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XXX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XXX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心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XXX: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障碍而形成的音叫XXX。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首的子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现代汉语作业(1)一.名词解释1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P 42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P123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P 254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P 315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
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
P43二.填空1。
口头表达2,江西和湖北省东南区,南昌话,福建、海南、台湾。
3,普通话4,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5,音高、音强、音长、音色6,拉丁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中响腹韵10,uan三.单选1C 2 A 3 A 4 C 5 A 6 C 7 C 8 D 9 B 10 A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1,①舌面高元音②③舌面后元音④舌面后元音⑤舌面前元音2,①清塞不送气②清塞不送气③擦音④⑤3,略。
4,①重音在我,意思为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
②重音在明天,意思为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③重音在大会堂,意思为不是去戏院。
④重音在看,意思为不是表演。
⑤重音在话剧,意思为不是看电影。
四.问答题1、书面语与口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答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材料,促进书面语的发展。
书面语严谨规范,反过来积极影响书面语,使口语向规范方面发展。
见《学习指导》第269页。
2、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的产生发展变化是受人类社会的制约的。
语音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方面。
见《学习指导》第20--21页。
3、声母s与sh在发音上有何异同?答:s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是舌尖前、清、擦音举例:琐碎洒扫色素。
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后、清、擦音举例:双手上山受伤。
二者都是擦音与清音。
课本第27页4、给汉字注音时,拼音字母ü有哪些拼写规则要求?答ü拼j、q、x,两点要省去。
现代汉语专题名词解释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2321个辅音声母。
439个韵母。
56一种多音字虽然有不同的读音,但字义完全一样,另一种多音字是多的,即读7是指这样一些汉字,它们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在运用中,8-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910. 形声字:六书之一。
"形"是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它在但在意义上、功能上相当一个词,可以做各种句子成份。
熟语都是形式固定的短语,使用中应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拆开、颠倒例语四种。
13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定位语素的附着性特别强,1415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16由比喻引申方式发展起来的派生义叫比喻义。
比喻义所指称的事于是人们在运用词语时,将本义通过比喻方式扩张到其他方面,用来比喻其他 17是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意义。
派生义并不全都是直接从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同义词不达意可分为等义同义词和是指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20是一个词中经常使用的那项意义,它的使用频率高,一提到某个5.(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推行的。
67 891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和调位。
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多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2、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3、 语素从位置看可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两大类,例如“语”是成词语素,“老”是非词语素。
4、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5、 合成词的构造可分两大类,例如“棍子”是后附式附加式,“学子”是组合式。
6、有些合成词的构造综合了多种结构方式,例如“目击者”是组合式和-附加式。
电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题答案汇总

名词解释题1.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家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在我国,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2.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规范汉字: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由政府发布的规范文件所规定的汉字。
4.方言:是语言的变异形式,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例如我国,现代汉语方言有吴方言等七大方言区。
5.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应映。
例如吴方言就是一种地域方言。
6.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例如行业语就是社会方言。
7.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8.方言岛:一个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9.隔音字母:字母y和w是隔音字母,起分隔音节界线的作用,例如音节ianguang(仰望)用上隔音字母拼写为yangwang就不会被误会为ianguang(眼光)了。
10.音节:是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例如“我去上海”有四个音节“wǒ qù shàng haǐ”11.声母:是音节中位于音节前面的辅音,普通话有22个声母,除了一个零声母,其余都是由辅音充当。
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t、h。
12.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普通话韵母有39个。
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韵母分别是u、ong、ua。
13.声调:是贯穿一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
音素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合成词,字母本身不表示词的意义。
3、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4、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5、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提示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
6、会意字:是汇合两个或两个的字来构成一个字的造字方式
7、形声字:所谓形声就是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造字方式、
8、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9、词根:词当众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10、词缀:词当众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11、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1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13、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14、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这些义项之间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15、同音词:读音相同、意义有没有联系的两个词或多个词
16、异形词: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写法
17、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理性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就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有的语音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中国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语言。
它是一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文学语言的现代汉语。
普通话名词解释:
1.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中国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语言。
它是一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文学语言的现代汉语。
2. 标准音:普通话的标准音是北京语音,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为了使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音调。
3. 基础方言: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话,这是中国最大的汉语方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方言之一。
北方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地区的地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4. 文学语言: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是以现代白话文为文学语言的,它相对于古代文言文而言,更加贴近口语化,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易于表达思想感情。
5. 语音:普通话的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其中,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由辅音充当;韵母是音节的结构部分,由元音和辅音组成;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基本调值。
6. 语法:普通话的语法规则包括词法、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
其中,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句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和分析;篇章是指篇章结构和分析。
7. 词汇:普通话的词汇包括实词、虚词和固定短语三个部分。
其中,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助词、介词、连词等;固定短语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固定短语,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
8. 汉字:汉字是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