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3、拆除法:
(1)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 个用电器,其它用电器就没有电流。
(2)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电位法(电势降落法):
电流总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电流经过用电器后, 电位逐渐下降。经过用电器前(后)的导线上各点的的电 位相等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1、定义法 (1)串联电路:各个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 (首尾首尾相连) (2)并联电路:各个元件并列地连接的电路两点 之间。(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2、电流流向法 (1)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个 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路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 路径。 (2)并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 只在某条支路上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 汇合在一起。
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不同,电位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分别相同,一端都为 高电位,另一端都为低电位。
同一根导线两端的电位相同,即如果电路两点之间只有 一根导线,则连接在任一点的效果均相同。
教材P43 1
教材P43 2
教材P43 1
教材P43 3、4

初中物理12.3-4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短路

初中物理12.3-4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短路

专题三: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注意事项: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①定义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②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③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④极性法:在识别电路时,仅用导线连接的点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典型例题【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

解析:【例2】如图所示,两个灯泡通过灯座装在一个木匣子上,A、B、C、D分别是连接两灯泡灯座的接线柱。

E、F两接线柱间接上电源后,两灯泡发光。

如何判断两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简要叙述你的判断过程。

解析:【例3】如右图所示,(1)如果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泡L1、L 2是怎样连接的?(2)如果只闭合S3,L1、L 2又是怎样连接的? (3)如果只闭合S2、S3,L2还会亮吗?解析:此题考查识别电路的能力。

解这类题一般用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沿接线寻找电路的通路,回到电源负极。

针对性训练1、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灯和一个小电动机同时工作,这三个用电器在电路中()A.一定要并联B.一定要串联C.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D.一定混联2、右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灯发光,必须闭合开关()A.S1、S2B.S2、S3C.S1、S3D.S1、S2 、S3 3、电冰箱内有照明灯,控制它的开关在打开冰箱门时闭合,使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此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发光,我们把这种开关叫做“门控开关”,用“—门控开关—”表示。

电冰箱背面有一个电动压缩机,当冰箱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便启动,而内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便会停止工作,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压缩机是一个由温控开关(用“—温控开关—”表示)自动控制的。

判断电路串并联方法

判断电路串并联方法

三、判别电路串并联的方法电路的识别是解决初中电学问题的基础,只有准确识别电路的结构才能够更深入的分析和运算。

识别电路一定要判断电路元件是什么连接方式,串联还是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哪个元件或哪段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元件或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对于比较简单的电路来说,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题来介绍几种分析电路的方法。

1、电流流向法根据电流的流向来识别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流向画出电流的路径。

若电流不分岔,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即只有一个回路,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串联,如图(a)电路。

若电流在电路中某点分了岔如图(b)、(c)的A点,分成两条以上的支流通过用电器,然后在某点又汇合(如图(b)、(c)的B点)再一起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的。

2、结点移动法所谓结点就是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结点。

结点移动法是根据观察电路的需要,在不含负载的导线上任意调整结点的位置,达到能够以简单明了的形式体现电路结构的目的。

运用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结点只能移过闭合的开关和电流表等不含电阻的电路元件;结点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含有电阻的电路元件,如灯泡、电阻器等时,则不能跳过。

例1、如图(a)所示电路,若电源电压是6V,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解析:本问题的电路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对于学生会感到困惑,电压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呢?单单从原电路图上看电压表好像是跟电源和电阻所在的那一段电路并联,于是很多学生认为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和电阻的电压。

怎么计算呢?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相加还是相减呢?如果相加,电压表示数为8V,大于电源电压,不可能;如果相减,电压表示数为4V,有可能,为什么相减?如果把原电路图利用结点移动法化简,如图(b),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电压表其实测量的是灯泡的电压,所以也就很容易地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为4V了。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是电学计算的基础,现将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介绍如下:一、直观法对一些简单电路可以通过直观的表象识别其串、并联。

如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R1与R2是并联的。

二、电流路径法按电流的方向分析,如果电路中有一条路径,而没有分支,则为串联;如果电路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则为并联。

如图2,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后,在A点分为两条路径,各通过R1、R2后在B点汇合为一条路径,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故R1、R2是并联的。

三、开关断开法主要通过控制某电阻的开关断开时,其它电阻是否有电流通过;若有电流通过,则为并联,若无电流通过,则为串联。

如图3,控制电阻R1的开S断开时,R2中仍有电流通过,所以R1与R2是并联的。

四、分汇点法分汇点法就是通过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分汇点来识别串、并联的一种方法。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汇点,则为并联;如果没有分汇点,则为串联。

如图4,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支点A和B,汇合点C和D,故R1、R2、R3是并联拉。

五、去电压表法若电路中有电压表,则去掉电压表,更容易识别其连接方式。

如图5,去掉电压表后变为图6,由图6可知,R1、R2、R3是串联的。

六、等效电路法从复杂电路中分解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即等效电路,更容易识别串、并联。

如图7,当S1和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为图8,当S1和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为图9,由图8和图9可知,当S1和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有时,识别电路会同时用到几种方法。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方法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方法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方法
电路是电子设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分类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个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而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个元件按照一定顺序并列连接在一起,并且电流可以分流,沿着多条路径流动。

如何辨别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判断:
1.观察电路图。

在电路图中,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连接在一条路径上,而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并列连接在多条路径上。

因此,通过观察电路图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电路的类型。

2.测量电路参数。

通过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判断电路类型。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依次减少,而电压在各个元件中依次降低;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分流,电压在各个元件中相同。

3.进行电路分析。

通过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特性和连接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电路的类型。

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需要进行电路分析才能准确地判断电路类型。

总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路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以通过电路图、电路参数测量和电路分析等方法进行辨别。

对于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了解电路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对于电路设计和维护都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6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专题6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专题6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考点解读方法一: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来的——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并联电路。

方法二:电流流向法(常用)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若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各元件串联;若电路中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则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的各支路并联,如下图。

应注意:电流表视为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

方法三:去“表”法如图乙,将电压表看作断路,将电压表所在的支路“拆去”;将电流表看作一条导线,从而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待判断完电路的连接方式后,再判断电表的测量对象。

甲乙方法四:节点变形法标出所有由三条或更多条导线交汇的点,通过导线、开关、电流表等零电阻元件连接的相邻交点看作同一个节点,如图丁中,点1和点2看作一个节点,点3和点4看作一个节点,将电路变形成如图戊所示的电路。

丙丁方法五:拆除法拆去某个元件后,若其他元件都不能通电,则该元件与其他元件串联;若其他元件仍正常工作,则该元件与其他元件并联。

对点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合上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B.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C.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解析】(1)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也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所以,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则这两盏灯泡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此时开关接在干路上),故A、B不正确;(2)若闭合开关,只有一盏灯亮,而另一盏灯不亮,这说明两盏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C 错误,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串联的是()A..B.C.D.【解答】解:ABD、图中电流有两条路径,可以分别通过两个灯泡,所以两个灯泡并联,故ABD不合题意;C、图中两灯泡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两个灯泡为串联关系,故C符合题意。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并联电路识别法1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 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 路。

2•电流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时, 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 箭头标出),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 条支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 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拆除法(也叫断路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的 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 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 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4.节点法:(电路图中几条线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所谓“节点法”就 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 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 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 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 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 行识别。

典例精析【例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甲图中的三盏灯是 乙图中的三盏灯是 _________________ 联的。

【点拨】根据定义法可知,甲图中的三盏灯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应为串 联;而乙图中的三盏灯是并列地连接起来的,则为并联。

【答案】串 并【例2】试判断图1、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_____________ 联的,【点拨】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故甲、乙两灯为串联。

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只灯为并联。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1、定义法:
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顺次相连的。

即首尾相接。

并联:电路元件并列相连的。

即首首相接,尾尾相接。

(注意:“首”即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

“尾”即为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


2、电流法:
串联:电流流过一个用电器再流过另一个用电器。

并联:电流流过一个用电器不再流过另一个用电器。

3、拆除法:
串联:如果拆除一个用电器影响另一个用电器。

并联:如果拆除一个用电器不影响另一个用电器。

4、节点法:在电路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的两个端点均可看成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不同,电位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分别相同,一端都为 高电位,另一端都为低电位。
同一根导线两端的电位相同,即如果电路两点之间只有 一根导线,则连接在任一点的效果均相同。
பைடு நூலகம்
教材P43 1
教材P43 2
教材P43 1
教材P43 3、4
3、拆除法:
(1)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 个用电器,其它用电器就没有电流。
(2)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影响其它用电器。
4、电位法(电势降落法):
电流总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电流经过用电器后, 电位逐渐下降。经过用电器前(后)的导线上各点的的电 位相等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1、定义法 (1)串联电路:各个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 (首尾首尾相连) (2)并联电路:各个元件并列地连接的电路两点 之间。(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2、电流流向法 (1)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个 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路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 路径。 (2)并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 只在某条支路上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 汇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