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临床症状
• • • • • • (1)子宫出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3)疼痛 (4)白带增多 (5)不孕与流产 (6)贫血
分型
1.肌壁间肌瘤
60-70%,位于子宫肌层内
2.浆膜下肌瘤
20%,向浆膜外生长,外突
3.粘膜下肌瘤
10-15%,向子宫腔内生长,内突
肌壁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有壁薄光滑的 小囊性暗区 形态 长舌形 血、坏死时可 出现低回声或 暗区 不规则 ,也可为增 强回声或不 均匀回声 圆形、舌形
内膜基底部 连续
彩色多普勒 少数息肉蒂部 可见条状或者 点状血流信号
中断
中断
增厚子宫内膜 彩色血流丰 处彩色血流丰 富呈“彩球 富呈“网状” 状”
治疗
• 1.手术 • 2.子宫动脉栓塞 • 3.药物治疗
变性
• • • • • 1.玻璃样变 2.囊性变 3.红色变 4.钙化 5.肉瘤样变
玻璃样变
• 患者女,42岁,子宫肌瘤多年,近期感觉肚子胀 的快,来复查,如图:肌瘤大小约13.3X8.4cm,内 见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呈“蜂窝状”改变
囊性变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8岁 简要病史:体检. 末次月经:2018-4-30. 无阴道异常流血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主讲:XX XX
• 患者45岁,发现子宫肌瘤5年,入院时妊娠足月 腹型,行全子宫切除术。
• 子宫肌瘤(ul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中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称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 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 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 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与分析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与分析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与分析【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及分析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居女性生殖器官全部良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国内b超检查较为普遍。

鉴别肌瘤,准确率可达93。

1%[1],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

由于肌瘤结节中肿瘤细胞单位体积内细胞密集,结缔组织支架结构的含量及肿瘤、细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结节于扫描时表现为弱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3种基本改变。

弱回声型是细胞密度大,弹力纤维含量多,细胞巢状排列为主,血管相对丰富。

强回声型,胶原纤维含量较多,肿瘤细胞以束状排列为主。

等回声型介于两者之间。

后壁肌瘤,有时显示不清。

肌瘤愈硬衰减表现愈重,良性衰减比恶性明显。

肌瘤变性时,声学穿透性增强。

恶变时坏死区增大,其内回声紊乱。

故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肌瘤,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又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所以,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性已毋庸置疑,但在肌瘤变性合并盆腔脏器其他疾患时,声像图差异较大,需仔细鉴别,为治疗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近年来经b超诊断并手术有病理结果的110例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44岁。

以经血过多就诊者89例,以月经紊乱就诊者15例,偶然发现6例。

1.2方法使用仪器为ge-vivid3及eub-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7mhz。

患者常规中度充盈膀胱后经腹扫查。

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

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

2结果2.1临床症状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有绝经后出血、下腹部有憋胀感等,体检时发现较多,年龄以35岁以上女性为多。

2.2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肿瘤的大小不一,最大约17cm×12cm,最小0.5cm×1.0cm,肿块直径以1.0cm~1.5cm为多。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超声诊断学课件】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超声诊断学课件】
宫腔线位置偏移
子宫肌瘤变性的声像图表现
玻璃样变 瘤内弱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囊性变 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化 形成囊腔,囊内含液体或凝固成胶冻状,显 示无回声区。
脂肪变 肌瘤内出现高回声区。
钙化 肌瘤内见环状、弧形或斑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
肉瘤变 约0.5-1%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多见于年龄较大,特别 是绝经期后肌瘤增长迅速或者绝经后再出现肌瘤的患者,显示为 肌瘤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减低,杂乱不均。
肌瘤动脉血流:RI:0.60±0.04 。
肌瘤变性时血流稀少。
文献报道:肌瘤肉瘤变时血流增多,RI:0.30±0.05。 (供参考)
四、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病和腺肌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一较大肌瘤,组织内出血, 肌瘤体积明显增大。临床表现常为患者突发剧烈腹痛。
注意:子宫肌瘤变性图像改变较有特异性的是囊性变、钙化、脂 肪变,其他变性声像图改变无明显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超声提示变性需谨慎。
子宫肌瘤囊性变
子宫肌瘤脂肪变性
肌瘤(周二围)假、包多膜普内勒环超状或声半环状彩色血流信号,子宫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myoma of uterus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 率较高。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 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宫体肌瘤(92%) 宫颈肌瘤 (8%)
一、分类
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肌壁的 关系将其分为3类:
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 均被肌层包绕。
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 长,突出于宫腔。
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 阔韧带肌瘤属于此类。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二维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120例患者通过超声准确诊断子宫肌瘤114例,诊断符合率95.00%,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

结论:通过分析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可大大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且在中年女性中的发病率居高,有报道称,有40%的3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过子宫肌瘤[1]。

本文分析了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病例的声像图特征,旨在研究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0~60岁。

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且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2仪器与方法仪器应用HDI4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3.5~5.0MHz凸阵探头检查前准备,为了避免肠道气体干扰,在检查前的1h一般要饮水300~500ml,还要考虑以膀胱的适度膨胀为度,有的患者可以服用或输注利尿药物,使膀胱膨胀,膀胱膨胀要以突显子宫底部为度。

扫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检查时要注意对下腹部的子宫进行横向、纵向、斜向多切面扫描,尤其要注意检查子宫的形态、轮廓、大小及其回声特征,还要检查子宫的内膜线位置及附件的超声特点。

2结果通过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20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子宫肌瘤114例,另外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诊断符合为95.00%。

114例患者浆膜下肌瘤26例,占22.81%,肌壁间肌瘤70例,占61.40%,黏膜下肌瘤13例,占11.40%,宫颈肌瘤2例,占1.75%,阔韧带肌瘤3例,占2.63%。

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其中1例卵巢实质性肿瘤,2例子宫腺肌病,3例为盆腔炎性包块。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成果。

一、非手术诊断技术的发展1.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之一。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分辨率和描绘清晰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传统B超已经逐渐被三维(3D)B超所取代,这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2. 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筛查中的作用MRI能够提供更详尽、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且不受肢体肥胖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

它能够显示子宫肌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初步筛查中,MRI已经证明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

二、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1.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

其中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该技术通过腹壁仅三个小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突破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塞在子宫动脉输入供应肌瘤的血管中,释放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轻相关症状,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子宫动脉栓塞逐渐成为肌瘤保守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三、药物治疗新进展1. 黄体酮受体调节剂(SPRMs)的应用SPRMs是一类具有黄体酮受体亲和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和乳腺组织的作用来抑制肌瘤生长。

近年来,SPRMs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采用。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减轻月经不规律、压迫症状等不良反应。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论文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论文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46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73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64-01【摘要】:目的:探讨怎样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妇科检查和超声诊断,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46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5.7%,误诊2例,占4.3%。

结论:对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依据临床表现和肿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

为了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我们对2011年5月~2012年2月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且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的46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年龄26~53岁,平均44岁,均为已婚妇女。

其中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且伴不规则阴道流血 1年~5年者 36例 ,痛经3例 ,下腹胀痛不适 3个月~ 1年者5例 ,阴道异常分泌物 3个月者 2例。

浆膜下肌瘤8例,壁间肌瘤32例,粘膜下肌瘤4例,混合型肌瘤2例。

1.2 方法采用东软flying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gk8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壁凸阵探头频率3.5mhz。

患者常规膀胱中度充盈,经腹部多切面探测子宫切面大小、形态,仔细观察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回声特点等一般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肌瘤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并详细记录,部分月经期病人经后再次复查确诊。

2 结果46例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子宫肌瘤 ,其图像显示子宫形态失常,呈局限性隆起、体积增大,子宫肌壁间见低回声、强回声或等回声块状影者 29例 ;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而前后壁回声不均匀 ,见7mm-18mm大小结节状回声者 11例;子宫大小正常 ,内膜增厚,呈团状强回声者6例。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肌瘤 内回声 强弱相 间呈栅栏样 , 肌瘤 周 围可 见假包 膜形 形态 。
成 的低 回声 晕圈 , 边界 尚可辨认 。一般 肌瘤 回声 衰减不 15 超声 造影 .
超 声造影 时瘤体 供血 动脉 的显示及 增
明显 , 大 肌瘤 回声 衰减 明显 致 其后 子 宫 声 像模 糊 不 强水 平 的变化 可 准确 显示 肌 瘤 的数 目、 小 、 置和边 较 大 位 清 。大于 4c 的肌瘤多有 变性 , m 肌瘤越 大 , 容易 发生 界 。对于浆膜 下 、 越 阔韧 带肌瘤及 较 大的宫 颈肌瘤 因其来 变性 , 性越广泛 。 , 变 常见 的有玻 璃样变 , 依次是 粘 液样 源于子 宫动脉 的分支供 血 , 与卵 巢肿瘤 的供 血动 脉明显
1 子 宫肌瘤 的超声 表现
谱和恶性 肿瘤 内部低阻力 动脉频 谱之 间 , 肌瘤 血供 丰 富 程度与肌 瘤大小呈 正相关 , 肌瘤越 大血供 越丰 富 j 。如 现低 阻力 波型 ( 1 . R 4±00 ) 肌 瘤钙 化 时 , 0 .5 ; 其周 边及
子宫肌 瘤声像 图表 现 主要 与肌 瘤 的位 置 、 大小 、 数 肌瘤 内出现坏死 和炎症改变 , 瘤体 内血 管 明显 增加并 呈 目和有无继发 变性等 因素有关 。 1 1 肌瘤形态 变化 . 子宫 增 大或 出现局 限性 隆起 , 致 内部 血流信号 稀少或无 血流信 号显 示 ; 瘤玻璃 样变 或 肌
子宫肌瘤好 发于 中年妇女 , 常见年 龄为 3 5 0~ 0岁 。 14 肌瘤 的血 流特 点 .
彩色 多普 勒 超声 ( D I 扫 查 C F)
子宫肌瘤 为实质 性球 形 肿块 , 小 不一 , 为 多发 性 散 在瘤体周 围多显示 环状或 半环状 血流信 号 , 大 常 一般肌瘤 周 在分布 。子 宫肌瘤原 发于子宫肌 层 , 大部 分生 长于子 边 的血流 信号多 于 瘤体 内部 , 色 血 流信 号 呈星 状 、 绝 彩 条 宫体部 。当继续增 大 , 向不 同方 向发展 , 可 按其 与 子宫 状 或 网状 。部分 肌瘤 内部血 流 信 号 丰富 , 五彩 花 球 , 似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比较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比较

和腺泡破裂而渗于 口底组织 , 后被结缔组织包裹 形成囊肿。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 男性 稍多。舌 下 腺囊 肿 位 于 口底 一侧 , 膜 与 口底 肌 肉之 间 。囊 黏
肿可延伸 至对侧 口底 , 形似蛤 蟆的咽囊 , 又称 故 “ 蟆 肿 ” 也可 能循 口底 肌 肉间 的筋 膜 薄 弱 处 突 蛤 ;
子 宫增 大 , 中均 匀 性增 大 者 l 其 5例 , 形 增 大 者 球
1 , 限性 增 大 者 5例 。团 块 位 于 后 壁 者 l O例 局 4
横、 斜等方位探测 , 观察子宫声像图。
1 3 观察 指标 .
例, 前壁 8例 , 前后壁 8例。团块边界清晰者 l 0 例 。内膜线移位者 2 例 , 0 其中向前移位者 l 例 , 1 向后移 位 者 9例 。C F 显示 : 块 内血 流 信号 呈 DI 包 星点状及短条状分布者 3 2例 , 包块周边显示 间
[] 4 陈卫 民, 朱声荣 , 毛靖 , 主编. 口腔疾病诊 疗指 南 [ . M]
第 2版. 京: 学 出版 社 。05 13 北 科 2 0 :4
( 收稿 日期 : 1-30 2 1 - 0 0 9)
子 宫 肌 瘤 与 子 宫 腺 肌 瘤 的 超 声 诊 断 价 值 比较
罗志芬
[ ] 国英, 其珊 , 2黄 林 钱蔷 英 , 主编. 小儿 临床超 声诊 断学
[ . M] 上海 :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0 :1 2 6 8 0
[] 3 周永 昌, 郭万学 , 主编. 超声 医学[ . M] 第5版. 北京 : 科
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0 6:2 2 0 17
35 4
样 囊 肿 、 下 腺 囊 肿 、 裂 囊 肿 与 囊 性 水 瘤 相 鉴 颌 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 子宫肌瘤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 多30-50岁,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 ,主要症状为子宫出血(eg:壁间肌瘤者表现为月经
量增多,经期延长;粘膜下肌瘤表现为阴道持续性出血或不规则
出血;浆膜下肌瘤很少伴有出血症状)
• 肿瘤一般生长较慢,肌瘤较大时下腹部可触及 肿块,并可产生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引起尿 频、排尿障碍,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部分病 人无明显症状
鉴别诊断
粘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增生鉴别 增生的内膜呈梭形条状高回声团,无宫腔分离和宫腔局部隆起 图像。纵、横断面观察条状高回声团沿宫腔形态分布 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粘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 纵切面:增厚内膜呈 梭条状,其边缘整齐 ,沿宫腔形态分布无 宫腔局部隆起
横切面 :增厚内膜 呈稍高回声团状无宫 腔分离
标本:底部肌瘤呈生牛肉样紫 红色,为肌瘤红色样变。体部 肌瘤呈白色,为玻璃样变
伍 子宫肌瘤变性
液化或囊性变
由玻璃样 变进一步 发展而来, 表现为瘤 体内形成 腔隙,内 有液性无 回声区
超声:子宫肌层见稍低回声团,其内可 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少许光斑(子宫肌 瘤部分液化伴钙化) * 囊变区 CX 宫颈
鉴别诊断
肌瘤引起的子宫增大与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肥 大症鉴别 子宫腺肌病常有痛经病史,且渐进性加 重。声像表现为宫内回声粗糙不均,宫后壁 增厚较明显,月经期检查可见出血小囊。子 宫腺肌瘤无假性包膜其边界欠清或不清 子宫肥大症常有多产史,子宫呈均匀性 肿大,内无结节状异常回声
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症并子宫腺肌瘤
超声:子宫肌瘤,内回声部分 衰减,周围有一明显强回声环
子宫肌瘤钙斑
超声:子宫壁内可见两个强回声 团,伴声影
伍 子宫肌瘤变性
脂肪或红色样变
脂肪样变 表现为瘤体 回声增强 红色样变 与妊娠有关, 为一种无菌 性组织分解, 声像图与肌 瘤液化相类 似
超声:子宫增大,形态失常,内 见肿块,回声增强不均,宫腔显 示不清
标本:子宫壁清楚可见,肌瘤呈黄色, 花纹状排列,周边可见宫腔裂隙
肆 粘膜下肌瘤
宫颈粘膜下肌瘤
超声:宫体大 小正常,见宫 腔线状回声, 宫颈扩大,内 见一圆形肿块, 蒂在内口以上 处
UT 子宫 BL 膀胱 M 肌瘤
伍 子宫肌瘤变性
• 肌瘤变性是肌瘤失去了原有的典型 结构,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 (又叫透明样变,最常见)、囊性 变、红色样变、钙化及脂肪变
标本: 切开浆膜及肌层,肌 层收缩,肌瘤向外突出暴露。
叁 肌壁间肌瘤
⑴ 小肌瘤多为低回声结节,子宫形态大 小可正常
⑵ 肌瘤较大或多发时子宫增大,形态失 常。肌瘤可呈不同回声结节,较大的瘤体 内为漩涡状杂乱回声,后壁可有声衰减 ⑶ 肌瘤压迫宫腔可致内膜回声偏移或显 示不清
叁 肌壁间肌瘤
超声: 1. 子宫前位增大形态失常 2. 前后壁均见多个低回声结节 3. 内膜无偏移 UT - 子宫 T - 肌瘤 BL - 膀胱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present
Presented by Wangjun
病 理
•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由子宫平滑肌 细胞增生而形成,肌瘤可发生于子宫任何部 位,但绝大多数(95%)发生在子宫体部, 可单发,亦可多发
•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分为:粘膜下 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 • 常发生一种或多种变性:如玻璃样变、脂肪 变、囊性变、钙化及红色样变。
超声:子宫增大,前壁肌层增厚,回声增粗不均 ,内可见一 瘤样包块,边界欠清
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瘤
超声:子宫后倾后屈位,后壁呈瘤 样增大,无包膜,其内可见少量血 流内膜向前偏移。
标本:壁内见球样增厚肌壁, 无包膜。箭头所指兰色斑点为 异位病灶。
鉴别诊断
与子宫畸形进行鉴别
检查时应注意宫体形态及宫腔内 膜回声 双子宫在横断面可见左右两侧对 称的宫体及两侧分别的宫腔内膜回声, 而肌瘤内无内膜回声
子宫肌瘤示意图
1. 2. 3. 4. 5. 6.
浆膜下肌瘤 壁间肌ຫໍສະໝຸດ 带蒂粘膜下肌瘤 浆膜下子宫肌瘤 带蒂浆膜下肌瘤 带蒂粘膜下肌瘤, 经宫颈脱入阴道 7. 粘膜下肌瘤 8. 宫颈肌瘤 9. 阔韧带肌瘤
注:子宫肌瘤无包膜,但与周围的肌 组织间有明显的界限是因为周围肌层 受压后形成一层疏松网隙区域而构成 的假包膜所致。
常见分类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宫体的肌瘤多见
按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分为:
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
壹 浆膜下肌瘤
• 子宫形态失常,肌瘤呈低或等回声结节向 宫外隆突,常与壁间肌瘤同时存在
贰 浆膜下肌瘤
超声:子宫增 大,形态失常, 底部见一较大 类圆形肿块, 回声增强不均, 肿块与子宫关 系密切但有界 限
• 恶性变为肉瘤样变,发生率很低, 常发生在30-50岁女性,短期内迅 速长大
伍 子宫肌瘤变性
玻璃样变
直径>4cm的肌瘤常有不同程度的玻璃 样变,是肌瘤缺乏血液供应的结果。表 现为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区域, 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
伍 子宫肌瘤变性
红色样变、玻璃样变
超声:子宫增大,宫体及宫底见分 别见肿块回声,底部肿块回声不均 ,体部肿块回声衰减
标本:肌瘤切面呈黄色,有液 性小囊腔。肌瘤旁边可见沟状 凹回声,为宫腔裂隙
鉴别诊断
浆膜下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鉴别 浆膜下子宫肌瘤特别是当其回声减低时, 易与卵巢肿瘤混淆,此时要注意瘤体与子宫 间的活动位置关系,以及肿瘤周围及内部的 彩色血流束与子宫动脉的关系。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与子宫动脉接近者为肌瘤 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瘤体与子宫 间的关系
超声:宫颈膨大内见肿块,肿块回声 不均匀,中部呈片状回声增强,周围 有多个不规则小囊区 M 肌瘤
伍 子宫肌瘤变性
钙化
可发生在玻璃样变或坏死之后, 由于肌瘤血循环障碍,钙盐被吸 收沉积致。肌瘤周围钙化可见瘤 周呈强回声光环,内部发生钙化 表现为瘤体内强回声光斑,后方 伴声影
伍 子宫肌瘤变性
钙化
子宫肌瘤钙化环
超声:瘤体内为漩涡状杂乱回声
肆 粘膜下肌瘤
位于宫腔内的粘膜下肌瘤可显示 “宫腔分离征”,宫腔内可见低回 声或等团块
如肌瘤脱入宫颈管,可见宫颈管 增大,其间有肿瘤团块,回声强弱 不均
肆 粘膜下肌瘤
超声:子宫增大,宫腔内见一圆形肿块,与肌壁间见 条状回声减低区,肿块内回声强弱不均,栅栏状衰减 UT 子宫 M 肌瘤 BL 膀胱 * 宫腔裂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