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视角下外语教学论文
课题研究论文:从构式视角看英汉存现句的识解模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研究

137898 学科教育论文从构式视角看英汉存现句的识解模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研究一、引言存现句,简言之就是表示“某处存在某物”的句式,以现代汉语为例,“墙上挂着一幅画”和“门外站着几个学生”等都属于存现句。
存现句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Frezz,1992)。
存现句同时又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句式,正是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语义本质的限制性以及它们语用的特性,存现句引起了众多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兴趣。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中的存现句。
对于英语存现句,国外许多学者如(Chomsky,1993;Radford,1997等)一直试图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但尚未达成统一的解释;国内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戴曼纯,2001,2007;高文成,2008,2009;王勇,2008等),且从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汉语界不少学者开始研究汉语存现句,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储泽祥,2003;王建军,2003)。
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局限性,在英汉存现句的分析方法上需要更新。
传统的分析思路,无论是形式、认知还是功能派,都源于古希腊语言学传统,只是各派的研究角度、所用术语、所要表达的期望值不同。
然而,它们对句子结构的描述都离不开句法上的“主―谓―宾”和语义上的“施―动―受”,但这样的分析思路难以解释所有的句法结构。
因此本文试图从“构式―语块”分析法的视角对英汉存现句进行阐述。
“构式―语块”分析法是建立在构式语法理论和认知组块理论基础上的句法语义分析法。
其观点认为语言的句法层面是各种各样的构式。
构式义是认知域中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构式内部语义配置的每一部分语义,一般都以一个语块的形式来负载(陆俭明,2009)。
构式由语块构成,语块序列形成语块链,构式义通过线性链接的语块链来表达(苏丹洁,20xx年级汉语学习者,存现句的习得上仍存在着回避、错序等偏误。
因此,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存现句较难习得。
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解析框架,近年来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紧密结合,提出语法构式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基本单位。
对于二语教学而言,构式语法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通过分析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应用实践,揭示其对二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并探讨如何在二语教学中有效应用构式语法理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二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其核心观点在于强调语言中的构式,即语言中的形式与意义的配对,而非仅仅依赖于词汇或语法规则。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构式组成的,这些构式包括词汇构式、短语构式以及句子构式等。
这些构式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并且不受组成成分的语义限制。
在构式语法理论中,语言使用者被视为构式的使用者,而非简单的语言规则的应用者。
语言使用者通过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构式,逐渐形成对构式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这种理解和使用能力不仅仅是基于规则的,还包括对构式整体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构式语法理论还强调构式的层级性和网络性。
也就是说,语言中的构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构式之间通过共享某些成分或结构关系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构式网络。
这种层级性和网络性使得语言使用者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实现各种复杂的交际目的。
在二语教学中,构式语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教学方法。
通过关注语言中的构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构式语法理论也强调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构式语法理论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构式语法语言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

的启 示。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 , 将构式语法的语言观应用于大学英语 教学 实践 , 出有意义教 学、 整体上把 握语 言及 对 提 从 语 言信 息组块 的原则 , 进行教 学改革。研 究发现 , 在构 式语 法语 言观基础上形成 的新 的教学原则和 方法可 以切 实提 高教学
效果 , 中词 汇与语 法结构 的教 学效果最好 , 其 然后 是写作和 阅读理解。 关键词 : 语言观 ; 大学英语教学 ;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84 2 1 )4— 17—0 17 5 8 (0 2 0 0 1 4
三
行 动研 究
( ) 究 方 法 和 步 骤 一 研
鉴于外语教学中的一些 问题 , 我们 试 图将语 言的构 式
收 稿 日期 :02— 3—0 21 0 5
本研究采 用 的主要是 行 动研究 的方法 。研 究 者既 是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7 Y 0 7 ; 0 B Y 0 ) 湖南 省高 校教育 改革 研究 项 目( 教通 [ 0 9 3 1 一 2 ) 湖南 省社科 基金 项 目 湘 20 ]2 号 31 ;
形成的 , 按照 这一 观点 , 语言 习得 过程就 是构 式 习得 的过
体 上把握语 言及对 语 言信息 进行 组块 的教学 原则 是否 具 有 可行 性?2 是 否能 有效地 提高教 学效 果?3 在 哪些 教 ) )
学层 面上效果更好 ? 以邵阳学院新生本科 两个 自然班为研 究对象 , 两个 班 级人数分别 为 4 6人和 4 8人 。人 校 的新生 都实 行 随机 分 班, 各个 自然 班 中学生 的英语 水 平 总 体相 当。在 本 研 究 中 , 了对照 比较 , 4 为 设 6人班 为控制班 , 4 8人 班为实验班 。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变革。
为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教育专家开始关注语言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构式语法理论也成为了当下英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对其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构式语法理论的概念与基本特点构式语法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弗拉德·法下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强调语言的表达取决于构式的组合,即语言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
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的使用不是由独立的语言规则和单个的意义单位来决定的,而是由构式的使用和组合方式决定的。
构式语法的基本特点在于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进行有机的结合,强调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语用功能之间的联系。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表达的形式受到语段或文本中其他部分的限制和决定,同时构式语法还强调语用功能,即语言的使用目的和文化背景等相关因素。
构式语法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和效果。
1. 强调语言表达的联结和组合方式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构式语法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结构中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通过对语言表达的连结和组合方式的分析,学生将更容易理解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
例如,通过对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构式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法结构中的动态、静态和描述性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语言成分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2. 强调语言表达的语用功能和文化背景构式语法理论注重语用功能的研究,提醒学生语言表达与社会文化背景和语用环境息息相关,从而促进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固定搭配的时候,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固定搭配的用法和意义,还可以理解这些搭配在英语语言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运用固定搭配进行英语表达。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语法是英语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法提供给学生生成语言、分析语言、检测语言正确性的一个工具。
英语语法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发展。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英语语法教学的情况,其中包括英语教学中语法的定义和范围,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教学的原则,语法教学的方法,接着介绍了国内外构式语法的理论概况。
其次分析了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在构式的形式、意义、二语习得方面的观点。
接着在实践层面,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在构式语法观下的高中学生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态度与认识,利用构式语法视角下的语法教学方法指导教学。
通过实验班调查问卷前后测分析,揭示构式语法视角下的语法教学的巨大作用。
本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的实证研究法,通过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传统英语语法教学难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法。
第二,构式语法视角下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克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种种困难,有助于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成效。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努力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发现教学;改变过分注重语言形式准确性的教学,融入交际教学,关注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突出语言的交际性。
构式语法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构式语法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摘要]在中国,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学习,忽略了语法形式对语义的表达以及形式与意义的结合,这就给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带来了诸多困难。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语法教学方法相继出现,但是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强调形式和意义及功能的匹配、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
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探讨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从而解决现存的语法教学问题,改善现有的语法教学状况。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构式语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好一门外语,必定要掌握好这门语言的语法知识。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们也必须掌握好英语语法知识。
现行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多以传统语法为基础,强调规约性,对描写性不够重视;强调语法形式,对意义关注不够。
因此,与语法相关的各种英语学习问题层出不穷,阻碍了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和使用,亟待解决。
在不同时期,许多语言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语法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法教学的一些问题,但还不够彻底,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还继续存在。
因此,很有必要提出新的语法教学方法。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结合体,强调形式、意义和功能的匹配,强调形式不同,语义和功能有别,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
构式语法实现了准确使用语言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完美结合。
一、构式语法(一)构式语法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构式语法理论是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
其突出贡献是使语言中的形式和意义关系得到很好的说明,并追求把描写和解释结合起来。
构式语法共有五种理论模型,现就简单介绍下其中三种理论模型。
ngacker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对Langacker语言研究方法的专指。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语言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构式语法理论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
的关注。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以及语法与语言实际使用之间的紧密联系。
因此,它已经成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结构是由一系列可重复使用的模具构成的。
这些模具被称为
“构式”,它们是由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组合构成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法是人类
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结合构式语法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英语语法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用构式语法理论来教授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对于初学者,我们可以
通过构式语法理论来讲解英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例如,我们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构建
简单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通过解释这些句型的构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
用法。
其次,我们可以将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教授英语的词汇和短语。
通过教授常见的词汇
和短语构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教授常用的动词短语
构式,如“go for”、“look up”和“put off”。
同时,我们也可以教授名词短语和形
容词短语的结构和用法。
通过以构式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英语的词
汇和短语。
总之,构式语法理论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构式语法理论
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结构、词汇和短语,理解深层次语法结构以及
开展英语写作。
构式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深入拆解 , 为学生 创设合适语境 , 实践 训练 , 借助 不同情境 下 的语境预设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3 . 把握并促进语 用意义与语法知识的结合 。 语言最根本的 作 用在 于交 流 , 因而 , 提高学生英语 实践能力是 教学 的关 键 , 但 传统语 法教学往往更加 注重书面运用 ,对 于学生 的实际应 用能力的培养并 没有 给予 足够的重视 。构式语法在理论 上始 终主张应当重视语用 因素 对语 法的影响 , 对此 , 教师应遵循 构 式语法 内涵的指导 , 在 向学生讲解语法 规则的同时 , 要 结合 语 境向学生讲 解不同的语境 下语用的含义 ,把语用 意义 的讲 解 与语法知识 的讲解结 合起来 ,进而促进学生英语 基础 理论 与 实践能力 的整体提升 。 4 . 基 于学生认知发展导向 , 构建认知机制 。传统语法教学 注重语 法规则的讲解 和重复练 习,这样 的教学方 法在 一定程 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在构式语 法理论 中, 每一个构式 既有其 自身的独立 意义 , 又有相对 于整体的组 成意义 。因此 , 教师在构式语 法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 应 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制订“ 形 式与意义” 紧密结合 的教学 策略 , 让学 生将构式作为形式 与意义的共同体进行理解 , 避免 学生对语法结构进行死记硬背 , 以达到最有效 的运用。
大多数学生 的认知水平而 言 ,从 众多实例 中抽象 出一个通用 的应用规则是 十分 困难 的。而构 式语 法理论强调从具体 的例 子中抽象 出语法规则 , 其应用规律更加符合学 生的知识水平 。
传 统英语 语法 教学 侧重 于语法 形式 而甚 少关 注 内在 意 义, 使 得学 生语 言学 习机 械化 , 是不符合语 言教学规律 的。同 时需要注意 的是 , 虽 然构式语 法对构式中 的独立性要求很高 , 但构式之间也可 以相互转化。比如句法中 , 有很多句子 的构式 形式和功能上有很大 区别 , 或有类似意思 , 但 彼此能够实现转 化 。因此 , 教学中应 注意构式之间的联系与转化特性 , 制订从 具体到抽象 , 以学生的认 知发展为导 向的教学策略 , 以切实发 挥英语语法教学 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一言以蔽之 , 构式语法理 论 的提 出与应用加 深了英语教育 工作者对 语法属性 的理解 , 也为 当前英语语法教学指 明了教研新 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外语教学
摘要:构式语法的出现为沉闷的外语教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文在综述了构式语法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构式语法理论的认知基础,就此试图做出一些有益于外语教学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构式语法;外语教学;认知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55-01
一、构式语法简介
构式语法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格语法以及后来fillmore 提出的“框架语义学”、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以及pollard 和 sag的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hpsg)。
构式语法理论一面世,很快在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但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新理论模式对其研究的时间并不长。
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建立在人们的经验和体验之上的,词的意义和词的组合使用都依赖于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ellis 2003:65)。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构式语法出现了众多派别,如以fillmore,kay 和o’connor 等人为代表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lakoff 和goldberg 为代表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langacker 和taylor 等人为代表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以及以croft 为代表的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李小华,王立非,2010)。
goldberg(1995)提出了“构式”的主要观点:如果用c代表独立构块,把c看成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c能够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论形式(fi)还是意义(si)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 c 自身的组成成分或其它已有的构块推测出来。
换句话说,构式本身具有独立的形式和语义,一个构式的意义无法从组成的各部分意思中推知。
二、构式语法的认知基础
构式语法是在批判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的以语用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构式语法强调语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并且一直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
该体系研究语言的一般规律和特定构式,是不可还原性理论,因为它是用来记录所有言语表达的实际情况,包括可以分解和不可分解的语言形式。
在基于用法的模式中,语法是从最一般的到最特殊的语言单位构成一个连续系统。
构式语法家认为,构式知识就如同普通知识,是一个整合的激发的网络。
这与认知科学中的联通主义connectionism理论认为语言知识被表征为一个网络是一致的,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处于不同的层次,有的节点是其他节点的体现,这样人们在大脑中储存的网络就把各个层次的结构都包括在内了。
使用频率在语言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任何结构只要使用频率足够高,都可以成为单位储存在网络中,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固化程度(degree of entrenchment)存在区别,频率较高的语法表达式和语法模式在心理语法中的固化程度高于频率较低的表达式。
这直接影响语法构式的能产性。
构式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网络,构成语言知识系统。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构式语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和框架。
外语教学要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分析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教授者、教学大纲、教材、测试)来调整教法,使学习者更有效第习得外语。
(一)重视归纳教学法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不可推导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最好先让学习者在现有语料中收集某一结构使用的例子,分析这种结构。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实际外语能力,选用一些含有地道的、高频构式的生语料,如某些动词的论元结构构式等。
而熟语料的选择能够让学习者习得高度图式化的构式,可以帮助学习者从使用事件或自然发生的语言使用中抽取构式的图式。
(二)培养语块教学意识,加强语块敏感度
构式的一个具体化存在形式便是语块。
郭熙煌(2009)认为,语块是语言的基本交际单位,语块结构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的大部分话语都是通过语块来实现的。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语块教学意识,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学生提供语块,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语块的敏感度,教给学生识别语块的方法,在课堂上引入语块辨认练习,教会学生怎么学。
对学习者而言,由于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的制约,直接的语块教学比间接的、内隐的语块教学目的
性更强,效果更好。
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本族语者还是非本族语者,他们对带有习语或固定、半固定搭配意义的词串、出现频率高的词串比不含语块的结构处理得要快得多。
这表明通过对语块的系统学习、记忆和训练,可以加强他们对语块的敏感度,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三)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构式整体意识
构式语法强调整体意义的研究与把握。
传统语法讲英语句子和短语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即先讲句中的词汇,然后解释句义或短语意义。
这种演绎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法概念的理解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语法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
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我们不妨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教会学生把握构式的整体意义,在交际语境中实施语法教学以寻求意义与形式的统一。
(四)习语可以成为一个外语教学的突破口
虽然构式语法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尚不成熟,致使其无法全面应用于外语教学与学习。
但构式语法与习语的融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习语和其他构式一样,其特点是无法各部分中推测整体意义。
但习语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又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旦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习语,自己的外语会显得很地道。
不幸的是,习语是我们目前外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因为在我们的传统外语教学中,老师讲授一些语法规则让学生根据这些语法规则来推测句子的意思,但习语正式无法用传统的、固定的语法规则所能推测。
于是,我们可以借助构式语法对习语的深入研究探寻英语习语习得和
教学的方法。
构式语法对习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可能是其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相结合最可行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李小华、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的构式语法视角:构式理论与启示[j].外语学刊,2009(2).
[2]袁平、吴咏花.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探析语法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3]郭熙煌.语块的认知与外语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