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员国家职业标准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标准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标准
一、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适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观赏植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等行业发展的需求, 面向果蔬花卉生产、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等职业群, 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能够从事具有农场管理、果园技术员等工作, 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面向
面向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有: 温室管理员、农作物种植技术员、植保技术员、育苗技术员、组培技术员、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员、肥料配方师等。
表1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
农业推广,职位表

农业推广,职位表
摘要:
一、农业推广的概述
1.农业推广的定义
2.农业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二、农业推广的职位表
1.职位名称及职责
2.职位要求与任职资格
3.农业推广职位的发展前景
正文:
农业推广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旨在通过传播农业知识、技能和信息,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增加农业产值,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农业推广领域中,存在着多个职位,各职位负责的工作内容与农业推广的目标紧密相连。
以下是农业推广职位表的概述:
1.职位名称及职责
农业技术指导员:负责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农村经济指导员:负责指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
生活条件。
2.职位要求与任职资格
农业推广职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要求具备农业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部分职位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也是农业推广工作人员所必备的。
3.农业推广职位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推广领域将持续扩大,对农业推广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农业推广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在农业推广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此外,农业推广职位还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如农村基层人才政策、农业技术人才培训政策等,有利于农业推广人才的成长。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评定标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须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工作需要和科学发展,提出在本地区本专业推广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或开创性的推广课题;能够解决重大的、关键性的本专业技术问题,并取得重大推广成果,或撰写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是本学科、本地区学术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或省重大推广项目在本地区的实施;能够培养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后,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高级职称(高级农艺师、高级农经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农业工程师、高级水产工程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一)掌握一门外语。
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一)提出过有重要学术和实用意义的推广课题,在推广技术前沿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二)发表出版具有较大影响的论文、论著;(三)负责指导过国家或省重大推广攻关项目的研究工程工作;(四)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本地区本专业技术推广规划;(五)举办过高层次、高水平的科学讲座,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或指导高级技术人员工作;(六)解决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疑难问题;(七)获得有较大价值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八)主持或参加过本行业科研攻关项目,在科研前沿取得创新性成果。
六、业绩成果条件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完成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以验收证书或鉴定证书主研人员名单为据);2.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二等奖1项以上或三等奖2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3.获得省(部)级行业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以上或二等奖2项以上或市(厅)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二)主持研制开发的实用技术2项以上,经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鉴定通过,并在适宜区域内推广,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附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证明)。
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职责

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职责岗位背景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农技推广人员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宣传、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促进农产品质量等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1. 收集、整理农业技术信息农技推广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信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定期更新、完善相关技术资料和数据库,以便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服务。
2. 开展农技培训、示范农技推广人员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活动。
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指导、技术讲座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农业先进技术、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3. 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农技推广人员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和农民的反馈意见,确定推广的重点,制定推广策略,并制定相关推广材料。
4. 建立和维护农民技术服务平台农技推广人员负责建立和维护农民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电子、媒体等渠道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建立农技推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建立技术咨询热线,及时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5. 开展农技推广项目农技推广人员负责策划和组织开展农技推广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
通过组织农业科技展览会、技术示范、科技专家讲座等活动,向农民展示农业先进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
6. 建立农民技术培训队伍农技推广人员通过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班和农民技术培训队伍,培养和造就优秀的农技推广人才,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传授推广技巧和方法,提高推广工作的效果。
岗位要求1. 具备农业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和农业政策;2.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农民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协商;3. 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4.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5.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配合,共同完成农技推广工作。
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

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一、概述农业技术员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能够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
为了统一农业技术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了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
二、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1. 具备深厚的农业专业知识,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熟悉农业生产实践和管理方法。
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倡导科学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3.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农民、同事和相关部门有效沟通与协作。
三、技能要求1. 农业生产技术1.1 熟悉农业生产常用农作物的育种、种植、管理、收割、储存和加工等技术要点。
1.2 掌握常见农业病虫害的识别、防治和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1.3 熟悉畜禽养殖的常见品种、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饲料配制等技术要点。
1.4 了解农业设施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温室种植、水肥一体化和无土栽培等。
1.5 具备灌溉、排水和田间土地整理等基本农田水利技术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2. 农业生产管理2.1 能够进行农业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资料采购等工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等生产环节。
2.2 具备农田的土壤检测、养分平衡和肥料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2.3 能够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2.4 熟悉农田灌溉技术,能够合理安排农田的灌溉方案,确保农作物的水分需要。
2.5 具备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维护能力,能够保障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农业技术服务3.1 具备农民培训的能力,能够向农民宣传和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
3.2 能够根据农民的需求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解答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3 具备农田调查和农业项目评估的能力,能够为农民提供农业发展建议和规划。
3.4 能够组织农田示范和农技推广活动,促进农民的技术更新和生产效益提高。
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

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
农业技术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实践中,具备一
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农业技术操作的人员应具备的
技能要求。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的简要描述:
1. 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和农业生产
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2. 农业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常见农业技术操作,如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排灌、收割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判断。
3. 农产品质量检测:了解常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能够进行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判定。
4. 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熟练使用常见的农业机械,能够进行
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
5. 农田土壤管理:了解农田土壤的特性和分类,熟悉常见的农
田土壤管理措施,能够进行土壤肥力调查和施肥方案制定。
6.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熟悉农作物的常见病虫害,了解病虫害
的防治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实施。
7. 农业技术信息管理:能够收集、整理和管理农业技术信息,
了解农业技术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渠道。
8.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了解农业生产的安全生产程序和环境
保护要求,能够进行安全操作,并且能够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环境。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农业技术员国家技能标准的简要描述,实际标
准可能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农业技术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农业技术员是对农业技术员这一职业的技能要求和评价标准。
农业技术员是技术员的一种,需对农业生产过程很熟悉。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般来说,农业技术员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农业生产技能:农业技术员需要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包括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科学知识:农业技术员需要具备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土壤学、植物保护学、肥料学、育种学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业技术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推广能力,能够将新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农民,并帮助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在评价农业技术员的职业技能时,通常会考察其是否具备上述技能,并且能否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的发展。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国家职业标准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国家职业标准一、职业概述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农业和现代科技有效结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的专业技术人员。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实施数字化技术应用,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使农业规模经营、现代经营和精准农业发展。
二、职业能力要求1.了解农业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法。
2.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实际操作经验。
3.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传感器技术等,实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
4.善于沟通协调,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农民、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多方沟通协调,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5.具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农业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落实政策和方案。
7.具备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职业技能标准1.农业生产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包括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养殖、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特点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传感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农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3.农业数字化技术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方案,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并能够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推广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农业技术推广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推理、判断、协调、沟通、计算和表达能力,以及颜色辨别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不少于90标准学时;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不少于60标准学时;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不少于4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具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试验基地,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和相关教学用具。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2)取得相关专业中专毕业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职业技术学院或相应学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取得相关职业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5)获得中级以上农民技术员职称5年的种养大户、技术能手。
——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
结业证书。
——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人员;综合
评审委员不少于5名。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6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8.6 鉴定场所及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备满足技能鉴定需要的场所进行,并配备符合相应等级考核所需的材料、工具、设施和设备。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服务三农。
(2)尊重科学,求真务实。
(3)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4)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2.2基础知识
2.2.1种植业基础知识
2.2.1.1专业基础知识
(1)植物学及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
(2)农作物栽培基础知识。
(3)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基础知识。
(4)土壤与肥料基础知识。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6)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基础知识。
2.2.1.2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知识。
(4)《农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知识。
(5)《植物检疫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知识。
(6)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及政策知识。
2.2.2畜牧业基础知识
2.2.2.1专业基础知识
(1)畜禽品种基础知识。
(2)畜禽营养与生产基础知识。
(3)畜禽疫病防治基础知识。
(4)畜禽饲养与管理基础知识。
(5)畜禽舍建设基础知识。
2.2.2.2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知识。
(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
2.2.3 水产业基础知识
2.2.
3.1 专业基础知识
(1)水产生物学基础知识。
(2)水产养殖及苗种繁育基础知识。
(3)水产捕捞技术基础知识。
(4)水产品加工技术基础知识。
(5)渔业环境及其保护基础知识。
(6)水产增养殖工程基础知识。
2.2.
3.2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知识。
(5)《兽药管理条例》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
(6)《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知识。
(7)《无公害食品标准(渔业系列)》的相关知识。
2.2.4农业机械基础知识
2.2.4.1专业基础知识
(1)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2)常用油料基础知识。
(3)常用农业机械的类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基础知识。
(4)农机化新推广技术的相关知识。
(5)主要农作物栽培基础知识。
(6)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常识。
2.2.4.2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相关知识。
(4)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知识。
2.3 其他知识
(1)农业技术推广知识。
(2)农业经济知识。
(3)信息处理知识。
(4)计算机操作使用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二级农业技术指导员和一级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技术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由于本职业农业技术包含种植、畜牧、水产和农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标准“工作要求”部分暂按照上述几个模块进行编写。
在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时,可根据申报人员的专业和工作内容,从中选择一个模块进行。
3.1种植业技术指导员
3.2畜牧业技术指导员
3.3 水产技术指导员
3.4 农机技术指导员
4.比重表
4.2 技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