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历史简介
朝鲜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朝鲜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在古代中国国土的东边,有一个被我们称之为“东夷”的国家,指的是哪个呢?没错,那个国家就是古朝鲜,那他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朝鲜的历史介绍朝鲜在中国史籍中称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
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
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
朝鲜是对在汉武帝设置汉四郡(公元前108年)以前,古代朝鲜半岛北部国家的称谓,包括檀君朝鲜以及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个王朝。
对古朝鲜这一概念,其他国家的学者与南北韩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他国家的学者主要用该词指信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
而朝鲜和韩国单称古朝鲜,多合指檀君朝鲜和卫满朝鲜,而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13世纪晚期高丽王朝史书《三国遗事》是箕子朝鲜、卫氏朝鲜并立而言的。
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貂、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
《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
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历史上朝鲜的武器叉在远古时代,为捕鱼狩猎的生产工具,后演变为一种兵器。
朝鲜文化源自中国,叉在阴阳学说中又属“阴”性,作为兵器具有肃杀,严厉的的寓意,原本是古代朝鲜地方部队(类似今天的警察)的主要兵器,同时也是一种代表法律的象征。
在中国明代,倭患不止,朝鲜也同样受到倭寇侵拢,倭寇善用刀,叉这种兵器的特性对克制以劈砍为主的刀剑类兵器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海战中,手持钢叉接舷格斗的朝鲜兵比使用刀剑的倭寇更占上风,所以这种兵器渐渐为正规军所选用。
但是在朝鲜世宗大王征对马岛的战役中,钢叉暴露出了不利于在山地环境中近距格斗的劣势。
总得来说,朝鲜军选用叉作为主战兵器,是通过很多实战之后做出的选择,也和朝鲜当时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倭寇”这一点有密切关系。
朝鲜韩国历史

朝鲜韩国历史朝鲜韩国历史引言:朝鲜韩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政权的变迁。
本文将全面介绍朝鲜韩国的历史,并对相关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详细阐述。
一、古代朝鲜(约公元前2333年-公元935年)⑴夏桃健和夏桃根王朝⑵三韩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⑶统一新罗二、高丽时期(公元918年-1392年)⑴耀德王朝的兴起⑵金世宗时期⑶蒙古统治三、朝鲜王朝(1392年-1897年)⑴太祖李成桂与朝鲜王朝的建立⑵太宗时期的政治与文化⑶英祖时期的官方反基督教政策⑷清朝入侵与壬寅倭乱四、近代朝鲜(1897年-1945年)⑴大韩帝国的建立与朝鲜殖民地化⑵朝鲜独立运动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五、朝鲜战争与分裂(1950年-至今)⑴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停战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⑶韩国经济奇迹与民主化进程⑷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外交关系结语:本文全面介绍了朝鲜韩国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事件。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了解到更多关于朝鲜韩国历史的知识。
附件:- 附件1:朝鲜韩国地图- 附件2:朝鲜韩国历史时间线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朝鲜战争:指1950年至1953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涉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以及各方盟国之间的冲突。
⒉壬寅倭乱:指1592年至1598年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日本武士和明朝军队对朝鲜的入侵和侵略行为。
⒊朝鲜殖民地化:指日本在20世纪初至1945年间对朝鲜进行的殖民统治和压迫。
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成立于1948年,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单一制国家。
⒌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是朝鲜半岛的另一个国家,成立于1948年,政治体制为共和制。
全文结束,固定数字:\。
朝鲜的历史简介

朝鲜的历史简介朝鲜也有很长的历史,其历史底蕴也很丰富。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朝鲜历史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历史概况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北接中国,西与日本隔海相望。
有证据显示,朝鲜半岛在距今数十万年前便有人类居住,朝鲜(韩国)官方认为这些土著居民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的阿尔泰人形成的,但日本亦有说法认为这些土著是由日本迁徙过去的。
至于朝鲜民族的形成,也有许多说法,朝鲜(韩国)官方认为朝鲜民族是由中国商周时代迁徙过去的移民与上述原土著居民长期融合形成,此说法有一定的中国早期史料佐证。
箕子朝鲜正式史料中记载的古朝鲜国家,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由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的“箕氏侯国”。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
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叔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
史称“箕子朝鲜”。
其真实性目前存在争议。
卫满朝鲜根据史记,燕国的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
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称“卫满朝鲜”(卫氏朝鲜);而箕子朝鲜的末代国王逃亡三韩地区自称韩王,继续控制朝鲜半岛的南部直至被汉武帝征服。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从海陆两路进攻朝鲜,未成功,又从海陆两路派来增援部队,公元前108年夏,部分大臣叛变投降,朝鲜右渠王(卫满的孙子)被杀,卫满朝鲜灭亡。
汉武帝在卫满朝鲜领域内设置汉四郡。
前三国时代前三国时代是公元前2世纪后朝鲜三国时代之前的朝鲜历史时期。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北部和目前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着扶余国、高句丽、沃沮、东濊和其它小国家或部落。
西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汉四郡。
但由于受到当地人的反击,真番、临屯二郡很快瓦解,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
与此同时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后,开始逐步统一其周边国家,并在西晋末年(313年)吞并了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
朝鲜韩国历史简介

朝鲜韩国历史简介在外交方面,自朝鲜战争后,韩国与美国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而美军那么一直驻扎在韩国境内。
1992年,韩国与中华民国政府断交,转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91年,韩国与朝鲜同时分别参加联合国。
如今,韩国与18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韩半岛约从七十万年前已开始有人类定居。
大约四千年前传入的青铜器文化就是今日韩国文明的起源。
2.古朝鲜时代(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108年)据传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俭创立了古朝鲜,之后从中国东部到韩半岛先后建立了许多部落国家。
3.三国时代(公元前1世纪末-676年)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半岛上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
4.统一新罗(676-935年)渤海(698-926年)时代公元676年,新罗统了三国。
统一后的新罗竭力培植并开展文化和艺术,形成了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
而渤海王国一方面继承了高句刚文化的精點,另一方面又融合唐朝文化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文化。
5.高丽时代(918-1392年)高丽继承并发扬了统一新罗的佛教文化丨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高丽青瓷和《局刚大藏经》等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时高丽与北方和西域民族贸易交往频繁并因而得名为COREE又称COREA6.朝鲜时代(1392-1910年)建立于世纪末,以儒教性理学为建国思想的朝鲜王朝,其文化于世宗大王时到达了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
其中最显赫的政绩当属创造了科学实用的文字Han-geul7.日帝强占期(1910-1945年)在11910年朝鲜被日本剥夺了国家的自主权,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才彻底摆脱日本的统治。
持续了36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韩民族惨遭蹂躏,饱经沧桑。
8.大韩民国的诞生(1948年-1945年)获得独立的朝鲜虽脱离了日本的统治,恢复了国家自主权,但又被分割成南北韩两个政府。
1950年韩国战争爆发,1953年签订了停战协议。
其后,大韩民国积极开发资源,开展经济,将在即将到来的泛太平洋时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韩国历史

新罗和唐朝结盟,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唐朝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676年唐军撤退,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 Fra bibliotek. 高丽王朝
在高丽王朝之前,朝鲜半岛还经历了后三国时期。
公元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拥立为王,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高丽先臣属北宋,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1280年成为元朝一个行省。
还有一点就是渤海王国的历史归属问题。渤海王国的建立者靺鞨人是肃慎人(中国隋唐时期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统称)的一支,原来居住在黑龙江流域,逐渐南迁进入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靺鞨人进入中国东北,建立渤海王国,后亡于契丹。应该说,靺鞨人也是通古斯民族的一支,但不属于高句丽民族。而且,渤海王国一直是长期在唐王朝的统辖下的一个地方政权。
二.朝鲜族的语言
朝鲜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目前学者争议较大的是朝鲜语是阿尔泰语系的一个独立分支还是属于阿尔泰语系内的通古斯语系。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朝鲜族和中国东北许多民族有着相近的血缘关系。
三.朝鲜的历史
朝鲜是东亚文明古国。朝鲜人是中国古代史籍记载的东夷人的一支,可追溯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多年之久。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1945年日本二战失败后退出。
四.高句丽历史
高句丽是在公元前37年(中国西汉时期),由扶余人(中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朱蒙所建,起初建都于纥升骨城(今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此地属于中国汉朝的玄菟郡高句丽县,所以,高句丽国家最早渊源于中国汉朝郡县范围之内是确凿无疑的。
朝鲜历史简介

朝鲜历史简介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南与韩国相连。
朝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深受中华文明和汉文化的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朝鲜历史的主要内容。
古朝鲜时期古代朝鲜地区最早有记载的政权是三国时期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高句丽建都于平壤,百济都城在唐宋时期的金泗。
新罗则以其都城高丽(今韩国首都首尔)为名,取得统一韩半岛的荣誉。
高句丽是唐朝东北边疆重要的王朝之一,对唐朝的东北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新罗在高山和狭谷之间的平原地带发展出独特的文化。
百济则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包围,由于没有强大的国力,最终被高句丽和新罗联合攻灭。
统一时期统一新罗在668年成为统一朝鲜半岛的第一个国家。
新罗文化达到巅峰,开创了统一新罗时期的繁荣时代。
此时期是韩半岛封建社会最为充盈的一个时期,政治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高度。
当时的新罗统治者以金宝银为爱国主义象征大力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确立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基调。
统一新罗在918年灭亡,后来高丽建立,形成三国时期权势的对比。
高丽时期高丽统治时期从918年至1392年,有时代武臣太宗兴建高丽王国。
高丽时期主要以其治国功绩和精湛的文化艺术水平而闻名。
高丽是朝鲜历史上宗教多元化的时期,儒教,佛教和道教的结合使当时各种宗教信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高丽时期的农业、工业、商业、政治和科技文化水平和律 up棋的理论准则保持续,因此产生了高丽以明朝和其他国家交流和演变为荣的地位。
朝鲜时期朝鲜王朝始于1392年,也称李氏朝鲜或大韩帝国,由朝鲜世宗建立。
朝鲜王朝最具影响力的国王居民男,正是他推动了儒教的发展,以儒教为国家的思想信仰。
他创立了高丽学,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国学遗产。
朝鲜时期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文化和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到了19世纪中期,朝鲜开始面临外部侵略,先后被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分割并殖民统治。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区。
总结朝鲜历史悠久,经历过三国时期、统一时期、高丽时期和朝鲜时期。
朝鲜历史简介

朝鲜历史简介
朝鲜半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下面是对朝鲜历史的简要介绍:
1.古代朝鲜时期(公元前2333年-公元936年):史书中记
载了古代朝鲜三神话传说的起源。
公元前2333年,朝鲜半岛建立了第一个国家,被称为朝鲜。
在此之后,朝鲜王朝历经多次更替,并受到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2.高丽时期(918年-1392年):高丽王朝是在公元918年建
立的,该王朝统治了朝鲜半岛五个世纪。
高丽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外交交流与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3.朝鲜时期(1392年-1897年):朝鲜王朝于1392年建立,
这一时期被称为李氏朝鲜时代。
这段时期朝鲜王朝受到明朝的保护,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统治国家。
朝鲜儒学的发展和士人阶级的地位提升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4.朝鲜王朝衰落和日本殖民统治(1897年-1945年):19世
纪末,朝鲜王朝逐渐衰落,内部政治和外部势力的干预导致国家的削弱。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获胜,开始对朝鲜进行影响力扩张,并于1910年正式将其并入日本帝国,实施殖民统治。
5.二战结束和分裂(1945年至今):二战结束后,日本在
1945年投降,朝鲜半岛被解放。
但随后,朝鲜半岛在冷战的背景下分裂为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国家。
这两个国家
之间的分歧导致了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最终以停战协定结束。
此后,朝鲜半岛长期存在的分裂局面至今仍未解决。
上述是对朝鲜历史的大致概述,每个时期都有着各种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
【历史】古朝鲜的历史

古朝鲜的历史1️⃣ 古朝鲜的起源与早期文明古朝鲜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朝鲜半岛上已有人类定居,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原始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个古代部落在这片土地上兴起,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等早期政权。
这些政权不仅奠定了古朝鲜的政治基础,还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及初步的文化交流,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石。
2️⃣ 三国时代的辉煌进入公元前后,古朝鲜迎来了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时代,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并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三国之间既有激烈的战争与领土争夺,也有频繁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高句丽的壁画艺术、百济的佛教文化以及新罗的花郎道精神,共同构成了古朝鲜文明的多彩画卷。
特别是佛教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古朝鲜的宗教文化,还对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统一新罗与后三国时代的变迁公元9世纪,新罗在统一战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统一新罗王朝,标志着古朝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统一新罗时期,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佛教文化达到鼎盛,同时与唐朝等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也进一步加深。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中央集权的衰落,地方势力崛起,古朝鲜再次陷入分裂,进入后三国时代(后高句丽、后百济、王氏高丽)。
尽管这一时期战乱频繁,但也为后来的高丽王朝乃至朝鲜半岛的统一奠定了历史基础。
在高丽王朝时期,古朝鲜的文化与科技继续发展,汉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佛教与儒家思想并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此外,高丽王朝还积极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总结而言,古朝鲜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波折与辉煌的篇章。
从早期的部落文明到三国时代的文化交融,再到统一新罗的繁荣与后三国时代的变迁,古朝鲜人民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这段历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平、交流与融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古朝鲜历史的深入探索,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朝鲜半岛的过去,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与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位于亚洲的东部,由半岛和大小3000多个岛屿组成。
朝鲜西临黄海,东濒日本海,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北以鸭绿江和图门江和我国相邻,东北角与俄罗斯接壤。
朝鲜半岛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峰峦秀丽,河流短小,号称三千里锦绣江山(半岛南北最长直线距离为840公里,约合2100朝鲜里)。
朝鲜是我国的亲密邻邦,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兄弟般的深情厚谊。
“朝鲜”一词是最早出现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
列阳属燕。
”。
如果北海为今天的渤海的话,箕子朝鲜初期可能位于今中国辽宁东南部,后进入朝鲜半岛北部。
前200年成书的《尚书大传》中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部的东夷部落也陆续迁入朝鲜半岛。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
《尚书大传》中的“朝鲜”即“朝日鲜明”之意,“朝”读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集解”引张晏云:“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
”索隐云:“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
以有汕水,故名也。
汕一音讪。
”史记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
朝鲜族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朝鲜(韩国)自己的说法为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土著居民组成,现大部为早期东夷等部落移民后裔,见箕子朝鲜,此为有一定史料来源的说法。
而原土著居民究竟来自何方则无定论,日本有说法称为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移居形成,而朝鲜(韩国)则自称为阿尔泰人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后形成的,并且有部份移民日本,但均属各自的说法,均无有力证据证明。
因此存疑,此两种说法现均存于世,以待考证。
“朝鲜”一词在朝鲜的史书《三国遗事》被用来称呼“古朝鲜”(檀君朝鲜)、“卫满朝鲜”、“箕子朝鲜”。
“古朝鲜”与“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并立而言,所以今天在朝鲜和韩国单称古朝鲜,多指檀君朝鲜。
从周朝至汉朝的中国史书,“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
目前韩国官方采用传说檀君古朝鲜为朝鲜历史开端。
但也不否认孔子曾经提及的东方君子国箕子朝鲜。
史前朝鲜史前朝鲜是指大约五十万年前至古朝鲜的朝鲜历史时期。
根据考古所得,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约4、5千年前,朝鲜进入新石器时代。
已发现的文化遗址遍布半岛南北各地,如在咸镜北道沿海,在大同江、汉江、洛东江流域,甚至在南方的海岛上,都有发现。
在平安南道温泉郡弓山里发现的文化遗址最为典型,称“弓山文化”。
公元前5世纪左右,朝鲜进入青铜器时代(韩称其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
当时的朝鲜人用几块一人多高的宽大石板修建坟墓,所以又称“巨石文化”。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朝鲜的原始社会渐渐解体,出现最初的国家。
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
韩国和朝鲜史学家猜想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北部而衍变而来。
檀君朝鲜(神话)檀君朝鲜传说首先出现在首次出现于南宋(1127年—1279年)灭亡后不久高丽僧侣一然所著的《三国遗事》中,其书称引《魏书》云:“往二千载有檀君王俭,立都阿斯达,开国号朝鲜,与高同时。
”但是,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的《魏志》以及记录元魏的《北魏书》两书中都没有相关的内容,学者或认为其伪托《魏书》。
根据神话传说,朝鲜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
“桓雄”为了统治人间,来到了太白山神坛树下(现在的妙香山),建立了“神市”。
一熊一虎请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人,桓雄说:“吃一百天的艾和蒜,不可见太阳”。
熊照办,变成了熊女;老虎失败,未变成人。
根据传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天帝桓因庶子,率领风伯、雨师、云师等诸神,掌管人间的粮食、生命、疾病、刑罚、善恶等三百六十余项事务)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在辽河和大同江之间的广阔土地上建立檀君朝鲜都阿斯达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
檀君朝鲜最初可能位于今中国辽宁。
公元前400年左右,迁都到今朝鲜平壤。
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
箕子朝鲜朝鲜在公元前12世纪,中国商朝的遗臣箕子带领部分商朝遗民在檀君朝鲜的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
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
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
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
箕氏王朝与中国之间的主要交往形式,还是表现为持续不断的移民潮。
这股移民潮大约开始于中国的战国末期。
随着秦国统一战争的加速,东方的燕、齐、赵等国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开始经由辽东徒步,或者由黄海渡船,纷纷逃往朝鲜半岛。
秦统一中国后,这股移民潮仍未消退。
主要是由于秦皇朝实行苦民政策,使得很多秦民为了躲避力役负担,继续逃往朝鲜半岛。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
这一时期的朝鲜王是箕子41代后裔,名字叫箕准。
他将流亡到朝鲜的数万流民,妥善地安置在半岛西部地区。
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
其后代箕准逃至南方,与三韩合流。
据说三韩中的「辰韩」便是箕子后代。
历代国王世系表1. 箕子(胥余)纪元前1122年- 纪元前1082年2. 庄惠王(松)纪元前1082年- 纪元前1057年3. 敬孝王(询)纪元前1057年- 纪元前1030年4. 恭贞王(伯)纪元前1030年- 纪元前1000年5. 文武王(椿)纪元前1000年- 纪元前972年6. 太原王(礼)纪元前972年- 纪元前968年7. 景昌王(庄)纪元前968年- 纪元前957年8. 兴平王(捉)纪元前957年- 纪元前943年9. 哲威王(调)纪元前943年- 纪元前925年10.宣惠王(索)纪元前925年- 纪元前896年11.谊襄王(师)纪元前896年- 纪元前843年12.文惠王(炎)纪元前843年- 纪元前793年13.盛德王(越)纪元前793年- 纪元前778年14.悼怀王(职)纪元前778年- 纪元前776年15.文烈王(优)纪元前776年- 纪元前761年16.昌国王(睦)纪元前761年- 纪元前748年17.武成王(平)纪元前748年- 纪元前722年18.贞敬王(阙)纪元前722年- 纪元前703年19.乐成王(怀)纪元前703年- 纪元前675年20.孝宗王(存)纪元前675年- 纪元前658年21.天老王(孝)纪元前658年- 纪元前634年22.修道王(立襄)纪元前634年- 纪元前615年23.徽襄王(通)纪元前615年- 纪元前594年24.奉日王(参)纪元前594年- 纪元前578年25.德昌王(仅)纪元前578年- 纪元前560年26.寿圣王(翔)纪元前560年- 纪元前519年27.英杰王(藜)纪元前519年- 纪元前503年28.逸民王(冈)纪元前503年- 纪元前486年29.济世王(混)纪元前486年- 纪元前465年30.清国王(璧)纪元前465年- 纪元前432年31.导国王(澄)纪元前432年- 纪元前413年32.赫圣王(骘)纪元前413年- 纪元前385年33.和罗王(谓)纪元前385年- 纪元前369年34.说文王(贺)纪元前369年- 纪元前361年35.庆顺王(华)纪元前361年- 纪元前342年36.嘉德王(诩)纪元前342年- 纪元前315年37.三老王(煜)纪元前315年- 纪元前290年38.顕文王(释)纪元前290年- 纪元前251年39.章平王(润)纪元前251年- 纪元前232年40.宗统王(丕)纪元前232年- 纪元前220年41.哀王(准)纪元前220年- 纪元前194年卫满朝鲜建立在公元前195年,中国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箕子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
建都王俭城(今平壤)。
吕后当权时,卫满曾经与汉朝的辽东太守约定,称为汉朝的"外臣"。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
卫满率领部属刚来朝鲜时,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
箕准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
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
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
箕准不知是诈,许诺了卫满的请求。
于是卫满趁此机会,率军向王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
灭亡卫满传国三代,至孙子右渠王。
卫满的孙子右渠成为朝鲜王时,更是大量招引汉人流民,以此来扩充卫氏政权的实力;而随着卫氏势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而且还阻碍邻近真番等小国与汉朝通商朝贡。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朝鲜半岛小番君南宫等,因不满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众28万归降汉朝,汉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
右渠王与汉朝关系紧张。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使者涉何与右渠王反目,涉何杀死朝鲜的裨王长,右渠王派兵杀死涉何。
于是,两国间爆发战争。
元封二年汉武帝募罪人击朝鲜,发兵五万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一支,从齐地渡过渤海;由左将军荀彘率领一支,从陆路出辽东,水陆两路联合攻打右渠王。
杨仆的水军先到达朝鲜列口(今大同江入海口附近),未等荀彘的陆军到达,就单独率领水军7000进攻王险城,结果战败。
荀彘的陆军遭遇朝鲜西部大军,久战也没有取胜。
两路大军出师不利,消息传到朝廷后,汉武帝再派卫山为使臣,前去晓谕右渠王。
右渠王受汉朝两路大军压迫,表示愿意降服,派太子到汉廷谢恩,并献上大量军粮和马匹。
然而,当太子带领1万士兵前往汉朝时,使臣卫山和左将军荀彘怀疑太子有阴谋,要求他的军队不能携带武器;太子则怀疑使臣和左将军要谋害他,便率军返回王险城。
此事激起汉廷的愤怒,命令在朝鲜的两路大军加紧进攻王险城。
由于王险城长期被汉军包围,在抵抗汉军的问题上,卫朝内部发生了意见分歧。
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尼相参杀了右渠王投降。
汉武帝把朝鲜地区划分为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史称“汉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