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年龄鉴定与体尺测量
牛的外貌鉴定

牛的外貌鉴定牛的外貌鉴定,传统上采用3种方法,即:观察鉴定、评分鉴定和测量鉴定。
其中以观察鉴定应用最广,我国农村中广大劳动人民都广泛地采用这种方法来鉴定家畜的好坏。
后两种是辅助性鉴定的方法。
在种畜场鉴别家畜时,三者常结合进行,以弥补观察鉴定的不足。
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在奶牛外貌鉴定上采取线形鉴定方法,以代替过去沿用的记述式鉴定法,使结果更为可靠,现将各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观察鉴定这是用肉眼观察牛的外形及品种特征。
同时辅之以手的触摸以初步判断牛的品质好坏和生产能力的高低。
例如,富有经验的鉴定员,通过肉眼观察及手的触摸,根据牛体大小、体躯各部的发育程度,判断出肉及脂肪的产量和品质。
肉眼判断的产肉量和实际相比,相差不到几kg,脂肪相差也不过1kg左右。
进行肉眼鉴定时,应使被鉴定的牛自然地站在宽广而平坦的场地上。
鉴定员站在距离被鉴定牛5~8m的地方。
首先进行一般观察,对整个牛体环视一周,以便对牛体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和掌握牛体各部位发育是否匀称;然后站在牛的前面、侧面和后面分别进行观察。
从前面可观察牛头部的结构、胸和背腰的宽度、肋骨的扩张程度和前肢的肢势等;从侧面观察胸部的深度,整个体型,肩及尻的倾斜度,颈、背、腰、尻等部的长度,乳房的发育情况以及各部位是否匀称;从后面观察体躯的容积和尻部发育情况。
肉眼观察完毕,再用手触摸,了解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毛、角和乳房等发育情况。
最后让牛自由行走,观察四肢的动作、姿势和步样。
肉眼鉴定简单易行,但鉴定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果。
对于初次担任鉴定的工作人员,除了肉眼鉴定外,还须辅以其它的鉴定方法。
二、测量鉴定(一)活重测量一般采用的测重方法有以下几种:1. 实测法也叫称重法,即应用平台式地磅,令牛站在上面,进行实测,这种方法最为准确。
对犊牛的初生重,尤其应采取实测法,以求准确,一般可在小平台称上,围以木栏,将犊牛赶入其中,称其重量。
犊牛应每月称重一次,育成牛每3个月称重一次,成年牛则在放牧期前、后和第一、三、五胎产后30~50d各测一次活重。
养牛学牛外貌鉴定

*
养牛学牛外貌鉴
49
第4节 牛的年龄鉴别
齿龄 角龄 外貌特征
*
养牛学牛外貌鉴
50
一、根据牙齿鉴别
003(门齿+上犬齿+前臼齿) 乳齿 = 2
403(门齿+下犬齿+前臼齿)
0033(门齿+上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永久齿 = 2
4033(门齿+下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
养牛学牛外貌鉴
51
*
养牛学牛外貌鉴
*
养牛学牛外貌鉴
15
前乳房连接
极弱附着
中等附着
极强附着
*
养牛学牛外貌鉴
16
悬韧带
得分
说明
备注
1
突出
2
纵沟不可见
=0cm
3
可见轻微纵沟微-可见
<1cm 1-2cm
纵沟长度为乳房高度的一半
5
纵沟明显-非常明显
1-2cm ,2-3cm 纵沟长度为乳房高度的一半
6
非常明显
2-3cm
纵沟长度为乳房高度的一半
3
二、外貌鉴定的基本要求
方法 ✓肉眼观察 ✓体尺测量 ✓触摸
要求 ✓牛自然站立,姿势正,自然行走 ✓人距牛5~8m ✓全方位
*
养牛学牛外貌鉴
4
第2节 外貌鉴定方法
奶牛 ✓外貌线性评分 ✓体况评分 ✓动态评分
肉牛 ✓线性评分法 ✓特殊评分法 ✓百分鉴别法
*
养牛学牛外貌鉴
5
一、奶牛外貌评分
*
养牛学牛外貌鉴
10
后腿弯曲
后腿弯曲呈180度为1分 后腿弯曲呈150度为5分 后腿弯曲呈90度为9分
牛的年龄鉴定与体尺测量

• 根据八颗门齿的发生、脱换和磨损情况鉴 别牛的年龄。
第五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牛牙齿的排列
第六页
第七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黄牛的年龄鉴别
• 一般在1.5~2.0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出以后,齿面逐
渐磨损,出现齿星。
第八页
2. 黄牛的年龄鉴别
牛的年龄鉴定与体尺测量
第一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 情况和营养状况。
• 常用测定项目: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 分之一处测量。
第二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第三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可通过测量牛的体尺来估算体重 乳用型牛: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 ×87.5 肉用型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0800
• 1.5~2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出。 “对牙”
• 3岁内中间齿长出,“四牙”
• 4岁外中间齿长出,“六牙” • 5岁隅齿长出,“齐口” • 12.岁
第九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水牛的年龄鉴别
• 水牛比较晚熟,一般牙齿的脱换和磨损特征的出现 比黄牛晚一年。
• 可根据牙齿的变化对照黄牛加一岁计算。
(Johnson提出,适用于国外大型肉牛品种)
水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2700
肉牛年龄及体重的评估方法----赵迎会

肉牛年龄及体重的评估方法
年龄最为肉牛评定指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了养牛户越来越注意的为题,如何评估肉牛的年龄,社会各方面也有了不同的办法,但是各种办法还是息息相关的。
年龄与体重、生长速度、胴体质量等生产性能有直接关系。
不同年龄阶段的牛有不同的肥育方法,因此在选牛时要重视年龄。
判断牛年龄最准确的方法是查出生记录,如无出生记录,主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年龄的鉴别和估计,如根据牛的外貌、角轮和牙齿去判断。
1.外貌法一般年轻的牛被毛有光泽,细密,皮肤柔润,富有弹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动活泼。
老年牛则相反,皮肤干枯缺乏光泽,眼盂凹陷,目光呆滞,眼圈上多皱纹,行动迟缓。
根据牛的外貌仅能区分幼牛、中牛或老牛,不能进行准确地判断。
2.牙齿法根据牙齿鉴别牛的年龄较为准确,其依据是牛齿的发生、更换和磨面形状变化规律。
牛没有上门齿,下颚门齿共4对八颗,正中间一对叫钳齿或第一中间齿,靠近钳齿的一对叫内中间齿或第二门齿,内中间齿外侧的一对叫外中间齿或第三门齿,最外一对叫隅齿或第四门齿。
像人的牙齿一样,牛齿也有乳齿和永久齿之分,最初长出的是乳齿,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磨损脱落而换生为永久齿,乳齿呈乳白色,较小且排列不整齐,相反永久齿一般色黄,较大且排列整齐,二者很易区分。
活重估测
活重估测的理论依据是体重和体积的关系。
因为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和膘情的牛体型结构差异较大,所以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准确估测,一般估测体重要求与实际体重相差不过5%。
如相差超过5%则估测公式就不能用。
肉牛或肉乳兼用型牛估测公式:
体重(千克)=胸围2(米)×体斜长(米)×100。
牛羊生产及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资料

体尺的测量
1、目的意义:测量体尺用于确定牛的生长发 育情况。
2、注意事项:测量时,场地要平坦,站立姿 势要端正,每个项目测两次取平均值。
体尺的测量
3、测量工具:测丈、卷尺和圆形测定器
体尺的测量
测杖测量
体高:又称鬐甲高,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尻高:荐骨最高点的位置。
腿臀围:右侧后膝前缘,在尾下绕胫股间至左侧后膝前缘的半圆周径。
管围:前肢胫部上1/3的周径,一般在胫部的最细处测量。
体重估计
乳牛及乳肉兼用牛: 体重(kg) 胸围( 2 m) 体直长(m) 87.5
国外大型肉牛: 体重(kg) 胸围(2 cm) 体斜长(cm) / 10800
国内肉牛: 体重(kg) 胸围(2 m) 体直长(m) 100
体重估计
估测系数 体重(kg) 胸围(2 cm) 体斜长(cm) / 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 胸围(2 cm) 体斜长(cm) / 实际体重(kg)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体直长: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距离。
体斜长:通常称体长,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胸深:沿着肩胛骨后方,从鬐甲到胸骨的垂直距离。
圆形触测器测量
胸宽:左右第六肋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骨后缘胸部最宽处的宽度。
腰角宽:骨端宽:坐骨端外缘的宽度。
卷尺测量
胸围:肩胛后角处体躯的垂直周径。
牛

二、牛的外貌鉴定方法(一)体尺测量常用的体尺测量指标有:1.体高从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测杖量)。
2.体斜长从肩端开始沿着体表到坐骨结节角的距离(用卷尺量)。
3.体直长从肩端到坐骨结节角的水平距离(用测杖量)。
4.胸围肩胛后缘处胸部的垂直周径(用卷尺量)。
5.管围前肢管部上1/3最小处的周径(用卷尺量)。
6.十字部宽左右腰角间的距离(用卡尺量)。
(二)活体重量估测1.肉牛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0800体重(kg)=2.5(体直长×胸围(m))/1002.奶牛和乳肉兼用牛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87.53.水牛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0+50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127004.黄牛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1420(三)奶牛体型的线性评定奶牛体型的线性评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貌评定技术,它是将奶牛体型的特点进行数量化处理的一种鉴定方法。
该法针对每个性状,按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范围,定出该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用线性的尺度进行评分。
由于线性评分的数量化,缩小了鉴定员之间的差异。
评定的性状有必评性状和可评性状:必评性状有:体高、体深、尻角度、髋宽、后肢侧视、蹄角度、前乳房附着、后乳房高、乳房悬垂、乳房深度、乳头分布和乳头长度等12项。
可评性状有:体强度、清秀度、后乳房宽等三项及各省市区奶牛协会,根据地区特点自行增加的其他性状。
评定的方法有:性状评分、部位和整体评分等。
1.性状评分对照标准进行评分。
必评性状皆采用50分制,在性状表现生物学两极间,按实际情况对照上述奶牛体型线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如:乳房深度根据乳房底部与飞节的相对位置评分,高于飞节5厘米评25分,高于飞节15厘米以上评45~50分,低于飞节5厘米以下评1~5分,每变化1厘米,变化2个线性分。
第3章__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由 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
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 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 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 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母牛尻部宽广, 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 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
性别
特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等
二等 三等
公
85
80
75
70
母
80
75
70
65
说明:对公、母牛进行外貌鉴定时,若乳房、四肢和体躯其中一项有明显生理缺陷者, 不能评为特级;两项时不能评为一级;三项时不能评为二级。
肉牛外貌鉴别评分表
部位
鉴别要求
评分 公牛 母牛
整体结 品种特征明显,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肉用体型明 构 显,肌肉丰满,皮肤柔软有弹性
牛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
区别项目
乳齿
永久齿
色泽 齿颈 形状 生长部位 排列情况
乳白色 有明显的齿颈 较小而薄,舌面平坦、伸 展 齿根插入齿槽较浅 排列不够整齐,齿间空隙 大
稍带黄色 不明显 较大而厚,齿冠较长 齿根插入齿槽较深 排列整齐,且紧密而无空 隙
体尺测量

体尺测量器具:主要有测杖、卷尺、圆形测定器、测角计等。
测量时,应使牛站立在平坦的地上。
肢势端正,左右二侧的前后肢均须在同一直线上,从后面看后腿掩盖前腿,侧望作腿掩盖右腿,或右腿掩盖左腿。
头应自然前伸,即不左右偏,也不高抬或下垂,枕骨应与髻甲接近在一个水平线上。
奶牛常用测定项目:1.髻甲高:又称体高。
字髻甲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2.胸围:在肩胛骨后缘处做一垂线,用卷尺围绕1周测量之,其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和中指上下滑动为准。
3.体斜长:从肩端到坐骨端的距离。
用卷尺或测杖量取。
4.体直长:从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5.背高:最后胸椎棘突后缘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6.腰高:亦称十字部高。
两腰角的中央(即十字部)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用测杖量取。
7.尻高:荐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8.胸深:在肩胛骨后方,从髻甲到胸椎的垂直距离。
用测杖量取。
9.胸宽:左右第六肋骨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骨后缘胸部最宽处的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0.臀端高:坐骨结节至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11.背长:从肩端垂直切线至最后胸椎棘突后缘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12.腰长:从最后胸椎棘突的后缘至腰角前缘切线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13.尻长:从腰角前缘至尻端侯缘的直线距离。
用测杖量取。
14.腰角宽:又称后躯宽,左右两腰角(髋结节)最大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5.髋宽:左右髋部(髋关节)的最大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6.坐骨端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突间的宽度。
用圆形测定器量取。
17.管围:前肢胫部上1/3处的周径,一般在前管的最细处量取。
用卷尺量取。
后备牛体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可通过测量牛的体尺来估算体重 乳用型牛: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 ×87.5 肉用型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0800 (Johnson提出,适用于国外大型肉牛品种) 水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2700
年龄鉴定与体重测量
生物工程系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 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 常用测定项目: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 下向上三分之一处测量。
2. 牛的年龄鉴别
水牛的年龄鉴别
• 水牛比较晚熟,一般牙齿的脱换和磨损特征的出 现比黄牛晚一年。
• 可根据牙齿的变化对照黄牛加一岁计算。
2. 牛的年龄鉴别
• 黄牛14岁以上,水牛16岁以上,齿间隙增大,牙 齿磨损变短,之后开始脱落,俗称“崩牙”。
• 邱怀等提出秦川牛估算公式:
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2000 • 贵州黎平黄牛:
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 × 88-8
2. 牛的年龄鉴别
• 年龄鉴别的依据 牙齿:准确性好 角轮:准确性差 外貌:准确性差 • 根据八颗门齿的发生、脱换和磨损情况鉴 别牛的年龄。
2. 牛的年龄鉴别
牛牙齿的排列
2. 牛的年龄鉴别
黄牛的年龄鉴别
• 一般在1.5~2.0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出以后,齿 面逐渐磨损,出现齿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黄牛的年龄鉴别
• 1.5~2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 出。 “对牙” • 3岁内中间齿长出,“四牙” • 4岁外中间齿长出,“六牙” • 5岁隅齿长出,“齐口” • 12.岁永久齿全部磨损,呈三 角形或圆形齿星。“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