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题目:奇妙的仿生材料摘要:天然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它们可以把一些极其普通和廉价的无机和有机材料通过组装形成性能优异和结构精妙的生物材料,发挥多种多样的功能。

因此,材料科学家试图揭示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从而应用于现代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本文概述了仿生材料的操作模式和有关理论,仿生材料和仿生技术的应用,认为21世纪仿生材料科学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一样会成为现代社会新兴和重要的技术类型。

关键词:仿生技术仿生材料科技新材料模拟生物1、引言“仿生”一词来源于拉丁字“bios”,仿生技术的基础是模仿,模仿生物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物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特性,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技术系统,以改善现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创造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科学。

仿生技术是将生物系统的优异能力及乘胜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系统研究,再运用于新技术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类似生物系统的特征。

2、分类2.1 个体仿生技术个体仿生技术侧重于对生物个体功能组织结构的研究和模仿,以获取结构合理、功能有话、节能降耗的设备和产品,同是能拓展人类的生存、生活空间和能力。

个体仿生技术就是产传统意义上的仿生学。

目前,个体仿生技术已从传统的生物机械原理仿生、生物感觉器官仿生、生物感觉器官仿生深入到生物的化学原理仿生。

2.2 生态仿生技术仿生技术的第2个层面是生态仿生技术。

生态仿生技术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使人类在对物理元素、化学元素和能量元素的使用上达到清洁、高效、循环的理想境界,以求人类的持续发展。

生态仿生技术要求在技术创造、实施和技术结果的全过程中效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法则,即高效低耗、无污染及材料可回收循环使用,并且技术本省的使用不违背生态烟花的规则。

3、性质仿生材料和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思维想象能力,拓宽了思维视野,借助于生物界的一些结构、运动形式和规律等,为发现或发明新的事物、创立新的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化学建材结课论文

化学建材结课论文

化学建材装饰材料概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20年4月24日指导老师:装饰材料装饰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

室内材料再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个类型。

实材也就是原材,上要是指原木制成。

常用的原木有红松、榆木、水曲柳,香樟、椴木,比较贵重的有花梨木、榉木、橡木等。

在装修中所用木方主要由杉木制成,其他木材主要用于配套家具和雕花配件。

装修各类土木建筑物以提高使用功能和美观,保护主体结构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又称装饰材料。

主要有草、木、石、砂、砖、瓦、水泥、石膏、石棉、石灰、玻璃、马赛克、软瓷、陶瓷、油漆涂料、纸、生态木、金属、塑料、织物等,以及各种复合制品。

按主要用途分为3大类:地面装饰材料常用的有:水泥砂浆地面,耐磨性能好,使用最广,但有隔声差、无弹性、热导率大等缺点。

大理石地面,纹理清晰美观,常用于高级宾馆等公共活动场所。

水磨石地面,有很好的耐磨性,光亮美观,可按设计做成各种花饰图案。

木地板,富有弹性,热导率小,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拼花硬木地板还铺成席纹、人字形图案,经久耐用,多用于体育馆、排练厅、舞台、宴会厅。

新型的地面装饰材料有木纤维地板、塑料地板、软瓷外墙砖、陶瓷锦砖等。

陶瓷锦砖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易清洗,除作为地砖外,还可作内外墙饰面。

内墙装饰材料传统的作法是刷石灰水或墙粉,但容易污染,不能用湿法擦洗,多用于一般建筑。

较高级的建筑多用平光调和漆,色泽丰富,不易污染,但掺入的有机溶剂挥发量大,污染大气,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机合成树脂原料广泛地用于油漆,使油漆产品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而被称为涂料,成为一类重要的内外墙装饰材料。

用纸裱糊室内墙面和顶棚有悠久的历史,但已被塑料壁纸和玻璃纤维贴墙布所替代。

石膏板有防火、隔声、隔热、轻质高强、施工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墙面和平顶;作平顶时,可打成各种花纹的孔,以提高吸声和装饰效果。

材料工程与科学 论文

材料工程与科学 论文

材料工程与科学论文——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经过八周的课程学习,我逐步了解到有关于材料的一些知识。

之前只是知道材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东西,出此之外也没别的了。

在学习了材料工程与科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特此我也从老师所要求的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

下面我将会从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的原材料——二氧化钛的来源、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性质、应用来阐述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

首先是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的原材料——二氧化钛的来源。

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俗称钛白粉。

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

二氧化钛可由金红石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钛分解得到。

还可以用其他的矿石来提炼二氧化钛,比如板钛矿、锐钛矿等,得到八面体晶体结构的TiO2。

然后是二氧化钛的化学性质:二氧化钛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是一种偏酸性的两性氧化物。

常温下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对氧、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不起作用,不溶于水、脂肪,也不溶于稀酸及无机酸、碱,只溶于氢氟酸。

但在光作用下,钛白粉可发生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光化学活性。

这一种光化学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下锐钛型钛白粉尤为明显,这一性质使钛白粉即使某些无机化合物的光敏氧化催化剂,又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光敏还原催化剂。

接着便是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在众多薄膜制备方法中,溶胶凝胶法是最常用的制膜技术,具有纯度高、均匀性好、合成温度低、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及可实现化学计量比等优点,特别是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贵重仪器,可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基底,如平面、柱体、管状、球体等不规则的基底上沉膜,还可在不同耐温材料的基底上沉膜,如在聚合物、橡胶、塑料等不能用高温处理的基板上采用提拉、旋涂、喷涂或注入法等沉积均匀的TiO2薄膜,甚至还可在室温下制备光催化TiO2薄膜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主要性质有两点:光催化性,亲水亲油性。

前沿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前沿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对前沿材料世界的认识及思考专业通信工程姓名学号摘要:上一个世纪,人类的认识向外延伸到了外层宇宙,向内深入到了物质结构的更微观层次,引发了物理学一场大革命。

这场革命推动了包括化学、生命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伟大变革,为材料科学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和活力。

材料科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质的内在关系,设计、合成并制备出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材料。

进入21世纪,回顾一下材料学的主要进展,估计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材料科学现状发展趋势传统材料新材料挑战一、传统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地位传统材料是生产工艺已经成熟而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一类材料,如钢铁、铜、铝、橡胶、塑料、玻璃和水泥等金属、高分子和非金属无机化合物,这类材料量大面广,占材料生产总量的90%以上。

在世界范围内,上个世纪末20~30年间传统材料的产量、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超过以前数百年,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支柱。

但能耗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传统材料发展的瓶颈,因此改进传统材料的合成、加工技术,控制微观组织结构,提高使用性能,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任务十分迫切、繁重。

二、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新材料又称先进材料。

它不以生产规模,而以优异性能、高质量、高稳定性取胜的高知识、高技术密集形为特点。

新材料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之分,前者主要利用它的力学性能,而后者以其各种物理、化学效应为主。

当前新材料的发展方向有高性能化、高功能化、高智能化和复合化、极限化、仿生化、环境友好化几方面。

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铜、铝等,仍是21世纪的主要结构材料和电能传输材料。

金属材料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相当多的配套设施和工业规模生产,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已成为涉及面广、市场需求大的基础材料。

金属材料虽然今后会部分被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所代替,由于它有比高分子材料高得多的弹性模量,比陶瓷高得多的韧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改变不了它在材料中的主导地位,即使在高技术产业中也不例外。

材 料 科 学 概 论 论 文

材 料 科 学 概 论 论 文

《材料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料102班学号: 109024221姓名:李扬超导材料摘要: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开发和运用新材料的过程,随着上个世纪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超导现象一直为人所关注。

关于超导材料的研究也是屡见不鲜.但是如何才能提高材料的临界超导温度,如何把超导材料产业化和生活化都是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

这就要我们综合考虑超导材料的组成成分,制备工艺以改善它的性能。

逐步提高材料的临界温度,使材料更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超导材料成分制备性能应用发展前景1973年,人们发现了超导合金――铌锗合金,其临界超导温度为23.2K,该记录保持了13年。

1986年,设在瑞士苏黎世的美国IBM公司的研究中心报道了一种氧化物(镧-钡-铜-氧)具有35K的高温超导性,打破了传统“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

此后,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攻关,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1986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的氧化物超导材料,其临界超导温度达到40K,液氢的“温度壁垒”(40K)被跨越。

1987年2月,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禁区(77K)也奇迹般地被突破了。

1987年底,铊-钡-钙-铜-氧系材料又把临界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25K。

从1986-1987年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临界超导温度竟然提高了100K以上,这在材料发展史,乃至科技发展史上都堪称是一大奇迹!高温超导材料的不断问世,为超导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铺平了道路。

一、超导材料的分类超导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材料、合金材料、化合物材料和超导陶瓷。

①超导元素:在常压下有28种元素具超导电性,其中铌(Nb)的Tc最高,为9.26K。

电工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是铌和铅(Pb,Tc=7.201K),已用于制造超导交流电力电缆、高Q值谐振腔等。

②合金材料:超导元素加入某些其他元素作合金成分,可以使超导材料的全部性能提高。

材料科学概论论文

材料科学概论论文

论钛合金特性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钛(Ti)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质量分数,下同),在所有按元素中居第9位,而在可作为结构材料的金属中居第4位,仅次于Al、Fe、Mg,其储量比常见金属Cu,Pb,Zn储量的总和还多。

钛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疲劳和蠕变性能都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在体育器材中应用也极为广泛。

首先,钛合金具有以下明显的特性:第一,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第二,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第三,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第四,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第五,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作为体育器材,一般都必须要具备高硬度和耐磨性,这样在运动中才不至于出现受伤等意外事故,并且可以长期使用。

尤其对于室外器材,经常日晒雨淋,所以钛合金的抗腐蚀性正好可以避免这些。

其次,钛合金具有以下良好的加工性能:一、切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面积小,刀尖应力大。

与45钢相比,钛合金的切削力虽然只有其2/3—3/4,可是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面积却更小(只有45钢的1/2—2/3),所以刀具切削刃承受的应力反而更大,刀尖或切削刃容易磨损;钛合金摩擦因数大,而热导率低(分别仅为铁和铝的1/4和1/16);刀具与切屑的接触长度短,切削热积聚于切削刃附近的小面积内而不易散发,这些因素使得钛合金的切削温度很高,造成刀具磨损加快并影响加工质量。

材料科学论文

材料科学论文

材料科学论文
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的学科,它涉及到多
个学科的知识,如化学、物理、工程等。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现代工业和技术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材料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材料是构成
物体的基本实体,材料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性能对于物体的功能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材料科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类利用石器、陶器等原始
材料进行生产和生活,这是材料科学的萌芽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金属材料进行生产和制造,这标志着材料科学的初步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材料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工业和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材料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材料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型材料的研发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方向。

二是材料制备工艺的改进。

材料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还取决于其制备工艺。

因此,材料制备工艺的改进对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现代工业和技术的进步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科学概论课程结课论文

材料科学概论课程结课论文

材料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环境工程11102班材料科学与环境工程相结合近期的发展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材料科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目前很多高新技术的瓶颈归根结底都是要解决材料问题。

但是,材料科学在其发展的历史上,也是造成资源、能源过度消耗,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其中与材料有关的环境污染占到了一半以上。

因此,材料产业只有走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道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必须要环境工程与材料科学相结合进行发展。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类主要问题之一,人们在创造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前所未有的社会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考虑,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过程。

材料一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一方面又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并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危害和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材料产业一方面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环境的净化与修复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更高性能材料的开发。

用于防止、治理或修复环境污染的材料称为环境工程材料。

环境工程材料包括环境净化材料、环境修复材料以及环境替代材料。

治理大气污染的吸附、吸收和催化转化材料,治理水污染的过滤、吸附、氧化还原材料,减少有害固态废弃物污染的固体隔离材料,噪声控制材料、电磁防护材料等,都属于环境净化材料;另外还包括过滤、分离、杀菌、消毒材料等。

防止土壤沙漠化的固沙植被材料属于环境修复材料。

从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环境替代材料可以被划归在环境协调性材料里面。

1 环境净化材料1.1 水污染控制材料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以下3 类:①分离处理,即通过各种外力的作用使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通常在分离过程中并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②转化处理,即通过化学或生化的作用,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或可分离的物质,再经分离处理予以除去;③稀释处理,即将废水进行稀释混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题目:多种材料在核反应冷却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孙天麒
学号: 114263050118
专业班级:14 自动化
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
核反应堆冷却材料(nuclear reactor coolant material)其在人工控制核反应进行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任务。

核反应堆冷却材料也就是流经堆活性区带走核裂变热量的核反应堆材料,在工程上我们也称其为核反应堆冷却剂或核反应堆载热剂,其主要作用也可对比火电中的高温高压水。

主要作用是及时将高温导出,一是为了保护设备免遭高温损坏,二则是将热能导出后加以利用(这部分热能也是核电和火电发电时的主要收益能量)。

冷却材料在核反应中充当的是一种换热介质,并且需要时刻循环流动而对冷却材料的要求与反应堆类型密切相关,但所有的冷却材料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热容大、热导率高、粘度小、熔点低、沸点高。

而常用的反应堆冷却材料有气体、液体、熔融金属3种形态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下这三种材料
气体材料:主要包括空气、氦气、二氧化碳气等。

但是由于空气的换热性能差,高温时氧、氮活性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只用于低功率密度的研究用反应堆内;氦气具有高的热导率和化学惰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气态冷却材料,但其价格较贵,限制了它的应用;二氧化碳应用较广,主要原因是它的安全性好、成本低、与其他材料相容性好,例如在最近比较热门的石墨反应堆中就存在着比较好的应用。

液态冷却材料:对于液态冷却材料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轻水和重水,众所周知水的比热容较大且价格相对廉价因而其成为反应堆的液态冷却材料也不足为奇。

那么由轻水所构成的反应堆我们称之为轻水堆,轻水堆虽然做为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反应堆但是其使用范围与使用周期却是最长的,并且它也处在不断的创
新与发展中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其最新的成果超临界水冷却反应堆(SCLWR-H)(1-1)。

超临界水冷却反应堆系统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水冷反应堆,它可以在高于水的热力学临界点的工况下运行。

超临界的水冷却剂可以使系统的热效率比目前的轻水反应堆高出大约三分之一,同时由于冷却剂在反应堆内不改变相态并且直接与能量转换设备相连。

而除了轻水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液态冷却材料。

因而这里也就需要先介绍一下吸收截面(absorption cross section)(1-2)这个概念。

可以将其简单的概述为入射粒子被靶核所吸收的概率,那么接下我们就可以请出一位极其重要的嘉宾重水,相信对于重水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吧,即便是文科生,相信各位的初中话学老师也在课堂上提起过它吧。

重水(Deuterium oxide)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

分子式D2O这种材料作为冷却液有一项极大的优点便是它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极小这也就是说其慢化率(1-3)很高U-235
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易裂变的物质而低能的中子—热中子则更易引发其裂变
而裂变后释放的中子称为快中子,所以在反应堆中要将快中子转化为热中子,让热中子去引发裂变。

而快中子变成热中子的过程即是损失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中子慢化“继续我们刚才所说的重水,它热中子吸收截面极小,慢化率很高因而其是一种理想的冷却与慢化相结合的核反应堆材料,特别适于天然铀反应堆中使用。

可惜重水制取困难、价格昂贵,应用大受限制然而这并不能阻止重水堆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的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已经启动重水堆,这代表我国重水堆也已进入商业用途;对于液态冷却材料也有不少有机冷却材料例如如苯联或其混合物,而这类有机混合冷去材料所特有的优点自然是因沸点较高,蒸气压低,无需加压使用。

但是其缺点也是十分的明显热和辐照稳定性差,热导率不高,故只适用于小体积轻便式反应堆,应用有限,大多用于小规模的实验研究等。

熔融金属冷却材料:主要包括钠、钾、钠一钾合金等。

对于金属而言它们的主要优点当然是:热导性好、沸点高、饱和蒸气压低,可在常压下实现这类冷却材料的高温回路运行。

对于必须在高温下运行的反应堆,它们是比较理想的冷却材料。

而以上这些均是熔融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熔融金属冷却材料在应用中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它对快中子慢化率更低,这也就意味着在使用熔融金属冷却材料的反应堆中可以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快中子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并且熔融金属冷却材料堆有着增殖的功效快中子反应堆不用铀-235,而用钚-239作燃料,不过在堆心燃料钚-239的外围再生区里放置铀-238。

钚-239产生裂变反应时放出来的快中子,被装在外围再生区的铀-238吸收,铀-238就会很快变成钚-239。

这样,钚-239裂变,在产生能量的同时,又不断地将铀-238变成可用燃料钚-239,而且再生速度高于消耗速度,核燃料越烧越多,快速增殖,所以这种反应堆又称"快速增殖堆"。

据计算,如快中子反应堆推广应用,将使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50-60倍,大量铀-238堆积浪费,这也对环境的保护已经废料的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快中子反应堆(Fast neutron reactor)简称快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发展方向。

其对环境的保护方面和对能源的利用方面都对人类的未来有着十分长远的影响。

因为钾热导率比水和气态冷却材料高出2个量级。

这也刚好增加了实际生产时的效率与利用率。

然而其也怎在这一部分问题,例如钠冷快堆多采用不锈钢作结构材料,当钠中含氧量不高于10-5,操作温度低于650℃时,钠对不锈钢管道腐蚀不大,高温钠回路比较安全,但钠、钾遇水会发生剧烈爆炸,操作必须十分小心。

目前401所已经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快堆但是目前其规模较小,仅是用于进行一些实验,并不会投入商业生产。

尽管如此快堆的前景还是十分让人期待的。

引用文献:
(1-1)--东方电气评论-刘松涛,张森如,张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系统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 )。

(1-2)--《量子宇宙》(<英>布莱恩·克劳斯(Brian Cox))。

重庆出版社
(1-3)—《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张轩中)清华大学出版社。

对于材料科学的个人感想
虽然本人是理科出身但是之前并未有系统的写过论文所以上面的论文虽为鄙人尽力所为,但想必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请见谅。

通过本学期选修课材料科学的学习,我更加确认我对于材料科学的兴趣,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学科交叉的的感觉,材料学中存在着物质的物理分析,并且化学性质也需要被人们广泛了解,既需要理性的分析,又要像工科一样联系实际这种多门学科的跨领域的交汇不但发展了自己还赋予了彼此鲜活的生命力,而且老师在上课时也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的学术前沿,这的确正是我所需要的,当然也改变了我对许多东西的看法。

比如磁流体。

之前的我对于磁流体的认识也仅仅限于磁流体发电机,原因是之前高中时磁流体发电机是高考化学的热门考点,一方面如今的高考的确越来越贴近现实了,或者说不再仅局限于从前的象牙之塔了,越来愈多的科学前沿以试题的形式来到了学生们的面前,光伏电池、铝-空气电池、液态钠快中子反应堆、磁流体发电机等也越来越被如今的高中生所熟悉所以说如今的高中生早已不是从前人们口中的“书呆子“了,
现在的他们了解的东西或许远要比我们想的多的多,不过即使如此我正在见识到磁流体的魅力还是在来到民大之后。

在见识到如此奇妙的东西后,磁流体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中被刷新了千万次于是我又从新查阅了资料知道它是一种纳米级材料是由直径为10纳米以下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也叫媒体)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液体而它对于磁场的敏感性使它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记忆金属。

通过查询资料的了解我对它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发电机了(笑),事实上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苛刻条件的磁性流体密封、减震、医疗器械、声音调节、光显示、磁流体选矿等领域。

因此我觉得选修这门课对我来说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从中发现我我所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至于上面所写的论文,也是出于本人的兴趣,当然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因为我父亲正是在401所从事反应堆研究,所以对于我来说耳濡目染所了解到了一些东西,大学来到了广西民大,本以为学校的文科氛围较重很少会有机会能接触到一些学科前沿,但
是正好借此次机会,翻阅了一些资料,同时向父亲询问了一些问题对我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不过作为理工科的学生,课业压力还是蛮大的所有,可能再去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太方便,但是我希望我能一直走在自己从憧憬的道路上。

2014.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