胃酸中毒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什么是牛瘤胃酸中毒
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和肉牛身上。
疾病的主要原
因是牛的饲料进入胃内后,在胃内无法消化,导致胃内酸度过高,从而刺激胃黏膜,引起病变。
症状
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各异,具体表现为: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2.生产性能下降:因疾病导致的食欲不振、腹泻等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
和肉牛体重。
3.行为变化:疼痛使得奶牛容易出现异常兴奋、狂躁等行为表现。
4.疼痛症状:奶牛常常会低头昏睡,腹部出现触痛。
诊断
对于可能患有牛瘤胃酸中毒的奶牛或肉牛应该进行以下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众多明显的症状(如上述所述)应该引起兽医的注意。
2.检查:兽医可能会检查奶牛的体温,心率和呼吸等指标。
3.胃酸度测试:应了解胃酸度,以确认牛是否应该接受治疗。
治疗
针对牛瘤胃酸中毒这种疾病,治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饲养环境改善:提高饲料质量,并减少奶牛或肉牛的压力,以减轻胃
部负担。
2.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让兽医对泵浦浓缩氢氧化钠、铝盐、碳酸氢钠等
药物进行治疗。
3.液体治疗:液体治疗包括接受大量水和口服液体药物,以保持临床应
激。
总体而言,患有牛瘤胃酸中毒的奶牛或肉牛可以接受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在早
期就被发现和治疗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和肉牛体重。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2023年第02期钙,提供的钙量可达24g,此种操作可能无益于生产,因为一些证据表明,高剂量钙会减缓牛的适应过程,实际上会增加产乳热的复发率。
有些硼葡萄糖酸钙制剂除了含钙以外,还包含镁(1.0g)和磷(2.6g)。
如果低镁血症是产乳热的伴发因素,添加镁有助于治疗。
然而,临床型低镁血症需求1.0g多的镁。
制剂中也要加入磷,因为产乳热的血磷水平也下降。
可是临床统计表明添加磷对治疗病例的恢复或复发率常无影响。
成功治疗后,血磷水平在数小时内就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中并没有添加磷。
经验表明,乳房送风可以治疗乳房炎。
这种方法能降低奶的产量,因而送风后4~5h血钙水平保持至2.5m m ol/L(10.0m g/100m L)。
因硼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的不良效果和乳房送风易继发乳房炎,已经停用,除非用于持续复发的病例。
瘤胃酸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突然进食过量小麦、玉米、高粱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类的谷物饲料,导致牛的瘤胃中出现大量乳酸及其它有毒物质,引发牛消化道急性酸中毒。
该病发病较急且剧烈,诊治不及时会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死亡。
该病呈现零星散发,一旦发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发病原因发生该病的直接原因是采食的大量能量类饲料在瘤胃中短时间内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对瘤胃自身的pH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消化道微生态失衡。
间接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大多数养殖场过度追求牛群的生长速度,认为每天对牛多投喂精料,就能迅速转化成脂肪和肌肉,实现快速增加体重的目的。
根本不清楚瘤胃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会发酵和消化粗纤维类秸秆饲料,产生纤维素消化酶。
饲喂的精料主要是饼粕类或谷物类高能量饲料,有机成分主要是淀粉与粗蛋白质,精料进入瘤胃后通过淀粉酶作用后变为葡萄糖单糖,经过厌氧代谢后,最终转化成乳酸引发酸中毒。
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舍饲牛群跑出围栏,并进入粮食或饲料存储场所,牛大量采食精料和全价饲料后,这些饲料会在瘤胃内发酵并产生大量乳酸,严重超出瘤胃液自身的平衡能力,导致该病发生。
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 养牛技术

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养牛技术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奶牛。
主要是精饲料喂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所造成。
以1~3胎的奶牛发病最多,7胎后的发病较少。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
临产牛和产后三天内的发病较多。
发病与产奶量成正比例关系,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1、临床症状轻微瘤胃酸中毒的病例表现神情恐惧,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瘤胃胀满,呈轻度腹痛,粪便松软或腹泻。
若病情稳定,无需任何治疗,3~4d后能自动恢复进食。
中等度瘤胃酸中毒的病例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空口虚嚼,流涎、磨牙,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有酸臭味,体温正常或偏低。
如果在炎热季节,患牛暴晒于阳光下,体温也可升高至41℃。
呼吸急促,达50次/分钟以上;脉搏增数,达80~100次/分钟。
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听叩结合检查有明显的钢管叩击音。
以粗饲料为日粮的牛、羊在吞食大量谷物之后发病,进行瘤胃触诊时,瘤胃内容物坚实或呈面团感。
而吞食少量而发病的病牛,瘤胃并不胀满。
过食黄豆、苕籽者不常腹泻,但有明显的瘤胃臌胀。
病牛皮肤干燥,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尿量减少或无尿,血液暗红、粘稠。
重剧性瘤胃酸中毒的病例,病牛蹒跚而行,碰撞物体,眼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卧地,头回视腹部,对任何刺激的反应都明显下降;有的病牛兴奋不安,向前狂奔或转圈运动,视觉障碍,以角抵墙,无法控制。
随病情发展,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最后角弓反张,昏迷而死。
重症病例,实验室检查的各项变化出现更早,发展更快、变化更明显。
2、实验室检查诊断所需器材与药品有体温计、听诊器、pH试纸、显微镜、血沉管、5%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10%安钠咖、0.5%强尔心20mL等。
瘤胃pH值5.0~6.0,纤毛虫明显减少或消失,有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血液pH值降至6.9以下。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肉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肉牛消化系统中产生过多的胃酸,导致瘤胃内酸度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病变。
本文将就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原因1. 饲料不合理:肉牛摄入过多酸性饲料或者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造成瘤胃内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胃酸生成过多。
2. 饲喂管理不当:饲养环境、饲料种类、采食频率等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影响肉牛的瘤胃酸中毒情况。
3. 运输应激:运输过程中,肉牛可能经历饥饿、脱水等应激,导致瘤胃功能紊乱,加重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1. 食欲减退:肉牛受到瘤胃酸中毒的影响,常常出现食欲减退、采食减少的情况。
2. 消化不良:肉牛出现腹泻、拉稀等消化不良症状,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3. 体重减轻:由于瘤胃酸中毒导致消化不良,肉牛的体重会出现明显的减轻。
4. 其他症状:包括口渴、流口水、烦躁、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喂:避免给肉牛过多酸性饲料或者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瘤胃内酸碱平衡。
2. 合理饲养: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清理饲料槽和饮水设施,保证肉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3. 运输管理:适当控制运输时间和速度,避免运输过程中引起肉牛的应激反应。
在发病后的防治措施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调节瘤胃内酸碱平衡,如碳酸氢钠、氧化镁等。
2. 饲养管理:加强对瘤胃酸中毒肉牛的饲养管理,保证其采食、排便等正常现象,避免次生感染。
3. 营养调理: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肉牛,可以适当调整其饲料配方,增加一些易消化的营养物质。
肉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饲料、饲喂管理、运输应激等因素有关。
在进行防治时,需要采取合理饲养管理、药物治疗和营养调理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肉牛瘤胃酸中毒,保障肉牛的健康生长。
牛瘤胃酸中毒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牛瘤胃酸中毒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在牛养殖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残发生于奶牛身上。
主要是精饲料喂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所造成。
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跟产奶率有关,一般来说,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
为了减少牛的痛苦,在牛发生这种病时,就要及时为它治疗。
那么,牛瘤胃酸中毒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一、症状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常无明显前驱症状,多于采食后3~5小时内死亡。
慢性者卧地不起,于分娩后3~5小时瘫痪卧地,头、颈、躯干平卧于地,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呻吟,磨牙,兴奋,甩头,尔后精神极度沉郁,全身不动,眼睑闭合,呈昏迷状态。
二、治疗(1)解毒:常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12小时再注一次。
当尿液PH在6.6时,即停止注射。
(2)补充水和电解质: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000~2500毫升。
病初量可稍大。
(3)防止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100万单位,或四环素200一250万单位,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
(4)降低颅内压,解除休克:当病牛兴奋不安或甩头时,可用山梨醇或甘露醇,每次250~3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
(5)洗胃疗法: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洗胃,除去胃内容物,降低瘤胃渗透压的方法,治疗牛瘤胃酸中毒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方法是用内径25~30毫米的塑料管经鼻洗胃,管头连接双口球,用以抽出胃内容物和向胃内打水,应用大量水洗出谷物及酸性产物。
即便昏迷的病牛,加强抢救也可使之康复。
对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应静脉注射3%双氧水200毫升和25%葡萄糖溶液2000毫升,注射后继续洗胃。
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急性病,在发病前无明显前驱症状。
发病是牛常常全身不动,眼睑闭合,呈昏迷状态。
治疗牛瘤胃酸中毒,常常会采用解毒加洗胃的方式来进行。
在治疗初期,会定时定量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再补充水和电解质,如果病情实在严重的话,可以用洗胃进行治疗。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二.临床 症状
张 口吐舌 ,高 声 哞 叫 ,摔 头蹬 腿 ,卧 后瘫 痪混 淆 。产后 瘫 痪颈 部呈 S型 弯 射 3 %双氧水 2 0 0 m l 和2 5 %葡萄 糖 地 不起 , 从 口内流 出泡沫 状含血 液体 。 曲 ,末 梢知 觉减 退 ,通 常 无躺 卧 、腹 溶 液 2 0 0 0 ml ,注 射后 继续 洗 胃 。 亚 急性病牛 ,食欲废绝 ,精神沉郁 , 泻和 神 经兴 奋症 状 ,钙 剂治 疗 效果 显 6 .促 进 机 体 乳 酸 的代 谢 。肌 注 呆 立 ,不愿 行 走 ,或行 走 时 ,步态 蹒 著 ,多于 治疗 后 1 ~2 d痊愈 。 0 . 3 g维 生 素 B 1 ,为 促 进 胃 肠 蠕 动 ,
氧 化 碳 结 合 力下 降 至 l 1 . 2 3 mmo l / L ,
1 .解毒、中和 胃酸。常用 5 % 的第 2 d , 灌服 中药清肠饮煎剂。 处方一 : 当归4 0 g 、( 下转 6 6页)
血糖下降为 2 . 7 mmo l / L以下。瘤胃 碳 酸 氢钠 注 射 液 1 0 0 0~ 2 5 0 0 ml 静
治疗方法 : 先禁食 1 ~2 d ,而后 皮下注射 。可用抗组胺的药物治疗蹄
现潺潺的气体串动音 , 瘤胃胀满下痢, 给予优质千草。要限制饮水,因瘤胃酸 叶炎 ; 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休克 。 粪便酸臭,无尿或少尿。病牛体温偏 中毒病畜, 瘤胃积液 , 渴欲增加,如饮 出现神经症状时, 可肌肉注射氯丙嗪 。 低 ,血液检查见血容量 、白细胞总数 水过量 ,易促进死亡。病情轻且稳定的 8 . 清理 肠道。为解除 消化道腐 增加,核左移 ,血液生化值变化是二 病畜,通常不治疗在 3~4 d 恢复采食。 败物 质所致的炎症 , 常于以上处理后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2024年第01期在奶牛饲养生产过程中,瘤胃疾病中以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比较高,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喂方式不当以及疾病感染因素。
如果奶牛长时间摄取精饲料或在短时间内采食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类饲料过量,都会对瘤胃pH值以及微生态的稳定状况产生影响,使瘤胃内的酸度过高而减缓瘤胃的蠕动,显著降低瘤胃对纤维素等物质的消化率,同时瘤胃中的细菌对酸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pH6时就会将原有的瘤胃菌群破坏,继而还会刺激瘤胃黏膜引发瘤胃炎。
临床可见患牛表现腹泻、前胃机能紊乱,以及继发肝脏脓肿等病症。
另外,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病初期患病表现不明显,如果饲养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通常就会造成误诊或漏诊,当临床出现典型症状时奶牛机体已经遭受严重的危害,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以及使用年限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该情况提高奶牛场的饲养成本。
1引起发病的常见因素奶牛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饲养场的饲养管理措施不当使奶牛采食了过量的易发酵饲料和患有一些疾病,提高了其瘤胃内的酸度,使瘤胃内pH由原本适宜的6.0~6.3降低至4.5~5.0,直接打乱瘤胃内的微生态平衡状态,降低瘤胃的饲料消化率,奶牛机体的消化以及反刍机能呈现停滞。
日常饲喂奶牛经常出现投喂高粗饲料转变为高精饲料时没有过渡期的情况。
突然给奶牛变更饲料投喂,不仅会造成饲料的性状发生改变,也易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主要是其瘤胃中精饲料尤其是易发酵的精饲料或青贮饲料突然增多。
当前,我国奶牛饲养生产模式大多都呈现集约化或规模化,而饲养场在饲料的传输以及饲喂方式普遍选择是依赖现代设备和机械,饲料通过传送带输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层的情况,造成位于传送带两端位置的奶牛采食的精饲料更容易过量,此时奶牛瘤胃中的酸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更容易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目前有些个体奶牛饲养者并不能够建立存储室用于单独的存放、调制饲料专用,或者是建立的存储室不锁门平时也没有专人监管,这样奶牛会有误闯或进入的可能,因为贪食精饲料或青贮饲料就会提高奶牛瘤胃中的乳酸水平,继而就会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牛瘤胃酸中毒(又叫乳酸中毒)是由于牛采食过量的易发酵产酸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起牛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
病牛以消化紊乱、严重毒血症、急剧脱水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
现就牛乳酸中毒作一讨论,供同行参考。
1病因及中毒机理
1.1病因牛瘤胃酸中毒主要是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豆类、高粱等)、块根饲料(如马铃薯、干薯等)、糖类及酸类化合物(如淀粉、乳酸等)及酿造副产品(如淀粉渣、豆腐渣等)等引起,或由饲料突然改变引起。
1.2乳酸中毒的机理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使瘤胃渗透压升高,引起血液浓缩而脱水,乳酸吸收进入血液,引起机体中毒和毒血症,损害腹腔中的内脏器官,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以及血氨浓度升高,导致兴奋和感觉过敏,血液中酮体增加,引起酸中毒。
2诊断实验室对胃内容物、血、尿进行检查,测定其pH值即可确诊。
没有条件时可根据畜主诉述情况和临床检查即可实施抢救措施。
此外,临分娩病畜还要和生产瘫痪相区别。
3症状最急性病牛站立不稳,呼吸困难,张口吐舌,高声哞叫,口内流出泡沫状褐色液体,病牛常1~2h即死亡。
亚急性病牛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呻吟,肌肉震颤,有的呈昏睡状态,个别病牛发生流产。
慢性病牛食欲减退,但饮欲增加,瘤胃蠕动音减弱,泌乳量减少。
4治疗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是补液、补糖、补碱,解除脱水和酸中毒。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①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 000~4 000mL,5%碳酸氢钠500~1 000 mL,20%安娜卡10~2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每日1次,症状重者每日可用2次。
②对症治疗。
为防止继发感染,用庆大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病牛颅内压升高时,用山梨醇或甘露醇300~40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病牛站立不稳时可注射水扬酸或低浓度钙制剂,出现流产症状时可用黄体酮肌肉注射。
典型病例:2006年子洲县城关镇刘某的奶牛养殖厂,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有14头奶牛发生乳酸中毒,通过采用以上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抢救,除一头病牛死亡外,其余13头病牛全部痊愈,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5预防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②严格按要求给以适量的精料饲喂量,严禁为提高产奶量、生长速度或催肥等目的而增加精料喂食,精粗料比例要适当。
③需要增加精料时,要逐渐增加,让牛有一个适应过程,防止突然大量加料。
在添加精料时要避免单一性,在饲喂玉米时,适量加龙胆苏打片(一般1kg玉米加1g龙胆苏打片),对牛瘤胃酸中毒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④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精粗料以及变质腐烂的瓜果类、蔬菜类等。
⑤提高广大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利用广播、电视大力宣传、印发辅导资料、举办学习班等多种办法,向广大饲养人
员传授科学饲养管理知识,改善落后的饲养管理状况,牛乳酸中毒是完全可以避免甚至杜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