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大赛作品赏析共31页
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及解析

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及解析1 加拿大摄影师Wanda Bedard 2018年在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加拿大摄影师Wanda Bedard 于2018年获得了国际摄影大赛的荣誉,她的作品分别获得了多个大奖。
其中,她的作品《佛罗伦萨洗手间》获得了2019年日本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的银奖,这张作品展示了一所古老的洗手间,内有古老的壁炉、砖瓦和陈旧的石榴红瓷砖,照片呈现出了一种清新的空气,每个细节细节都表达出艺术家对古老洗手间的热爱。
此外,她的作品《Lighting up the City》也获得了2019年日本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的银奖,这张作品以夜景的形式展示都市中光影交织的景象,看起来非常壮观。
照片中街道中的灯光散发出三种不同的颜色,从远处看近处,犹如繁星点点,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另外,Wanda Bedard的作品《Smoke》获得了2019年中国朴实艺术博览会的银奖,这张作品在其中展示了一股烟雾缭绕的城市景象,照片中出现了一抹灰色,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
繁华背后,游走于烟雾当中的灯光带来一种孤独、迷幻的感觉。
最后,Wanda Bedard的作品《On the Beach》获得了2019年中国朴实艺术博览会的银奖。
这张作品捕捉到一个大海的美丽景致,用镜头极其精准地将沙滩上弥漫的阳光、和缓的海水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沉静而宁静的氛围。
以上就是加拿大摄影师Wanda Bedard于2018年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及解析,祝贺摄影师Wanda Bedard在国际摄影大赛中的成功!愿摄影的精神能够继续不断开拓和传播下去!。
我们身边的“黄色”

尼康“Yellow to Me”摄影赛作品全欣赏(请点击左键翻页)E-mail文化传播网尼康关于黄色主题摄影比赛结果终于公布了,最终有10副作品进入了得奖名单。
这次比赛主要围绕着“我们身边的黄色”为主题,征集亚洲范围内的专业与非专业摄影选手的作品。
这次比赛是尼康和国家地理联合搞得活动,评委请到了邓励恒和Cotton Coulson两位著名摄影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获奖作品吧!柠檬好滋味Lemon gives the tasteDoron Ben ShimonIsrael一片在汽水中的柠檬。
邓励恒先生的评语:一幅能激发我们感觉官能的照片。
摄影师把我们眼睛的感觉带到舌尖,感觉清新冰凉。
Cotton Coulson先生的评语:把水中的一片柠檬如此平凡的图像提升至一个刺激的视觉境界;巧妙地把黄色注入一幅抽象而充满活力及令人注目的图片中。
柠檬好滋味祈求平安Yellow CoolPhoebe BritanicoPhilippines削发仪式后,爸爸把黄粉涂抹在宝宝的小头颅上,用以舒缓削发后的剌热感觉,以及许下作为父母亲的承诺。
邓励恒先生的评语:由涂抹黄色粉末的手至小孩的眼神,串连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Cotton Coulson先生的评语:眼睛是灵魂之窗。
戏剧化的色彩与构图表达了小孩对爱的渴望。
从成人的手及小孩头上的皮肤,逞现了摄影师刻划入微的拍摄技巧。
祈求平安喷火FireJimmy LeeSingapore濳能十足!邓励恒先生的评语:摄影师捕捉了抛火表演的振憾力。
我们可以从活灵活现的图像中感受到火的热力及人群的“虚憾”。
Cotton Coulson先生的评语:一幅由完美构图,色彩及精彩情节组成的摄影精品!别出心裁的拍摄角度;从黄到橙的变化,对比出火的动感及捕捉了瞬间力量的爆发。
喷火勤奋汪戊生Taiwan黄,对于我来说是中国人勤奋的象征,拂晓之前,很多人已经奋力的在这进行鱼货交易,不份老少.邓励恒先生的评语:莹光的色彩带出了一位在渔市场中奔走的妇人身上散发出的动力。
数码摄影大赛作品赏析

他 的 这 幅 获 奖 作 品 名 为
动 作 世 界 ” 单 元 季 军 得
“ 《跳 跃 》 。 意 大 利 的 尼 克 拉 布 姆 巴 塞 。 · 自 来 是 主
这 幅 摄 影 作 品 名 为
自 然 景 观 ” 单 元 冠
“ 《 亚 伯 拉 罕 冰 湖 》 。 国 的 吉 普 菲 利 普 占 据 。 · 美 自 来 被 座 宝 的 军
他 的 这 幅 获 奖 作 品 名 为
人 造 景 观 ” 单 元 的 季 军
“ 《 心 灵 驱 动 》 。 耳 其 的 艾 尔 帕 库 克 。 · 土 自 来 是 主 得
“随意拍摄”单元的冠军得主是印度的拉耶什·库马尔·辛格。作品名为《虔诚的清晨祈祷者》
“随意拍摄”单元的亚军得主是印度的卡乌什克·马卢姆戴尔。作品名为《工作中的妇女》。
“这是英国”单元的季军得主是来自英国的马赛·达克维兹。作品名为《星期三晚上的亲吻》
“人造景观”单元的冠军得主是来自比利时的巴尔特·海威戈。获奖作品名为《加油站》。
这 幅 获 奖 作 品 名 为
人 造 景 观 ” 单 元 的
“ 《 和 影 子 玩 耍 》 。 荷 兰 的 乔 斯 瓦 尔 特 。 · 自 来 是 主 得 军 亚
时 尚 摄 影 ” 单 元 的 冠 军 得 主 是 印 度 尼 西 亚 的
“
· ·
获 奖 作 品 名 为
时 尚 摄 影 ” 单
“ 《视 觉 女 王 》 。 是 斯 洛 文 尼 亚 的 米 尔 塔 库 卡 尔 耶 。 · 主 得 军 亚 的 元获 奖 作 品 名 为时 尚 摄 影 ” 单
“ 《偶 像 》 。 得 主 自 匈 牙 利 的 祖 尔 坦 马 达 斯 。 · 军 季 的 元
光伏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光伏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随着绿色能源的不断发展,光伏产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传播光伏的理念,各地都会举办光伏相关的活动。
其中,光伏摄影大赛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展示光伏的美。
下面是本次光伏摄影大赛的优秀作品,每一张作品都展现了光伏的独特之处。
1.《光伏之美》这张照片展现了一片光伏电池板的美丽,电池板的黑色和灰色几何图案应用于蓝天的背景上,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
同时,照片中的太阳光折射在电池板上,形成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这张照片完美地展现了光伏电板的美丽。
2.《光伏小径》这张照片展现了一条充满光伏元素的小径,路的两旁都是高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照片中,电池板的黑色和灰色交错呈现,与绿树与花草的颜色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条光伏小径不仅美丽,而且具有环保的特点。
3.《光伏夜景》这张照片展现了一幅光线柔和,锐利而富有生命力的夜景照片。
照片中的电池板衬托在脚下,又好像它是整个建筑的“依靠。
”夜幕中的城市在月光下显得幽静而安详。
这张照片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光伏能源在夜间的独特之美。
4.《光伏建筑》这张照片展现了一幢太阳能建筑,建筑顶部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并在充满太阳能灯光的蓝天映衬下,呈现出美妙的姿态。
建筑的外形工整美观,充满了现代感,让观者感受到了科技与环保的融合传统。
5.《光伏大棚》这张照片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光伏大棚,可以看到棚内密密麻麻的光伏板,排列有序,整洁明亮。
而棚内的菜地中的蔬菜已经开始蓬勃生长,生机勃勃。
这张照片让人感受到光伏带给环境的活力与创新。
光伏摄影大赛展现了光伏能源的独特之美,无论是美丽的景色,还是创新的设计,都传递着对环保的强烈信仰。
这些作品值得所有人欣赏,也值得大家一起推广。
国内知名摄影作品赏析

国内知名摄影作品赏析摄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国内,有许多知名的摄影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国内知名的摄影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第一组作品来自著名摄影师赵大春。
赵大春以其独特的纪实摄影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西部牧歌》系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组作品以西部牧场为题材,展现了中国西部广袤的草原和牧民的生活。
赵大春通过镜头捕捉到了草原上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牧民们的朴实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赵大春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纪实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摄影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第二组作品则来自著名女摄影师陈晓薇。
陈晓薇擅长以人物摄影为主题,她的作品《人间烟火》系列是备受瞩目的代表作之一。
这组作品以城市街头为拍摄场景,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陈晓薇通过镜头捕捉到了城市街头上繁忙的人群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幅真实而鲜活的城市画卷。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多彩,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感动。
陈晓薇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摄影艺术中的瑰宝之作。
第三组作品则来自著名摄影团队“光影家园”。
这个团队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摄影界的佼佼者。
他们的作品《山水中国》系列是备受瞩目的代表作之一。
这组作品以中国的山水风光为题材,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光影家园通过镜头捕捉到了中国的山水之美和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一幅古朴而优美的画卷。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启迪。
光影家园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摄影艺术中的瑰宝之作。
综上所述,国内知名的摄影作品无论是从题材、创作理念还是技术手法上都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三季度作品展示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三季度作品展示特邀作品《夹河入海新天地》摄影:徐忠东《烟台与世界干杯》摄影:刘卫芳《绣眼鸟》摄影:张旭峰一等奖《暮霭》摄影:董芳组图《风雨筑梦人》摄影:王淑云组图《招远农村盖房上梁日》摄影:乔光先 《开门见所城》摄影:王联兴二等奖组图《守护金滩》摄影:刘福轩组图《金色的收获》摄影:李爱科组图《清韵家纺》摄影:鞠春喜《海滨风采》摄影:王慎奎《乡村如画》摄影:纪学山《梦幻莱山》摄影:袁兆军三等奖组图《电业工人》摄影:杨建民组图《莱州湾的冷与暖》摄影:周鹏《斗秧歌》摄影:李光《龙湖公园秋日美》摄影:王红彦《乡村晨韵》摄影:王凌娟《碧海蓝天》摄影:慕曙光《大地之脉》摄影:于少明组图《城市之光组片》摄影:张庆旭《俯瞰亚沙新城》摄影:纪军杰组图《建设中饮马池特大桥(烟潍高铁)组片》摄影:张庆旭组图《果都建设者》摄影:王志远组图《空中看海阳》摄影:刘福轩优秀奖《梨城日夜》摄影:董芳组图《秋收》摄影:乔光先《夹河大桥》摄影:刘卫芳《港城落日》摄影:台本敏《好客山东 瞩目烟台》摄影:台本敏《好客山东》摄影:楼春辉《渤海晨歌》摄影:刘卫芳《彩云绕月》摄影:刘卫芳组图《招远大姜丰收,姜农开心》摄影:乔光先《你追我赶》摄影:王慎奎《快乐时光》摄影:王慎奎《水乡》摄影:赵飞《万鸟岛》摄影:慕曙光《五龙汇涨架新桥》摄影:李克清《雨后仙境》摄影:杨柳青青《彩虹之城》摄影:刘秋艳《海鸥戏海》摄影:吴云《福莱山风光》摄影:姚南通《葡萄熟啦》摄影:王淑云《鲸鱼出水》摄影:王仁山《鹭影绰绰》摄影:乔光先《繁忙的苹果交易》摄影:乔光先 《归来》摄影:周立伟《奔波》摄影:周立伟《韩各庄石拱桥》摄影:张立《白云人家》摄影:乔光先《百年华诞之际黄金塔》摄影:张维胜《夜幕下的渔人码头》摄影:台本敏《蚬河新貌》摄影:董芳《仙境》摄影:袁兆军《美丽乡村》摄影:赵正菊《始皇雄风》摄影:袁兆军《交流》摄影:李光《丰收喜悦》摄影:李华《收获之美》摄影:陈杰《栖霞美景》摄影:赵顺旺《栖霞美景》摄影:赵顺旺《鸟瞰湿地》摄影:王仁山《晨霞之美》摄影:柳延忠《海边荡桥》摄影:乔光先《海鸥伴航》摄影:姚南通《荷塘晨晓》摄影:尚月英《云雾印象》摄影:刘福轩《载歌载舞旅游节》摄影:台本敏《大美长岛风光》摄影:孙玉成《烟台欢迎您》摄影:台本敏《文笔峰塔》摄影:李克清《水之韵》摄影:刘福轩《罗山水韵》摄影:郭天行《金泉河畔》摄影:栾淑芹《绿水青山沐浴龙》摄影:纪学山《港城火龙》摄影:王联兴《归港》摄影:周鹏入围奖《崮山日出》摄影:于少明《风机下的色彩》 摄影:周鹏《又是一年好光景》摄影:王淑云《月亮老人赏日出》摄影:刘金山《雨后的滨海广场》摄影:杨建民《鸟瞰辛安河沙滩》摄影:周鹏《海上养殖场》摄影:于少明《秀山丽水》摄影:王志远《美丽的夜色灯光秀》摄影:杨建民《渔人码头夜色美》摄影:杨建民2021《镜观烟台》摄影大赛第三季度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前后)特邀作品(3名)孙 波 张旭峰 徐忠东一等奖(3名)刘卫芳 董 芳 王联兴二等奖(5名)王淑云 乔光先 王慎奎 袁兆军 纪学山三等奖(10名)刘福轩 李爱科 鞠春喜 杨建民 周 鹏 慕曙光 李 光 王红彦 王凌娟 于少明优秀奖(26名)张庆旭 刘福轩 乔光先 王志远 董 芳 纪军杰 刘卫芳 台本敏 楼春辉 王慎奎 赵 飞 慕曙光 李克清 袁兆军 张 立 张维胜 周立伟 姚南通 吴 云 王仁山 王淑云 周 鹏 王联兴 赵正菊 纪学山 杨柳青青入围奖(22名)栾淑芹 郭天行 袁兆军 刘福轩 李克清 台本敏 李 光 孙玉成 李 华 乔光先 姚南通 尚月英 柳延忠 王仁山 王淑云赵顺旺 陈 杰 于少明 王志远 杨建民 刘金山 周 鹏。
一缕阳光经典摄影作品分析

第53届荷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二等奖作品,寻找自已的路----------《一缕阳光》《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下判断)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
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
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
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
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描述照片)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
这不仅仅可以是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
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
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面外的场景。
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构图)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
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
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焦距、光圈)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
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
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
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
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
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
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用光)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影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
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
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苹果手机摄影大赛作品赏析

篇一:索尼手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作为绝大多数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的供应厂商,索尼今年首次在旗下的世界摄影大赛中设置了手机组,近日该组别在20幅参赛作品中最终角逐出了前三名,来看看人家的水平如何吧。
以往的索尼世界摄影大奖分为专业组、公开组和青年组,手机组虽然是首次设立,但也征集到了超过10000幅作品。
按照要求,参赛照片不局限于索尼Xperia手机所摄,可以是来自任何和任何操作系统,当然图片也是可以进行后期修改的。
▲第一名作品由来自意大利的Salvatore Calafato所摄,图中两人正在沙滩上惬意地酣睡。
据悉,获奖者除了现金奖励外还会得到一台最新的索尼摄影设备和一台最新的Xperia手机,并且作品还将在4月24日于伦敦萨默塞特宫举办的摄影展中展出。
下面依次是前3名和其它17幅决赛作品,是否都符合你心中的标准?▲第二名作品由来自匈牙利的Janos M Schmidt所摄,图中是布达佩斯火车西站的日落场景。
▲第三名作品由来自伊朗的Ako Salemi所摄,图中的男孩正在与小羊玩头顶头游戏。
▼其他前二十名决赛作品精选《冰舞》喜获尼康“影像·从心”摄影创作大赛特等奖,确实出乎自己的预料。
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从“相由心生”的传统理念来诠释理解主题“影像·从心”。
主办者自然希望通过摄影——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达到传播摄影之力与摄影之美的目的。
我以为,摄影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它需要勤奋加上感觉。
摄影与文字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图片创作的机会大都不能积累,再轻的赛事,再小的热点,你不到场,就可能错过出“精品”的机会,因此勤奋是第一位的,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
感觉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的。
后天的感觉自觉的意识,除了大量的拍摄、图片鉴赏、相互交流外,还要从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中去寻找。
只有基于丰厚文化底蕴而“突发”出的灵感,才能使你厚积薄发。
对一名专业摄影记者来讲,“影像·从心”固然重要,但是我更推崇“勤奋·从心”,“影像·从心”加上“勤奋·从心”乃我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履行职责和拍好照片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