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
钻井队作业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钻井工程的危害和影响具体内容
• a.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设备、设施; • b.作业过程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及潜在事故隐患; • c.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 • d.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 e.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 f.受项目影响的社会环境预测,民族习俗等; • g.对考古文物、历史名胜、人工景点、自然风景区、
价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效果。 (接下页)
标准条款(2)
组织应开发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 a) 依据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 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b) 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出可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削减或控制的风 险; c)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d) 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 信息; e) 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实施。 组织应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的有效性进 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组织应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结果方面的信息形 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5.3.1 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 标准条款(1)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 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 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这些程序应包括但不 限于:
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d) 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e) 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组织在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
钻井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范文

钻井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范文一、引言钻井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涉及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设备状况、操作人员技能等。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防控措施方案对于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钻井作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等方面,提出一套钻井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
二、风险识别1. 地质风险:包括地层压力、井壁稳定性、油气水层识别等。
2. 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
3. 设备风险:包括设备老化、故障、操作不当等。
4. 人员风险:包括操作人员技能、经验、安全意识等。
5. 管理风险: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力等。
三、风险评估1.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采用风险矩阵法、专家评审法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
3.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更新风险数据库。
四、风险控制1. 地质风险控制:加强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制定合理的钻井方案;加强地层压力监测,及时调整钻井参数。
2. 环境风险控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加强生态保护,确保钻井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设备风险控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
4. 人员风险控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管理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五、应急响应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资源充足。
4. 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和指令。
六、结论钻井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降低钻井作业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钻井作业中的各类风险,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3 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

3 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钻井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标准格式,包括风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风险评估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一、风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1. 风险识别的步骤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识别和分析,以确定可能对钻井作业造成影响的因素。
风险识别的步骤如下:(1)确定识别的范围:明确识别的对象和范围,例如钻井作业的不同阶段或特定的风险源。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钻井作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地理信息、工程设计资料、历史事故案例等。
(3)制定识别方法:根据识别的范围和收集到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识别方法,例如头脑风暴、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4)开展识别工作:根据制定的识别方法,进行具体的识别工作,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逐一列举出来。
(5)整理和归纳: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风险识别报告。
2. 风险识别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通过集思广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头脑风暴,收集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
(2)故障树分析法:通过构建故障树,逐级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故障原因。
(3)事件树分析法: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后果。
(4)经验法:根据历史事故案例和相关经验,总结出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的指标和评价方法1. 风险评估的指标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常用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严重程度:根据风险的后果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通常采用分级制度,如低、中、高。
(2)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常采用概率或频率的方式,如低、中、高。
(3)风险影响范围:评估风险可能对钻井作业的影响范围,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
3 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

3 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钻井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可靠,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成为了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一、钻井风险识别方法1. 风险识别会议:召集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风险识别会议,通过头脑风暴和讨论,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会议可以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如地质学家、工程师、安全专家等。
2. 风险分析工具:使用风险分析工具,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事件树分析(ETA),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确定风险的概率、影响和严重性。
3.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过去类似钻井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和故障情况,从而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
4. 专家意见征询: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征询意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二、钻井风险评估步骤1. 确定风险指标: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确定评估风险的指标,如概率、影响和严重性等。
2. 评估风险概率:通过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可以使用概率分析工具,如事件树分析,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定量评估。
3. 评估风险影响: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程度。
可以使用影响矩阵或专家评估方法,对风险事件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
4. 评估风险严重性: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风险的严重性。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5.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措施。
6. 监控和更新风险评估:定期监控和更新风险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可靠。
三、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挑战1. 数据不完备: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支持,但由于数据获取的困难和不完备性,可能会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钻井队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钻井队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前言钻井作业是石油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最为危险的环节之一。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队面对的风险众多,如失控井、风险池塘、气体爆炸、火灾等,这些风险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对个人及设备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因此,钻井队必须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钻井过程的安全可靠。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钻井作业中,风险识别是首要工作之一,只有发现潜在的风险,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风险主要包括:天气风险天气因素对钻井作业影响很大,如大风、雷暴、灾害、泥石流、泥石流、洪水等,会对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设备故障风险钻机和固井设备这类机械设备是钻井过程的核心设施,设备故障将导致钻井作业暂停、生产损失等,同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操作失误风险钻井队员对钻井设备和固井设备操作不熟练,或操作失误,都会对钻井作业造成重大危害。
钻井作业环境有时较为特殊,如深海、沙漠、海洋平台上,需要特殊的安全控制措施。
应急事件风险紧急事件是指在钻井作业中突然出现的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的事件。
应急事件在钻井过程中极为常见,如井控、井喷、失控井、泥浆失重、气体爆炸等。
对于不同的风险,需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天气风险应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报告制定作业计划,并对可能出现的天气风险进行应对,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立刻停工撤离。
设备故障风险对于钻机、固井设备等设备,应建立严密的检验、检修、保养、维护制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应制定应对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应设有相应的故障技术支持和维修保障体系。
操作失误风险钻井队员在钻井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现场操作和安全教育培训;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区分正常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在特殊的操作环境下,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建立特殊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人员在特殊条件下的安全运作。
应急事件风险应对紧急事件,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明确钻井队员职责分工和避险措施,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支持,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应对和处置,及时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钻井队各岗位的风险识别与削减措施

削减措施 5.应根据提升负荷和井下情况合理选择绞车排档, 起空车要排好大绳;
6.井口摘吊卡时要刹住滚筒,防止顿飞吊卡伤人; 7.操作要平稳速度,及时挂辅助刹车,严禁猛提、猛放、猛刹,控制
下放; 8.缓慢下放游车,平稳刹车,减少游车摆动幅度过大伤人; 9.联系得当,得到井架工的正确手信号后方可起车。
8.司钻台控制系统失灵产生的上顶下砸; 9.井架落物对人的伤害.
风险识 别
内钳工岗位的风险识别和削减措施
削减措 施
——起下钻
1.检查好吊钳、吊卡、液气大钳;
削减措施 2.起钻检查钻具,注意指重表变化情况及钻具起升位置,及时提 醒司钻,防止上顶下砸; 3.正确地检查使用卡瓦;Biblioteka 4.安全卡瓦的正确检查与使用;
场地工岗位的风险识别和削减措施
——钻进
风险识别 1.滚、排放钻杆、套管过程中把人碰伤、砸伤,撬杠伤害;
2.钻杆、套管上钻台过程中站立位置不对可能碰伤、砸伤; 3.不按操作规程操作,钻杆、套管上钻台可能碰伤、砸伤; 4.摊钻杆时用手去扒,钻杆滚下来后容易把手夹伤;
风险识别 5.提丝上不紧,起吊过程中可能脱落顺滑板滚到脚上把脚砸伤;
2.换井架灯时不切断电源,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3.其他高空作业不系保险带,可能导致高空坠落伤亡; 4.高空作业使用工具不系保险绳,可能导致高空坠落伤人;
风险识别 5.用气动绞车时不排绳子,可能造成吊物突然坠落伤人;
6.操作气动绞车时操作与指挥配合不当,吊物伤人; 7.气动绞车吊钩不栓保险绳,吊物脱落伤人; 8.干辅助工作时使用工具不当,造成伤害。
风险识别 2.上顶下砸对人重大伤害(砸死或碰伤人);
3.起钻时看不清井口吊卡扣合情况就上提,导致单吊卡起钻,吊环 弹出伤人;
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

钻井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1、机械伤害—广泛发生在检查、检修、保养过程中。
如:转盘误操作;液压大钳违章操作;气动绞车违章操作;泥浆泵拉杆违章操作;更换离合器违章操作;检查链条、皮带违章操作;违章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等。
2、触电—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3、弧光伤害—电气焊、电路检修。
4、烫灼伤-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5、火灾爆炸-电气焊、电路检修、变矩器检修、明火、电缆及压力容器爆炸,井喷失控爆炸着火。
6、高空坠落—钻台、二层台、水箱、油罐、循环系统等处2m以上检查检修作业。
7、滑跌伤害—工作面有空洞、凹凸、油水污、冰面、障碍阻塞。
8、物体打击—井口作业,吊装作业,金属敲击及检修时的人体伤害(砸伤手足、击伤眼睛等),高处落物伤害等。
9、高压伤人—空气包、空气管道、液控管线、液压管线、高压管汇、井口试压、固井等。
10、环境污染--固废垃圾,二保作业中的废油水排放,废泥浆排放、污水池外溢等。
11、噪声伤害—机房、发电房。
12、化学腐蚀—配制药品、电解液。
13、上顶下砸-起下钻、接单根误操作,刹车失灵,气路冻结堵塞。
14、卡钻-操作失误。
15、高温中署—夏季高温(40度以上)连续作业超过2小时。
16、低温冻伤—青海、哈国等地区作业。
17、中毒窒息—配制化学药品、有限空间作业、地层硫化氢、食物中毒等。
18、粉尘伤害—电焊尘、水泥尘、泥浆材料粉尘等。
19、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
20、自然灾害—风灾、水灾等。
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

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石油钻井工程是石油行业中一个极具挑战性和风险的领域。
在整个钻井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克服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对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一、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1. 挖掘地质条件风险:石油钻井工程的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可能存在地层崩塌、地震、溶洞等地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井口垮塌、安全事故等严重问题。
2. 钻井设备故障风险:钻井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作业停滞、人员伤亡等问题。
3. 自然环境风险:气候变化、沙暴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可能对钻井工程造成影响,比如暴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洪水等问题。
4. 安全作业风险:石油钻井工程作业中,可能伴随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作业风险。
5. 人为操作失误风险: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非常重要。
二、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评价方法1. 风险识别:首先需要对钻井工程的所有可能风险进行识别,包括地质风险、设备故障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安全作业风险和人为操作失误风险等。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估: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紧急程度和处理优先级,以确定处理措施的重点和紧急性。
4.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手段控制、管理手段控制、应急预案等。
5. 风险监控:对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管理1.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石油钻井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应急预案等。
2. 人员培训和管理:对参与钻井工程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备维护和监控:及时对钻井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钻井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1、机械伤害—广泛发生在检查、检修、保养过程中。
如:转盘误操
作;
液压大钳违章操作;气动绞车违章操作;泥浆泵拉杆违章操作;更换离合器违章操作;检查链条、皮带违章操作;违章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等。
2、触电—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3、弧光伤害—电气焊、电路检修。
4、烫灼伤-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5、火灾爆炸-电气焊、电路检修、变矩器检修、明火、电缆及压力容器爆炸,井喷失控爆炸着火。
6、高空坠落—钻台、二层台、水箱、油罐、循环系统等处2m以上检查检修作业。
7、滑跌伤害—工作面有空洞、凹凸、油水污、冰面、障碍阻塞。
8、物体打击—井口作业,吊装作业,金属敲击及检修时的人体伤害(砸伤手足、击伤眼睛等),高处落物伤害等。
9、高压伤人—空气包、空气管道、液控管线、液压管线、高压管汇、井口试压、固井等。
10、环境污染--固废垃圾,二保作业中的废油水排放,废泥浆排放、污
水
池外溢等。
11、噪声伤害—机房、发电房。
12、化学腐蚀—配制药品、电解液。
13、上顶下砸-起下钻、接单根误操作,刹车失灵,气路冻结堵塞。
14、卡钻-操作失误。
15、高温中署—夏季高温(40度以上)连续作业超过2小时。
16、低温冻伤—青海、哈国等地区作业。
17、中毒窒息—配制化学药品、有限空间作业、地层硫化氢、食物中毒
等。
18、粉尘伤害—电焊尘、水泥尘、泥浆材料粉尘等。
19、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
20、自然灾害—风灾、水灾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