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刺绣
中国民间艺术(一)刺绣、编结

——刺绣、编结
主讲:郭春燕
刺 绣
一、概说
民间刺绣是用穿针引线的方法, 将各种彩色丝绒、绒线或棉线在织好 的绸缎布帛等材料上用不同的针法进 行刺缀,从而形成不同的图案、花纹 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凿”或“女 红”。
二、民间刺绣的历史
• 我国民间刺绣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它是伴 随着陶器和织物的诞生以及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 而产生的。 • 迄今为止,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刺绣实物出现在西 周时期。 • 汉 代:普及型和专业性。 • 南北朝: “画绣”的发端。 • 唐 朝:呈现一般的状态,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 宋 代:主要成就是通过画绣体现的。 • 元 代:以服饰刺绣与日用品刺绣为特色。 • 明 清:无论是宫廷刺绣还是民间刺绣,其规模 和技艺都达到了顶峰,见于著录的传世作品及其 丰富。
“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
个字概括之。
2、湘绣
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主要艺术特点: 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 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 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 豪放。 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 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 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辫子股刺绣印痕 (西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鱼伯墓出土
三、民间刺绣的针法
一、锁绣 二、平绣 三、打籽绣 四、钉线绣 五、补绣 六、挑绣 七、连物绣 八、编织绣
四、民间刺绣的种类及其特征
一、四大名绣 二、少数民族刺绣
1、苏绣
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 称,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主要艺术特点 :
下课
Backdrops:
非遗文化刺绣介绍 课件(共16张PPT)

为 兴 盛 , 多 用 于 宫
, 用 料 讲 究 、 技 术
雅 , 民 间 高 档 的 宫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工 刺 绣 , 所 以 在 今
时 候 , 为 区 别 于
绣 ” 。
在 解 放 后 , 逐 渐 形
的 艺 术 特 点 与 风 格
贵 重 , 针 工 巧 妙 得
豪 华 , 格 调 高 雅 。
,面鲜绣统
近质艳融的
看感,为绘
出强形一画
神,象体、
入无逼,书
刺绣体系
艺物湘楚是
湘
术上绣文以 品绣绣化湖
绣
,制品特南
也 有 美 观 适 用 的 日 用
图 案 ,
它
既 有
名 贵
主 要 用
真
丝 丝
线 在
色 的 湖 南 刺 绣 产 品
长 沙 为
中
心 的
带 有
品的真的鲜
。欣丝总明
赏织称湘
。
刺绣体系
粤绣
• 粤绣又称广绣,包括潮州绣。它历史悠久,国内以故 宫藏品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构图繁而不乱,色彩 富丽,光彩夺目,针步均匀多变,纹理分明,多使用 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
古刺刺什
今
绣
绣
么
意 义
体 系
的 起 源
是 刺
录
刺
与
绣
绣
发
展
壹
什么是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 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什么是刺绣
• 刺绣,亦名“针绣”,俗称“绣花”。 • 刺绣最早是一种实用的工艺技术,从实用起步,
中国刺绣简述

粤绣
粤绣 (Guangdong embroidery)又被称为广绣,是 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 称,又被称为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最初创 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 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特色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 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 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 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特点 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
生动。湘绣的传统题材是以 狮、虎、松鼠等,特别是以 虎最为多见画般的素雅品质。 制作过程 印版、配色、饰绷、刺绣、拆 绷、整烫、裱饰
代表作品:
双面绣《花 木兰》、 《狮虎》
蜀绣
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在 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讲 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 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 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 风格。
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丹凤朝 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 “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晨雾依稀,太阳初 升,万物苏醒,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翩翩起舞 的美丽情景。
粤绣大师 许炽光
五、其他绣品
陇绣:又称庆阳香包刺绣
汴绣:宋绣,国宝。《清明上 河图》
十字绣:十字交叉,打十字
中国刺绣简述
目录
一、刺绣的综述
二、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三、民间刺绣
四、中国四大名绣 五、现代绣品
六、刺绣之我见
一、刺绣综述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 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 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 有二三千年历史。主要有苏绣、 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渗透了无数妇女的聪明智 慧和美好的愿望,十指春风, 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 情感。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 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
【中 国民间美术】刺绣

【中国民间美术】刺绣刺绣,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细腻的针法、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古代中国,人们就开始运用刺绣来装饰衣物和生活用品。
从最初简单的图案到后来复杂多变的花样,刺绣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古代,刺绣常常被用于宫廷服饰和贵族用品的装饰,彰显着尊贵和奢华。
而在民间,刺绣则成为了妇女们表达情感、展示技艺的重要方式,她们用针线在布料上描绘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刺绣的种类繁多,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苏绣以其精细雅洁而闻名,针法细腻,色彩柔和,常常描绘出花鸟鱼虫等自然景物,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湘绣则以针法多变、构图严谨著称,其绣品富有立体感,形象生动;蜀绣则注重色彩的鲜艳和明快,图案多以民间传说和吉祥寓意为主题;粤绣则以金碧辉煌、构图饱满为特点,常常运用金银线来增强绣品的华丽感。
刺绣的针法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针法有平针绣、乱针绣、打籽绣、滚针绣等等。
平针绣是最基本的针法,线条平整均匀;乱针绣则打破了传统针法的规律,线条交叉纵横,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打籽绣则是通过在绣面上打出一个个小结,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滚针绣则使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动感。
这些针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刺绣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刺绣的图案题材广泛,涵盖了自然景观、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吉祥寓意等各个方面。
花卉是刺绣中常见的题材,如牡丹象征着富贵荣华,梅花寓意着坚韧不拔;动物图案也深受喜爱,龙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鸳鸯则象征着爱情美满;还有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如福字、寿字、如意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刺绣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刺绣常常与节日、礼仪、民俗等相结合。
例如,在婚礼上,新娘会穿上绣有吉祥图案的嫁衣,寓意着婚姻的美满幸福;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挂上绣有福字、春联等图案的绣品,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刺绣

1
刺绣简介
•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 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 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载,远在 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 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 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 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 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 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 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 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 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中最著名的是顾绣。 • 刺绣在渭南世代相传,遍及全市。花色品种达上百个。主要有枕、 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其内 容多为花鸟虫鱼和风俗画面,潼关一带的妇女,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 素雅的荷花绣于布马镫两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称“东府刺绣 一绝”。随着时代的变化,乡品内容有所更新。同时一些传统绣品已 进入外贸市场。
2
顾绣
•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 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 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 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 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 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它起源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松江(今中国东部上海市)地区的顾氏家族。明代嘉靖年间(公元 1521~1567年)松江府的进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建筑了一座林园居 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绣品精美典雅,技法独到, 常用于家中陈设和馈赠亲友,因此称之为"顾绣"。"顾绣"素来享有" 画绣"的美誉,是中国织绣工艺中的奇葩。
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一、刺绣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
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
说简单点,就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两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品、舞台、艺术品等。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
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
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
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别创新意,尤其利用发绣完成绘画之制作,于世界染织史上从未一见,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二、刺绣历史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了。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
在我国,刺绣的历史极为久远。
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此后,又历经秦汉、唐宋、明清各朝的发展,我国的手工刺绣技艺,呈现出了繁华缛丽的景象。
古代称"黹"、"针黹"。
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
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
《中国民间美术》——刺绣

一 民间刺绣历史寻踪
三、刺绣的发展历史?
(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
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 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雉鸡)图纹的上衣和有宗彝、 水藻、火、米粉、黼、黻图形的下裳(裙)礼服, 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 (黼黻fǔfú古代礼服上锈的半白半黑的花纹)
物品名称: 对凤对龙纹绣浅绢面衾 织绣年代:战国中期 材料:绢 出土时期:1982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
一 民间刺绣历史寻踪
三、刺绣的发展历史?
(三)秦汉时期
刺绣工艺已相当发达。 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所描述的: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 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
在前汉武昭之世,不但帝王之家是“木土衣绮绣,狗 马被缋(毛织品)”,就连一般的富人也服用“五色绣衣, 缛绣罗纨(细绢)、素绨冰锦”,而且坐卧的席子也要“绣 茵”,床上帐幔也是“黼绣帷幄”、“锦绨(tí厚绸子)高 张”,甚至死后殉葬的口袋也是“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 总称)囊缇(tí橘红色)橐(tuó)——囊橐,口袋”。
• 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 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 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 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 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 色的民族刺绣。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雅秀美的自然环境 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一朵朵璀璨的艺术明珠。
•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 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 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 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 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刺绣传统文化介绍

刺绣传统文化介绍刺绣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是通过在织物上用彩线绣出图案和花纹的一种装饰技术。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传统工艺之一。
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刺绣技术。
最早的刺绣作品是用骨针或木针,以草线或植物纤维线在兽皮、兽骨上绣制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刺绣逐渐应用于织物上,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
而在宋代,刺绣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以刺绣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浣纱谱》、《刺绣谱》等,使刺绣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刺绣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刺绣作为一种装饰手法,通过绣制各种图案和花纹,可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刺绣作品以其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绣工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其次,刺绣作为一种传统工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的刺绣作品,往往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历史传承,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
再次,刺绣作为一种手工艺,凝聚了多代绣工的心血和智慧,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刺绣技艺的传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磨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绣工。
因此,刺绣技艺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技术传授,更是一种师徒制度和师徒情感的传递。
刺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古代,刺绣被广泛用于宫廷和寺庙,成为皇室和官方礼仪的一部分。
例如,清代的宫廷刺绣作品以其精致的工艺和华丽的图案,成为皇家贵族的装饰品。
同时,刺绣也在民间流传,成为民间婚嫁、寺庙祭祀、节日庆典等场合的必备品。
例如,绣制的龙凤图案常被用于婚庆场合,寓意吉祥如意。
此外,刺绣还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艺品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的气息。
刺绣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题目:中国民间艺术——刺绣
*名:**
班级:2011级2班
学号:20110941023
指导老师:黄花
课题:中国民间艺术—刺绣
课时:一课时
课型:理论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刺绣是民间工艺中的一种艺术,通过对刺绣的含义、以及对刺绣的的针法、中国四大名绣的特点、现代的刺绣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了解刺绣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对刺绣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民间的艺术,学会怎样去欣赏一幅刺绣作品,掌握刺绣的基本步骤和针法。
了解中国刺绣的发展史和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讲解中国涌现的四大名绣让学生知道交流,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学会欣赏刺绣作品,了解刺绣的分类和针法,掌握刺绣的基本知识.能够了解四大名绣的异同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起爱艺术的热情,从而增强爱学习,爱生活的信心。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各种针法和图案的刺绣作品、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笔、笔记本。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