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知识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下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下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同时跨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东经26°—西经169°)。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北纬81°—南纬11°)。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二、亚洲面积—世界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巧学妙记: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工具长、纬度广、世界最大洲;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三、地理分区:1、惯上分为六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2、各地区和国家如下: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
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XXX、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也门、阿曼、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西亚是XXX、XXX、XXX的发源地)北亚:俄罗斯的一部分。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本地国)。
亚洲之最:亚洲最大的国度:中国都城北京第二大国度:印度都城新德里第三大国度:沙特阿拉伯都城利雅得四、亚洲地形地势(一)、总特征:阵势中部高、周围低,地形起伏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向周围分流。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必背知识点一、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 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跨寒、温、热三带,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接壤,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特征1. 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悬殊。
3. 世界之最: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除南极洲外)。
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
三、气候特征1.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等。
2. 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主要在中、西部。
气候类型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也大。
四、河流特征1. 流向特征: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2. 主要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黄河、长江、湄公河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入太平洋。
恒河注入印度洋。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五、分区与国家1. 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六个地区。
2. 重要国家: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其他:如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俄罗斯 (地跨亚欧两大洲)等。
六、人文环境1. 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全面复习总结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位置和范围1.雄踞东方的大洲⑴半球位置①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⑵经纬度位置①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②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跨高、中、低纬三个纬度带。
③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⑶海陆位置①东临太平洋②南临印度洋③北临北冰洋④西北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2.亚洲的范围⑴界限①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②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③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④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3.世界第一大洲①亚洲的面积亚洲面积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亚洲地理分区亚洲地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二、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⑴地形特征从亚洲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高原、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3/4,全州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⑵主要地形区①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②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③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④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等2.亚洲的河流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被誉为“巨河之洲”⑴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①水系结构呈放射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核心知识点汇总

7、亚洲的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面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4)边界:亚洲所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地形、河流:
(1)亚洲的主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9)亚洲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珠江和黑龙江;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萨尔温江、印度河和恒河;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自西向东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多样,最典型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核心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大致在东经26°向东至西经170°,跨经度约164度。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81°至南纬11°,跨的纬度约92度,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地势特地:中部高,四周低。地势特点决定河流的流向:呈放射性向四周分流。
(3)世界最高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8844米)
(4)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5)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
(6)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7)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
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3)纬度位置:跨越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三个温度带。
(4)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世界第一大洲(1)体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也是人口第一大洲。
(2)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中国位于东亚。
各分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第二节自然环境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地形地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河流:受地形影响,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亚洲的世界之最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2.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影响因素: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
(3)气候分布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温带季风气候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及俄罗斯东部太平洋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中亚、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大部分地区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4)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①成因②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81°N~11°S,经度范围:26°E~170°W。
(4)相对位置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3、亚洲地理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西亚沙特阿拉伯气候炎热干旱;南亚恒河三角洲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北亚东西伯利亚气候寒冷;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
第二节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的水系特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源远流长。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恒河3、亚洲的世界之最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4、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的地区。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纬度位置: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因素:地势起伏大6、季风气候的利弊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1、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岛国。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新商务星球版),推荐文档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亚洲一、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地跨东、西、南、北四半球,主体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2、亚洲的范围西与欧洲以乌拉尔ft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ft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南北跨纬度最广(约90 度),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160多度(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时差达11 个小时,面积4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知识拓展:亚洲与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涉及的海峡有:白令海峡、土耳其海峡和曼德海峡(处在亚非之间,沟通红海与阿拉伯海)。
3、亚洲的分区与国家(1)亚洲有48 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特点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地理单元。
中国在东亚。
亚洲四至:北至切柳斯金角,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至巴巴角。
4、亚洲的人口与经济(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10 年亚洲人口数量约42 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
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有11 个,亚洲占了6 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亚洲有1000 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2)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
亚洲各国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明显差距,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出口较为富裕,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它大部分国家较为落后。
亚洲各国因地制宜,发挥本国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知识拓展:(1)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2)亚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较为稀疏。
七年级(下)地理 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帮你划出考试的重点。
第六章亚洲(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跨四个半球)(2)海陆位置:占据亚欧大陆大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11°S—81°N;26°E—170°W ,跨热、温、寒三带。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
①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候(3)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23°N-46°N之间,主要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3)海陆位置: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中朝韩俄隔海相望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面积最大)、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是典型的岛国。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首都东京。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10°S-25°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州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4)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范(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8°N-37°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3)海陆位置:南亚。
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邻国: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
隔海相望国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人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
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4)气候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