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概述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名校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名校教案(集体备课)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了解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5.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6.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7.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

8.和大人一起边读边思考,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策略1.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识字加油站”可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识字,借助图片,通过游戏、归类等方法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如“牙刷、脸盆、香皂、毛巾、卫生间”等词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图片的方式来识记;“澡、盆”等还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字形并理解字义;“擦、刷”在借助图片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还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拓展,如“擦手、刷牙”。

“我的发现”也可创设情境,归类认识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的生字,了解它们的字义。

2.字词句运用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情图,说说图中的小女孩此时的心情。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说说:令你难过的事有哪些?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害怕?最后鼓励学生仿照黑板上的例句,选择1~2种心情写下来。

3.和大人一起读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一文情节循环反复,第2~5自然段表达相似,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小熊的话,关注时间词,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

由扶到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个童话故事,体会童话的乐趣,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各单元思维导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各单元思维导图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会认字
课文(三单元)会写字
会认的
偏旁
朗读
要求
词语
积累
块捉急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
他说也地听哥
窝孤单都邻居招呼静快
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
篮连运玩很当音行许
他河说也地听哥
单居招呼快乐
玩很当音讲行许
提土旁
子字旁
倒八字
读准字的变调
看拼音读
词语连读
语文
园地四
AABB式的词语
查字典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朗读背诵《赠汪伦》,了解古诗内容,
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珍贵的友情。

音序查字典步骤
音序查字法口诀
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家人的
好品质。

读好对话
动宾结构的词语
角色体验
背诵
积累音序查字法口诀
《赠汪伦》
扩词练习
寻求帮助的原因说清楚,说明白
口语
交际
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12 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

19.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飘碧吐啦。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教材解读一、基本结构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

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二、主要特点:《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我通过播放咕咚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板书:咕咚。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围绕“咕咚”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开启学习之旅。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借助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同时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附:助学三单及评价量表
《咕咚》课前预习单
一、对号入座,读一读选一选。

怕吓都羊跟家跟有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兔子了一跳,撒腿就跑。

大伙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啊,小鹿哇,一个
着一个……大一边跑一边叫:“好害啊,咕咚来啦!”
《咕咚》课中共学单
我是小小魔术师。

(组词)
下古白羊吓咕怕丰
课文整体梳理。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

重点段落品析。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
..跑一边
..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1.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一边……一边……:。

2.说一说:‘咕咚’是什么?
三、想想,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
为什
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教师正音)2、教师范读词语。

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

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

1、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集体读词语。

4、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学生试说句子含义。

(教师提示、补充)3、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2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重点)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难点)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可恶、盼望、热闹”
等词语的意思;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5.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
推断的阅读能力。
6. 借助连环画理解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
重点
难点
1.认识本单元39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1个生字。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进一步感知形声字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和大人一起读童话《小熊住山洞》,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进一步感知形声字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19.咕咚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8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8个字。
2.能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3.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
4.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
推断的阅读能力。
教学
资源
准备
PPT
主备人提出个案
18.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8个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总复习资料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总复习资料课件
1.本文有_____段话。 2.填上动词 ( )舌头 ( )走了 ( )虫子 ( )叶子 3.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树的医生?
咕咚
我会认:
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我会写:
偏旁:羊 偏旁:⺈


跟 家 羊 象 都
咕咚
照样子,写一写:





指导: 这是考查用部首组字的掌握情况。 可以想这些部首与什么有关。
阅读练习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 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 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 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 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 了?‛
1.天亮了, 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2.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 3.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 A、太阳出来了。B、露珠掉在地上了。
棉花姑娘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棉花姑娘生病后,请 给她看病,最后是
、 、 来 治好了她的病。
2.燕子捉 的害虫,啄木鸟捉 的 害虫,青蛙捉 的害虫,七星瓢虫捉棉 花 上蚜虫。
3.棉花姑娘生了什么病?

阅读理解
啄木鸟治病 一棵老树生了病,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qiāo) 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 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ɡōu)出来吃。吃 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新叶子来。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语文园地
我会认:
卫 刷 梳 巾 擦 皂 澡 盆
想一想: ‚擦‛为什么是扌?
犭 鸟 虫 氵 扌 猫 狗 狐 狸 狮 鸡 鸭 鹅 鸦 鸣 蝴蝶 蜻蜓 蜘蛛 江 河 湖 海 波 拍 打 抚 摸 提

部编版一下语文8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下语文8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陈红琴单元教学目标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3 篇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 《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

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 又富有童趣。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 ; 《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 《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阅读以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的阅读。

教学时要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

《咕咚》一课的教学要巩固、运用《小蜗牛》的学习方法开展识字、阅读,并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 ; 《小壁虎借尾巴》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两篇课文都可以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内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

这样,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重点。

《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对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是祈使句,要加强指导,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之情,指导学生尝试读出求、盼望的语气。

读好角色的对话在 3 篇课文中都有要求,可以根据课文的故事情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读好不同角色说的话语,特别是《棉花姑娘》和《小壁虎借尾巴》中主人公说的话,这些话虽然基本相同,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

二、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 37个生字和 43个偏旁,会写 21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
第八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围绕主题“问号”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棉花姑娘》、《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3篇课文组成。

课文将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

2.本单元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咕咚》借助图画猜字、认字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小壁虎借尾巴》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可以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

学习“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本单元重点之二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

《棉花姑娘》中读好为重的祈使句,读出请求、企盼的语气。

其他两篇课文也有读好角色的对话的要求。

3.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中,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判断的能力。

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看图读文,找到信息,互相补充。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9.《棉花姑娘》
本课描绘了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重点是读好祈使句,读好对话,了解科学常识。

2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请求的语气。

2.比较体会固定格式的词语并会拓展运用。

20.《咕咚》
本课介绍了小兔听到“咕咚”声引发的故事,重点是猜字、认字,学会简单推断。

2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

借助连环画读懂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本课介绍了小壁虎被
蛇咬断尾巴后到处借尾巴的故事,重点是猜字、了解字义,读懂课文内容。

2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猜字,借助连环画说说故事情节。

语文园地八
本次学习园地在生活情境中识字词,学习形旁表意的规律,体会不同心情,说话写话训练,朗读背诵古诗,读童话故事。

重点是正确朗读并积累字词,学习形旁表意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的意思。

读懂童话。

3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积累字词,认识偏旁。

2.结合生活情境说话写话。

3.朗读背诵古诗,和大人一起读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