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中语文 4.10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17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17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 想而微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 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 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 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 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 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 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 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 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当年罗森塔尔带着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了这篇 新闻史上的佳作,如果有一天你去到了侵华日军南京 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你是否和他一样有非写不可 的冲动?那么你会从哪个角度去写呢?
写法可以不拘一格, 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 象,可以是遇难者,可 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 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 侵华日军……
集中营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坑
运送政治犯尸体的火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被选中做人体实验的犹太 儿童
集中营周围浓密的电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焚尸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945年1月27日,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 部克拉科夫的奥斯维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 围起的集中营,当时有70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 犹太人。所有人都表情呆滞,瘦弱不堪,奥斯维 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 军在1939年建立的。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多 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 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这里成为了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3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3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 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大批的犹太人尸体。
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 势。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焚尸炉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运送政治犯尸体的火车
小 结:记《者奥罗斯森维塔辛尔没二有战什后么访新问闻奥》斯这维篇辛新集闻中是营美博国物
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 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 佳作。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 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 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 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 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 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 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
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探讨:文中有些句子看上去虽然平实,其实其 中却蕴含了深厚的感情,非常耐人寻味。找一找 这样的句子,并说明你所认识的作者的情感。
字词
• 婆娑 • 嬉笑 • 噩梦 • 纳粹 • 剥光 • 撰写
• 步履 • 焚尸炉 • 废墟 • 雏菊花 • 窒息 • 祷告
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为什么作者 还要去报道?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 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 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练习:
• 阅读《飞向太空的航程》,找出新闻的 导语和主体,并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部分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 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 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2014年秋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ppt名师导学课件

2014年秋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ppt名师导学课件


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 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 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 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 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 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 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基础积累 一、字音辨识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凝聚苦难留记忆 铭记历史惜和 平



诗林漫步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怀乡诗,写得感情真挚, 十分动人。诗人观察事物细致入微,而又善于 捕捉最能体现事物规律的自然景象加以描述, 因此颇具创造力,意境也格外清新。诗以对偶 句发端,作者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行, 驶向青山以外的遥远的客路,其人在江南神驰 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次 联写沿江看到的景象: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第三联历来脍炙人口,当残夜还未 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驱尽黑暗; 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现春意,将赶走严 冬。


【答案】(1)清晰的可视性。作者用简洁的笔 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 品尝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 (2)生动的可听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 感强的环境音响,使读者好像亲临新闻事实 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 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二、背景探寻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于1997年7月1 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在香港 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 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又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中英南京条约》使香港离开了祖国,变成 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150多年来,25任港督 代表英国对香港进行统治。为了使香港回归, 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 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 待。13年的漫长等待,让亿万中国人失去了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必修1
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学国学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选自《礼记·中庸》
【古文今译】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
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这句话强调了 在做事之前预先准备的重要性。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选自《礼记· 学记》 【古文今译】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 不通过学习, 就不懂得道理。 玉石不经雕琢, 成不了器物。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 磨加工,以此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常用“玉不琢,不成 器”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
答案:suō diān xī zhǎo cuì chú zhì lǚ dǎo
2.多音字 接载 ( . ( 记载 . 折 磨( . 本( 折 . 腾( 折 . ) ) ) ) ) 停泊 ( . ( 湖泊 . 塞 进( . ( 要塞 . 责( 塞 . ) ) ) ) )
剥 光( . 皮( 剥 .
) )
新鲜 ( ) . 为人知( ) 鲜 .
bó/pō zhé/shé/zhē sāi/sài/sè
答 案 : zài/zǎi bō/bāo xiān/xiǎn
五、按拼音填字组词 piāo( piāo( chè ( qī( )扬 )窃 )底 )茶 fé n( )烧 n贪( ) lá ɡān旗( ɡān揭( ɡǎn秸( ) )而起 )
三、文学常识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经常使用 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文体。包括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新闻的类型尽管有多种,但有其共同的基本特点,主 要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 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后二者是其

高中语文10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10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标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 意图?
参考答案:①新颖而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对法西 斯罪恶行径的痛恨和反讽;③表达了作者不愿看到历史重演的美好 愿望。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有没有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 新的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相关常识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写的向社 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是 指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构成消息的要素一般概括为“5个W加1个 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 (Why)以及结果如何(How)。结构情势是以“倒金字塔式”为主,即把 重要的、急于向读者告知的内容放在前面的导语和主体部分中。
标题
别 了,“不 列颠尼 亚”
奥斯维 辛没有 什么新 闻
特点和作用
毛泽东在 1949 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 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 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 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管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 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管治的结束。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 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意味深长,该怎样理解其 内涵?
参考答案: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管 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 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 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 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照。

高中语文同步系列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高中语文同步系列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回答第3小题,请先看下面两则时事新闻:
11月18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在北京钓 鱼台国宾馆会见 正在中国进行国 事访问的美国总 统奥巴马。
新华社记者 刘 建生 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暴雪致湖北逾百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过亿元
中新社武汉十一月十七 日电 (记者 艾启平)受 冷空气南下影响,十一 月十五日以来,湖北省 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低温 雨雪冰冻灾害。目前, 灾害已造成湖北省二十 一个县(市、区)一百一 十六点八二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达一点四 四七亿元人民币。
3、明确:
我们平时所见的新闻大部分是相对客观 的报道;本文记者罗森塔尔则突破了“客观报 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 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 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本文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任何人,任何企业,只要你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接 受中国法律的( 权。(管制 管治) ),不要因为你是外资企业,就享有法外特
辨析 管制:①强制管理;②对罪犯或破坏分子施行强制 管束。管治:通过政权来控制管理。
3.先生的门前是一片小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池塘的 后面是翠翠的竹林,先生的书房便( )在竹林中。幽雅的环 掩映)
(2)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波兰南部的小 镇奥斯维辛建立的关押、屠杀战俘的一个集中营,被称为二战 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是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的 象征。它建于1940年4月,所辖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三个集 中营:主营、比克瑙集中营、莫诺维辛集中营。它不仅是苦役 犯的监狱,而且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杀人场。集中营内有 4座大 毒气室、焚尸炉以及为各种屠杀活动服务的“医学实验室”。 在集中营存在的三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 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初,德军为消灭罪 证,将集中营炸毁。
3.理顺结构
4.归纳主旨 (1)《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 道中显得别出心裁,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 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 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 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 历史意义。

答案
có nɡ|zhǔ|suō|diāo|qiú|zhuàn|xū|chú|zhì
qī | xī zhǎo | o zhà n fé | n fà dǎo | u chó tuò | tà qiǎ | kǎ nɡ lià | nɡ liá
5.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 约翰逊 6.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 才能有未来的和平。——桑塔亚纳 7.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 雨果 8.把世界拥抱在整个怀中,战利品太沉重了。——罗 曼· 罗兰 9.战争的形象是流泪、痛苦、死亡。——托尔斯泰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1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1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考场运用实例二
匡扶正义 引领正气 (标题)
大学生杨济源在抓小偷时,被歹徒捅伤,最 终牺牲。(叙)他的英勇事迹,正反映了一个大 学生应该有的素 质,也体现嫉恶如仇、伸张正义、 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 他的行为,成为引领社会 正气的壮举。(评)我们应该大 力宣扬他的这种 精神,让匡扶正义之风成为时代的主流。(结) 正文:叙(述事实)+评(提观点)+结(发 号召)
应标题)
参考示例2: 人治?法治 !(标题)
法治社会,却以“人治”为主,让人 忧思!(提出观点)“黄水”整治问题拖延三 年之久,局长获悉后才得以解决,可知民 生问题之解决,政府管理之成效,靠的仍 是人治。(概述事实,分析材料)这实为一种很 可怕的现象!在法治社会里,应是“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靠的 仍是“人治”,必然会影响到民情民生, 影响到政府的形象 ,甚至危及法律的尊严! (分析论证,指明危害)
注意事项
1、以新闻事实为由头 事实可以放在开头,以此为由头展开议论;(叙—议) 也可放在中间,先点明论点或进行一般性议论,然后举出 新闻事实,再针对事实表明观点。(议—叙—议) 2、议论有新意 新意包括新的思想、新的角度、新的构思。 3、语言宜生动 用一些比喻等形象化语言、诗文典故,加点诙谐幽默; 注意以情感人。 4、尽可能简短 120以内为宜。
知能导航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被称作“报纸的心脏”,它是报刊、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 明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主要包括社论、评论员 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等。 2、什么是“短评”? 短评被称作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是 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新闻评论 文体。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 语言生动活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