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生命至上的理念,认同党和国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坚定维护国家在生命安全保障方面政策的正确性。

2.深刻领会敬畏生命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观,积极传播和践行这一理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在生命关怀方面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1.通过对生命的敬畏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珍视生命、坚强乐观,不轻易放弃。

2.引导学生在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包容差异,形成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对生命负有责任,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生命予以保护和关爱,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突发情况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救助他人、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

2.掌握敬畏生命的做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并践行敬畏生命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系列关于生命诞生和成长的精美图片或短视频,如婴儿的诞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然后提问学生:“观看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命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命的奇妙与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2.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生命救援故事,如某地发生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危险,在废墟中争分夺秒地寻找幸存者,许多被困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等待救援。

讲述完毕后,提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生命的哪些特质?为什么救援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生命?”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敬畏生命,激发学生探究敬畏生命原因和做法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展示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后的废墟场景、洪水淹没的城市街道)、人为灾难(如战争中的受伤平民、交通事故现场)和意外事件(如突然倒塌的建筑物、突发疾病的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事件对生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在这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是如此的脆弱和艰难,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易逝性和珍贵性,进而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敬畏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及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107小时生死营救》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生命至上思考: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寻找男童,值得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值得。

因为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不能用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来计算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师生共同总结: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材P94探究与分享: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投影:张华救老农牺牲讨论:一边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边是掏粪的老农,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值不值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敬畏生命的要求: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已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七班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敬畏生命宠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设想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观赏其写作特点,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写作特点、风格等方面,对两篇短文进行鉴赏。

支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从文题入手,凭语感揣摩“敬畏〞的内涵.比较“敬畏〞与“宠爱〞的内涵,试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猜测。

说说哪个标题对你更有吸引力,为什么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敬畏生命。

要求同学:标记出能与你产生共鸣的语句或是临时不理解的语句。

2。

争辩敬提生命的内容和大意。

①说出你最宠爱的句子,最好能说说为什么。

②说说你临时不理解的句子,提交集体争辩.可以组织全班对以下语句中带点的词进行揣摩,领悟疑难句的,含义。

A.“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一一虽然是植物的。

〞(“生命〞在这里不仅指生命传递的形式,更指生命的内涵,或理解为生命的意义。

)D.“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铺张的、不计本钱的投资所感动。

〞(由于树不分昼夜的飘絮飞种,而最终可能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所以说生命的形成是牦费了巨大本钱,因而是“豪华〞铺张〞的。

)‘C.“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弓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土地〞比方的心田,即“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

“敬畏〞在文中是敬重、不敢轻视的意思。

这个句子含蓄地写了由树木飞絮飘种所得到的人生感悟。

)3.朗读课文宠爱生命。

要求标记出最能表达宠爱生命的语句和临时不理解的语句。

1.争辩宠爱生命。

①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对生命的宠爱②品尝以下语句。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培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较。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死亡是生命的另—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由于好好享受丁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圆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敬畏生命的含义和意义3. 敬畏生命在生活中的实践4.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5. 敬畏生命与感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敬畏生命的实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敬畏生命的意义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敬畏生命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 情感体验法:通过观看影片、分享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敬畏生命的含义和意义,分析敬畏生命在生活中的实践。

3. 案例分析:分享敬畏生命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5. 情感体验:观看影片、分享故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审阅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敬畏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敬畏生命》相关内容。

2. 影片或故事素材:选择有助于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情感的影片或故事。

3. 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方向。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案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 学习整体感悟文章,提炼文章主旨。

2. 学习比较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时间安排】第一课3课时,第二课两课时,第三课两课时,第四、第五课安排学生课外自读。

第一课【教学目标】1. 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领悟和对生命的热爱,从含蓄的语言中领会作者的主旨。

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操。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想】1.文章的思想内容比较抽象,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拟以揣摩文中的关键词语为突破口,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2.以提问讨论为主。

3.两篇课文各用一课时,另用一课时来进行作业训练。

字词学习留待第三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敬畏生命【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直接进入课题,提示作者,提问引起学生注意:问:生命是什么?为什么可敬?又怎么可畏?二.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领会: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2.作者从这件事中感悟到了什么?三.提问讨论。

1.根据刚才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描写所见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3、4、5段):书写自己的感受。

〗2.请一个学生复述作者所看到的景象。

要求说出开始时的神情,随后的变化,第二天的情态,并说清楚其原因。

〖突出:几棵树、飘散──云库──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不经意──吃惊──诧异和震撼〗3.第二部分作者书写了自己的感受。

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词语和句子。

(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感受。

相关的词语同时要求学生翻书理解。

)〖词有:折服、敬畏、碰撞、感动。

句子有:1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

2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3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活动课教案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活动课教案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怀。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 敬畏生命的重要性4. 热爱生命的表现5. 珍爱生命的实践方法三、教学重点1. 生命的独特性与宝贵性2.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3. 珍爱生命的实践行动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2. 如何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3. 如何引导学生将珍爱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与意义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独特性与宝贵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生命实践活动,将珍爱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活动指导等。

2. 确定教学场地和所需物品,如教室、白板、投影仪等。

3. 准备生命教育活动资源,如公益活动信息、志愿者组织联系方式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授: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与意义等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独特性与宝贵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5. 实践活动:安排一次生命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养老院或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珍爱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珍爱生命的理念的认同程度。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第一章:敬畏生命的意义1.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2 讲解敬畏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3 分享一些敬畏生命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深刻体会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第二章:珍爱生命的意识2.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珍爱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珍爱生命的思考。

2.2 讲解珍爱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2.3 分享一些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深刻体会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演变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变的思考。

3.2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妙和生命的演变过程。

3.3 分享一些生命的奇迹,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敬畏。

第四章: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多样性和美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多样性和美丽的思考。

4.2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丰富和美丽。

4.3 分享一些关于生命多样性和美丽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多彩和敬畏。

第五章:珍爱生命,从我做起5.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珍爱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珍爱生命的思考。

5.2 讲解珍爱生命的行动,让学生了解如何珍爱生命。

5.3 分享一些珍爱生命的实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爱生命。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的价值,从自己做起,保护和尊重每一个生命。

第六章:生活中的生命尊重6.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尊重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生命尊重的思考。

6.2 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生命尊重,如关爱动物、保护植物等。

6.3 分享一些关于生命尊重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第七章:敬畏生命,预防危险7.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安全事故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7.2 讲解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用电安全等。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生命,提高人际交往中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2. 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3. 珍爱生命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敬畏生命。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并实践敬畏生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3. 角色扮演道具。

一、导入:1. 教师通过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宝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二、生命的脆弱和宝贵:1. 教师通过情境模拟,如模拟地震、火灾等灾害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宝贵的情景。

三、敬畏生命的重要性: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生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悟。

四、珍爱生命的态度:1.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爱生命,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珍爱生命,并提出倡议,互相监督,共同珍爱生命。

五、尊重他人生命: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生命,提高同理心。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生命的经验和感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参与程度,适时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生命敬畏的案例,如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敬畏生命的,并总结他们的优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6'
.
学生 5: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我们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 一次。
学生 6: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学校老师教育我们成长,社 会赋予我们责任。我们应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 老师总结: 生命就是有机体具有自我繁殖和复制的能力,能从自然 界摄取维持这种能力所必需的养料。人类,是自然造化中最 神奇、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人的智慧不仅使自然界生命 的完美达到了颠峰,而且,还给生命赋予了崇高、尊严、博 大和无限的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听音频——生命之歌,思考什么是生命的意 义。(音频略、学生发言) 名言警句: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 来一场的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 罗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 第二部分 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1. 放幻灯片: 让学生分别介绍霍金、 哈森迈尔、 张海迪、 史铁生事迹。
3 / 6'
.
学生 1:霍金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学者, 是个患有脊髓侧 索硬化症,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人, 甚至连说话也只有他的秘书才能听懂。而正是这样一个严重 残疾的人,用他的意志、毅力和智慧,顽强地在深奥的天体 物理学领域里探索着,他那无懈可击的计算,精确的推论, 常常与实验观察数据惊人地吻合,这使他的理论建立在科学 的基础之上,也使他本人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者。他不 仅珍爱生命,而且让生命精彩地绽放!
第三部分 敬畏生命 拯救生命 2. 老师点拨总结
4 / 6'
.
3. 观看“我爸是李刚” “出国留学生机场弑母” 视频(视
频略),思考发言。
第四部分 如何享受和超越生命以提升生命的质量

分组讨论
1 组代表:珍爱生命、超越生命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敬畏
生命、尊重生命就是以崇高的敬意和万分的热忱去拥抱生
活,体味生命的意义。
5 / 6'
.
会留下青春成长的足迹。“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高高地飞 翔”。
6 / 6'
学生 2: 德国探险家哈森 ?迈尔七岁时在父亲的书柜里发 现了一本 《与珊瑚和鲨鱼作伴》 的书, 他入了迷。 十年以后, 他开始了洞穴探险的生涯。后来,他发现了二百多个洞穴和 洞穴的延伸,并受法国政府的委托在地中海进行了水下探 险。不幸的是,有一次他受美国电视公司委托在奥地利的沃 尔夫冈湖底拍摄时遇险,身体高位截瘫。但是,哈森迈尔没 有放弃生命,没有放弃探索生命意义的理想。他在朋友的帮 助下,制造了一艘只能坐一个人的“洞穴号”潜水艇,开始 孤身一人在地下千米深处、罕有生命踪迹的洞穴、暗河和湖 泊里漫游。为探寻人们未曾到过的领域,他充满热情地工作 着。 他珍爱生命,执着地延续了生命。生命在他不畏艰险 的探索中展开了翅膀!
2 组代表: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生命, 还在于珍惜生
命、尊重生命,更在于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3 组代表:小草活着,是为了给生命奉献一抹新绿;小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着,是为了给生命留下一抹阴凉;小鸟活着,是为了让生
命展开一双翅膀。
4 组代表:我们活着,享受着阳光、空气,享受家庭、学
校、社会的关爱;我们还应该奉献,用行动去爱父母家庭、
去爱同学老师、去爱学校社会、去爱自然宇宙。
5 组代表: 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人, 他的生命才能美丽多彩
——活着,是为了让生命飞翔。
老师总结:
我们站着是一棵树,倒下也要是一座桥。没有人永远成
功,也没有人永远失败, 却有人永远进取。 风,从水面掠过,
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
从树林通过,留下圈圈年轮。只要我们从人生路上走过,就
1 / 6'
.
2. 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 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热爱生 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3. 通过具体的行动达到升华生命认识的目的。 三、活动流程 导入:我们如何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呢?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老师通过近五十年的 人生经历,反复思索究竟什么是生命——当我早上打开窗帘 听到鸟鸣, 就认为那是生命的歌唱; 当我看到雄鹰盘旋蓝天, 就认为那是生命的飞翔;当我看到起伏连绵的群山,就认为 那是生命的巍峨;当我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就认为那是生 命的深邃。 第一部分 认识生命 学生 1:在自然界里,生命以它丰富多彩的存在形态,构 成了自然界精美壮观、无以伦比的景象。 学生 2:形形色色的植物给大地、海洋,以致冰峰雪岭披 上了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外衣。生命很神奇 ! 学生 3:数不清的千奇百态的动物, 为壮观辉煌的自然景 色增添了奔腾跃动的雄健和飞翔邀游奇观。 学生 4:自然的生命力很顽强,很壮观;人的成长需要经 历幼年、少年、青年等过程。在成长中要经历挫折、艰难困 苦,要懂得感恩。
.
《敬畏生命 珍爱生命》教案
主持人: 品德课教师 活动班级:一至六年级 活动内容:
一、主题阐释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 永恒主题。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 理解,甚或忽视生命、放弃生命,如“我爸是李刚”“出国 留学生弑母”事件。设计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受生命 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 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 的质量。 二、活动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 次。感受生命的美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 超越生命,让生命焕发光彩。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思、议、 说,锻炼学生说话、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热爱生 命,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健康发展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