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变迁

合集下载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从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现状、问题与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朝鲜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方面,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关注。

由于多种原因,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一些问题。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师资力量不足。

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并不高。

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师资力量的培养亟待加强。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不畅。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渠道的减少和狭窄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渠道进行,而目前这些渠道的传承功能不足,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畅,久而久之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断层。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不足。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与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需求存在差距,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不足,传统文化无法引起现代社会的关注。

上文已经提到了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接下来将从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现代社会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文化的价值被淡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了较大的挑战。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师资力量不足。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和传授,而目前的传承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师资队伍的培养。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为有志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机会,有针对性地提高传统文化传承师资队伍的水平。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朝鲜族文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1. 文化价值观的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

朝鲜族的年轻一代更多地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降低,造成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困难。

2. 口口传承方式的减少朝鲜族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口相传的方式,但现代社会中,这种传承方式逐渐被取代。

年长者的知识传承和技艺传承能力有限,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造成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成为了商业化的节日。

原本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已经被淡化,导致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4. 缺乏传承人才朝鲜族文化传承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的一个问题。

受教育程度不高和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有朝鲜族文化传承意愿和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导致了朝鲜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匮乏。

二、朝鲜族文化的创新发展1. 加强文化教育为了有效传承和发展朝鲜族文化,可以从儿童时期加强朝鲜族文化教育,提高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力度。

通过开设朝鲜族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对朝鲜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承和发展朝鲜族文化。

建立朝鲜族文化的网上平台,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承朝鲜族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3. 引入创新元素在传承朝鲜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注入一些创新元素,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结合现代音乐和舞蹈形式,创新朝鲜族的传统歌曲和舞蹈,使之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朝鲜族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朝鲜族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 1 5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D a l i a n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1 5, N o . 2
Ma r c h 2 01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1 5 X( 2 0 1 3 ) 0 2— 0 1 0 1— 0 5
朝 鲜族社会文化 变迁 与 民族关 系的发展
朴 婷 姬 , 吕秀一
( 1 . 大连 民族 学院 东北 少数 民族 研 究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6 0 5 ; 2 . 大连 大 学 东 北 亚研 究院 , 辽 宁 大连 1 1 6 6 2 2 )
趋势 。
关键词 : 朝鲜族 ; 社会 文化 变迁 ; 民族关系
中 图分 类 号 : C 9 5 文 献标 志码 : A
Re l a t i o ns hi p b e t we e n t he So c i a l a n d Cu l t ur a l Cha n g e o f t h e
t i e s t o b e c o me me mb e r s o f t h e b i g f a mi l y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 a t a l a t e r t i me .F r o m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t h e n o r t h e a s t f r o n t i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 e Ko r e a n,t h e Ha n f r o m ma i n l a n d, a n d t h e Ma n c h u

朝鲜族文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前景

朝鲜族文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前景
d mo sr t s t e t r f”d a i e n tae hef au eo u l y”c l r .I o n so tt tKo e n c l r ho l cie y a t u t e tp i t u ha r a ut e s u d a tv l — u u c iv u t r lmo e n z to n a e a g o re t to n t a k run fgo aiai n h e e c lu a d r iain a d h v o d o in a in i he b c g o d o l b lz to . Ke r s: r a u tr y wo d Ko e n c l e;c hu a denia in;c l r lgo aiai n u u r lmo r z t o u t a l b lz to u
( eat n f oi c ne Y ninU iesy Y ni in130 , hn ) D pr t ca Si c , aba nvrt, ajJ i 30 0 C ia me o S l e i l
Ab t a t T e p p rsae h t r a ut r e r h au e o o il t u tr n t k n l sr c : h a e tt st a e n c l e b as t en t r f cai l e a d sr i gy Ko u s sc u i
社会 的文化优 势》 一文 中, 边缘 文化和边缘 文化 用“ 区域 ” 的概念分 析了朝鲜族 文化 的特征 。金 强一教 授认为 : 中国朝鲜 族社会虽然 规模不 大 , 它集地 “ 但 政学 的特殊 位 置和 文 化哲 学意 义上 的特殊 性 于一 身, 因此 , 这一 文化 系统具 备 了从 泛 理论 的角 度分 析其文化 功能的典型 的特 征 , 也就 形成 了 以此 为理 论模 型建 立边缘 文 化理 论体 系 的 可能性 。 他提 ” 出, 这种边缘 文 化 的主 要功 能 , 就是 在 两个 以上 文 化 圈的交 流中 , 能够发挥 文化转 换 的能力 。朴今海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地区。

朝鲜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开始讨论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必须先了解其起源及历史脉络。

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后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迁徙至中国东北等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朝鲜族文化的演进中,有许多重要的时期。

例如,17世纪前,朝鲜族还是贯穿于吉林和辽宁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狩猎为生,建有独具特色的帐篷居住。

到19世纪,一部分朝鲜族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农田土地,灌溉、治水和回民居的建筑等,也渐渐融入到当地的汉族文化中。

二、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朝鲜族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当属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

其中,朝鲜族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为主要内容,以演奏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这些器乐演奏的时候有特定的节拍和节奏,也经常与朗诵或歌唱结合使用,非常有特点。

在舞蹈方面,朝鲜族的女性民间舞蹈作品有流连踏歌、打阳舞、江原道的舞等等。

这些舞蹈风格十分温婉优美,技巧难度也很高,有时候舞蹈者要站在一个脚尖上跳着舞,形成立体鲜活的舞蹈形式。

另外,朝鲜族戏曲的形式也非常具有特色。

它主要是分为四大类别,包括《布袋戏》、《偶戏》、《手打夫酒俗戏》、《花鼓戏》等,其中《布袋戏》属于台湾地区的才艺表演艺术形式,但由朝鲜族传进中国,发展至今也有相当不俗的影响。

三、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当今社会,朝鲜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戏曲组织成品行体系,并在日本、韩国等地进行公演,展示了一种多层次、跨文化的朝鲜族文化形式,推广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一些朝鲜族文化艺术团体和馆志善爱国传统文化教育基金会等涌现出来,他们以当地艺术家和歌手等为基础,开展各种培训、交流和游手好闲活动,推进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Yan bian di qu chao xian zuchuan ton min ju jian zhu wen hua de xian dai jia zhi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現代价值我国的朝鲜族自19世纪60年代从朝鲜半岛迁入后,渐渐形成为我国境内又一支民族共同体。

朝鲜族,丕凶寺)又称韩民族,岂別青)、朝鲜民族、韩族和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邑岂的朝鲜和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韩裔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图1)朝鲜族经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

朝鲜族民族建筑,作为其文化的重要载体,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建构历程。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民族地区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可以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现象。

一、朝鲜族建筑的渊源与内涵及建筑的基本横式朝鲜族建筑来自于朝鲜半岛。

从历史继承性来看,与在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有紧密的联系。

早期移居的朝鲜族先民和我国大陆内地移民共同开拓封禁了二百年的蛮黄土地,他们在努力恢复固有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恢复了居住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建筑样式。

有一部分建筑,可以说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完全的移植。

甚至有的较富裕的移民,连建筑材料也是用牛车从半岛搬运到异国的新的居住地的,他们盖起的房屋与家乡一模一样,这些建筑至今在延边等地还可以看到(图2,图3)。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有限的改变,这种改变据于地域气候、建筑材料、民族交流、时代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图(图片来源:延吉市志)图2朝鲜族最典型的居屋泥草房。

朝鲜族的品德 -回复

朝鲜族的品德 -回复

朝鲜族的品德-回复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有分布。

朝鲜族的品德被认为是他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朝鲜族人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内容,来探索朝鲜族的品德特点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朝鲜族文化的背景和历史。

朝鲜族源自古代中国辽东地区的东胡族和古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和渤海等古代民族的融合。

他们的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朝鲜族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

朝鲜族的祖先信奉萨满教,并将其融入到其宗教和习俗中。

这些宗教和习俗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和灵魂的力量。

其次,朝鲜族的品德特点可以从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中得到体现。

朝鲜族重视家庭、亲情和社群的纽带。

家庭在朝鲜族文化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被认为是至高无尚的道德责任。

朝鲜族的长辈们尤其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比如孝道、礼仪和忠诚等。

这些价值观在朝鲜族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此外,朝鲜族的品德特点还包括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在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中,个体的利益通常被放在社区的利益之前。

朝鲜族人倾向于以群体为中心思考和行动。

他们相信,只有当社会内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社会才能繁荣和稳定。

因此,朝鲜族人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友善,他们愿意彼此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朝鲜族的品德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朝鲜族的强调团结和互助的品德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在面对社会问题和困境时,朝鲜族人通常能够积极回应,共同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利益。

其次,朝鲜族的品德特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品德特点,比如孝道、忠诚和友善,可以塑造一个人善良、正直和诚实的性格,促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真诚和体贴。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朝鲜族的品德特点也面临一些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可能会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黄海北部地区和鸭绿江地区。

朝鲜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传统文化传承不易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任何民族文化的基石,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不易。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舞蹈、音乐等,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字艺术。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语言文字的流失和传统习俗的渐行渐远等。

2. 缺乏传承人才传承人才的缺乏是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另一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逐渐淡薄,导致了传承人才的不足。

由于传承人才的流失,许多传统技艺和习俗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也给朝鲜族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在现代社会,朝鲜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成为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发展朝鲜族文化传承的思路要想有效传承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 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要想吸引年轻人,就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或创新演绎,增加其时尚和趣味性,使年轻人能够通过新的形式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3. 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是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变迁
/****************************************************************************/
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
/****************************************************************************/
政治腐败,财政枯竭,
社会秩序紊乱,人民遭受涂炭。

特别是朝鲜北部连年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水灾、旱灾和虫灾,民不聊生。

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集团的暴政,遭受连续不断的自然
灾害,清朝戌边力量的薄弱等原因,濒于死亡线上的朝鲜边民为谋求生路,“不惜冒犯重禁,渡江越境’,。

[a1因此加剧了朝鲜北部边民越境的浪潮。

2. 1. 2移民实边时期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清朝政府逐渐缓和对东北地区的封禁,开始采取开
发东北的放荒政策,不仅废除“封禁令”以外,到19世纪80年代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由此以来,朝鲜族的移民行为呈现急邃增加之势。

清朝政府的这种变
化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原地区的人口急逮增加,社会动乱因此时而发生。

在明朝,中国
的人口只有六七千万。

到了清朝,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便随之减少,并出现了粮食不足的现象。

151
第二,为了摆脱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需赔款2.3亿万两纹银,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两倍。


外,清朝政府由于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而借的外债达12亿两纹银。

国家的财政,此时到了这种程度,可以说已经枯竭。

[61
第三,为了抵制俄国的南下政策和沿海的殖民开拓。

因为,根据1E6。

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朝与俄国的国境己确定为从瑚布图河口沿浑春河到图
们江人口处。

延边地区,因而成了清、朝、俄三国的接壤地区。

然而,俄国却经常派军队在图们江河口地区挑衅,不断制造国境纠纷
清廷认识到国境问题的深刻性之后,于1881年,清廷将挥春协领升级为副都统,同时完全废除了对延边地区〔南荒围场)的封禁,决定依照《盛京东边
间旷地开垦条例》,全面开放延边地区。

由此可见,当时清廷想通过对延边地区的移民实边,既防范俄国的南下,又开拓边境地区,以期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府一开始在延边地区实行的“以汉实边”政策,
141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第4章,奉天学务公所.1907年版(151马汝沂、马正大,《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P658e
161何清涟,要清末中国的大量外债及其分析》,《财政研究》1998年第12期,P26
由于交通条件恶劣和汉族老百姓的不适应而无法如愿以偿与此相反,在这一时期仍被作为禁越对象的朝鲜垦民从i9世纪\n价值内容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意识又
对文化环境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文化特点来看,中国朝鲜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不同,不是土生土
长的土著民族,而是迁人民族,从文化上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朝鲜半岛文化的烙印;它又是一个跨界民族,与朝鲜半岛相邻而居,两岸朝鲜民族之间在文化
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紧紧地维系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又牢牢地融合于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
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汉族及其他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特征,又体现民族特点和区域
优势的别具一格的文化体系。

2. 2. 1关于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理论界定
从比较学的的观点看,所谓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首先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

这种文化,首先区别于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又区别于其它各国的文化,
是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次,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也属于世界朝鲜族文化的范畴。

当然,作为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既同朝鲜半
岛和其它各国朝鲜民族的文化有许多共同点,又有区别于朝鲜半岛内外朝鲜民族的文化。

同时,由于中国朝鲜族的文化,是形成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定
社会和历史环境之中。

因此,还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

由此可见,所为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可以说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特征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的
一个整体。

总之,所谓中国朝鲜族文化,就是既有别于国外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又区别于朝鲜半岛以外朝鲜民族文化和国内其他民族文化的个性文化。

2. 2. 2价值意识的文化根基价值意识是文化世界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做出选择和判断过程
中的思想根源以及理论依据,换言之,文化世界又是产生谋种特定价值意识的基础或是发源地。

因此,在解析中国朝鲜族价值意识的变化过程之前,要对得
\n自国外。

若从地理上讲,来
自国外的反而更近,仅一江之隔。

而国内汉族虽是清朝的臣民,对于苦寒边远的东北边疆地区来说,远道而来不见得就有极强的国籍和领土意识,更何况朝
廷的招民垦荒政策在19世纪8。

年代后,已无对越江私垦的朝鲜农民的限制,对朝鲜族的招垦政策反而比对汉族更优越。

因此,在双方的心理和观念中,彼
此相对是“平等”的,谁都没有“先人为主”的排外心理.可殊途同归,这也正是两类不同的文化体系没有产生重大文化冲突,并各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朝鲜族形成后,人口为朝鲜半岛人口的十分之一,其血缘关系仍然留在半岛_L,而这种血缘关系正是与朝鲜文化相联系的纽带。

由于当时迁人与
迁出十分频繁,我国的朝鲜族与朝鲜文化也就维持着承袭的关系。

而一些进步的朝鲜文人又亡命于我国传播朝鲜文化,这种文化上的联系也就越发增强。


国朝鲜族的生存空间位于偏僻的东北边缘地区,远离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同时,。

%以上的朝鲜族赋有浓厚的农耕经济意识,因此,形成以民族生存范围为本
位的特征,呈现对不同文化的排它性。

从中可以分析出,两类不同文化主体向东北地区的迁移几乎是同一时期里
进行的,当时他们的文化选择更多的是依从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各自寻求生存的空间,只注意重组自身的文化,彼此极少进行文化接触,随之文化冲突也很
少。

所以,有些人甚至把这一时期称作为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移植时期。

第三,到了20世纪3。

至40年代,在与我国的其他兄弟民族同心协力开发
东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过程中,我国朝鲜族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特性,有了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绪,出现了将中国视为祖国的文化倾向。

如:
这个时期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朝鲜族文人登上文坛,开始谱写反映朝鲜族的生活和反映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抗日的抗日文学和乡土文学这些作品,尽
管在不少方面仍然带有朝鲜文学的特点,但相对于朝鲜
/****************************************************************************/
3A学习网------专业提供交通土木专业论文、体育专业论文、教育专业论文、法律专业论文、计算机专业论文、美学专业论文、宗教学专业论文、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刑事法专业论文、伦理学专业论文、科技技术与哲学专业论文、管理类专业论文、传播学专业论文、汉语学文学专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机械模具专业论文、文学专业论文、生物专业论文、物理专业论文、数学专业论文、材料化工专业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艺术专业论文、经济方面专业论文本文档为3A学习网宣传资料,如需全套资料,请上网站选择,我们的网站是-----3A学习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