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 三年级 上 22.寓言二则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寓言二则 语文S版(2016)(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寓言二则 语文S版(2016)(共15张PPT)

. . . .
.
.
课文精读
耕: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露出地面的树根。 颈:脖子。 释: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 耒: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冀:希望的意思。
大家学了这篇古文,你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得到的启发是:不主动去争取永远都得不 到。 靠运气得到想要的东西的几率是万分之一 ,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
学完了两篇寓言,宋国农夫和南郭先生有什么 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两个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想不劳而获。
两个人的不同点在于宋国农夫死守教条,不知变通,
想着不劳而获;南郭先生什么本事也没有,就想不
劳而获混饭吃。
拓展延伸
选择一个续写故事:
1.宋国农夫没能再得到兔子, 回到家中…… 2.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自读 检 测
读一读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希冀( jì ) 宣布( xuān ) . 吹竽( yú ) 南郭( guō ) . . 植株( zhū ) . 颈项( jǐng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自读 检 测
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守株待兔 折颈
反复
南郭先生
.
.
齐宣王
.
. .
. .
初读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则寓言, 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chǔ)
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廪(lǐn)食
以数(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hào) 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三)介绍《韩非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二、学习《守株待兔》 (一)(展示课件第五屏)多种形式读文,把句子 读准、读通,读出节奏、停顿。
寓言故事大多短小精悍,更重
2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寓言二则
1. 师范读后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展示课件第六屏)教师范读并辅以手势打节 奏,指导学生朗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停顿。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
(展示课件第七屏):
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句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 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入
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 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
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
答案吧!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 新
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2.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 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教师的配乐读给学生思考的空 间,只有想得充分,学生才能表述 丰富。
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用不同方式呈现个性感悟,深入质疑。
1.你从寓言中知道了什么? 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 学习收获呈现出来,师生评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 画画、用自己的话描述、表演、列提纲等形式汇报收 获)

《寓言二则》课文

《寓言二则》课文

《寓言二则》课文
以下是《寓言二则》的一则课文:
《蚂蚁和蜡烛》
从前有一只蚂蚁,它在夜晚找到了一根蜡烛。

它高兴地对蜡烛说:“你好,蜡烛大哥!你的光明能给我指路吗?”
蜡烛回答说:“我只能照亮我的周围,无法指引你前进。

但是你可以把我带回你们的家,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光明。


蚂蚁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它用尽力气将蜡烛背回了家。

蚂蚁的家族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现在有了光明,不再害怕黑暗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大家团结一致时,就能创造出更大的力量和更美好的生活。

就像蚂蚁和蜡烛一样,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但是通过合作,它们共同创造了光明和幸福。

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寓言的形式,生动地向学生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1 / 1。

【语文S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二则》课件

【语文S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二则》课件
2020/12/12
畅所欲言
看着坐在树桩 旁边的种田人, 你们想对他说 什么?
2020/12/12
课文总结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得 到收获,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2020/12/12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 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事呢?
宣王说 之, 廪食 以数百人
同”悦”官府给他的 拿、用
粮食 、供俸。
廪食以数百人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数百 人廪食”,译为“用数百人的口粮 来供养他。”
2020/12/12
2020/12/12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
2020/12/12
继承王位 (hao)喜欢
2020/12/12Leabharlann 2020/12/12生字我会写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生字我会认
2020/12/12
多音字
2020/12/12
守株待兔
2020/12/12
整体感知 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 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020/12/12
那只兔子是怎样撞在树桩上的? 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2020/12/12
2020/12/12
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从“忽然”和“窜”这两个词可以 看出什么?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2020/12/12
那个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是怎 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呢?
2020/12/12
2020/12/12
课后作业 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寓言 故事,回家找一找,讲给同学听。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了两则寓言,分别是《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

两则寓言都是文言短文,用短短几句话讲述了富有哲理的故事,发人深省。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滥竽充数》要说的是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综合分析,阅读寓言,要熟读成诵,了解它的大意和蕴含的道理。

以此为基调,在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想象画面,获得启发。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寓意,想象故事的画面,初步体会文言字词的博大精深。

2.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3.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2.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教学难点背诵寓言,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韩非子》的资料;2.收集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3.多媒体课件;4.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好():喜欢,爱好。

五、板书设计2 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儿童多处就是春湖面湖边玉澜堂(花儿——儿童)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二、学习第九自然段(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三、拓展延伸1.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寓言二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寓言二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明白得《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明白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生活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把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学生明白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生活是长不了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把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连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那个故事的要紧内容。

2、学生反馈师:那个故事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个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3、师:课前老师差不多布置大伙儿预习,不明白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明白得了那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明白得?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明白它的意思。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摸索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什么缘故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如何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什么缘故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明白得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明白得课文,体会南郭先生可不能装会的模样,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明白得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可不能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明白得寓意。

1、师:同学们都明白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查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伙儿有没有爱好?师:看来,大伙儿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伙儿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

第22课 寓言二则
会认字: zhū jǐnɡ jì yú xuān ɡuō
株 拼 音
颈 冀 竽 会写字: 守 折 复 拼 音
株 颈 郭
宣 宣 郭
shǒu zhū zhé jǐnɡ fù xuān ɡuō
zhū
一株
幼株院子里种了一株枣树。

jǐnɡ
瓶颈
长颈鹿动物园里有两只长颈鹿。


希冀
冀图
创业失败后,他发奋学习,冀图东山再起。


吹竽
滥竽充数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起吹。

xuān
宣布
宣扬
统计完选票,老师宣布了新任班委会的名单。

ɡuō
耳郭
城郭
夕阳下,这片城郭透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shǒu
上下结构
守时守信
他是个守信的人,从来不会失约。

宀部
zhū
左右结构
植株一株
新长出的植株很娇嫩,应该格外关照。

木部
zhé
左右结构
折断打折
大雪过后,很多树枝都被折断了。

扌部
jǐnɡ
左右结构
长颈鹿瓶颈
长颈鹿在园区里悠闲地踱着步。

页部

上下结构
反复重复
经过反复的试验,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

夂部
xuān
上下结构
宣传宣布
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好人好事。

宀部
ɡuō
左右结构
耳郭城郭
古代人们常筑起坚实的城郭来抵御外敌入侵。

阝部。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要的是其间描绘蕴含的寓意耐人寻 味。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初知大 意,为下文解意悟情教学打好基础。
4.同桌互练互评、推荐读、男女轮读、齐读。 (二)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
1. 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文言文。
1 出示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中难懂的词的意 思,
文言文的表达与现代文不同。
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展示课件第七屏)
综合分析,阅读寓言,要熟读成诵,了解它的大意和蕴含的道理。以此为基调, 在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多种形 式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想象画面,获得启发。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理解寓意,想象故事的画面,初步体会文言字词的博大精深。 2. 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3. 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故事之中。
二、学习《滥竽充数》 (一)(展示课件第十二屏)简介关于“竽”的知
简介“竽”的知识,了解相关
4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寓言二则
识。
背景知识,丰富积累。
(二)(展示课件第十三屏)多种形式读文,把寓
言读准、读通,读出节奏、停顿。
1.(展示课件第十四屏)教师示范读课文,要求
2. 耕田者看到撞树桩而死的兔子会想些什么? (启发想象)
3. 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么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事再发生,该做 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4. 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当时他会怎么想?如果 你 展示课文插图,结合图画理解故 看见了他该怎样劝他?(展示课件第八屏)(小组交 流 事,把握寓意。 )
“完整叙述”训练将贯穿整个小学
株:树桩。
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兔子走得好好的,怎么会一下子撞到树 上,还折断了脖子?有谁知道?
谈感受—— 大家学了这篇古文,你们有什么启发呢?
启示:不主动去争取永远都得不到。 靠运气 得到想要的东西的几率是万分之一 ,只有 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 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 处(chǔ)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yuè)之,廪(lǐn)食以数(shù)百 人。宣王死,湣王立。好(hào)一 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 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 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 混饭吃,终究会被发现。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滥竽 充数的例子吗?
❖造句:
❖ 1、在学习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 以不劳而获的。
2、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 ,成功才属于自己。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文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22.寓言二则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大家都读过了这篇古文,有谁能背出来呢?
耕: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露出地面的树根。 颈:脖子 释: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 耒: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冀:希望的意思
3、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4、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
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论语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谁能根据上面一些字的意思,猜出这篇古 文
的意思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 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 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 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 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不可能再次得 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这个宋国人被笑话了,心里肯定很郁闷。你 做个好心人,写几句话,劝导劝导他吧!
——《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 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 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 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南郭处士---- 南郭先生 说---- 高兴
廪食以数百人----
好---- 喜欢
宣王用自己的粮食养了数百人
逃---- 偷偷溜走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定要三百人一 起吹。一位姓南郭的先生请求为齐 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发给他 同其他几百一样多的口粮。齐宣王 死后,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人一 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跑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