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润滑系统总览
第二讲 润滑系统和典型零部件润滑

2、为了保证系统供油可靠,通常采用两台油泵, 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轮换使用。对某些特殊场 合,如需供油量较大,一台油泵供给不足,这是可 以采用两台油泵同时工作。 3、在稀油润滑系统中,一般只有一个油箱。只是 系统中有相当数量的水浸入时,或因某些关键设备 的特殊要求,才采用两个油箱。在采油两个油箱的 系统中,应周期的互换使用。
b、具体的操作过程:用人工向浮游盆内加入清净的轧 具体的操作过程 制油,约占全部容积的1/2;同时开启薄膜阀V3、V4、V5 或V3a、V4a、V5a,油液即开始向过滤器充灌。即由浮游 盆---HS3---V3---HS6---过滤泵15---HS7---V5---HS1--过滤器11(或由浮游盆---HS3---V3a---HS4---过滤器16--HS5---V5a---HS2---过滤器12);继续向浮游盆内加入 清净的轧制油,直到过滤器11或12注满,并从薄膜阀V4或 V4a流回浮游盆,使浮子开关A1动作为止。当本系统投入 运转以后,向浮游盆内加净油,可以打开V4、V4a利用净 油箱与浮游盆的液位差,使净油自动流入浮游盆内;或者 用正在进行过滤过程的过滤器中出来的净油加入到浮游盆 内。
3、双网式过滤器的两个过滤筒,其中一个工作,一个备 用。在过滤器的进出口处接有差式压力计,当过滤器前后的 压力差值超过0.05MPa,则由操作工转换过滤器,把堵塞的 过滤器替换下来,清洗过滤筒。 4、冷却器的进出口装有差式压力计,用来检测与控制在 进冷却器前与出冷却器后的冷却水的压差变化。当不使用冷 却器时,可以关闭冷却器前后两端油和水的进出口阀门,并 打开旁路阀门。这时,润滑油就可以不经过冷却器,直接输 向各个润滑部位。
5、为了提高油路的自动化程度,油站中装了两个电接触压 力计11,两个压差式压力计19和一个接触差式压力计9。 (1)两个电接触压力计11用来控制系统中油的压力,以 达到下述目的:在润滑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靠近空气筒主管 路中的润滑油的压力保持在一定值,当压力下降到某一值时, 第一个电接触压力计的最小接触点就接通了备用油泵的电机, 并发出警告信号;当供油逐渐恢复正常压力之后,并开始超过 正常压力时,电接触压力计的最大接点闭合,切断备用泵,自 动地停止备用泵的工作。若备用泵虽已投入使用,但系统的工 作压力没有达到正常状态,说明系统所供的润滑油,因压力过 分降低而不能供至各个摩擦点,那么第二个电接触压力计的最 小触点闭合,则切断电源,停止油泵继续供油。
润滑系统

在选择机油过程中,一要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二要符合美国石油协会(AH)阶性能等级。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组要求使用多级粘度的机油,因为多级粘度机油适合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广且消耗率比单级粘度机油约低30%。机 油的性能等级代表了机油添加剂的水平,对于重载荷的发动机,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机油中的添加剂,由于添加 剂随着时间的延续会逐渐消耗,只有选用足够等级的机油,才能保证发动机在整个换油周期内都能得到可靠的保 护。做好以上两步后,后面所需要做的保养工作就是检查机油油位,在检查机油位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润滑系统
自动供给机油的循环装置
01 系统介绍
03 系统等级 05 润滑剂种类
目录
02 系统要求 04 润滑方式 06 使用问题
所谓润滑系统引,指的是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一系列的给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润滑系统 可分为五种,即循环润滑系统,集中润滑系统,喷雾润滑系统,浸油与飞溅润滑系统,油和脂的全损耗性润滑系 统。
系统介绍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各种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条件而定,它总是由几种主要元件如液压泵、 油箱、过滤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安全装置、报警器等所组成。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 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1.检查发动机曲轴箱机油油位,保持机油油位在机油油尺“发动机停车”侧上的“加”和“满”的标记之间。
润滑系统PPT课件

浮子式集滤器
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3) 机油散热器、 冷却器
降低机油温度,保 持润滑油一定的粘 度。
4) 阀门
(1) 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
(2) 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 清器、机油散热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这 些部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 防止主油道断油。
第7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1. 概述 2. 润滑油路 3.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摩擦的危害
❖发动机克服摩擦消耗功率,导致有效 功率减小;
❖加速工件表面模损; ❖磨擦生热可能使工件表面烧损,降低
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就必须
对相互运动零件表面进行润滑。润滑的 作用是在摩擦表面上覆盖一层润滑油, 使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 的润滑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 率损失,减轻零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将润滑油送到运动部件表面而实现润滑 的系统称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2) 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 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 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 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机油
(1)“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 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冬季润滑油: SAE0W、 SAE5W、 SAE10W、 SAE15W、 SAE20W、 SAE25W;非冬季润滑油有: SAE20、 SAE30、 SAE40、 SAE50。 SAE10W-30?
(2)“API”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它用“S”表示汽油, “C”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A”是最低 级,“H”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D”和“F”等级别, 例如“API CD”就表示“API”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级机 油。
润滑系统分类

润滑系统分类
润滑系统可以根据润滑剂的加注方式、润滑剂的循环方式和润滑剂的供给方式进行分类。
1. 根据润滑剂的加注方式:
(1) 手工润滑系统:操作人员定期手动加注润滑剂。
(2) 自动润滑系统: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律自动加注润滑剂。
2. 根据润滑剂的循环方式:
(1) 循环润滑系统:润滑剂连续循环流动,通过冷却、过滤、回油等装置保持其性能稳定。
(2) 非循环润滑系统:润滑剂一次性使用,没有循环和过滤
的过程。
3. 根据润滑剂的供给方式:
(1) 经压力供给润滑系统:通过泵将润滑剂以一定的压力供
给到润滑点。
(2) 重力供给润滑系统:利用润滑剂自身的重力作用将润滑
剂供给到润滑点。
此外,根据润滑剂的性质也可以将润滑系统分为油润滑系统和脂润滑系统。
油润滑系统适用于高速、高温、高精度的机械设备,而脂润滑系统适用于低速、低温、污染环境下的设备。
润滑系统.ppt

形成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但每个工作容积都是在最小时在进油腔后方 相通,而到进油腔时容积变大,吸进机油,转到靠近出油腔时,容积变 小时,机油被泵出进入油道。 机油的损伤: 由于机油泵所处的环境好,一般不易损坏,但长期使用中,会导致内部齿轮的磨损 (集滤器堵死)机油泵的泵油压力下降,机油压力偏低。 (应更换机油泵总成)
三、润滑方式:
a、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强制给机油加压,并通过油道进各运动副件。(如:曲轴 主轴颈,莲杆轴颈,凸轮轴轴颈)
b、飞溅润滑:通过转动的部件将机油甩入到两运动副(如:活塞与气缸壁,活塞销、 凸轮、挺柱。)
c、定期润滑:定期加注润滑脂(各轴承)
四、润滑系统的组成
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1、润滑供给装置:油底壳、机油、机油泵、油道 作用:是将一定压力的机油通过油道进入各运动副。
d、机油格的安装: 1、拆装都要用到专用工具,即机油格扳手。 2、将与机油格相结合的面清理干净。 3、在机油格的密封圈上打上机油。(试情况分析是否向机油格内加机油) 4、注意机油格的扭力。 5、将机油格结合面残余机油擦干净,便于捡漏。 6、启动发动机捡漏。
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五、机油散热器
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时,影响机油的粘度,导致润滑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 求,因些而装了机油散热器,一般有风冷和水冷两种装置
导致进油腔,两齿轮相互脱开,容积变大,吸进机油,而出油腔,两齿轮 相互啮合容积变小压力升高,机油被泵出到缸体油道。 注:(限压阀的理解):位于机油泵的出口,用来调节机油压力,防止机油压力 过高,结构为钢球、弹簧、机油压力过高时限压阀参与工作。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一、润滑系统1.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为压力、飞溅润滑复合式,该系统主要由机油泵、预供油泵、机油滤清器、离心滤清器、各种控制调节阀类和润滑管路等组成。
该系统的工作循环过程如下图:机油由油底壳进入机油泵支架内腔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机体左侧的离心滤清器,经滤清后流回到油底壳内;另一路由机体右侧经单向-调压阀进入机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机油又图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工作循环过程示意送入机油滤清器,经滤清、净化后进入主油道和增压器。
进入主油道的机油,又分别被送往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喷油泵传动装置和齿轮系轴套等润滑部位。
活塞与气缸套及齿轮系各啮合齿轮间等摩擦面,采用飞溅润滑方式。
柴油机起动前,必须用预供油泵将机油泵至柴油机各摩擦部位,主油道预供油压力应达到98kPa以上。
在管路及系统有关部件上的各类控制调节阀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在柴油机出厂时均已调整好,使用中不可随意拆动。
其种类、功能如下表所示。
名称安装部位开启压力(kPa) 功能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泵支架前端面980 防止机油泵出油压力过高,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单向-调压阀机体右侧出油口处588 调整系统油压,保证正常油压范围机油滤旁通阀机油滤后盖上196 保证滤芯污堵严重时正常供油离心滤单向阀离心滤进油口处392 防止系统油压过低增压器节流阀增压器进油管路196~490 降低机油压力和流量,防止增压器漏油预供油泵单向阀预供油泵出油口59 防止系统压力过低除上述系统润滑外,柴油机有些部件均有独立的润滑点,使用中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润滑维护。
2.外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外置机油泵润滑系统为压力、飞溅润滑复合式,该系统的构造与内置机油润滑系统基本相同,主要由机油泵、预供油泵、机油滤清器、离心滤清器、各种调节阀类和润滑管路等组成。
该系统的工作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机油从机油泵压出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机体左侧的离心滤清器,经滤清后流回到油底壳内;另一路由机体右侧经单向-限压阀、调压阀送至机油冷却器,经冷却后又送入机油滤清器,经滤清、净化后进入主油道和增压器。
第五章润滑系统.

由于工作条件不同,增压器需使用汽轮机油润 滑。其润滑系统通常有两种方式:自身封闭 • 式润滑(自供油润滑,用于滚动轴承,不得另设润 滑系统);重力—强制混合循环润滑系统, 如图所示。在此润滑系统中,设高置式重力透平 油柜,由重力柜向增压器供油,重力油柜上装设 低油位警报器和溢油管,当供油中断时,此重力 油柜保证向增压器短时供油并发出警报。 • 在某些老式船加上,有时增压器润滑系统与柴 油机曲轴箱共用一个曲轴箱油润滑系统。
• 6135型柴油机滑油冷却器
•
目前,船用柴油机上使用的滑油冷却器 和淡水冷却器多采用管壳式热交换器。在 这些冷却器中,一般是冷却液在管内流动 而被冷却的流体在管外壳内流动。根据两 种液体流动的方向可将其分为四种换热方 式.(a)顺流式,两种液体作平行且同方向 流动换热;(b)为逆流式,两种液体作平行 但反方向流动;(c)为叉流式,两种液体沿 相互垂直的方向流动;(d)为混合流式(又称 杂流式),是上述三种流动方式的组合。
• (2)干油底壳式润滑系统 以滑油循环柜为中心的曲轴箱油强制润 滑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干式润滑系统。 • 干式润滑系统的特点是滑油单独存放 在柴油机外部的油柜内,曲轴箱的油 底壳只是用来收集由各润滑部位流回 的滑油,然后利用重力或滑油泵送入 油柜,再借助滑油泵将滑油送入各摩 擦部位。因此,常设有两台滑油泵,
• 旁通阀在粗滤器阻塞而滑油压力增高 时自行开启,使滑油不经粗滤器两旁 通到冷却器,由此可以避免因粗滤器 堵塞而造成柴油机中断滑油的危险。 • 精滤器与粗滤器并联的优点是:始终 有部分滑油经过精滤而保持洁净,而 使润滑系统的阻力增加不多;当粗滤 器堵塞时,一部分滑油仍受到过滤, 可保证柴油机继续工作。
• 柴油机的滑油循环系统通常由气缸注油润
滑、曲轴箱油强制润滑和曲轴箱油分油净 化等系统组成。 • 曲轴箱油强制润滑和曲轴箱油分油净化系 统的主要组成设备有: • 1. 滑油泵 • 滑油泵常设有两台,其中一台备用。为 保证滑油压力稳定和流动均匀,常采用螺 杆式油泵。在泵的吸人端管上一般装有真 空表,真空度不超过33.3kPa/(250 mmHg)。 泵的排出管上装有安全阀和调节压力、流 量的旁通阀.
润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粗滤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上端盖
托板
外壳
出油口
旁通阀
进油口
下端盖
微孔滤纸芯筒用薄铁皮制成, 其上加工出许多圆孔
• 微孔滤纸一般折叠成 折扇形或波纹形,以 保证在最小体积内有 最大的过滤面积,并 提高滤芯刚度。
• 滤芯用塑胶与上下端 盖粘合在一起。
芯筒
上端盖
微孔滤纸
下端盖
润滑系的维护
• 现象: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标准。 机油压力始终过低
• 原因分析 传感器前的油路不畅、供油不足; 传感器后的油路泄油过快。
机油压力过低
现象:起动时压力正常、运转一段时间后压力迅速降低 • 分析
–发动机刚起动时,油底壳内油量比较充足。运转一段时间 后,部分机油被泵入油道,油底壳内的油量减少。 –刚起动时机油温度较低,而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升 高。而温度影响机油粘度,机油粘度影响机油压力。 • 原因 –机油量不足或机油粘度过低。
1.检查润滑油油面位置 2.更换润滑油 3.检查机油压力 4.疏通油道
检查润滑油油面位置
1)预热发动机; 2)熄火后3MIN,抽出机油尺擦净, 插回到底再拔出察 看油位应在上下刻度之间。 3)若油量多则放出部分 4)若油量少,则添加至规定位置,注意应添加相同牌号 的机油。
更换润滑油
当行驶了规定里程后或没有相同牌号的机油添加时,需 更换全部机油。 1)预热发动机后熄火。 2)拧下油底壳放油螺塞放尽机油。
机油滤清器
• 1.可拆式机油粗滤器 • 2.转子式机油细滤器 • 3.单级、整体式机油滤清器 • 4.双级复合式机油滤清器
• 粗滤器
– 用来过虑润滑油中颗粒较大的杂质(>0.04mm)。由于 它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小,故可串联在机油泵和 主油道之间,此虑清器称全流式机油滤清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9-CH工业润滑系统总览适用于各种机械和系统的集中润滑和微量润滑技术 •消耗型集中润滑系统 •循环型油润滑系统•微量润滑系统• 链条润滑系统 • 微量计量系统提供各种应用的解决方案量系统安装和微量润滑技术等方面向您介绍集中润滑解决方案。
如果需要更为详细的资料和信息,请咨询SKF 润滑应用中心,或各地办事处和授权经销商,同时你也可得到德国的销售和服务中心、以及国际分支机构代理商的支持,也可直接向柏林总部索取。
愿意为你提供支持!前言所有的机械在运动时,始终伴有摩擦和磨损,造成每年大量的材料损耗,经济上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金。
集中润滑系统微量润滑系统油泵在自动控制下,将油箱中的润滑剂,通过管道,输入到各润滑点和摩擦副,到达个点的润滑剂适时适量,最优化的润滑设计,减小了摩擦和磨损,极大地延长了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润滑剂的消耗反而也减少了。
在进行金属加工时使用微量润滑技术,可实现用尽量少的润滑油,润滑切削面,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加工质量,还极大的提高了切割速度和生产效率,延长了刀具寿命,节省了冷却润滑剂。
微量润滑技术是一个增值的解决方案。
润滑系统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节约资源。
可用于润滑油或者NLGI 000号、00号油脂的消耗型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应用系统组成机床、印刷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和其他各种机械。
• 泵单元(拄塞泵或齿轮泵)•柱塞分配器 •定量元件•控制器和监控元件(选配件)工作原理单线柱塞分配器消耗型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可按照一定间隔连续不断地向润滑点输送所需的的润滑剂。
可用于稀油或NIGL000到00号的润滑脂。
优点•系统方案简易 • 模块化 泄压阀• 可扩展该系统可基于时间和次数进行控制。
更换分配器上的定量头可使泵的每次工作循环得到适量的润滑剂。
计量范围从0.01到1.5ccm 每次每个润滑点。
产品选型手动柱塞油脂泵集成控制系统的齿轮油脂6泵单元齿轮油脂泵双线润滑系统适用于稀油,或稠度为NLGI3号及以下的油脂应用系统组成双线系统更适用于润滑点较多,管线长,工作条件苛刻的机器和设备。
如焦化厂、炼钢厂、连铸厂、轧钢厂、精整线、露天煤矿开采、电厂堆煤场、水泥厂和港口桥吊等。
双线系统主要由带油箱的泵、换向阀、控制器、双线分配器、两根主油管、接入润滑点的次级油管和附件组成。
优点•通过检测主油管的压力变化,可同时监控主油管泄漏,系统功能更加可靠。
双线分配器工作原理•流量调节非常灵活和方便。
双线系统有两根主油管,工作时,这两根油管被交替加压和泄压,适用于黏度大于50mm2/s 的稀油和不大于NLGI3号油脂。
•系统可支持1000多个润滑点,油泵到润滑点的距离最长可达100m 。
• 系统最高压力达到400bar ,润滑点润滑的可靠性高。
换向阀常见产品选型双线润滑泵 电子和液压控制元件 双线分配器递进式润滑系统,适用稀油或稠度级别为NLGI2号及以下的润滑油脂应用范围每个柱塞只能加注预先设定计量的量。
每个柱塞在它的通道两端各有一个出口。
印刷工业、饮料灌装设备、木材加工业、建筑机械、冲压机械和风能设备等工业。
,递进式分配器工作原理泵将润滑油或将NLGI 值高达2级的油脂送到润滑点。
泵的工作可选择由中央控制或者不受中央控制。
定量的润滑剂是由柱塞往复运动,按比例分配后注入润滑点,柱塞的直径和行程决定每个润滑点的供油量。
系统组成递进系统由泵、分配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泵可以由手动、气动和电动驱动。
优点•可连续或间隙供油润滑,适用范围广。
•以较低的成本可以实现所有分配器都中央监控。
产品选型电动柱塞油脂泵 递进式分配器循环型油润滑系统, 及递进式集中油润滑系统应用范围系统组成成形机械(大型冲压机)、造纸机械、印刷机械等。
螺杆泵或齿轮泵、限流器、流量控制器、控制单元和递进式分配器等。
工作原理连续泵出的大量润滑剂经分流定量后,提供给设备或机器所需之处,用于冷却和润滑。
进入润滑点的的润滑剂,可由限流器、流量控制器、流量计或递进分配器分配。
优点•流量单独调整。
• 流量监控不受黏度影响,可以动态监控。
•模块化设计,可组合。
•易于保养。
•油分配器无需泄漏检测。
产品选型大型循环系统油压站流量计递进分配器多路循环型静压油润滑系统应用系统组成机床的床身导轨。
多头泵或常压油泵、安全阀、分配器、主油管和次级油管。
原理有多个出口的多头泵向导轨的油槽提供稳定流量的油,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滑轨被提升几微米,完全浮在床身导轨上,可提供几乎无摩擦的滑动。
优点• 运行平稳,无反冲,无爬行•低噪声 •无磨损油槽尺寸选择得当,压力就可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
除了特殊工况外,普通黏度的油即可满足要求。
在有轴承安装的场合,会有较大的压力波动,可用比例阀,调节各点的压力。
产品选型带油箱的泵站 多头泵单元常压泵特殊应用链条润滑应用GVP 注油润滑系统:驱动链和传动链, 可用于以下工业:汽车工业的工业自动化:喷漆线、烘干线、表面精加工、装配线和输送链系统食品行业:灭菌系统、烘炉、屠宰场、烘干炉建材工业:木材加工业喷头与移动链接触时,泵将油脂(0.35-1 mm 3)同时泵送到喷嘴,并由喷嘴喷到链销上。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VISIOLUB 软件进行控制和诊断。
Vectolub (润滑点): 经精确定量的润滑剂和压缩空气在喷嘴中涡流混合,产生的微小油滴由压缩空气携带,并沿气流方向喷向润滑点,并且不会产生油雾。
原理润滑油可由外部施加于链条(UC );由随动系统将油脂注入链销(GVP );或采用油气混合喷嘴直接喷在润滑点上(Vectolub )。
在链条运行时,润滑系统的控制器准确定位润滑点。
2)3)1)优点•润滑自动化,生产不中断 •润滑剂定量精准 稀油 •根据润滑工艺定制系统 气体UC 系统:电磁柱塞泵向油嘴供油,经系统精确定量(20、40或60 mm 3)的润滑剂准确地喷于润滑点上。
•精确计量有利生态1) 刷涂润滑剂 2) 气压喷涂 产品选型3) 溅射润滑剂GVP 随动润滑系统UC 电磁柱塞泵系统 Vectolub 微量润滑系统微量润滑系统:油气润滑系统(OLA )应用系统组成高速主轴,机床导轨和线性导轨。
紧凑型齿轮泵或齿轮泵单元,内置柱塞分配器的油+气定量元件,气压控制阀,气压表,最小气压压力开关,调压阀,油压开关,液位开关,控制器,流层传感器,可以单独采购零部件或购买总成(OLA 型)。
当系统总成由于安装空间不够时,可以采购单独的系统元件。
油原理油气润滑系统是微量润滑系统的一种,射出的空气在细小的油管内将油分散,喷射到需要润滑的范围内,使轴承连续地获得微量油,而从轴承中排出的空气几乎不含油。
油气混合阀压缩空气至其他轴承压缩空气还可以从轴承中不断地排出阻碍轴承运动的油泥。
因此,油+气系统用来解决防止床身导轨或直线轨中油泥形成的问题。
优势•提高速度特性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可以清除轴承内夹杂磨损残质的油泥,运行更可靠•根据每个摩擦点的需量进行定量,低油耗。
产品选型油气润滑系统 油气传感器 油气混合阀微量润滑系统:压缩空气雾化应用气动工具,汽缸及其系统,刀具,焊接电极,送料机构,滚动轴承等。
•可用于小剂量或油刷润滑。
系统组成注油泵,油箱,当仅有几个润滑点时,只需采用一个带油箱的注油器即可。
•压缩空气的雾化(装配工具)。
•小零件涂抹油脂(装配支持)。
• 链条润滑。
稀油原理优势在压缩空气中加入润滑油可增加气动元件的寿命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喷油器和微量泵对润滑剂进行计量并且供给系统。
喷油器可用于有合适脉冲的压缩空气的场合,随压缩空气的脉冲,按预设的加油顺序工作,并通过混合阀雾化或经过分配器分油后再通过混合头雾化。
微量泵适用于各种润滑应用,特别适用于 压缩空气驱动喷油的场合。
•各润滑点的最佳定量与油管的长度及横截面无关。
压缩空气•就注油器而言,润滑剂由中央油箱提供,并在中心油道内增压。
•定量元件可以单独驱动,或一组驱动。
•高速脉冲。
•紧凑型设计。
•生态保护:排出的空气内不含油。
产品选型注油泵 微量泵带油箱的注油泵内置式微量润滑系统(MQL ) LubriLean应用LubriLean DigitalSuper 系统:铣,车,镗孔和各种切削,表面铣削,高速切削,滚齿,钻,镗,攻丝,带锯,模锻与拉削等。
内置程序可控制工件所需的润滑油滴。
AerosolLubriLean Vario 系统:原理手动调节空气压力和润滑剂量,来设定油滴量。
内置式微量润滑系统是在特殊油箱内产生带有油滴的气体,通过主轴被送到刀具上。
系统在使用中被设定在最佳状态时,所有的油完全被耗尽,没有残余的油剩下。
Tool Spindle ToolholderLubriLean 产品优势:•特别适合小型刀具和高速切削。
系统组成所有的微量润滑系统都是独立工作的系统,Vogel 的微量单元易于与机床系统集成。
•更换刀具后,响应时间短。
•无移动的零件(无磨损)。
•容易与机床整合成一体化。
产品选型LubriLean VarioLubriLean VarioSuperLubriLean DigitalSuper外置式微量润滑(MQL ): LubriLean, Vectolub应用产品线:切削成型工具LubriLean ,Smart 和 Basic:Oil particle spray系统油箱接入压缩空气,润滑剂受压后通过导管装置与管路,再进入喷嘴,润滑剂与空气是各自通过独立管路进入喷嘴的。
Air原理Oil 外置式微量润滑系统是将润滑剂和空气通过润滑油管和喷嘴,喷到工具和工件特定的表面,而喷嘴油管与机床是独立的的一部分,喷嘴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定量的润滑剂在同轴管路中传输,在出口处由压缩空气喷出,生成的微小悬浮油滴随压缩空气沿喷射方向,喷到摩擦点上,由于高速气流作用,不产生油雾。
AirVectolub:Concentric oil-air flow nozzle气动微量柱塞泵将润滑剂从同轴双管路中将微量油输送至喷嘴。
优势•传统机床加装所需费用不多。
•停机后喷嘴无滴漏。
•可远距离喷射(300mm ) •采用特殊喷嘴,可使喷量很小。
产品选型LubriLean BasicLub riLean SmartVectolub VTECWilly Vogel Aktiengesellschaft A company of the SKF Group 订货号: 1-0109-CH (08/2006)SKF(China) Sales Co., Ltd. 999 Xin Jin Qiao Road, Pudong Shanghai 201206,ChinaTel: +86 21 58543720-3,58543725 Fax: +86 21 58543727Webs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