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带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带答案一、填空1.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2.一成就是百分之十。
皮鞋六折出售,则表示现在售价是原价的60 %。
3. =15%=0.15= 一成五 = 1.折。
4.20× 的意义是0个五分之二是多少。
5.1 的倒数是五分之三。
小时= 四分之一日.6.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一个分数除以一个数的倒数。
7.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18.84cm,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8.25比20多25%。
七分之五的是米。
9.一堆沙子运走4.5吨,正好运走了全部的,这堆沙子共重13.5吨,还剩下9吨。
10.一份稿件小时打完,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3份。
如果小时打完这份稿件的 ,1小时打完这样的稿件1份。
二、计算题。
1.口算:×45× ÷100÷85.4×÷0.65×0%-0.052.求未知数χ8.6÷Ⅹ=2Ⅹ×=3 Ⅹ÷1 =21 Ⅹ=10 ÷ Ⅹ=3.Ⅹ-=23.计算。
÷ -×1×2-20 ÷5+5÷×4[1 ×+]÷34.列式计算。
1.8比5多百分之几?。
24个再乘以1 是多少?3.24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的,差是多少?4.千克是千克的百分之几?5。
比多少吨多是吨?三、选择题。
1.生产的200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A、200%B、100%C、2%2.0.6的倒数是A、 B、C、 D、13.10吨大米增加10%后,再减少10%,结果是A、9.9吨B、10吨C、10.10吨D、11吨4.在分数除法中,如果商大于被除数,那么除数一定是A、真分数B、假分数C、带分数D、15.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的大小相比较, A、甲数大于乙数 B、乙数大于甲数 C、两数的大小相等6.12米增加它的后,再减少米,结果是A、12米B、11 米C、1米7.比12的多5的数是A、B、11C、178.把一块直径是10分米的圆铁皮,剪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圆片,每个半圆片的周长是A、5πB、5π+C、10×9.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分数、百分数问题》(含答案)

15.分数、百分数问题知识要点梳理一、数量关系式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存在着三个量,即标准量(单位“1”的量)、比较量(部分量)和分率(百分率)。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标准量(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比较量(部分量)比较量(部分量)÷标准量(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比较量(部分量)÷分率(百分率)=标准量(单位“1”的量)二、基本类型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首先要分清哪个量是标准量(单位“1”的量),哪个是比较量(部分量),然后找出与之相对的分率。
三、出勤率与发芽率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粒数÷总的粒数×100%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求分率(百分率)【例1】一本书100页,读了60页,剩下这本书的百分之几没看?【精析】根据已知条件,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先计算出剩下的页数,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总页数。
【答案】(100-60)÷100×100%=40%答:剩下这本书的40%没看。
【归纳总结】先确定单位“1”,再根据部分量除以单位“1”的量计算对应的百分率。
考点2 求部分量【例2】 参加“六一”儿童节联欢活动的少先队员中,女队员占全体少先队员的47,男队员比女队员的23多40人,问女队员有多少人?【精析】 以全体少先队员为单位“1”。
男队员占全体少先队员的1-47=37,男队员比全体少先队员的47×23=821多40人。
那么全体少先队员的(37-821)是40人,全体少先队员是40÷(37-821)=840(人),女队员有840×47=480(人)。
六年级数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学校图书馆科技书占图书总数的40%,故事书占图书总数的30%,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200本.学校图书馆共有图书多少本?【答案】12000本【解析】由题意可知:图书总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关键是求出1200本占图书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1200÷(40%﹣30%),=1200÷0.1,=12000(本),答:学校图书馆共有图书12000本.【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找“1”,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解答即可.2.小强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000元,定期两年,年利率是4.50%,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元.【答案】450.【解析】可根据求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由此代入公式计算解答.解:5000×4.50%×2=225×2=450(元)答:到期时,她应得利息450元.故答案为:450.【点评】这种类型属于利息问题,运用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注意时间和利率的对应),找清数据与问题,代入公式计算即可.3.一本书定价75元,售出后可获利50%,如果按定价的七折出售,可获利元.【答案】2.5.【解析】按定价的七折出售,是把定价看成单位“1”,现价是它的70%,用乘法求出现价;再把进价看成单位“1”,它的(1+50%)就是定价75元,由此用除法求出进价,再用现价减去进价,即可求出获利的钱数.解:75×70%=52.5(元)75÷(1+50%)=50(元)52.5﹣50=2.5(元)答:可获利2.5元.故答案为:2.5.【点评】解决进价、定价以及打折的含义,找清楚单位“1”的不同,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进价和现价,进而求解.4.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比乙多20%,即以乙作为单位“1“,甲是乙的(1+20%),要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是以甲作为单位“1“,即20%÷(1+20%).解:20%÷(1+20%)=20%÷120%≈17%;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的关健是单位“1”的确定.5.一根铁丝长米,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用去的铁丝长一些.A.第一次长 B.第二次长 C.两次同样长【答案】C【解析】我们计算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再与第一次的长度进行比较,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第二次用去的长度:()×,=1×,=(米);米=米;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同时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6.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A.2B.4C.6D.294【答案】C【解析】合格率98%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量的98%,把产品的总数量看成单位“1”,不合格的产品数量就占总数量的(1﹣98%),用产品总数量乘上这个百分数即可求解.解:300×(1﹣98%)=300×2%=6(件)答:300件产品中有6件不合格.故选:C.【点评】先理解合格率的含义,找出单位“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求解.7.按要求做题.【答案】250本;见解析【解析】(1)由图可知,故事书有200本,将故事书本数当作单位“1”,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科技书本数是故事书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故事书本数乘科技书占故事书本数的分率,即得科技书多少本.(2)由图可知,图中的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0份,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则其中的25%是30×25%=7份,据此作图.解:(1)200×(1+)=200×=250(本)答:科技书有250本.(2)30×25%=7即【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从图文中获取正确信息,然后分析完成.8.吨煤,用去,还剩吨..(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此题的易误区是“用去”,“”是分率,而不是具体的数量;它的意思是把吨煤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用去了1份,还剩4份.解:(1),=,=(吨).答:还剩吨.故答案为:×【点评】在分数应用题中要注意“量”和“率”的区别.9.王老师的月工资为28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多少元.【答案】2740元【解析】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先用总钱数减去1600元,求出应缴税的部分,再乘上5%,即可得出个人所得税,再用总钱数减去个人所得税即可求出实际收入的钱数.解:(2800﹣1600)×5%=1200×5%=60(元)2800﹣60=2740(元)答:王老师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2740元.【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应缴税部分的钱数,再根据应纳税额=缴税部分的收入×税率进行求解.10.一件商品,先打八折,后又涨价20%,现价与原价相比,()A.不变 B.降低了 C.提高了【答案】B【解析】将原价当作单位“1”,先打八折,即是按原价的80%出售,后又涨价20%,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此时价格是打折后价格的1+2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现价是原价的80%×(1+20%).解:80%×(1+20%)=80%×120%=96%即此时价格是原价的96%,比原价降低了.故选:B.【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打折与降价分率的单位“1”是不同的.11.王叔叔买了一辆52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他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答案】5720【解析】把摩托车的原价看作单位“1”,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实际花费为摩托车原价的(1+1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5200×(1+10%)=5200×1.1=5720(元)答: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5720元钱.【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12.一本书有80页,小亮看了20%,下一次应从17页开始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把全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用总页数乘上20%就是小亮第一次看的页数,再加上1页就是下一次开始看的页数.解:80×20%+1=16+1=17(页)即下一次应从17页开始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已经看的页数,下一次开始看的页数是第一次已经看的页数加1.13.一台冰箱原价3500元,连续两次降价,每次降20%,现价是多少元?【答案】960元.【解析】连续两次降价,每次降20%,第一次降价20%,将原价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此时价格是原价的1﹣20%,第二次降20%,则此时价格是第一次降价后的1﹣2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此时价格是原价的(1﹣20%)×(1﹣20%),则用原价乘此时价格占原价的分率,即得现价是多少.解:1500×(1﹣20%)×(1﹣20%)=1500×80%×80%=960(元)答:现价是960元.【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次降价分率的单位“1”是不同的.14.一件物品原价60元,提价20%,再打九折出售,现价是元.【答案】64.8【解析】先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成单位“1”,则提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20%,由此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打九折是指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90%,由此求出现价.据此解答.解:60×(1+20%)×90%=60×1.2×0.9=64.8(元)答:现价是64.8元.故答案为:64.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列式解答.15.王华和李明到书城买复习资料,请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帮李明算一算上次所买资料的原价.王华:听说你用20元办了一张会员卡,买书可享受8折优惠.李明:是呀,我上次买了几本书,除了办卡的费用还省10元.【答案】买资料的原价是150元.【解析】由于办了会员卡可可享受8折优惠,即可按原价的80%买书,将原价当作单位“1”,则打折后的价格比原价省了1﹣80%,又李明上次买书除了办卡的费用还省10元,所以共节省了20+10=30元,则这30元占按原价买书费用了1﹣80%,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则上次所买资料的原价是30÷(1﹣80%)元.解:(20+10)÷(1﹣80%)=30÷20%=150(元)答:上次所买资料的原价是150元.【点评】在商品销售中,打几折即得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16.小雨将20000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5%,国家新规定不用纳利息税,到期后,她可得本息元.【答案】21500.【解析】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由此代入数据求出利息;然后用本金加上利息即可.解:20000+20000×2.5%×3=20000+20000×0.025×3=20000+1500=21500(元),答:她可得本息21500元.故答案为:2150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利息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明确:本息=本金+利息.17.一本故事书小亮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60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40%,第三天看了全书的.这本书一共多少页?【答案】150页.【解析】将总页数当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60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40%,第三天看了全书的,三天看完,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第一天看的60页占总页数的1﹣40%﹣,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则用第一看的页数除以其占总页数的分率,即得共有多少页.解:60÷(1﹣40%﹣)=60÷40%=150(页)答:这本书共有150页.【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已知数量占单位“1”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8.一件儿童服装原价200元,打九折后现价是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元.【答案】180,20.【解析】一件儿童服装原价200元,打九折即按原价的90%出售,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原价乘现价占原价的分率,即得现价是多少,然后用原价减现价,即得比原价便宜多少钱.解:200×90%=180(元)200﹣180=20(元)答:打九折后现价是 18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 20元.故答案为:180,20.【点评】在商品销售中,打几折即得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19.一种商品七五折销售,“七五折”表示原价的 %,如果商品原价是300元,现在便宜了元.【答案】75,75.【解析】打七五折销售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5%;把原价看作单位“1”,比原价便宜了(1﹣7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解:打七五折销售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5%;300×(1﹣75%)=300×0.25=75(元);答:现在便宜了25元.故答案为:75,75.【点评】此题考查了折扣的意义,应明确明确几折,即十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用到的知识点:判断出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20.八一小学准备买56台电脑.甲、乙两个商家每台电脑原价都是4000元.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两商家作出如下优惠:请你先算一算,再比一比,为学校拿个主意:到哪个商家购买更便宜?【答案】甲商店便宜.【解析】甲商店:打七五折,现价就是原价的75%,先求出56台的原价是多少元,再用原价乘75%即可;乙商店:买40台可送12台,另再买4台就行,求出这44台的需要多少元;再把两个商店的价格相比较即可.解:甲商店:56×4000×75%,=224000×75%,=168000(元);乙商店:买40台可送12台,另再买4台就行,40×4000+4×4000,=16000+16000,=176000(元),176000>168000,所以买甲商家的便宜.答:到甲商家购买更便宜.可以直接不算价格,算台数:甲商店:买56台相当于买56×75%=42(台);乙商店:买40台可送12台,另再买4台就行,相当于买40+4=44(台);由此看出甲商店便宜.【点评】本题先理解优惠的办法,根据这个办法求出到两个商店各需要多少钱,比较即可求解.。
浙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Word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一、单选题1.这是某班英语成绩统计图,全班人数为60人,合格的人数是()人。
A. 30B. 18C. 24D. 122.一台电视打8折,现价比原价降低( )。
A. 8元B. 80%C. 20%D. 12.5元3.某工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这个月增产()。
A. 20%B. 30%C. 25%4.一件上衣成本价是270元,售价比成本价降低了10%,这件上衣的售价是多少?下面列式正确的是()A. 270﹣120×10%B. 270﹣270×10%C. 270÷(1﹣10%)5.()比28千克多12.5%。
A. 3.5千克B. 24.5千克C. 31.5千克D. 32千克二、判断题6.“七成六”就是7.6%。
()7..一件衣服,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高于原价.()8.甲数比乙数多25%,就是乙数比甲数少25%。
()9.男生比女生多20%,那么女生就比男生少20%.()三、填空题10.百分数表示________,百分数也叫________或者________比。
百分之零点一二写作________,二五折改写百分数是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个1%11.星星饭店新进蔬菜56千克,西红柿占总量的24%,青菜占总量的30%,豆角占总量的15%,辣椒占总量的13%,黄瓜占总量的18%.则西红柿进了________,青菜进了________,豆角进了________,辣椒进了________,黄瓜进了________12.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元,甲商品按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的利润定价.后来都按定价的打折出售,结果仍获利131元.甲种商品的成本是________元.四、解答题13.如图是一件毛衣的成分统计图,已知毛衣的质量是400克,这件毛衣所含羊毛的质量是多少克?14.一台电视机降低的价格500元后,售价是1500元,降价百分之几?15.一份文件,妈妈已经打了1500字,正好占总字数60%,这份文件一共有多少字?五、应用题16.商店有一种商品现在售价每件120元,比原来降低了3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60×30%=18(人)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用全班人数×合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合格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1-80%=20%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打8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是1×80%=80%,要求现价比原价降低多少,用原价-现价,据此列式解答.3.【答案】C【解析】【解答】75%+-1=75%+50%-1=125%-1=25%故答案为: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试卷附答案

⼈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与分数、⼩数的互化》试卷附答案⼈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10.百分数与分数、⼩数的互化⼀、认真审题,填⼀填。
(第3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1.百分数表⽰⼀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数也叫()或()。
2.在158、1.625、1.62、162.7%和 1.6五个数中,最⼤的数是(),最⼩的数是(),()和()相等。
3.将下列各数按从⼩到⼤的顺序排列。
490.4450.4545…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有50⼈,⼥⽣有40⼈,男⽣⼈数相当于⼥⽣⼈数的()%。
5.甲数和⼄数的⽐是4:5,甲数是⼄数的()%,⼄数是甲数的()%。
6.3吨的60%是()吨;() kg的48%是60 kg。
7.40 kg的⼤⾖可出油6 kg,出油率是()。
8.200粒黄⾖种⼦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发芽,发芽率为()%。
9.六年级学⽣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0⼈,没达到标准的有25 ⼈,六年级学⽣体育锻炼的达标率是()%。
⼆、⽕眼⾦睛,辨对错。
(对的在括号⾥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因为12=50%,所以12 kg 也就是50% kg 。
( ) 2.在35的后⾯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扩⼤100倍。
( ) 3.百分数的分⼦可以⼩于100,也可以⼤于100。
( ) 4.李师傅加⼯的零件合格率是101%。
( )5.⼀部⼿机,现价⽐原价降低了20%,说明现价是原价的80%。
( )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共18分)1.把下⾯的百分数化成⼩数或整数。
(每⼩题1分,共6分)65%= 180%= 0.9%= 200%=5%=80%=2.把下⾯的百分数化成分数或整数。
(每⼩题1分,共6分)12.5%= 25%= 62.5%= 400%=45%=75%=3.把下⾯的⼩数和分数改成百分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比甲数少16.67%。
2.现在的成本是原来成本的83.33%。
3.降价百分之33.33%。
4.超额完成了3.85%。
5.节约用水百分之10%。
6.提速了16.67%。
7.1) 甲工作效率是乙工作效率的125%。
2) 乙的工作效率比甲工作效率提高20%。
8.徒弟每天比师傅少加工25%的零件。
9.65%。
10.便宜了原价的5%。
11.公鸡的只数是6只。
12.XXX家养母鸡12只。
13.实际生产了5760台拖拉机。
14.今年采煤3600万吨。
15.现在一件成本25元。
16.运来的西红柿3筐。
17.第二天修了400米,两天共修880米。
18.六年级有138人。
19.田村有梨树8.89公顷。
20.原价售出2475元。
21.这种雨伞原价10元。
1.打字员已经打了字的稿件,问这份稿件的总字数是多少?答案:字。
2.六一班在“手拉手”活动中捐书200本,占六年级捐书总数的20%,问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答案:六年级一共捐书1000本。
3.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全程的80%,还剩240千米没有走,问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答案:全程为1200千米,甲、乙两城相距960千米。
4.今年农场种了500公顷西瓜,比去年多种了5%,问去年种西瓜多少公顷?答案:去年种西瓜476.19公顷。
5.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1,已知桃树有30棵,问梨树的棵数是多少?答案:梨树的棵数是441.6.一段木料长8米,先用去全长的2/5,又用去3米,一共用去多少米?答案:一共用去7米。
7.一种圆柱形的钢材,2米长,重48吨,问这样的钢材重多少吨?答案:这样的钢材重24吨。
8.草地上有180只羊在吃草,其中20%是山羊,其余的都是绵羊。
问绵羊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绵羊有多少只?答案:绵羊占总只数的80%,绵羊有144只。
9.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1,又知道梨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5,问杨树的棵数是多少?答案:杨树的棵数是735.10.快车从甲城开到乙城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城开到甲城需要10小时。
浙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 比和百分比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比和百分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在5的后面添上“%”,这个数是原数的()A.100倍B .C .2.一个正方形按6: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A.6倍B.36倍C.1倍3.把一张长方形的照片按10:1的比例放大后,长与宽的比()A.不变B.变了C.10:1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4:1的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积是()A.48平方厘米B.96平方厘米C.192平方厘米5.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34,这个比的前项是()A.4B.3C.66.一件衣服现在的价钱是200元,比原来少了50元,打了()A.二五折B.八折C.七五折D.二折7.小芳把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A.6厘米B.18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8.比的前项和后项()A.都不能为0B.都可以为0C.前项可以为0D.后项可以为09.人物像片是把人物按一定比例()成像的.A.放大B.缩小C.既不放大也不缩小10.甲圆的直径等于乙圆的半径,则甲乙两个圆的面积比是()A.1:4B.1:2C.2:1D.4:111.把0.1%化成小数,正确的是()A.0.001B.0.1C.0.0112.与4%不相等的是()A.0.04B.4C.13.把一个图形按4:1变化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B .面积缩小到原来的C.周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D .周长缩小到原来的14.消毒人员用过氧乙酸消毒时,要按照1:200来培植消毒水,现在他在50千克水中放入了0.3千克的过氧乙酸药液,要使消毒水符合要求,则应()A.加入0.2千克的药液B.加入10千克的水C.加入20千克水1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按10: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cm2.A.1000B.2000C.1000016.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把它按3:1的比放大,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A.48平方分米B.64平方分米C.144平方分米D.192平方分米17.一种矿泉水,如果买4瓶就赠送1瓶,矿泉水实际价格相当于原价的()A.20%B.80%C.25%D.75%18.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A.多少都可能B.一样多C.多了D.少了19.一辆旅游车到第一个景点游客减少30%,到第二个景点时游客又增加30%,现在车上人数与原来相比是()A.增加B.减少C.同样多D.无法确定20.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同时添上一个%,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21.将长为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按5: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A.100平方厘米B.200平方厘米C.500平方厘米22.把一个长6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cm2.A.288B.72C.3623.下面各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是()A .小时B .扇形面积的C .钢笔元2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50B.200C.25D.2025.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缩小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看书B.用显微镜看细胞C.照相机照相26.“10月份用水30吨,比9月份节约了5吨,节约了几分之几?”列式为()A.5÷30B.5÷(30+5)C.5÷(30﹣5)27.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A.48平方厘米B.96平方厘米C.192平方厘米D.无法确定28.在4:9中,如果前项增加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A.19B.18C.17D.1629.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3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12B.36C.10830.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A.20°B.60°C.180°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把一个底6厘米,高4厘米的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底是厘米,高是厘米.2.甲圆的半径是10cm,乙圆的半径是5cm,甲圆和乙圆的周长比是;甲圆和乙圆的面积比是.3.小麦的出粉率是80%,表示的重量是的重量的80%.4.将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按1:2缩小后,长和宽的比仍是4:3.(判断对错)5.有含盐率为15%的盐水30千克,根据需要,要使盐水的含盐率变为25%,那么,我们可以加盐千克.三、判断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是n2:1..(判断对错)2.投篮时命中的与未命中的次数比为7:10,则命中率是70%.(判断对错)3.将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后,现在图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面积的.(判断对错)4.今年小麦喜获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万吨..(判断对错)5.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可以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圆柱体兵器,如果金箍棒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按n: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金箍棒的体积比是多少?(写出你的猜想,并用你喜欢的方式验证)2.王伯伯家去年每亩产玉米1200千克,今年由于旱灾,减产四成,今年亩产多少千克?【章节训练】一比和百分比-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分析】在5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即变成5%;5%=0.05,由5到0.05,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即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数的;进而选择即可.【解答】解:在5的后面添上“%”,这个数是原数的;故选:C.2.【分析】正方形按6:1放大,就是把原正方形的边长扩大6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正方形按6: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6倍;故选:A.3.【分析】把长方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扩大相同的倍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长与宽的比是不变的.【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的照片按10:1的比例放大后,就是把长与宽都扩大10倍,他们的比是不变的;设原来的长与宽的比是a:b,后来放大后的比为(a×10):(b×10)=a:b;故选:A.4.【分析】把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按4:1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比就是16:1,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知,放大后的面积就是原面积的16倍,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知放大后的面积是:12×16=192(平方厘米)故选:C.5.【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8×=6,因此,这个比的前项是6.也可设比的前项为x列方程解答.【解答】解:8×=6,因此,6:8=.故选:C.6.【分析】一件衣服现在的价钱是200元,比原来少了50元,则现价是200+50元,则现价是原价的200÷(200+50)=80%,即打了八折.【解答】解:200÷(200+50)=200÷250=80%答:打了八折.故选:B.7.【分析】把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是3×2=6厘米,由此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放大后的面积.【解答】解:放大后的正方形边长是:3×2=6(厘米),所以放大后的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故选:C.8.【分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比的前项可以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故选:C.9.【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改变,形状不变;人物像片比实际小了,所以人物像片是把人物按一定比例缩小成像的.【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人物像片是把人物按一定比例缩小成像的.故选:B.10.【分析】设甲圆的半径为r,则乙圆的半径为2r,分别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表示出两个圆面积,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甲圆的半径为r,则乙圆的半径为2r甲圆的面积=πr2乙圆的面积=π(2r)2=4πr2πr2:4πr2 =1:4;所以甲圆面积和乙圆面积比是1:4.故选:A.11.【分析】根据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号去掉的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能够用0补足.由此解答.【解答】解:0.1%=0.001故选:A.12.【分析】把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百分号就是0.04;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4%与4不相等.【解答】解:4%=0.04=4%≠4.故选:B.13.【分析】把一个图形按4:1放大,则其各边的长度分别扩大4倍,则周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其面积扩大4×4=16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一个图形按4:1变化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周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其面积扩大4×4=16倍,故选:C.14.【分析】首先根据药液与水的比知道药液占水的几分之几,正好是0.3千克的对应分率,用除法即可求出0.3千克药液需水多少千克,再减去原来水的千克数,即可求出此问题.【解答】解:0.3÷=60(千克)60﹣50=10(千克).答:需加水10千克.故选:B.15.【分析】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10厘米,把它按10:1的比放大,就是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可求出放大后图形的面积.【解答】解:10×10=100100×100=10000(平方厘米)答: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厘米.故选:C.16.【分析】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4分米,把它按3:1的比放大,就是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据此可求出放大后图形的面积.【解答】解:4×4=16(平方分米),所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4×3=12(分米)12×12=144(平方分米);故选:C.17.【分析】“买四赠一”是指用买4件商品的钱可以得到5件商品,用4除以5求出实际的价格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解答】解:“买四赠一”实际花的钱数是原价的:4÷(4+1)=4÷5=80%答:矿泉水实际价格相当于原价的80%.故选:B.18.【分析】把第一天的水量看作单位“1”,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则第二天就是第一天的(1﹣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再把第二天的水量看作单位“1”,则第三天就是第二天的(1+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第一天的水量×(1﹣10%)×(1+10%),与第一天的水量比较即可.【解答】解:设杯中原有水量为a,依题意可得,第二天杯中水量为a×(1﹣10%)=0.9a;第三天杯中水量为:(0.9a)×(1+10%)=0.9×1.1×a=0.99a0.99a<a.所以第三天杯中水量比第一天杯中水量少了.故选:D.19.【分析】把车上原有的人数看作单位“1”,到第一个景点车上还剩下原有人数的(1﹣3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原有人数乘(1﹣30%)到第一个景点后车上还剩下的人数;再把车上还剩下的人数看作单位“1”,到第二个景点增加30%后,车上的人数是剩下人数的(1+3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到第一个景点车上剩下的人数乘(1+30%)就是车上现在的人数.通过比较即可确定人数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解答】解:设车上原有人数为1.1×(1﹣30%)×(1+30%)=1×70%×130%=1×0.7×1.3=0.911>0.91答:现在车上人数与原来相比是减少.故选:B.20.【分析】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再根据“不是0的一个数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100倍”,由此得出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缩小10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同时添上一个%,这个数就缩小100倍.所以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缩小10倍.故选:B.21.【分析】此题只要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求出;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5=25(厘米),5×4=20(厘米),20×25=500(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500平方厘米.故选:C.22.【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长6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长、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都分别是24cm、12c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即可求出面积;解答即可.【解答】解:(6×4)×(3×4)=24×12=288(平方厘米)答:得到图形的面积是288平方厘米.故选:A.23.【分析】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A、C不能改写成百分数;而扇形面积的,是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可以表示成2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扇形面积的,可以写成百分数;故选:B.24.【分析】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按1:2缩小后,边长是10÷2=5(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即可求出它的面积.【解答】解:因为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所以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10÷2=5(厘米)5×5=25(平方厘米)答: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故选:C.25.【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现象,放大镜和显微镜都是有放大作用,人们利用它看书或观察细胞都属于放大现象;只有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的缩小功能,使人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相,因此得解.【解答】解: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缩小现象的是照相机照相;故选:C.26.【分析】先用10月份用水量加上5吨,求出9月份的用水量,然后用节约的水量除以9月份的水量即可.【解答】解:5÷(30+5)=5÷35≈14.3%答:节约了14.3%.故选:B.27.【分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即长×4,宽×4,由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因此长方形的面积将放大4×4=16倍,原来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就可求得放大的后的面积.【解答】解:12×16=192(平方厘米);故选:C.28.【分析】根据的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增加8,也就是前项增加了4的2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2倍,即9×2=18,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得:8÷4=2,9×2=18,即==.答:后项应增加18.故选:B.29.【分析】长方形按1:3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之比是:1:9,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4×3×32=108(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故选:C.30.【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更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无关,据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还应当画60°.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31.【分析】将一个底6厘米,高4厘米的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即将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缩小2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6÷2=3(厘米)4÷2=2(厘米)故答案为:3,2.32.【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2,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再写出相应的比,化简即可【解答】解:(1)甲圆的周长:乙圆周长=(3.14×2×10):(3.14×2×5)=2:1;(2)甲圆面积:乙圆的面积,=(3.14×102):(3.14×52),=4:1;答:甲、乙两圆周长的比是2:1;面积比是4:1;故答案为:2:1;4:1.33.【分析】“小麦的出粉率是80%”,说明是把小麦的量看成单位“1”,表示面粉的重量是小麦的重量的80%.【解答】解:小麦的出粉率是80%,表示面粉的重量是小麦的重量的80%;故答案为:面粉,小麦.34.【分析】把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就是把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可求出缩小后的长和宽,然后结合题意进行比,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4×=2(厘米)3×=1.5(厘米)长和宽的比是2:1.5=4:3.答:长和宽的比仍是4:3.故答案为:√.35.【分析】根据题意,有含盐率为15%的盐水30千克,要使盐水的含盐率变为25%,求可以加盐多少千克,意思是水的重量不变,这样就可以先求30千克盐水中水的重量,再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即可求出含盐率为25%的盐水的重量;减去原来盐水的重量就是需要加盐的重量.由此解答.【解答】解:30×(1﹣15%)÷(1﹣25%)﹣30=30×0.85÷0.75﹣30=25.5÷0.75﹣30=34﹣30=4(千克);答:可以加盐4千克.故答案为:4.三、判断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36.【分析】一个图形按n:1放大后,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边长放大n倍,也就是各边乘n,所得到的新图形的各边都是原图形的n倍,它的面积将是原图形的n2倍,解答即可.【解答】解:把一个图形按n:1放大后,所得新图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面积的n2倍,如果把一个图形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所以原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37.【分析】命中率=命中次数÷投篮总次数×100%,根据投篮时命中的与未命中的次数比为7:10,设投篮时命中7次,未命中的次数是10,投了7+10=17次,据此解答.【解答】解:×100%≈0.412×100%=41.2%≠70%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38.【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面积是这个倍数的平方倍.【解答】解:据分析可知:将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后,现在图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面积的;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39.【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万吨的表示方法是错误的;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百分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万吨的表示方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40.【分析】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把原价看作“1”,即优惠了(1﹣85%),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1﹣85%=15%,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四、应用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41.【分析】我的猜想是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按n: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金箍棒的体积比是n3:1.设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为πr2h.底面半径和高都按n:1的比例放大后,半径为nr,高为nh,则体积为π(nr)2nh=n3πr2h.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定出放大后与放大前金箍棒的体积比,再化简.【解答】解:我的猜想是:放大后与放大前金箍棒的体积比是n3:1.验证:设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为:πr2h放大后半径为nr,高为nh,则体积为:π(nr)2nh═πn2r2nh=n3πr2hn3πr2h:πr2h=(n3πr2h÷πr2h):(πr2h÷πr2h)=n3:1果真放大后与放大前金箍棒的体积比是n3:1,我的猜想正确.42.【分析】比去年增产四成,就是比去年减产40%,把去年产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40%),已知去年产量是1200千克,则今年的产量是1200×(1﹣40%)千克,解决问题.【解答】解:四成=40%,1200×(1﹣40%)=1200×0.6=720(千克)答:今年亩产720千克.。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 浙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一、单选题1.商场搞促销活动,全场打六折销售,一双原价400元的鞋子打折后是()。
A. 160元B. 640元C. 240元2.爷爷购买了年利率是4.5%的国库券3000元,定期3年,3年后到期可取出( )元。
A. 3405B. 3135C. 135D. 4053.商店里九五折出售的商品,比原价()。
A. 提高5%B. 降低5%C. 降低95%4.某城市中的商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商店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25万元,那么每年应缴这两种税共()A. 160.5万元B. 16.05万元C. 16.5万元D. 15.06万元5.乐乐把500元的压岁钱存入银行2年,年利率为3.76%,到期后(无利息税)可从银行取回多少元钱?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500+500×3.76%×2B. 500×3.76×2C. 500×(1+3.76%)×2D. 500+500×3.76%二、判断题6.×100%=利率。
7.到银行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8.某件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价降低60%出售.9.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10.利息等于本金乘以时间乘以利率。
三、填空题1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________;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________;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________。
12.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400元减去100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________折。
13.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以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
这套书原价是________元。
14.小丁丁年龄的3倍再加12就是他父亲的年龄,他父亲今年是45岁.小丁丁________岁?15.列方程解答学校运来10吨煤,烧了8天后还剩4吨,平均每天烧煤________吨?四、解答题16.新华书店打折出售图书,张老师用340元买了一套《中国四大名著》,而原价是4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把下列分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7/4011/4124%3.2%
二、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125%和5/45/2和2.1%13%和13/1011/3和33%
三、解决问题.
1、据统计,我国有1.3亿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其中男性务工人员红占总数的 ,女性务工人员占总数的40%.请问是男性务工人员多,还是女性务工人员多?
3.文化类都化成分数或百分数
2、聪聪和丫丫进行批字比赛.在同一时间内,聪聪打了一份稿件的 ,丫丫打了这份稿件的60%,谁的打字速度快一些?
3、下面图表是某图书馆所有藏书的比例分布,哪类图书最多?可以怎样比较?
科技书
文化类
政史类
工具类
杂志类
20%
13%
5%
答案
一、17.5% 275%
二、=>>>
三Hale Waihona Puke 1. =60%>40%男性务工人員多2. =72%>60%聪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