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

合集下载

课件-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

课件-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

情节轻微
情节严重
违反了刑法以外的 违反了刑法 法律
不用受刑罚处罚, 但也要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应受刑罚处罚
相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 反了我国法律
违法
犯罪
违法
犯罪
课堂小结
含义
违 法 行 分类 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严
事 违
重 ﹦违
法法
行行
为为

犯罪
请你畅谈:
假假若偷的钱数额很大,又是种什么结果呢?

违法行为的类别
2、根据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
① 行政违法行为 ②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③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又叫犯罪


比较内容 对 社 会 的
不 危害程度
同 触犯的法 点 律法规
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 犯罪
对社会危害性小, 对社会危害性大,
破坏国家统一,危害国家利益 的
要受刑罚处罚
情景三:
刑事违法行为
第一节 法不可违
1、违法行为的含义 2、违法行为的类别 ① 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
受行政制裁 受刑罚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社会危害较小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情节较轻
侵犯人身财产安全
思考 : 他们都是违法行为,但是造成的后果一样吗?
①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②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③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情景一: 《交通法》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它规定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民与官)
民事违法行为
②根据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分
一般违法行为(轻微)
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探究与分享P47 法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01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物,
5 课堂小测
字2、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
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
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
相关链接 P49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P49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 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 处罚的行为。
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合同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 后,卖方收款却只发一半货物。
侵犯肖像权
镜头二:艺龙旅行网使用“葛优躺” 图片宣传本公司的旅游项目以及酒 店预订,葛优认为侵犯了其肖像权, 于是向法院起诉,索赔40万。
应当返还权利人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
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
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
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02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23张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23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1、以上行为属于何种类型的违法行为?民事违Leabharlann 行为2、应当受到何种处罚?
民事责任
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8年9月27日上午,米脂县 “4· 27”故意杀人案罪犯赵泽伟在陕西省米脂县被执行 死刑。赵泽伟因工作、生活不顺而心生怨恨,并迁怒无辜, 蓄意报复曾经就读初中的在读学生,在公共场所持刀疯狂 捅刺,致21名中学生死伤,其中,9人死亡、4人重伤、 7人轻伤、1人轻微伤。
在社会交往中,我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尊重 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怎样遵章守纪?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辨是非,增强守法 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 要尊重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 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1、以上行为属于何种类型的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应当受到何种处罚?
刑罚处罚
探究与分享p47
1、镜头一、二、三分别属于哪一类 违法行为?
2、为什么?
根据违反的法律划分
违 法 行 为
1、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通则、经济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婚姻法……)
2、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法、环境保护法、 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刑事诉讼法)
违反刑刑事法律规 范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践行法——守法、用法

法不可违+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违法类别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4.(2022海南省)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 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 行为是( B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从触犯民法典, 承担返还财产的法律责任,可以推断李某的行为是民 事违法行为。A项是行政违法行为,排除;B项是民事 违法行为,符合题意;C、D两项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是刑事违法行为,排除。
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__维__护__自己的权 益,又要_尊__重___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难点详解
1.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1)不同点:
分类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社会的危害程 度
性质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规范 受行政制裁
10.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按照违反法律的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非选择题 11.(2022海南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依据:1.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 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 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2.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 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法不可违) 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法不可违)  课件

(1)依据社会危害程度,食客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应承担怎样 的法律责任? (2)请评析楼上居民的行为。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制裁。 (2)楼上居民的行为是错误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他人 的台法的权利和自由;楼上居民是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 应该受到法律处罚。 (3)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课堂练习
1 【2021•桂林】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 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 B)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4 【2021•通辽】【以案说法 学以致用】 九年二班班长小林经常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案例,请你和小林一起完成。 凌晨两三点某烧烤店依然在马路边营业,几位喝酒的年轻人大声喧闹,肆无忌惮,惹 恼了楼上休息的居民。劝阻无果后,楼上居民直接向食客们扔下垃圾,食客愤怒地连 续将小砖头对着楼上扔去,边扔边骂。随后有群众拨打110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进行 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 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 侵权责任。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无小事
以案说法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36张)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36张)

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巩固训练
1般、违下法列行行为为的中是,(对社B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 的应判处刑罚。
赵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如果是,触犯 了哪部法律?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对社会的危
害程度

较轻

较轻

严重
违反的 承担的法律 所属违法
法律
责任
类别
民法 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
行政法 行政制裁 行政违法 刑法 刑事处罚 刑事违法
2、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和分类: (1)产生的原因: 缺乏规则意识,法 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活动二:快问快答
以下行为违反法律吗?有哪些危害?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增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决心和 信心。 ③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无任何差别 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①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叫为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所以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A.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学习 4.B (解析:A、C、D说法有错误,不选〉 8.“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力促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 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这说明( ) 通过共同探究,我们明确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喜”和“忧”,知道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要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 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自觉在党的领导下,享受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坚决抵制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彩斑斓地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喜”与“忧”。教材提出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引导,并能根据人们群众的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
1.都有社会危害性 2.都是违法行为 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思考: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探究:中学生王某,小时候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 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记过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结识 了些游手好闲的朋友,经常拿别人东西不还,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试图 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玩游戏,竟 持械多次拦路抢劫,并致人死亡。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探究与分享
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 的理由。
以上行为都对民事主体构成了侵权,属于 民事违法行为。
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如购置财产、签订 合同、结婚等民事活动,都由民法来规范。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司机无照驾驶、酒后驾驶,危及并侵犯了自己 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一般违法。如果造 成严重后果,将会构成犯罪。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 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 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社会在行动!
华龙网2017年10月18日6时讯(通讯员 韩佳慧)近日,重庆市梁平区文 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在该区老城区内开展文化市场排查行动,重点排查各大 书店的“问题地图”、盗版图书等问题和网吧经营规范性问题。
行动共查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政处罚案件17件,办结16件,其 中处罚款9家、吊销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3家、警 告1家、取缔证照不齐网吧2家、 停业整顿1家,取缔游商书摊3个, 收缴盗版光碟41张,收缴盗版图 书120册。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指导
阅读教材第51页,请用2分钟独立思考,再在 小组内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青少年如何自觉遵守法律,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 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胡某为吸引粉丝,录制了一段“无人驾驶”的视频:在开车
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路,再上
车继续驾驶。这个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没等到点击量上升就被举
报了。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胡某进
行扣分和罚款。胡某的行为( ) A. 是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1)小勤为什么会被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
送到派出所?
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
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
免吗?
送到派出所。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 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种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 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的行为。
自觉遵守法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 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规定。
尊重他人权益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法律的规范作用
违法 违法行为的含义
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1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
B.行政违法与行政处罚 C.一般违法与犯罪
一般 违法
民事 违法
D.违法与犯罪
D
断一断
1、乙、丙两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 由各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2、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行政违法行为
3、经保修部门检查,乙的手表受损,价
值100元。
民事违法行为
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 脱落。
2、违反的法律:《刑法》
3、受到到的处罚?
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
请听下节课分解
无论是违法还是 犯罪都要承担法 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
讨论:违法一定是犯罪 吗?犯罪一定违法吗?
违法 一般违 行为 法行为
犯罪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看情景,完成以下表格
情景
对社会的 违反的 承担的 所属违 危害程度 法律 法律责任 法类别
1、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 责任的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P50
典型表现: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 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3、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 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 回复原状、赔偿违约金等。
民事法律法规
包括《民法通则》
《 合同法》 《婚姻法》
物权
民 财产权

债权

继承权
利 生命权
人身权
健康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
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 为应予以处罚。
行政违法
1、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 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材料一:王某和于某是同事关系,2017年王某向于某解5万元钱, 说好一个月归还,但到期后王某以没钱为借口,拒绝还给于某。 材料二:孙某因违规开车,被交警拦截后,孙某拒绝承担违规罚 款。 材料三:张某因酒后与他人发生矛盾,将让人砍死。 问题:1:上述材料中王某、孙某、张某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问题2:他们的行为分别违反了哪部法律?
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
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种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
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
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
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
主索要报酬。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 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
板块一
违法无小事
一、 法律的作用
(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
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
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P46
道德
不违法
最高境界
行为底线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视频中的司机有哪些违法行为?
共同点

行政违 法行为
较轻
《行政法》
行政 制裁
都有其
行政违法 社会危 害性,
二 民事违 法行为
三 刑事违 法行为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 责任
《刑法》
刑事 处罚
都违反
民事违法
了法律, 都要承
担相应
的法律
刑事违法 责任
1.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 方法,右图所示是一般违法与民事违法的关系。 下列概念可以用右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2、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P49
(1)谎报险情、迫害铁路封闭网、殴 打他人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 违法行为。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 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具有社会危 害性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第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交通法规》 《义务教育法》
刑事违法行为
5、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刑事违法行为)
6、父母不让子女上学,回家务农。
(行政违法行为)
7、甲盗窃公司巨额财产。
(刑事违法行为)
8、拒绝交纳税收。 9、乙侮辱、诽谤他人名誉。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10、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 的商场。
(行政违法行为)
板块二
问题3:张某的违法行为较轻被称为什么违法行为?





w
w
w
.
1
p
p
t
.
c
o
m
/
k
e
j
i
a
n
/
h
u
a
x
u
e
/





w
w
w
.
1
p
p
t
.
c
o
m
/
k
e
j
i
a
n
/ s h e n g w u / 地 理 课
二、违法行为含义及种类


w
w
w
.
1
p
p
t
.
c
o
m
/
k
e
j
i
a
n
/
d
i
l
i
/





w
w
w
.
1
p
p
t
.
c
o
m
/
k
e
j
i
a
n
/ l i s h i /
遵章守法
遵章守法视是频社——会全和民谐守法的保证。P51
要点归纳
四、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 的行为。P51
(2)在社会生活中,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 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P51
(3)在社会交往中,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 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P51
3、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 式。
镜头三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
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 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刑事违法
1、 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抢劫、致人重 伤或死亡等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