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基础知识达标一、单选题。
1.若□÷△=○,则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2.如果÷= ,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3.x÷40=4,x代表的数是()A. 10B. 160C. 44.除数是4,商是8,被除数是几?正确的列式计算是()A. 8÷4=2B. 4×8=32C. 8+4=12D. 8-4=4二、填空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195,其中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
2.把38×15=570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80,其中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
4.除数和商都是25,被除数是________,被除数和除数都是25,商是________.5.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填空。
积=________×________ 一个因数=________÷________商=________÷________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 除数=________ ÷________三.将表格填写完整。
四.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例:13×24=312 312÷13=24 312÷24=13201×37=7437 ________ ________312×14=4368 ________ ________例:1274÷49=26 26×49=1274 1274÷26=492135÷61=35 ________ ________864÷32=27 ________ ________综合能力运用五.小王9分钟能打900个字,照这样计算,他在30分钟内能完成一份3000字的文件吗?六.小丽去超市购物,饼干每袋9元钱,她买了2袋,还剩下3元,小丽一共带了多少元?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被除数乘商不等于除数,算式错误;B、除数除以被除数不等于商,算式错误;C、除数乘商等于被除数,算式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判断并选择即可.2.【答案】C【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如果,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是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进行判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12分)1.已知一个减法算式的减数和差都是最大的两位数,则被减数是( )。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 )+( )。
3.已知387+275=662,那么662-387=( ),662-275=( )。
4.已知28×35=980,那么980÷28=( ),980÷35=( )。
5.( )+230=508 456-( )=175164÷( )=41 ( )÷43=25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4分,共12分)1.若□÷△=○,则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B.○÷△=□C.△×○=□2.在除法算式中,0不可以作( )。
A.除数B.被除数C.商3.下面能用“720-180”求出的是( )。
A.+180=720B.-180=720C.-720=180三、按要求做题。
(共24分)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道算式。
(12分)248+359=607745-387=358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道算式。
(12分)19×37=703672÷32=21四、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26分)1.我是计算小能手。
(6分)加数98 32加数26 294和207 180被减数343 705减数127 58差264 2342.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每小题5分,共20分)168×26=※278+386=1543-295=※702÷54=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26分)1.某平台开启了武穴特产公益直播专场,5月8日共卖出2680件特产,比5月7日多卖出357件,5月7日卖出武穴特产多少件?(8分)2.陈老师要买一些钢笔奖励给“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同学,买哪种省钱?(8分)3.典典家有910张照片,每本相册都是30页,每页可以放6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10分)(1)典典的想法是先算30×5,也就是先求。
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题

一、根据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5×12=300
300÷25=12
÷12=25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10÷15=34
34×15=510
510÷34=1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4×(8)=592
(58)×16=928
646÷(19)=34
(1750)÷70=25
三、填一填,连一连。
四、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5×24=1080432÷36=12
120×23=2760 3780÷84=45
五、解决问题。
1.一只蜗牛7小时爬行了42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小时
4
8
18
22
路程/m
24
48
108
132
2.已知☆+◎=◇, × =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2)◇-◎=☆(√)
(3) ÷ = (√)
(4) × = (×)
3.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一、填空(1)求几个()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3)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已知的因数叫做(),所求的因数叫做()。
(4)因数×因数=(),因数=积÷()()=商×除数,除数=()÷()(5)根据360 ÷15=24写出一个乘法算式是()写出另一个除法算式是()。
二、列式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是240、35,积是多少?(2)450除以一个数,结果18,这个数是多少?(3)甲数除以20,所得的商是16,余数是7,则甲数是多少?(4)942除以一个数,所得的商是78,余数是6,这个数是多少?(5)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60km。
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三、选择1、已知a÷ b=c······d(b≠0),则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b×c-d=aB.(c+d)×b=aC.(a+d)÷b=cD.(a-d)÷b=c2、根据下面的已知信息,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每副羽毛球拍128元,12副羽毛球拍1536元。
(1)乘法问题:?列式解答:。
(2)除法问题:?列式解答:。
(3)乘法问题:?列式解答:。
四、解决问题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2.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练习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那么积就(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扩大9倍 2 . 一辆汽车4小时行200km 。
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正确列式为( )。
A .200÷5×4B .200÷4×5C .200÷4÷53 .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89×12=1068进行验算,错误的是( )。
A .1068÷89=12B .1068÷12=89C .12×89=10694 . 甲数×3=乙数×2=48,那么甲数( )乙数.A .大于B .小于C .等于5 . x ,y 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x×=y÷,那么( )。
A .x <yB .x >yC .x =yD .无法确定 6 . 计算200﹣60÷6×2时,应先算( )A .200﹣60B .60÷6C .6×27 . 用口诀“八九七十二”可以计算( )。
A 、8+9B 、8×9C 、9×88 . 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B.◆-●=▲C.★÷■=●D.★×●=■9 . 在下面的算式中,结果可能不是0的算式是()A.a×0B.a+0C.0÷a10 . 有关0的计算,一定正确的是()。
A.ɑ+0=0B.ɑ-0=1C.0×ɑ =0D.ɑ÷0=011 . ()是乘法的逆运算。
A.加法B.减法C.乘法D.除法二、填空题12 . 先计算,再根据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及练习题

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1)根据568+136=704填空:① 704-______=568,② 704-______=136(2)根据65+169=234填空:① 234-______=65,② 234-______=169(3)根据189+238=427填空:① 427-______=189,② 427-______=238(4)下表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5)下表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1)根据1956-814=1142填空:① 1142+______=1956,② 1956-______=814(2)根据4573-1867=2706填空:① 2706+______=4573,② 4573-______=1867(3)根据1345-649=696填空:① 696+______=1345,② 1345-______=649(4)下表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5)下表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根据37×66=2442填空:①2442÷______=37,②2442÷______=66(2)根据23×56=1288填空:①1288÷______=23,②1288÷______=56(3)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①______×42=1596,②28×______=728(4)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①______×92=184,②30×______=780(5)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①______×77=5082,②14×______=14704.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没余数无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72+108÷36〕×64=〔〕A. 2B. 90C. 252D. 48002.〔18+27〕×36-358=〔〕A. 513B. 5C. 180D. 12623.被除数〔〕商=除数A. +B. -C. ×D. ÷4.[42-〔21-9〕]÷6=〔〕A. 12B. 5C. 30D. 65.能简算的要简算〔160×40-3800〕÷65=〔〕A. 8400B. 6600C. 290D. 40二、判别题〔共5题;共10分〕6.判别对错.(10+120÷10)×8=(130÷10)×8=13×8=1047.判别对错.(13×3-9)÷3=39-9÷3=39-3=368.480÷〔24﹣24〕=480÷0=0.〔判别对错〕9.判别正误.48×4÷48÷4=110.判别对错.150-(10+20)×5=150-30×5=120×5=600三、填空题〔共7题;共19分〕11.960÷[(48-32)×5]=________12.植树.________13.一个数除以34,商65,余23,求这个数.________14.计算178-156÷12×13时,要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15.口算:63÷9=________ 125×8=________150×2=________ (32-32)×9=________16.在计算时,假设要改动〝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运用________.17.口算:6×10=________ 50×70=________ 90÷30=________ 360÷60=________240÷60=________ 70×3=________ 25×40=________ 85÷17=________四、计算题〔共2题;共30分〕18.计算以下各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我会选。
(每小题4 分,共24 分)1.关于12×3=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 和3 是因数B.积是36C.表示3 个12 相乘是36 D.36÷3=122.一个数减去25,得50,这个数是( )。
A.1250 B.2 C.25 D.75 3.120 支铅笔,每10 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这里应用( )来计算。
A.除法B.减法C.乘法D.加法4.如果78+△=100,那么78-△=( )。
A.178 B.22 C.56 D.100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乘0,还得原数B.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C.0 除以一个数,得0D.一个数加上0,得06.验算216÷18=12 是否正确时,正确的是( )。
① 18×12=216 ② 18+12=30③ 216-18=198 ④ 216÷12=18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二、我会填。
(每空1 分,共25 分)1.天宝香蕉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传统名果。
李叔叔买了这种香蕉10 千克,一共付了60 元,这种香蕉平均每千克( )元。
这里已知积和( ),求( ),用( )法计算,列算式是( )。
2.因数×因数=( ),被除数÷除数=( ),减数+差=( ),( )=加数+加数。
3.48×乙数=96,要求乙数是多少,列式是( ),乙数是( );48+甲数=611,要求甲数是多少,列式是( ),甲数是( )。
4.根据△+56=259,可知:56+△=( ),259-( )=56,259-△=( ),259=△+( )。
5.根据714÷42=17,可知:714÷17=( ),42×17=( ),17×42=( ),( )×42=7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知识基础练
1、口算
70÷14=45+155=39×20=225+725=309 -0=
28×6=360÷6×7=100 -23 -47=360÷9×40=90×0×256=
2、填一填。
①每个花瓶插了 3 枝花, 4 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求几个()加数的()的简便运算,叫做()法。
②有 12 枝花,每个花瓶插 3 枝花,可以插几瓶?
=()
③有 12 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
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的一个(),求()的运算,叫做()。
除法是乘法的()运算。
3、根据 208×67=13936,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3936÷208= (),13936÷67=()。
由此可知乘法各部分的关系是:
()=()×(),()=()÷()
4、根据 1125÷25=45 ,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25÷45= (),25×45=()。
由此可知除法各部分的关系是:
()=()÷(),()=()÷(),()=()×()。
能力综合练
5、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做一做。
①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 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②蜗牛 6 小时爬了 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6、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验算。
102 ×85=876÷73=
思维训练题
7、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请先破译密码。
14+82 -=87 ,×6+10=58
密码是:()
8、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①-=②×=
+=÷=
×=×=
9、和分别代表被除数和除数,根据下面的两个算式,求出和各代表多少。
÷=12 ┉┉ 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