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

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西方医学的致命局限西方医学界曾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
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
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
”古中医传承生生不息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
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大气所生,并与天地大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作《伤寒杂病论》。
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我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52年。
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
怎样使我们的国魂与医魂归来,只有学习《伤寒论》等经典。
鉴别古中今医家之是非,逐渐走出误区与迷阵,回归经典——从两千年之前,从头学起。
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1、凡病皆本气自病。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
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我眼中的李可学术思想精髓 孙其新

我眼中的李可学术思想精髓孙其新刘观涛按: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忙着我所供职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事务。
应出版社之邀,我负责编辑专门面向中医药大学师生的订阅号“悦读中医”(ydzhongyi)。
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医的希望!我们希望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系列的师承试验班级。
将来本订阅号的诸多师兄,就是青年学子的辅导员啊!而青年学子们的师承实验,又成为我们开发精品教程的源泉。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昨天,我们刊发的李可老先生的文章(封面照片即是李可老先生),得到热烈赞叹,今天,我们特意看法一位李老思想的师承者、主任医师孙其新的演讲。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其新主任医师首先我们来谈谈《附子丸散简效廉》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在济南第二届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会发表的,当时我是出于什么样的思想呢?因为附子谁都想用,但附子大量、久用,对大夫和患者来讲,都是一个心有余悸的问题。
那么如果你想把它做成水丸,那就比较好掌控了,一个人吃1.5g附子粉会怎样?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做试验,刚开始也怕中毒,就按李可的服法,把附子磨成粉30g,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试验,这个试验是在我自己身上做起,吃完以后,一天两天没有什么反应,而且我在做的时候,都是用日本的松夏血压计来测量,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结果发现了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效果。
所以说李可说的这段话:“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不重视临床,对经典多有违背,以为读过两本书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其实误人不浅。
附子是中医手中一味救命仙丹,既然要用附子,就得了解附子,书上写过,不如自己用过,因此,从我开始到第二代、第三代弟子,无一例外都亲尝附子,患病则签字处方服附子,只有自己亲自做过,才可发现真理。
”这一点,我体会的非常之深。
我查找了一下,李可对附子小剂量有哪些论述呢?结果发现,他有一次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在1959-1960年治疗类风关的时候,他治了6例结果都失败了,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小剂量附子是隔衣挠痒,初看这段话,一般则以为李可惯用大剂量附子,而反对用小剂量附子,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他只是在急危重症时喜欢用大剂量附子,这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面,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李可把附子分为“阳虚、阳衰、格阳、亡阳、垂死”5等,大家看第17篇文章就知道了,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
跟师李可老心得2

跟师李可老心得2作者:雒晓东35.论中医的差异性一.病的差异性――二.症的差异性――三.舌的差异性:同一病证,舌脉同一吗?四.脉的差异性:现一病证,舌脉同一吗?五.方的差异性:即或同用一方,量会一致?六.药的差异性:同一药品,一个医院同一个医院的差异,一批有一批的差异。
七.煎服法的差异性八.因的差异性:即或同一内伤外感,因也有异!九.时的差异性:十.地的差异性:十一.体的差异性十二.医的差异性十三.证的差异性怎样看待中医的差异性?要不要解决?能不能够解决?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解决?是值的我们各位同道思考的问题?因为他关系到我们对证的准确把握,对方药的准确把握,最终关系到我们的最终疗效。
36.论中医之内涵总则:以中为医之目标!即谐和、平衡的机状态。
即《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37.论中医补法一、定性:补什么?——气血阴阳(气、血、精、津、液)。
二、定位:补哪里?脏腑经脉五体九窍(气、血、精、津、液)。
三,定量:1.补多少?(250-500-1000-2000ml)2.补多久?3天-(周,日,月,年)四、定方药:1.定方:四君,四物,八珍,归脾,六味,八味同是气虚,用四君还是补中益气?同是血虚,用四物还是归脾?同是阳虚,用四逆还是八味?同是阴虚,用六味还是左归?2.定药:1)同时血虚:用归芎还是阿胶、寄生?2)同时气虚:用人参还北芪。
生晒参,红参,高丽参,西洋参,太子参?3)同时阳虚:用附子,还是肉桂、鹿茸?4)同时阴虚:用熟地还是山萸?五、定时:1.时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时间差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间差异:日年月。
六、药补和食补的特征1.内经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1)治疗则以药,预防则以食2)治疗则以药,善后调理以食!3)药食同进问题a. 川芎天麻,白芷炖鱼头b. 山药粥、莲子百合粥38.治病大法以中为医之目标!一,补!二,泻!三,通:二便,食,血,气四,调五,病种六,对症39.论火神派之内涵(一)火者,阳气之谓也!气化之谓也!中西汇通学派有论言:西医泥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气化者,由气而化,亦由化而为气者也。
中医泰斗李可--中医治病心得

中医泰斗李可--中医治病心得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01—李可老中医治病心得李可老中医是如何用中医给病人看病的?李可老中医的中医看病理论和心得体会。
中医与西医看病有哪些差异?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
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
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吕英李可学术思想一、气一元论:回归汉代以前的中医之路,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四本经典指导下的理法方药治疗疾病,临证实践不分病种,不分年龄,完全按照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篇到厥阴篇(后人称之为六经)进行辩证论治。
六气为一气的变现。
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实是混元一气的体现,先天、后天互为其根。
二、元气:元气乃宇宙、天地、生命之本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道”、“真气”、“虚无”,《易理阐真》命为“先天真一之气”,郑钦安认为“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立命之根”。
元气包括人与生俱有的精气神三宝。
李可老中医概括为“坎中一点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
生命之奥秘全在于此,因此,一首四逆汤可通治百病。
此论先天肾气。
”三、中气:中气乃元气所生。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
在不同时空对应不同的名称及其相应功能:土气、中轴、中气、中央戊己土、脾胃。
李可老中医认为:“彭子益先生以易论医,创河图五行运行以土为中心论,中气为轴,十二经(五脏、六腑)经气为轮。
轴运轮转,轴停轮止,生命终结。
此论后天胃气。
”及“中气兼具升、降功能。
”四、先后天两本——“土伏火”:李可老中医认为:“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实是混元一气。
‘火生土’是说先天一点真阳乃原动力,此火一动,四维升降各循其道,生命欣欣向荣。
此火一熄,阳根被拔,生命终结。
‘土伏火’是说后天胃气(中气)乃先天肾气之根,生命之延续全赖中气之滋养、灌溉,土能生万物,无土不成世界。
同理,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气,中气左升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此即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法。
”五、三阴三阳:一部《伤寒论》,一个河图尽之矣!扶阳是真理,八法不可废!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
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
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
阳气:《易经》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名中医李可的药方实用性很强,但却太贵了,读李可著作的几点感悟

名中医李可的药方实用性很强,但却太贵了,读李可著作的几点感悟在之前拜读倪海厦先生的著作时,注意到倪海厦曾几次提到李可,并且对之评价很高。
能让心高气傲的倪海厦先生青睐有加之人,自然绝非寻常人物。
于是便找到了李可先生所著的《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应验专辑》,很快便被这部书所深深吸引且难以自拔了。
恕我直言,在很长时间内我都是把这部书当做娱乐书籍来看的。
在百无聊赖,精力很难集中时就会找到这本书来调剂一下精神。
李可先生曾做过战地记者,文字功底自然是很好的。
或许也是源于这段经历,李可先生的著述如同战地报道一般,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生动形象,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所以李可先生的书可读性极强,这与很多医学著作的晦涩难懂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当代人的著作也极少能做到这一点。
可读性比较差是医学类著作的一个通病,这既与著作者的专业水平有关,也与著作者的文字水平、表述方式以及创作思路有关。
纵观李可先生的著作,包括其医案、信札,可读性都是很强的。
除此之外,李可先生的著作也有很强的启发性,是学习中医、领悟中医的好书。
在学习李可李可先生著作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并且也受之有了诸多的启发,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李可先生著作的启发性。
下面从应用李可先生治疗经验的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位朋友的父亲患有很严重的牛皮癣,十多年间从未停止过求医问药,从专家教授到乡野郎中,从口服药到外用药,从西药到中药,凡是想到的听到的办法都应用了,无不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前些年症状还是时好时坏,而近几年则是一发不可收拾,面部和四肢都有了明显的症状表现,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心态消沉,脾气暴躁,羞于外出工作和应酬,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
年前,将李可先生的方子稍做加减推荐给了朋友。
他父亲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中医的方法也是曾经用过的,但没有丝毫效果。
不过在朋友的劝慰下,还是试着用了四副,手部和面部的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好转,惊讶之余又用了四副,症状持续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心态也明显的好了起来。
李可

李可学术思想和临证体悟李可(1930~),男,汉族,山西灵石县人。
16岁从军,毕业与西北艺专文学部,23岁蒙冤,逆境中学习中医,1978年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50岁后平反昭雪,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是灵石县中医院终生荣誉院长。
兼任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及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广东省中医院特聘心血管病变急症首席顾问及经典临床师徒传承导师。
李师崇尚仲景学说,私淑清末伤寒火神派始祖郑钦安、民初古中医学派鼻祖彭承祖,尽得神髓,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被誉为“中医的脊梁”。
他自创破格救心汤,抢救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各型各类心衰濒危病人百余例,全部起死回生。
自创攻毒承气汤,以急症急治,日夜连报之法,治疗2千余例外科急腹症、多种脓毒败血症,均在30小时内化险为夷。
自创攻癌夺命汤对头部、甲状腺、淋巴系统、食道、胃、宫颈等恶性肿瘤有卓效。
自创头风散治愈各类头痛痼疾数千例。
自创培元固本散对多种老年性退化性病变、中风后遗症、心梗后遗症、帕金森氏病有卓效。
出版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著作。
学术思想李老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他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六经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内涵,创造性的提出了以阳气为主导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体系。
一、学术思想的核心:在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的世界观指导下,李老从当今人类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出发,提出了疾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不外乎阳衰和阳虚,而外因多是寒凝、寒湿。
当今之人阳虚者十占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
寒湿为害,十占八九。
总结其病因病机为:人身皮毛筋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但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相关推荐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杏林拾遗时光飞逝,长河滔滔,洒下汗水的人们,积淀的不论金子或沙子,让她随心翱翔起来吧!体会13:附子、理中、四逆可助六经之阳六经阳气亏者,皆可加附子,皆可加四逆汤以助之,六经本是一经,六气乃是一气,皆人体坎中阳气也。
一、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悸证,不愈者或较重者,可加炮附子,或四逆,或理中汤。
桂枝甘草汤助心阳,四逆、附子、理中类可助之。
可与桂枝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互参。
二、甘草干姜汤可治虚寒肺萎,可治多涎,可治少阴咽痛,甚者可加附子以助之,合而成四逆也。
三、麻黄甘草汤可治水,开腠发汗,若阳虚者,可加附子,或麻附辛汤,或麻附草汤。
四、附子甘草汤可治阳虚畏寒,甚者加干姜,以成四逆汤也。
五、吴茱萸汤治厥阴脏寒犯胃证,若剧者,可加附子或加四逆或理中类以治之。
六、当归四逆汤以治厥阴经证,不愈者加吴茱萸、附子、生姜以助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
六经阳衰皆可加附子、理中、四逆,以上可证之。
七、五苓散证若不愈者,可加四逆或加附子以助之,效佳。
体会14:论栀子豉汤系列方1.栀子豉汤栀子―――清热(郁热)豆豉―――宣表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2.栀子枳实汤――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胸膈郁热――栀子痞满食滞――枳实3.栀子干姜汤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4.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枳实――消痞(滞塞)厚朴――除满(胀)体会15:三阳病机,重在经气转输失常――失开、失枢、失阖1. 天之大宝唯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2. 人之一身,凡阳气不到即是病。
3.救治阳气,治病之总则。
4.三阳病机――重在开阖枢失用!⑴太阳――失开!故治疗太阳经病重在开腠疏表⑵少阳――失枢!故治疗重在枢,三焦之气液,通畅上下内外,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也”。
⑶阳明――失阖!――失于通降!三阳统于阳明,六府以通为顺!六府皆借阳明为出路!白虎、承气皆为阖剂,潜镇阳气,通降六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处方
•炙吴茱萸10克 炙五味子10克 生附子3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90克 生黄芪120克 生白术45克 炙麻黄5克 •细辛15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磁石30克 •炙乌梅30克 茯苓45克 生白芍45克 五灵脂45克 •炮姜30克 白芥子30克 炒山药60克 生半夏60克 •红参45克 黑豆30克 鲜姜30克 大枣45克 •赭石15克 生山萸肉60克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3.在临床五•生Su饮b t的itle应用比较广泛,除了 治疗各种肿瘤外,还用于慢性格林巴利氏 综合症、慢性淋巴型白血病、男性不育症、 多发性硬化病的治疗,只要辩证准确,随 证加减,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 全可靠。需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常会 出现纳差、食欲减退,但停药后自行恢复, 疑为蜂蜜所致。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痰毒瘀邪并重、标本同治)
•生黄芪250克 生附子45克 生川乌45克 生半夏90 克 生南星30克 生禹白附30克 干姜75克 黑小豆30克 防 风30克 炙甘草 120克 蜂蜜150克 鲜姜75克 大枣 75克 红参45 克 生山萸肉60克 桂枝15克 •赤芍15克 炙麻黄20克 细辛45克 炙紫菀30克 •炙百部30克 荆芥30克 川贝母20克 款冬花20克 •五味子30克 元胡20克 五灵脂45克 没药10克 •白芷10 克 皂角刺12克 丹参30克 生白术75克 •茯苓30克
节增多。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燥 •痰毒瘀邪并重)
•生黄芪500克 生附子60克 生半夏90 克 生南星30克 干姜60克 炙甘草 120克 鲜姜45克 大枣45克 红参 45 克 炮姜30 克 生山萸肉120克 麻黄30克 •细辛30 克 炙紫菀30克 炙百部30克 前胡15 克 •荆芥20克 川贝母10克 款冬花10克 炙五味子30克 瓜蒌30克 炙枇杷叶15克 炙桑叶10克 沙参30克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7剂 每剂加水 3000ml,小火煮4小 时,取300ml,分三次 ,饭后一小时服用。 红参加水150ml,另 炖1小时兑入服。
•每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9月4日十五诊 服上药后白天仍间歇性咽
痒咳嗽,平卧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至凌晨5 点左右出现咳嗽,咯痰少,口干缓解喜热饮,不 欲饮食,自汗可,气不短,大便不成形,日二次, 精神好。期间于8月27日(2012年8月27日确诊 为肺腺癌)在酒泉市人民医院CT复查并与一年前 CT片对比提示:右肺下叶原发病灶未增大,双肺结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燥、痰毒瘀邪并重)
•生黄芪250克 生附子45克 生川乌30克 生半夏130 克 生南星30克 生禹白附30克 干姜75克 黑小豆30 •防风30克 炙甘草 120克 蜂蜜150克 鲜姜75克 大枣 75克 红参45 克 生山萸肉60克 桂枝15克 炙麻黄10 克 细辛30克 炙百部30克 荆芥20克 •五灵脂45克 生白术45克 麦冬30 克 天冬30克 •沙参30克 地骨皮20克 炙龟板15克 炙鳖甲15克 白 芷10 克 皂角刺12克 芦根20克
PPT文档演模板
•9月28日三诊 患者仍时有咽 痒咳嗽,咯痰量增多,右侧 胸部咳嗽仍时有疼痛,出现 肠鸣,矢气频作,大便不成 形,次数增多,日2—3次, 患者似有体内坚冰已破动, 伏邪(寒、湿)外泄之象, 故守量服3个月,每3日一剂 。期间复诊五次,方药基本 同前。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2013年3月28日九诊,患者述其在敦 煌柳园期间每服半月停药10天,病情稳定 未加重,仍咽痒咳嗽,咯少量痰,咳时右 侧胸部疼痛,近日不慎受凉感冒,咽痒咳 嗽加重,咯痰,痰中带血;口干欲饮,纳 差,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苔薄少 津,脉应指。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现病史
• 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咯白色粘痰, 认为感冒所致,即服用感冒止咳药,且未见好转, 近一月右侧胸部出现疼痛,遂于8月18日到酒泉 市人民医院检查,CT提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 考虑肺癌并多发转移。8月23日到兰州大学一附 院呼吸科住院检查,电子气管镜示:双肺各叶段 支气管明显炎性改变,右肺中叶外侧支、下叶前 基底支、下叶后基底支管腔均存在外压性狭窄。 经皮肺穿活检示:肺腺癌。医院建议化疗或分子靶 向治疗,8月28日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回酒泉。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3剂 加水5000ml, 文火煮至600ml,分早 晚两次,每次100ml ,红参加水150ml, 另炖1小时兑入服。
PPT文档演模板
•每三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9月13日二诊 患者 咽痒咳嗽好转,痰液 少量,较前清稀易咳 ,咳嗽时右侧胸部疼 痛减轻,口干尚可, 不欲饮食,大便成形 偏干,余无明显变化 ,继服原方3剂。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1. 此肺腺癌患者自确诊服用中药治疗已两年,期 间未行放化疗等西•S医ub治tit疗le ,根据病人症状分析,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之理,在“李可中医药学 术流派传承基地”对肿瘤发病机理和辨证论治学术 思想的指导下,使用其创立的“五生饮”加减治疗 此患者长达23月之久,虽未达到治愈的效果,但至 少使病人的肿瘤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而未增大, 临床症状未加重,病人免受了由放化疗带来的身体 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了其生存、生活质量。同时, 患者长期服用大量“毒性”中药,未见任何不适反 应。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患者既往有粉尘接触史15年,有吸烟史4年, 后戒烟。 • 因其女我们熟悉,前来咨询治疗事宜,此前其 家属已去人民医院咨询,建议放化疗治疗。我们 建议放弃放化疗,采用中医药治疗,述其女与家 人商量后再做决定。9月2日其女带父亲前来就诊, 症见患者形体肥胖,体质厚实,间歇性咽痒咳嗽, 咯少量粘痰,不易咯出,口干不欲饮,右侧胸部 咳嗽时疼痛,气不短,呼吸正常,纳可,喜热饮, 睡眠好,大便日一解,舌略红,苔薄,脉沉细。
• 三是告诉 我们做为一个 会治病的临床 明医,在诊断 治疗过程中, 必须大医精诚 ,治病求本, 方能明病理, 效起沉疴。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二、典型病案及体会
•1、五生饮加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体会
•患者 :
•蔡某 男 64岁
•初诊:
•2012年9月2 日
PPT文档演模板
•主诉:
•咳嗽咯痰2月, 伴胸痛1月。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2.自己临床•已Su用b t“itle五生饮”加减治疗各 种恶性肿瘤近100例,皆无任何不适反应, 并对改善肿瘤患者疼痛、减轻胃肠道症状、 恢复体质、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 效预防和减轻由放化疗引起的各种负反应 效果良好。此法值得明医们深入研究探讨 和宣传推广使用,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临床上肺癌患者长期的咽痒咳嗽伴胸部疼 痛症状很难得到彻底解决,深知能力有限, 恳望得到同行明医指点!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 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李可老中医已离我们而
去,但他的学术思想今天 仍被弟子们传承并广泛应 用到临床,拯黎元于仁寿, 济羸劣以获安。在其学术 思想指导下,通过大量的 临床实践,我们取得了满 意的疗效,现就临床应用 心得总结如下: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意 义
• 李老先生一生所学甚杂, 内、外、妇、儿、五官、皮 肤各科均有涉猎和研究,其 学术思想是源于他殚心竭虑 探索仲景先师六经八纲辨证 的理法方药,并借鉴后世百 家的临床成功经验以及终其 一生超常破格用药、不断临 床实践的提炼总结。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3剂 加水5000ml, 文火煮至600ml,分早 晚二次,每次100ml ,红参加水150ml, 另炖1小时兑入服,服
三天停四天。
•每七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服上药后因患者病情平稳,在5月6日
十一诊,5月28日十二诊,6月25日十三
诊时,处方仍以前方为主略施加减,共服
8剂,期间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以平卧
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
现咳嗽,咯痰少,口干缓解;不欲饮食,
但停药后纳可;偶有自汗,气不短,手足
心热消失,大便不成形,患者整体状态良
好。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8月24日十四诊 恰逢吕英老师在酒泉 义诊,患者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平卧 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 现咳嗽,咯痰少,咳嗽时右侧胸部仍有 疼痛感,气不短,时有口干喜热饮,服 中药时纳差,停药后纳可,大便不成形, 日2次,舌淡苔薄。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李老的学医之路无论对后学者还是临证者其
•启示和指导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
• 一是告诉我 们要做为一个 明医,在探求 医理的道路上 必须回归经典 勤求古训,方 能明医理,开 阔思路。
PPT文档演模板
• 二是告诉我 们做为一个临 床明医,在辨 证论治的基础 上必须博采众 长,智圆行方, 方能明药理, 破格用药。
PPT文档演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