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测膘和体尺测量
养猪生产学实习PPT汇报-第四组

2、外阴变化
母猪分娩前1周,外阴逐渐红肿松弛、阴唇皮肤上皱襞展平。 产前3天,尾根下陷,骨盆张开,用手握住尾根上下掀动,可明显 地感到活动范围增大,再者,由于韧带的松弛,臀部肌肉出现明 显塌陷现象。
3、行为变化
母猪临产前变现不安,有趴地做窝动作,一般出现这 种现象后6-12小时将要产仔。若母猪进一步表现为呼吸加 快,时起时卧,常呈犬坐姿势,频频排尿,继而侧身躺卧, 开始出现阵痛,四肢伸展,用力努责,从阴道内流出羊水 等现象,这是很快就要产仔的症状。此时应严密观察,做 好接产准备。
照看管理; 4、哺乳母猪生产时没有管理人员在身边,导致仔猪死亡; 5、分娩舍内仔猪保温箱设置在母猪头部,影响母猪通风。
仔猪为争奶头打架
哺乳母猪乳房炎
仔猪产出,身边无管理人员。
三、屠宰测定及肉质测定
Date: 5月15日
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 去除内脏,去头、蹄和尾,分成 左右对称胴体,左右两胴体重量 之和
测量过程:
分为两个小 组,每个小 组分别测二、 四、六月龄 猪各一头, 每个指标测3 次
测量结果——二月龄
二月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体长
62 64 64 63 61 62 58 60
体高
46 44 44 45 41 40 40 40
背腰长
49 49 50 49 54 55 54 54
胸围
67 68 69 68 59 60 58 59
腹围
71 72 72 72 68 69 68 68
实习猪场在选址上的合理及不合理之处:
合理之处:交通便利;猪场四周有池塘及河流与周围 环境隔开;地势较平坦;绿化较好。
不合理之处:处在牛场下风向,且距牛场只有一个小 池塘相隔,不利于防疫; 猪场面积较小,没有预留发展空间;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郭建风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工作。
种猪的评定是选种的基础,选种是实现遗传改良最重要的育种措施。
种猪性能测定依据测定方式分为测定站测定和现场测定两种方式。
近年来,我国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发展较快,湖北、广东、北京等地区都先后成立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站,同时国内一些较大的种猪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种猪现场测定。
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2009年成立了种猪性能测定站。
一、测定条件与要求1.饲养管理1.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受测猪的选择1.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
2.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经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两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100KG时进行屠宰测定。
4.受测猪应选择70日龄和25KG左右的中等个体。
测定前应接受负责测定工作的专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形状包括繁殖形状、肥育形状、胴体性质、肉质形状。
现场测定要测定哪些形状主要取决于该场种猪的选育目标、测定技术测定设备情况,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中共规定了15个测定形状,其中总产仔数、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这三个形状经济重要性大,因此农业部将这三个形状规定为猪场的比侧形状。
其他形状如达50kg体重日龄、眼肌面积等等为辅助测定形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养猪生产企业已经把总产仔数、达100kg体重日龄、达100kg体重背膘厚作为基本的测定形状,有些育种实力的种猪企业为了增加选种的准确性,对氟烷基因、酸揉基因等进行辅助测定选择。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及操作规程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及操作规程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工作。
种猪的评定是选种的基础,选种是实现遗传改良最重要的育种措施。
目前一般采用个体性能测定与同胞测定,或个体性能与后裔测定相结合的综合测定方法。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主要包括: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等。
春季是母猪产仔比较集中的季节,做好产房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母猪哺乳力和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作为种猪性能测定方面主要是进行种猪繁殖性能测定及生长猪的生长发育测定。
一、测定条件与要求(一)饲养管理1.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在测定中,应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制度和完整的记录档案。
二、受测猪的选择1.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
2.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进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2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100KG时进行屠宰测定。
4.受测猪应选择70日龄和体重25KG左右的中等个体。
测定前应接受负责测定工作的专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发育及肥育性状。
现场测定哪些性状主要取决于种猪场的选育目标、测定技术及测定设备情况,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中共规定了15个测定性状,其中必测性状有5个:总产仔数、21日龄窝重、达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厚度)。
除必测性状外,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中还建议对30-100kg日增重、饲料转化率、100kg肌内脂肪、采食量、活产仔数、产仔间隔、初产日龄进行测定或记录。
活体测量方法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12、面部水平观(Facial horizontal plane)
主要表示沿颧骨与颧弓水平面 的突出情况,不考虑鼻的突出 情况。可分为3种类型:
(1)直角型:颧骨前面向侧 面转折处几成直角;
(2)中等型:介于直角型与 平缓型之间;
(3)平缓型:颧骨前面逐渐 转向侧面。
蒙古褶发达程度有明显的族群差异,最常见于中亚、北亚 和东亚等地蒙古人种中。一般说来,欧洲人、澳大利亚人、 美拉尼亚人及非洲人等都没有蒙古褶,但非洲的布须曼人 有蒙古褶。
蒙古褶有明显的年龄变化。俄罗斯人和日耳曼人,在成 年时期完全没有蒙古褶,但在儿童中却可看到。在童年时 期百分之百有蒙古褶的族群,随年龄增长其出现率逐渐减 少,特别在40岁以上变化非常明显.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17、肤色(Skin color)
肤色观察一般以被衣服遮盖的上臂内侧面或背部为标准。 要在足够明亮的条件下但不是在日光直接照射下观察。采 用冯鲁向肤色模型表判定。
本调查分类:
暗黄 黄 浅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2、蒙古褶(Mongoloid fold)
有些人的眼内角,有一个 上眼睑皱褶的延续部,并 且多少覆盖着泪阜。此皱 褶叫内眦褶。由于这种内 眦褶多数发现于蒙古人种, 因此也称蒙古褶。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辽宁医学院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辽宁医学院生物人来自学研究所 活体测量方法 温有锋
13、颧部突出度(Zygomatic projection)
《猪生产技术》之模块四猪种选育及杂交利用教学设计

4.示范及讲解生产力测定。
⑴产仔数测定
⑵初比测定
⑹背膘厚测定
听教师讲,看教师操作,看实训指导书,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真观看,能正确测定。
4.实训巩固70分钟
学生现场测定猪的体尺及生产力性状。
1.将学生分组
2.布置具体实训任务:
通常测量的体尺主要有: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胸宽、背高。
3.1教师应用多媒体讲解:
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胸宽、背高的测定方法。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讲解测定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能正确测定猪。
3.2猪的生产力鉴定(50分钟)
3.2.1繁殖性状:
(1)产仔数
(2)初生重和初生窝重
(3)泌乳力
(4)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生看教
各生长阶段种猪的选择的评价
(50分钟)
教师分析和评价学生的选择效果
学生对比自己的选择效果,并从中巩固知识和学习及探索新知
温故知新。
三、引种
(一)定义
(二)引入品种选育的主要措施
(三)注意事项
(20分钟)
教师引导与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理解和掌握引种要点
小结、
(5分钟)
各阶段种猪选择的要点
教师提问:如果自己去买种猪时,你该怎么做?
举手回答提问。
温故知新。
新课
引入(5分钟)
新课导入
展示各阶段的猪照片及播放视频
提问:提出“具有良好的种猪资源,是否就一定是能得到良好的配种效果?(好要做好选配才行,那怎样进行选配呢?)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分六人一小组讨论。
然后举手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回答。
体尺测量名词解释

体尺测量名词解释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体尺测量”这个词儿!哎呀呀,你知道吗?体尺测量可重要啦!
体尺测量呢,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体的各种尺寸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呀!这可不是随便量量就行的哟!比如说,在畜牧业中,对牛羊猪这些家畜进行体尺测量,那可是有着大用处的呢!通过测量它们的体长、体高、胸围等等,就能知道这些家畜的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啦!哇!这是不是很神奇?
再比如说,在农业领域,对农作物的体尺测量也不能少呀!测量植株的高度、茎粗、叶长等等,能帮助农民伯伯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从而采取合适的种植和管理措施呢!
体尺测量还在医学领域有应用哦!对人体的体尺测量,像是身高、体重、腰围等等,能帮助医生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呢!哎呀呀,这可真是关系到咱们的身体健康呀!
在动物学研究中,体尺测量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呢!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动物的体尺数据,可以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哟!
而且呀,体尺测量的数据可不是随便记一记就完事儿的!这些数据得准确、详细,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呢!测量的时候,要用专业的工具,还要按照标准的方法来,不然得出的数据可就不准确啦!
总之,体尺测量这个事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作用大得很呢!它能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适应能力等等好多方
面的情况呀!哇!是不是觉得很厉害?所以呀,咱们可不能小看了体尺测量哟!。
猪的活体测膘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熟悉猪的活体测膘技术,掌握活体测膘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了解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之间的关系,为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3. 提高对猪只健康状况的判断能力,为猪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基地四、实训对象选取体重85千克~105千克的健康猪只,共计20头。
五、实训仪器与试剂1. 仪器:B型超声波扫描仪(B超)、猪保定器、铁栏、食用油、记录本、笔等。
2. 试剂:无。
六、实训方法1. 猪只保定:将猪只用猪保定器套嘴保定,让猪自然站立,铁栏限位可适当喂些精料,使其保持安静。
2. 测量位置:猪活体背膘和眼肌面积测定一般在同一位置。
我国多数单位采用三点平均值,即肩胛后沿(约4肋~5肋骨处)、最后肋处及腰荐接合处距背中线4厘米处,左右两侧均可。
3. 测量方法:a. 将B超探头涂抹食用油,确保探头与猪背紧密接触;b. 调整B超探头,使屏幕上显示清晰图像;c. 在屏幕上标注测量时间、地点、猪号、性别等;d. 测量猪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记录数据;e. 重复以上步骤,对每头猪进行测量。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100千克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校正。
七、实训结果与分析1. 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的关系:通过本次实训,发现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背膘越厚,瘦肉率越低;背膘越薄,瘦肉率越高。
这说明在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控制猪的背膘厚度,以提高瘦肉率。
2. 不同猪只背膘厚度差异:本次实训中,20头猪的背膘厚度差异较大,说明猪只的遗传背景、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对背膘厚度有较大影响。
3. 猪只健康状况判断:通过活体测膘,可以初步判断猪只的健康状况。
如发现猪只背膘过厚或过薄,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八、实训总结1. 猪的活体测膘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为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猪生产学实验---猪外型评分、体尺测量、背膘厚与眼肌面积测定

猪外型评分、体尺测量、背膘厚与眼肌面积测定1、猪的体型评定体型评定的意义:种猪,不论公猪还是母猪,必须身体结实、结构良好才能发挥自身正常功能,包括产仔、哺乳、使用寿命等等。
体型性状具有一定的遗传力,因而也可影响下一代的体型、生产性能。
种猪卖相不好,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体型评定的方法:体型与结构:➢包括整体结构、前肢结构以及后肢结构等➢需要别强调前肢角度(M)和后肢角度(N)肢蹄问题:➢脚趾大小、脚趾均匀度、骨骼结构以及肢蹄损伤等引起的肢蹄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它关系到育种群后备母猪的使用年限。
裂蹄、蹄垫部损伤及腿和关节肿胀等是导致跛肢的普遍因素,也是导致后备母猪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缺陷是前后蹄的内侧趾小,因为当小母猪长大或增重后,腿型会逐渐适应趾的形状和大小。
所以,应避免同一个蹄的两个趾间的差异大于1/2英寸(1.27cm)。
较大的趾容易发生损伤。
小内侧趾极可能有其遗传背景➢理想的蹄部应该两趾大小一致/稍微分开,能正常走动和站立。
外侧趾较内侧趾稍宽而长。
被选中的小母猪系部要有好的倾斜度和蹄叉,这样蹄垫部能稳固地与地面接触➢除了蹄趾的大小和腿的结构外,骨骼畸形和软骨病、疾病或传染性因子导致的关节炎、营养、遗传,地面及运动等都会影响肢蹄的结实度乳腺发育:➢对于泌乳系统,乳头的多少、位置以及发育情况是考察的主要内容➢所有的乳头都应有效。
要避免乳头无效、内翻、赘生、受损以及粗大➢每侧至少要有6个排列均匀、发育良好的乳头。
最好是一共有14个有效乳头➢乳头分布应从腹部前端开始,近腹中线。
若距腹中线较远,母猪在侧卧时,上侧乳头可能太高,以致新生仔猪够不到外生殖器:➢检查外阴大小和其发育情况是后备母猪选择的另一项指标➢应避免外阴过小或未发育➢向上倾斜型的外阴也需排除2、猪的体尺测量测定性状测量方法体长/cm 从两耳连线的中点起,沿背中线至尾根部的长度体高/cm 鬐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胸围/cm 从肩胛后角围绕胸廓一周的长度腹围/cm 腹部最大处的垂直周径管围/cm 左前肢管部上三分之一最细处量取的水平周径腿围/cm 从一侧后膝前缘经尾下经肛门再到对侧后膝前缘的距离3、背膘厚与眼肌面积测定活体背膘厚: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部位测量的活体背部脂肪层扫描断面的厚度(含皮),单位毫米(mm)活体眼肌面积: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部位测量的活体背最长肌扫描横断面的面积(含表层筋膜),单位平方厘米(cm2)操作步骤:姿势:保持背腰相对平直的站立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体测膘和体尺测量
(一)体尺测量
即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以具体了解各部位的发育情况,在育种上,一般可以在6月龄,10月龄和成龄时各测量一次即可。
(1)体长:从两耳根中点联线的中部起,用卷尺沿背脊量到尾根的第一自然轮纹为止。
站立姿势正常(四肢直立),用左手把皮尺端点固定在枕寰关节上,右手拉开卷尺固定在背中线的任何一点,然后左手替换右手所定的位置,而右手再拉紧皮尺直至尾根处,即量出体长。
(2)胸围:在肩胛骨后缘用皮尺测量胸部的垂直周径,松紧度以皮尺自然贴紧毛皮为宜。
(3)胸深。
用杖尺或活动标尺,上部卡猪肩胛部后缘背线,下部卡于胸部,测量上下之间的垂直距离。
(4)胸宽:将测杖倒转,拉开活动横尺,卡住左、右两肩胛后缘,中间的距离即是胸宽。
(5)体高:自髻甲处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用杖尺的主尺放在猪左侧前肢附近,然后移动横尺紧贴甲最高点,读主尺数即体高。
(6)半臀围:自左侧膝关节前缘,经肛门绕至右侧膝关节前缘的距离,用皮尺紧贴体表量取。
(7)背高。
用杖尺测量背部最凹处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2.注意事项
(1)校正测量工具。
(2)测量场地要求平坦。
(3)猪体站立保持自然平直姿势。
(4)测量需在早晨喂前或喂后2小时进行。
(5)从左前侧接近猪体、保持安静平稳、切忌追打,使猪紧张而影响测量效果。
(二)体重测量
体重估侧是在大猪无称重条件时,用以上测量数据进行公式计算重量。
胸围(cm)×体长(cm)
体重(kg)=--------------------
142或156或162
注:猪营养状况良好的用142,营养状况中等的用156,营养状况不良的用162。
此方法只能测量猪的大概的重量,不能算出精确的体重,仅供参考.
2.活体背膘厚在测定100kg体重日龄的同时采用B超扫描测定其倒数第3~4肋骨间、距离背中线5cm处的背膘厚,以mm为单位。
无B超时可以采用A超测定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接合处沿背中线左侧5cm处的两点膘厚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