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滨州市中考复习专题学案:1-2地图

合集下载

最新中考地理复习学案(带答案,相当好用!)一轮七上地图1

最新中考地理复习学案(带答案,相当好用!)一轮七上地图1

地图(第1课时)复习目标1.明确地图的分类,会正确选择地图。

2.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熟练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3.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4.熟练掌握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复习重难点1.指向标定向、经纬网定向的运用2.比例尺的选择、大小范围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复习学案学习任务一:地图三要素之方向阅读七上教材P7-8页文字及图1-14,在熟练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说出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并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一、基础知识巩固1.地图的三要素主要有、、。

2.一般定方向:判别方向时,要面向地图,上下,左右。

3.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

4. 经纬网定方向:根据经纬线判别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复习诊断1.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A.东北→正东→正北B.正北→东北→西北C.正北→正东→西北D.东北→正东→西北2.读某地平面图判断,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学习任务二:地图三要素之比例尺阅读七上教材P9页文字及P10图1-17/18,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知道比例尺大小及其意义,能根据常用图例,正确识别地理事物并会量算其距离。

一、基础知识巩固1、概念:表示比缩小的程度,又称缩尺。

2、公式: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式:例如1:500 000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000厘米4、比例尺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小结:在图幅相同情况下,地图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内容愈。

地图比例尺愈小,表示范围愈,内容愈。

例题1.在图幅不变的前提下,把一副比例尺为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放大一倍,则比例尺放大后的新图()A.所表示的范围与原图一样B.所表示的范围是原图的2倍。

地理复习学案(答案)

地理复习学案(答案)

一、 地图三要素一、知识要点梳理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

考点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4、野外定向的方法有哪些?①指南针定向法;②北极星定向法; ③太阳定向法;考点二: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_大,内容 简略 。

考点三:图例和注记(记住课本P10、P112常用图例)二、地球概况、纬线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不规则 球体.2、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__5.1亿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6371__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__4万__千米.考点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两种形式( )( )( )( ) ( )( )( )( )(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时针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考点三:纬线 1、纬线的特点2、纬度的划分:____赤道_____南北____北____南__纬度的分界线。

又是最__长___的纬线。

4、特殊纬线:赤道的纬度是 0°,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 ,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S ,北极圈的纬度是66.5°N ,南极圈的纬度是66.5° S ,北极点的纬度是90°N_,南极点的纬度是90°S 。

5、低中高纬度范围:低纬度的范围是 0°至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至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至90°。

地图复习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地图复习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专题一 地图 课型: 复习课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集备人:黄吉强、刘文奇、王锦星 执教:教学内容纪实与反思 【复习目标】1.密切关注身边的地理,了解地理对人类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影响都很大。

2.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怎样在地图上判定方向。

(2)在野外(北半球)怎样确定地平面方向。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大小比较及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4)在地图上能看懂图例和注记,获取地理信息。

画图时,能正确设计或使用图例和注记。

3.学会使用地图和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地图。

4.绘制学校或村庄的简单平面图。

5.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1)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3)判断坡度陡缓。

(4)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复习过程】考点一:我们怎样学地理1、地图概念: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图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的相应位置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2、 地图的分类考点二:地图三要素1、方向分类判断方法 一般的地图面对地图,通常采用“上_ 下 ,左 右 ”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 方 有经纬线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比例尺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比例尺的分子、分母单位要统一) 表示方式 线段式:数字式:1∶3000 000或1/3000 000传统地图 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 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现代化地图 遥感地图、电子地图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大小比较 比较它们 的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 ,比例尺越 ;分母 ,比例尺与地图范围和内容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如北京市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如中国地图)3、图例和注记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理专题复习学案一 地图三要素

地理专题复习学案一   地图三要素

八年级地理专题复习学案一地图三要素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一般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______。

(平移、延长、旋转)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北极点只有一个方向____;南极点课有一个方向_____。

归纳整合:有经纬网的地图要充公根据经纬线定向,一定要沿着经线和纬线做出指向标,再定向。

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属于_______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属于______时针方向。

(野外定向的方法有哪些?P8)考点二:比例尺1、比例尺概念、公式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___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

(可互化)3、大小比较,要化为统一的形式---数字式4、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归纳整合:比例尺在比较大小时要化为数字式进行比较;在进行计算时尽量把分子约成1,单位化统一。

考点三:图例和注记记住课本P10常用图例二、考点训练题组考点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2009年贵州)读图,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方向。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009湖南邵阳)家住邵阳的初中学生小明暑假期间去杭州去看望外婆。

下火车后他顺利地找到了外婆家。

第二天,他浏览了杭州名胜西湖。

整个过程中,地图为小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南方地区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图;④杭州西湖导游图。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2-3题2、对小明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A①B②C③D④3、如果图幅大小一致,上述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2008山东德州)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

4.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5.①地位于②地的()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6、(2008年徐州)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网定向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7、(2008湖南益阳)读下图,敌军指挥部位于我军指挥部的A西北方向B正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8、(2007广东汕头)右面是某中学平面图,校门朝向是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考点二:地图上的比例尺9、(2009年江苏镇江)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600万B、1:6000C、1/60000000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6千米10、(2009辽宁葫芦岛)下面两幅图是“我国辽宁、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图幅大小相同)及其各自的人口、面积数据。

2018年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学案:第五章基本图形二第28讲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相似形

2018年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学案:第五章基本图形二第28讲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相似形

第28讲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课时 相似形相似形1.比例线段.比例线段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比例比例 线段线段定义定义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a基本基本 性质性质若a b =c d,则ad ad==bc.bc.当当b =c 时,时,b b 2=ad ad,那么,那么b 是a 、d 的比例中项.比例中项.黄金黄金 分割分割 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AC>BC)BC(AC>BC),如果,如果AC 是线段AB 和BC 的比例中项,且AC AB =BC AC =5-12≈0.6180.618,,那么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割点.2.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基本基本 事实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 c推论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成比例.3.3.相似图形的有关概念相似图形的有关概念相似图形的有关概念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相似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a相似多相似多边形边形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如果它们的角分别 ,边 ,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相似多边形对应 的比叫做相似比.的比叫做相似比.(1)(1)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2)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三相似三 角形角形 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_ _ ,三条边,三条边 ,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当相似比等于1时,这两个三角形时,这两个三角形 . 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判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a 判定2 三边三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3 两边两边 且夹角且夹角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4 两角分别两角分别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5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拓展拓展直角三角形中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都与原三角形相似.两个三角形都与原三角形相似.5.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性质性质1.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 ,对应边对应边. a2.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周长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周长的比都等于比都等于.3.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三角形 的重心的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分每一条中线成1∶2的两条线段.拓展拓展如图,△ABC 中,∠中,∠ACB ACB ACB==909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有下列结论.则有下列结论.①AC 2=AD·AB;=AD·AB;②BC 2=BD·AB;=BD·AB;③CD 2=AD·BD;=AD·BD;④AB AB··CD CD=AC·BC.=AC·BC.=AC·BC.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考试要求要求基本基本 思想思想转化思想:证角相等,证比例线段往往转化为证相似三角形;测量问题,往往构建相似三角形,即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往往构建相似三角形,即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问题来解决.b1.(2017·杭州.(2017·杭州))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B,,AC 上,DE DE∥∥BC BC,,若BD BD==2AD 2AD,,则( ( )A .AD AB =12 B .AE EC =12 C .AD EC =12 D .DE BC =12 2.(2015·嘉兴.(2015·嘉兴))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C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A ,B ,C ;直线DF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D ,E ,F.AC 与DF 相交于点H ,且AH AH==2,HB HB==1,BC BC==5,则DEEF的值为的值为( ( ( )A .12B .2C .25D .35 3.(2015·嘉兴.(2015·嘉兴))如图是百度地图的一部分如图是百度地图的一部分((比例尺1∶4000000).按图可估测杭州在嘉兴的南偏西偏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方向上,杭州到嘉兴的图上距离约2cm ,则杭州到嘉兴的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上.(1)(1)要判断△ADB 要判断△ADB 与△ABC 相似,添加一个条件是相似,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DB∽△ABC,若△ADB∽△ABC,AB AB AB==4,AD AD==2,则AC AC==________________;; (3)(3)通过通过通过(1)(1)(1)、、(2)(2)解答,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哪些知识?解答,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哪些知识?解答,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哪些知识?【归纳】通过开放式问题,归纳、疏理比例、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相似三角形性质、判定.类型一 比例性质、黄金分割等相关概念例1 (1)(2016·山西(1)(2016·山西))宽与长的比是5-12(约0.618)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给我们以协调和匀称的美感.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画出黄金矩形:作正方形ABCD ABCD,,分别取AD AD、、BC 的中点E 、F ,连结EF EF;以点;以点F 为圆心,以FD 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作GH⊥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则图中下列矩形是黄金矩形的是,则图中下列矩形是黄金矩形的是( ( ( )A .矩形ABFEB .矩形EFCDC .矩形EFGHD .矩形DCGH【解后感悟】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DF 的长,再根据DF DF==GF 求得CG 的长,最后根据CG 与CD 的比值为黄金比,判断矩形DCGH 为黄金矩形.为黄金矩形.(2)(2) 已知x 3=y 4=z 6≠0,求x +y -z x -y +z 的值.的值.【解后感悟】这类题我们一般是设辅助未知数k ,即比值为k ,把所有字母都用含有k 的式子表示出来,从而达到计算或化简的目的.示出来,从而达到计算或化简的目的.1.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宽约为,则它的宽约为( ( ( )A .12.36cmB .13.6cmC .32.36cmD .7.64cm 2.(2015·扬州.(2015·扬州))如图,练习本中的横格线都平行,且相邻两条横格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 、B 、C 都在横格线上,若线段AB AB==4cm ,则线段BC BC==cm .类型二 相似多边形例2 已知矩形ABCD 中,中,AB AB AB==1,在BC 上取一点E ,沿AE 将△ABE 向上折叠,使B 点落在AD 上的F 点,若四边形EFDC 与矩形ADCB 相似,则AD AD==( ( )A .5-12B .5+12C .3D .2 【解后感悟】解题关键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解后感悟】解题关键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3.(2015·葫芦岛.(2015·葫芦岛))如图,在矩形ABCD 中,中,AD AD AD==2,CD CD==1,连结AC AC,以对角线,以对角线AC 为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矩形ABCD 的相似矩形AB 1C 1C ,再连结AC 1,以对角线AC 1为边作矩形AB 1C 1C 的相似矩形AB 2C 2C 1,…,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矩形AB n C n C n -1的面积为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例3 (2016·南充(2016·南充))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P 为正方形内一动点,若点M 在AB 上,且满足△PBC∽△PAM,延长BP 交AD 于点N ,连结CM.(1)(1)如图如图1,若点M 在线段AB 上,求证:AP⊥BN;上,求证:AP⊥BN;AM AM AM==AN AN;;(2)①如图2,在点P 运动过程中,满足△PBC∽△PAM 的点M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的延长线上时,AP AP AP⊥⊥BN 和AM =AN 是否成立?是否成立?((不需说明理由不需说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使得PC PC==12?请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解后感悟】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利用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应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利用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4.(1)(1)如图,在△ABC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B,,AC 上,且AE AB =AD AC =12,则S △ADE ∶S 四边形BCED 的值为( ( )A .1∶3B .1∶2C .1∶3D .1∶4(2)(2) (2016·河北(2016·河北))如图,△如图,△ABC ABC 中,∠中,∠A A =7878°,°,°,AB AB AB==4,AC AC==6.6.将△ABC 将△ABC 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的是( ( ( )5.(1)(2015·自贡)将一副三角板按图叠放,则△AOB 与△DOC 的面积之比等于 .(2)(2015·无锡市南长区模拟(2)(2015·无锡市南长区模拟))如图,△如图,△ABC ABC 中,中,AB AB AB==5,BC BC==3,CA CA==4,D 为AB的中点,过点D 的直线与BC 所在直线交于点E ,若直线DE 截△ABC 所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DE DE== .类型四 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问题例4 如图,点A ,B ,C ,D 为⊙O 上的四个点,上的四个点,AC AC 平分∠BAD,平分∠BAD,AC AC 交BD 于点E ,CE CE==4,CD CD==6,则AE 的长为的长为( ( ( )A .4B .5C .6D .7【解后感悟】本题运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得出∠CAD =∠CDB,证明△ACD∽△DCE.=∠CDB,证明△ACD∽△DCE.6.(1)(1)已知:在△ABC 已知:在△ABC 中,中,BC BC BC==1010,,BC 边上的高h =5,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BC,交AC 边于点F.F.点点D 为BC 上一点,连结DE DE、、DF.DF.设点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函数图象大致为( ( ( )(2)(2015·杭州模拟(2)(2015·杭州模拟))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①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的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②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矩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均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则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两人都对.两人都对B .两人都不对.两人都不对C .甲对,乙不对.甲对,乙不对D .甲不对,乙对.甲不对,乙对(3)(3) (2015·滨州(2015·滨州))如图,在x 轴的上方,直角∠B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y =-1x 、y =2x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OAB 的大小的变化趋势为的大小的变化趋势为( ( ( ) )A .逐渐变小.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逐渐变大C .时大时小.时大时小D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7.(2016·龙东.(2016·龙东))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直线AD 上,上,AE AE AE==13AD AD,连结,连结CE 交BD 于点F ,则EF∶FC 的值是的值是 .【课本改变题】教材母题--浙教版教材九上第149页第5题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 ABC,它的边,它的边BC BC==120mm ,高AD 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B,,AC 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 ,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 ?请你计算.?请你计算.(2)(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方法与对策】本题是课本改变题,试题设置上主要是三角形和矩形的组合,通过基本图形是相似三角形,揭示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式来解决问题,再深入探究,规律性较强,这种题型是中考常用的命题方式.常用的命题方式.【找不准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边】【找不准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如图,△如图,△ABC 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且△ABC∽△D 上,且△ABC∽△DBA BA BA,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 .AB 2=BC·BD =BC·BD B .AB 2=AC·BD =AC·BDC .AB AB··AD AD=BD·BC =BD·BC =BD·BC D .AB AB··AD AD=AD·CD =AD·CD =AD·CD参考答案 第28讲 图形的相似 第1课时 相似形【考点概要】【考点概要】2.成比例成比例 3.形状形状 相等相等 成比例成比例 边 相等相等 成比例成比例 全等全等 4.平行平行 成比例成比例 成比例成比例 相等 相等相等 成比例成比例 5.相等相等 成比例成比例 相似比相似比 平方平方【考题体验】【考题体验】1.B 2.D 3.45 80km 【知识引擎】【知识引擎】【解析】(1)添加条件是∠ABD =∠C 或∠ADB =∠ABC 或者AD AB =AB AC ; (2)由△ADB ∽△ABC ,得AD AB =ABAC,得AC =8; (3)相似三角形知识:性质、判定等.相似三角形知识:性质、判定等. 【例题精析】【例题精析】例1 (1)(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CD CD==2,CF CF==1.1.在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DCF 中,中,DF DF DF==12+22=5,∴FG FG==5,∴CG CG==5-1,∴CG CD =5-12,∴矩形DCGH 为黄金矩形.故选D . . (2)(2)(2)设设x 3=y 4=z 6=k(k≠0),根据题意,得x =3k 3k,,y =4k 4k,,z =6k 6k,所以,所以x +y -z x -y +z =3k 3k++4k 4k--6k 3k 3k--4k 4k++6k =k 5k =15. .例2 B 例3(1)(1)如图如图1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B==BC BC==CD CD==AD AD,,∠DAB DAB=∠ABC=∠BCD=∠D==∠ABC=∠BCD=∠D==∠ABC=∠BCD=∠D=909090°,°,∵△∵△PBC PBC PBC∽△∽△∽△PAM PAM PAM,∴∠,∴∠,∴∠PAM PAM PAM=∠PBC,=∠PBC,PM PC =AM BC =PA PB,∵∠,∵∠PBC PBC PBC+∠PBA=+∠PBA=+∠PBA=909090°,∴∠°,∴∠°,∴∠PAM PAM PAM+∠PBA=+∠PBA=+∠PBA=909090°,°,∴∠∴∠APB APB APB==9090°,∴°,∴°,∴AP AP AP⊥⊥BN BN,∵∠,∵∠,∵∠ABP ABP ABP=∠ABN,∠=∠ABN,∠=∠ABN,∠APB APB APB=∠=∠=∠BAN BAN BAN==9090°,∴△°,∴△°,∴△BAP BAP BAP∽△∽△∽△BNA BNA BNA,∴,∴PA PB PB==ANAB AB,,∴AN AB =AM BC,∵AB AB==BC BC,,∴AN AN==AM. AM. (2)①仍然成立,(2)①仍然成立,AP AP⊥⊥BN 和AM AM==AN.AN.理由如图理由如图2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是正方形,∴AB AB AB==BC BC==CD CD==AD AD,∠,∠,∠DAB DAB DAB=∠ABC=∠BCD=∠D==∠ABC=∠BCD=∠D==∠ABC=∠BCD=∠D=909090°,∵△°,∵△°,∵△PBC PBC PBC∽△∽△∽△PAM PAM PAM,∴∠,∴∠,∴∠PAM PAM PAM==∠PBC,PM PC =AM BC =PA PB,∵∠,∵∠PBC PBC PBC+∠PBA=+∠PBA=+∠PBA=909090°,∴∠°,∴∠°,∴∠PAM PAM PAM+∠PBA=+∠PBA=+∠PBA=909090°,∴∠°,∴∠°,∴∠APB APB APB==9090°,∴°,∴°,∴AP AP AP⊥⊥BN BN,,∵∠∵∠ABP ABP ABP=∠ABN,∠=∠ABN,∠=∠ABN,∠APB APB APB=∠BAN==∠BAN==∠BAN=909090°,∴△°,∴△°,∴△BAP BAP BAP∽△∽△∽△BNA BNA BNA,∴,∴PA PB =AN AB ,∴AN AB =AM BC,∵,∵AB AB AB==BC BC,∴,∴,∴AN AN =AM. AM. ②这样的点P 不存在.理由:假设PC PC==12,如图3中,以点C 为圆心12为半径画圆,以AB为直径画圆,为直径画圆,CO CO CO==BC 2+BO 2=52>12+12,∴两个圆外离,∴∠,∴两个圆外离,∴∠APB APB APB<<9090°,这与°,这与AP⊥PB 矛盾,∴假设不可能成立,∴满足PC PC==12的点P 不存在.不存在. 例4 设AE AE==x ,则AC AC==x +4,∵,∵AC AC 平分∠BAD,∴∠平分∠BAD,∴∠BAC BAC BAC=∠CAD,∵∠=∠CAD,∵∠=∠CAD,∵∠CDB CDB CDB=∠BAC(圆周角定=∠BAC(圆周角定理),∴∠,∴∠CAD CAD CAD=∠CDB,∵∠=∠CDB,∵∠=∠CDB,∵∠ACD ACD ACD=∠DCE,∴△ACD∽△DCE,∴=∠DCE,∴△ACD∽△DCE,∴CD CE =AC DC ,即64=x +46,解得:,解得:x x =5.故选B .【变式拓展】【变式拓展】1.A 2.12 2.12 3.3.5n 22n 2n--1 4.(1)C (2)C 5.(1)1∶35.(1)1∶3 (2)2或103 6.(1)D (2)A (3)D 7.23或43 【热点题型】【热点题型】【分析与解】【分析与解】(1)(1)(1)设矩形的边长设矩形的边长PN PN==2y mm ,则PQ PQ==y mm ,由条件可得△APN∽△ABC,∴PN BC BC==AEAD AD,,即2y 120=8080--y 80,解得y =2407,∴PN PN==2407×2=4807(mm ),答: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407mm ,4807mm ; (2)(2)设设PN PN==x mm ,由条件可得△APN∽△ABC,由条件可得△APN∽△ABC,∴∴PN BC =AE AD ,即x 120=8080--PQ 80,解得PQ PQ==8080--23x.∴S =PN·PQ==PN·PQ=x(80x(80x(80--23x)x)=-=-23x 2+80x 80x=-=-23(x (x--60)2+24002400,∴,∴,∴S S 的最大值为2400mm 2,此时PN PN==60mm ,PQ PQ==8080--23×6060==40(mm ). 【错误警示】A .∵△.∵△ABC ABC ABC∽△∽△∽△DBA DBA DBA,∴,∴AB BD =BC AB ,∴,∴AB AB 2=BD·BC.=BD·BC.。

《初三一轮复习总结地理学案》

《初三一轮复习总结地理学案》

初三地理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1)一、知识结构梳理1、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亿平方千米。

2、纬线的三个特点:①形状都是_______②长度________,其中________最长,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短③指示______________方向。

3、纬度的划分:以_________为零度,往南往北各划_______度,往北的为_____,用“______”作代号;往南的为_________,用“_________”作代号。

几条特殊纬线度数: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4、经线的三个特点:①形状都是________②长度都____________③指示_____方向。

5、经度的划分:以_________为零度,往东往西各划_______度,往东的为_____,用“______”作代号;往西的为_________,用“_________”作代号。

6、南北半球的划分:以为______分界线,以北的为______半球,以南的为____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分界线。

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有什么特征?。

二、典型例题1、读下列两图,完成下列要求:(1)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 B(2)两点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3)与A点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与B点相对的那条经线是。

2、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出发点()A出发点B以北C以西D以东三、强化训练1、关于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的分界线D南北纬的分界线2、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西经的分界线C零度经线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下列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是()A 162ºE、32ºNB 170ºE、55ºNC 19ºW、70ºND 110ºW、10ºN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19ºE、10ºS B15ºW、45ºN C21ºW、30ºN D15ºE、35ºS5、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还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19ºW、29ºN B15ºW、30ºS C160ºW、20ºN D170E、25ºN6、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300N,1600EB、300N,200WC、300S,200WD、300S,1600E7、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地球表面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上最大圆周长为4千米D地球的所有半径都是相等的8、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地面的高低不平B海边望船,先看到桅杆C登高可以望远D麦哲伦道次成功环球航行9、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 赤道上B. 北极点上C. 南极点上D. 本初子午线上初三地理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2)一、知识结构梳理1、经纬网上经纬度的写法(包括两极地区俯视图)2、在经纬网上判断方向(包括两极地区俯视图)二、典型例题1、纬线图回答:(1)写出各点和经纬度A B C(2)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南半球的是点;(3)在图中描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A: 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B: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C: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04)1-2-3(图例和注记)学案

(04)1-2-3(图例和注记)学案

学案主人主人班级学案序号:04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学习目标1、认识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和注记2、通过实例说明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学习重点认识常见的图例和注记学习程序学习内容(教材P10~14)学习笔记一、练习反馈二、自学讨论1、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2、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叫做。

三、展示提升1、动手绘制常用图例。

首都长城河流湖泊主要城市铁路公路山峰沙漠飞机场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线洲界国界、未定国界2、右图为“杭州西湖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1)据图示信息设计一条“游览西湖主要旅游景点”的路线图。

(提示:任意选择起点,线路应避免重复,依次说出要游览的主要景点,不一定每个景点都要游览)2)小明想利用上图估算“断桥残雪”景点到“平湖秋月”的距离他能算出来吗?为什么?3)“断桥残雪”到“平湖秋月”的实地距离约为900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是4)请简单写出右图中的几个图例编写者:阳月、刘鹏编写日期:2013年09 月09日审核人:3、读右图,回答问题。

1)若中国领土的最北端A到最南端B的图上距离为5.5厘米,则A、B两地的实地距离为千米。

2)一艘轮船从海域①驶向海域②,然后驶向海域③,其行进方向是先向方向,再向方向。

3)请将图中的比例尺化成数字式4)若此时盛行东北风,则轮船在由时(①驶向②或②驶向③)是顺风行驶。

5)图中D是我国的四川省,位于图中C北京的方向。

四、梳理巩固五、抽测达标右图是某动物园的一幅导游图,据图回答1~2题。

1、该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C.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2、该图没有标题,如果由你来命名,下列题目你认为最确切的是()A.动物园地图B.动物园地形图C.动物园旅游图 D.动物园各种动物分布示意图3、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4、在地图上,常用“▲8844.43 珠穆朗玛峰”来表示世界最高峰,其中属于注记的是()A 、▲ B、 8844.43C、珠穆朗玛峰D、8844.43珠穆朗玛峰5、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的是()A.B.C.D.伏口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地理 1.1地球复习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地理 1.1地球复习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专题复习——地球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5.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学习目标:1.运用演示实验、图文资料等识记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地球的大小;2.运用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以及判断两地的位置关系或某一地理事物的运动方向等;3.通过公转和自转中的生活现象,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其产生的原因;4.利用地球仪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利用比较法归纳总结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5.会通过数轴方式换算地方时。

重点:1.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以及判断两地的位置关系。

2.利用地球仪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利用比较法归纳总结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难点: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以及判断两地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典题跟踪】(1) (2016·滨州学业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2)(2015·滨州学业考)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X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地球的大小:【典题跟踪】(2014·滨州学业考)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纬线经线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_,长度经线的长度_______________ 赤道___________,两极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方向_____方向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二、地球仪1.经、纬线特点:2.纬度和经度:3.经纬网: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多方面的定位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地图主备人:幸福中学地理组审核人:张元芳授课人:日期: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4.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在地形图上熟练识别五种主要的山体部位;2.通过学案梳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地图的选择等;3.运用读图,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条件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技能。

重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熟练识别五种主要的山体部位;难点: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条件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实践技能。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三要素:(1)方向。

【典题跟踪】1.(2019·烟台学业考)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烟台的小明绘制了学校的平面图(如图)。

据此完成。

夏季开窗的时候,音乐楼随风传出的声音往往会干扰教学楼中文化课的正常进行。

小明学校拟建一座音乐楼。

如果只从盛行风向角度考虑,音乐楼最不适宜布局在校园的()A.西北角B.东北角C.西南角D.东南角2.(2019·宿迁学业考)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有可能到达()A.北极B.南极C.北京D.赤道答案:1. D 2.C (2)比例尺。

①定义及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方式。

③大小及意义。

【典题跟踪】1.图中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 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约是 ( ) A.1∶6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 400米 C.1∶60 000 D.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2 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C.D.1∶60 0003. 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答案:1. C 2. A 3. D (3)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_____。

②注记:地图上的_____说明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_____。

【典题跟踪】科考队在新疆考察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下列哪种图例最能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 ( ) 答案:A 2.地图分类:(1)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_______、水文图、植被图等。

比例尺 表示范围 表示内容 图A___大_____图B ___ 小 _____(2)社会经济地图:包括_______、农业图、商业图、_______、人口分布图等。

(3)新型地图:包括遥感图像、_________等。

【典题跟踪】(2019·郴州学业考)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应查阅()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韩国政区图D.美国政区图答案: C二、学看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与坡度陡缓:3.等高线与山地不同部位:4.分层设色地形图:_____表示海洋,_____表示平原,_____表示低山丘陵,山地和高原用_______表示,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典题跟踪】1.(2019·郴州学业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外出考察某山地时,准备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如图),以便确定登山线路。

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甲,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线路()A.①线路B.②线路C.③线路D.④线路(2019·庆阳学业考)下图为“局部等高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甲、乙两地之间建有空中索道,乘索道从低处往高处运动的方向是()A.由东南向西北B.由西北向东南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3.已知图示地区有一瀑布景观,它可能在()A.甲B.乙C.丙D.丁答案:1. C 2. B 3. D【合作探究】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3、判读陡崖的方法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探究结论】缓坡处等高线稀疏;陡坡处等高线密集。

4、利用握紧的拳头巧记地形部位: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

手腕一端为缓坡,手指头一端为陡坡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海拔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没有标注数字的等高线按等高距推算,相对高度即为海拔差。

(2)距离判断:利用比例尺判断图中公路、桥梁、河流及两点间的距离。

(3)气温推测:山麓与山顶存在气温差。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选建水库(电站)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地区“口袋型”洼地处。

(5)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沿等高线。

选在缓坡,避开陡崖,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6)自来水厂位置选择:自流引水最佳,故水厂比水库位置低为好,路线不宜太平坦,且在城镇上游水质好。

(7)农业区规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地多发展林业(陡坡发展林业,缓坡可开垦梯田),高原多发展牧业。

【归纳总结】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地形类型的判读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陡崖如左图【方法突破】等值线图判读的步骤和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1)读等值线上的点规律一:一般来说,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2)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来说,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差值)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即等值线的“高低原理”。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弯曲处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典型例题】北京时间2019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①世界地形分布图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③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④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⑤电子地图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③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3.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4.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是5 50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的地图上,我国南北两端的图上距离为( )A.9厘米B.10厘米C.11厘米D.11毫米5.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中国地图B、山东省地图C、滨州市地图D、阳信县地图6.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B.图幅相同,图上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越大C.图幅相同,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选用的比例尺就越大D.1/50000的比例尺比 1:500000的比例尺小[2019·济宁中考]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下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7~8题。

7.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4.5℃,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是( )A.-20.5℃ B.20℃ C.29℃ D.14℃8.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二、综合题1.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米。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

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千米。

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5)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

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应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

(答出一项即可)。

3.滨州市某初中打算利用清明节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一次地理游学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到达甲村后,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路线,其中登山较为容易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到达A地时,测得气温为18℃,此时B点的气温是________。

(3)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若从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5)甲、乙、丙三个村庄,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三个村庄中,甲村的历史最悠久,人口也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临沂中考]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近年来,由于中部山区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图中④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图中①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

(选择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