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优质课件(含语文园地)

(1)形态——像条长龙 (2)结构——高大坚固 (3)联想——血汗智慧 赞美奇迹
拓展延伸
联合国与长城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 万里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很多国家都向联合国赠送过代表本国 的礼物。我国政府于1974年赠送给联合国 的巨幅长城挂毯,现挂在联合国大厦安理 会代表休息厅。
会认字 jùn
峻
yù
组词:险峻
严峻
崇山峻岭
峪
liào
组词:嘉峪关 组词:瞭望
峪口 瞭哨
马兰峪 踅门瞭户
瞭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崇山峻岭:高达险峻的山岭。 蜿蜒:(山脉、河流等)弯曲延伸的样子。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垛子:墙上向外或向上凸出的部分。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写作手法
由远及近
含义: 作者在介绍长城的时候,采用了由远及 近的顺序。先从远处看长城,突出长城 长的特点,再从近处看长城,突出长城 高大坚固的特点。这种写作手法会使读 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运用: 写文章远景、近景逐步展开,按合理的 顺序进行写作。
板书设计
长 城
课下作业
1.搜集对长城的赞誉之词,并与同学们分 享。
2.请你也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写学校 的教学楼吧!
词语听写
学完课文, 一起来听写吧。
点我,点我!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导入
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 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它还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 的有力象征”。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欣赏这个美丽的 大公园。
资料宝袋
颐和园:中国四大名园之 一。在北京海淀区。始建于 1750年(乾隆15年),1860年 (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所毁。 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 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为颐 和园。1924年辟为公园。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 化遗产,并列入《世界遗产明 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可修改可打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可修改可打印)XXX备课专用纸科目:年级:教师:年月: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写出“嗅、呆、奈”等13个生字,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围绕麻雀的故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3.学生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和动作的句子,研究作者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学生能够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个人备课年月日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围绕麻雀的故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2.研究作者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出示麻雀的图片,询问学生知不知道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预设成语: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出示猎狗的图片,询问学生知不知道与狗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预设成语: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不成反类犬。
3.对比麻雀与狗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它们的差别。
4.引出课文《麻雀》。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整体感知猎狗与麻雀的差别,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并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
2.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生字:嗅、奈、拯、嘶、哑、XXX。
注意“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3.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并指导学生记忆和书写。
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XXX、量、愣。
1)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2)区分形近字:“躯”与“驱”,“搏”与“博”。
可以从偏旁入手,“躯”与身体相关,所以是身字旁,“搏”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旁。
3)指导书写。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师着重指导:“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点;“齿”上宽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精心整理含语文园地)

( 手脚并用 )
选一个词语造句:
面对这样的结局,所有人都无可奈何。
三、选词填空
猛烈 剧烈 强烈
1.风(猛烈 )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2.夏天午后的太阳光很( 强烈 ),照得人睁不开眼。 3.饭后不能做(剧烈 )运动,这是常识。
外貌描写,写出了小麻雀是刚刚出生不久的。
外貌描写的句子
2.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 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爬天都 峰》)
外貌描写,写出了老爷爷的年纪大,为下文做铺垫。
动作描写的句子
1.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麻雀》)
动作描写,写出了老麻雀的绝望。
动作描写的句子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 露出锋利的牙齿。
●重点句解析: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 体现了我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巩固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中
“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A )。
A.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B.老麻雀比猎狗强大 C.老麻雀胆子很大
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
5.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 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仿写夸张句)
妈妈做的菜可真香,我在十里外都闻得见。
二、解析句子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
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句话是把 老麻雀
比作
石头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麻
雀飞下来时 快疾 的样子,说明了它 救子心切 ,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语文园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
3.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
4.朗读、背诵古诗《嫦娥》。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
3.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
4.朗读、背诵古诗《嫦娥》。
课件。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学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吧。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神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神话的收获和体会吧。
2.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出示课件2)(1)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2)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3)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3.读一读:指名让学生读,齐读。
4.说一说:你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5.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3)(1)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出的,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2)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们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3)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他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
联系课文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是怎样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
作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麻雀》)二、作者介绍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代表作有《罗亭》《猎人笔记》《父与子》等。
三、初读感知1.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嗅到、无可奈何、拯救、嘶哑、庞大、牙齿、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力量、愣住(重点指导生字:嗅: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u”;拯: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énɡ”;奈:“奈”和“余”是形近字,不要读成“yú”;嘶:“嘶”和“斯”是形近字,都读“sī”;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注意声母易读错:奈(nài)嘶(sī)韵母易读错:拯(zhěng)奈(nài)(2)理解词语锋利:指刀刃尖而快或言论、文笔尖刻有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次习作是生活万花筒,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三、单元课时安排16 风筝…………………………………………………………………2课时17 麻雀…………………………………………………………………2课时习作:生活万花筒………………………………………………………1课时16 风筝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字词、语法点、修辞手法等。
本单元的主题是“关爱”,通过几个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在教材中,每个课文都有详细的生字词注释、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内容,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后,对于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于本单元的关爱主题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课文的朗读、生字词的掌握、语法点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深化对关爱主题的理解,提高关爱他人的意识。
2.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对语法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关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语法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语法点和修辞手法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听或观看本单元的课文,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生字词卡片,呈现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和复习。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本单元的语法点和修辞手法,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朗读比赛、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如调查身边的人是如何关爱他人的,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家庭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第五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麻雀》《爬天都峰》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3.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多元认字。
2.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的思想感情。
3.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突破措施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时划分16.麻雀 2课时17.爬天都峰 2课时习作五 2课时园地五 2课时课题16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拯”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三本整合。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麻雀》,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文章写了有关麻雀的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1。
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重点的词语。
(课件出示)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麻雀》。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一)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1。
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4.)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5.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6.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二)学生分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细细品读,(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配乐读、男女轮读、齐读、个别读、评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联系母爱,教育学生感恩母亲。
作业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题 17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会认“级、链”等6个生字,会写“哩、攀”等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三本整合。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三个小故事,了解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特点和爱国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7课《爬天都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爬天都峰?是怎么爬上去的?)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1。
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分成三个大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这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一)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
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地?(二)学生分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重点体会:1.我开始不敢爬,最后怎么爬上去了?2.老爷爷为什么感谢我?。
3.体会爸爸的话的意思。
(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评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作业进一步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2.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3.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楚,丰富表达的内容。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三本整合教学重点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楚,丰富表达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
◇我觉得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劳,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3.出示《麻雀》课文插图,教师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4.读了四个小朋友的话,你有什么发现?(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第一个小朋友和第二个小朋友交代了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第三个小朋友总结了要合理安排记述顺序;第四个小朋友讲了要想把事情叙述清楚就要认真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二课时初试身手读一读,找规律1.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2.练一练、学应用(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写一写1.读一读,找规律: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2.练一练、学应用(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作业写初试身手的片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题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三本整合教学重点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难点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轻松导入。
一、创设情境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难忘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审题指导。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2.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3.汇报自己的选材。
4.(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5.(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
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二课时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习作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
而朗读却不一样,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
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看看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4.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6.课堂交流,指名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作业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