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合集下载

2024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读后感

2024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读后感

2024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读后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书籍,记录了越王勾践的生平和事迹。

这是一部关于越国历史的详实记录,通过对勾践的人物形象、政治智慧以及对抗外敌的勇气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伟大国君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我对越王勾践这一历史人物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越王勾践是越国的君王,在他的统治下,越国得到了繁荣和稳定。

他既是一个有智慧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有勇气的军事家,更是一个有远见的爱国者。

首先,勾践的政治智慧让我深感敬佩。

他不仅精通政治理论,而且善于运用,使越国的政治得以稳定发展。

在他的统治下,越国实行的政治制度科学合理,国家管理井井有条。

他深知人民的需求,注重民生,提倡良政,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他努力推行改革和发展经济,使越国成为富庶繁荣的国家。

勾践的智慧和领导能力,不仅使越国在政治上得到巩固,还使越国的实力得以提升。

其次,勾践对抗外敌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深感佩服。

勾践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没有畏缩,反而毅然决然地带领越国人民抵御侵略。

他带领越国军队,与强大的吴国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最终战胜了吴国的侵略。

面对强大的吴国军队,勾践从来不畏惧,而是坚信自己的力量和信念,并利用智慧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战策略,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他的顽强和不屈不饶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勾践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令我备受感动。

勾践对越国的繁荣发展充满了热忱和痴迷,他时刻将越国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面对强大的吴国,他不仅带领越国人民奋起抵抗,而且寻求外援,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争取了更多的支持。

他舍弃了个人的享受和利益,全心全意为越国的繁荣发展而奋斗。

他的爱国情怀令我备受鼓舞,让我深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责任。

通过阅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勾践这一历史人物和越国的历史。

勾践是一个伟大的国君,他的智慧、勇气和爱国情怀使我深受启发。

文言文翻译越王勾践世家

文言文翻译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封于会稽,号句践。

勾践父允常,与吴王阖庐争战,败,遂灭吴。

勾践立,欲报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胆,欲以不忘会稽之耻。

乃使大夫种、范蠡行成于吴,吴许之。

勾践遂委国于范蠡,身御耕战,与士卒共劳苦,欲以此报吴。

范蠡知勾践不可与共事,乃去,适齐,为齐相。

其后,吴王夫差败越,勾践乃以屈辱之身,率妻子、人民,迁徙于会稽,越人皆哀怜之。

勾践居会稽,三年,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胆,欲以不忘会稽之耻。

勾践知吴王好色,乃选美女西施、郑旦献之,吴王大悦,乃罢兵。

勾践于是还,复国于越,欲报吴仇。

范蠡复归,助勾践谋,吴王夫差不听忠臣伍子胥之言,终自败于夫椒,吴亡。

勾践欲报吴仇,乃使大夫种伐吴,种败吴于柏举,复败之于麋陵,遂灭吴。

吴王夫差自杀,勾践遂霸越,称霸中原。

勾践霸越,政事修明,百姓乐业。

勾践欲以德服天下,乃使大夫种聘于楚,楚王遣使者回聘,越、楚通好。

勾践又使大夫种聘于齐,齐王遣使者回聘,越、齐通好。

勾践又使大夫种聘于魏,魏王遣使者回聘,越、魏通好。

于是,天下诸侯皆朝于越,越王勾践遂称霸。

勾践称霸,国富民强,然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常以报仇为心。

勾践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无疆。

无疆立,越益强,与楚、齐、魏三国交战,越皆胜之。

无疆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句践。

句践立,欲报父仇,乃使大夫种伐楚,种败楚于柏举,复败之于麋陵,遂灭楚。

句践复使种伐齐,种败齐于麦丘,复败之于历下,遂灭齐。

句践复使种伐魏,种败魏于大梁,复败之于平阳,遂灭魏。

句践遂霸天下,威震四海。

越王句践,以弱胜强,以屈求伸,遂成霸业。

然其成功,非一日之功,乃积年累月,苦心孤诣,终成大业。

勾践世家,传之后世,为后世子孙之楷模。

翻译:越王勾践,他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被封在会稽,号称句践。

勾践的父亲允常,与吴王阖庐争战,战败,于是被吴国灭掉。

勾践即位后,想要报仇,他刻苦自己,深思熟虑,把苦胆挂在座位上,饮食时尝一尝苦胆,想要以此不忘会稽的耻辱。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pdf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pdf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 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 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 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 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 “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 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 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 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 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 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 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 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 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 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 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 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 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乃以 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 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 尽入其宝器。
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 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 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 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 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 其托子于鲍氏,五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 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 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 吴国半与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 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 “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 吴任嚭政。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 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 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 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 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代君王,是帝相的儿子。

下面是为大家的《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越国的历史上,勾践是一枝独秀。

在他之前寂寂,之后寥寥,除了偏僻,及与中原地区风俗习惯不同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

勾践的父亲与吴王阖闾结了仇,两国之间互相攻伐。

在勾践刚当上越王的那一年,吴王阖闾大概是想趁他初立,政治地位还不很稳当的时候攻打越国,谁知勾践却出其不意地采用了一种特别的阵势------派假设干死士冲到吴国的阵前,大声喊叫着自刎而死,使得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吴军一下子目瞪口呆,被越军趁势打了个大败,阖闾还被射了一箭,因而一命呜呼。

(这一定是历史上最早的自杀式攻击,现在被假设干国家稍加变化而广泛使用。

)取得了胜利的勾践一定是兴奋而骄傲的。

所以当三年后,他得知夫差想要为父亲报一箭之仇时,他没有听从范蠡的奉劝,而自以为是地抢先采取了行动。

在那场著名的战事之后,越王勾践成为了亡国之奴。

接下来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勾践从一个骄横、任性的君主一下子转变成了委屈求全、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的贤明君主,在范蠡、文种的扶持下,辛苦惨淡、勤奋不懈地努力了二十二年,终于打败了不听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苦心劝谏的夫差,一雪了会稽之耻,还一跃而成了强国。

我想,司马迁也是觉得在那个君权至上,君主没有任何约束的时代里,勾践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在本篇记载里,并没有过多的宣扬勾践的那些阴暗心肠,只是略略地点出了他赐文种自杀的猜忌。

还是范蠡认清了勾践的真面目,他知道勾践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

于是他果断地弃官而逃,先是跑到了齐国,在海边努力耕作,没多久就成了大富翁。

这下子又冒了尖,齐国请他去做了国相。

可他散尽家财,再次落跑了!跑到了陶地,没过多久,又成了后人皆知的大富翁陶朱公。

哎,做官时位及人臣,经商时富甲天下,又能善谋划,知人心,懂进退,范蠡真个人中龙凤,世所稀有!只是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就是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译文及注释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译文及注释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译文及注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这句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以下是这句话的译文和注释:
1、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

2、注释:
越王勾践:指越国的国王勾践。

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栖:居住,栖息。

这里指退守,固守。

这句话描述了越王勾践在吴国军队的攻击下,被迫退守到会稽山的情况。

会稽山是越国的重要据点,勾践在此坚守,准备与吴国进行长期的对抗。

这一事件是越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勾践复仇之路的开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安砚方译【说明与解析】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

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

直至传到允常时,才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

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

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句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败吴于檇(zuì,醉)李,阖庐被射伤。

阖庐死后,吴王夫差败越王勾践于夫椒,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句践始有会稽之耻。

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委屈求全、礼贤下士,赈浏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

作为没有任何制衡、约束的具有最高权力的一国国君,虽说是在受辱后做出的这些举动也是十分难得的。

加之,勾践在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时能虚心征求、听取谋臣们的意见,终于战胜了吴国、扩大了地盘、称霸于诸侯。

而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流传下来。

戏剧家曹禺先生在我国遭受天灾人祸的一九六二年,把卧薪尝胆的句践搬上戏剧舞台,确实起到鼓舞人心、团结全民共度难关的作用。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辅佐句践成就霸业,故太史公以范蠡传附之。

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他事奉越王勤奋不懈、为越王运筹谋划二十余年,终于辅佐越王报仇雪恨、荣登霸主权位。

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

但范蠡目光敏锐、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与之共患难,不宜与之同享乐,终于离开越国、隐姓埋名、吃苦耐劳、辛勤生产、三次搬迁、三次成为豪门富户。

相比之下,大夫文种的遭遇就悲惨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乱”罪名,赐剑而亡。

范蠡可谓贤能之人。

做官,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终使国富民强;理家,能辛苦劳作、惨淡经营终使家产累积数十万,被人们称颂。

卧薪尝胆原文及翻译

卧薪尝胆原文及翻译

卧薪尝胆原文及翻译
【原文】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口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勾践回国后,于是每天苦思焦虑,把苦胆挂到座位上,躺下或者坐起来,都能看到苦胆,饮食时也尝尝苦胆。

还对自己说:“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里耕作,他的夫人自己织布,他吃饭从来不放肉,穿衣从来不穿华丽的衣服。

他降低自己的身份,对贤人彬彬有礼,热情诚恳地招待宾客,他救济穷人,悼慰死者,和百姓共同辛苦劳作。

史记。勾践世家

史记。勾践世家
越史 王记 勾 践 世 家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林
•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 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 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 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 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 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 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 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 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 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 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 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 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 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 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 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 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 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 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 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 史。
谢君观赏
2、鸟尽弓藏,勾践杀文种; 七世之后,越国亡于楚。
3、范蠡功成身退,三迁有荣名。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 相, 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归齐相印,止于陶,天下称陶朱公。
范蠡
2、帝王政治无温情 功成弗居留荣名
中掩风千余猜飘留聚陶毅功襟才子范 外卷节古年忌飘侯散朱然成怀智房蠡 理依吾两乐无出以慨泛适弃何冠辅佐 不深时哲真由尘赤而五所富倜当亭勾 爽思仰人享生址松慷湖往贵傥世长践 。,。,。,。,。,。,。,。,
返回
一、勾践卧薪尝胆灭吴 (1)吴伐越,阖庐死; 越伐吴,困会稽;贿太 宰,吴将许;子胥谏, 王不听。
(2)勾践返,卧尝胆; 身自耕,妻自织; 食不荤,衣不采; 下贤人,厚宾客; 贫济穷,悼死者; 与百姓,同劳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正义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

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馀。

”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於越,越国之称始此。

”越绝记云:“无馀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

□正义舆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

”杜注云:“於,语发声也。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集解杜预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槜李城。

”○索隐事在左传鲁定公十四年。

射伤吴王阖庐。

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集解杜预曰:“夫椒在吴郡吴县,太湖中椒山是也。

”○索隐夫音符。

椒音焦,本又作“湫”,音酒小反。

贾逵云地名。

国语云败之五湖,则杜预云在椒山为非。

事具哀公元年。

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

◇集解杜预曰:“上会稽山也。

”○索隐邹诞云:“保山曰栖,犹鸟栖於木以避害也,故六韬曰‘军处山之高者则曰栖’。

”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正义会稽典录云:“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

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

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

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

’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

’驾车而往,蠡避之。

後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原假衣冠。

’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集解韦昭曰:“与天,法天也。

天道盈而不溢。

”○索隐与天,天与也。

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定倾者与人,◇集解虞翻曰:“人道尚谦卑以自牧。

”○索隐人主有定倾之功,故人与之也。

节事者以地。

◇集解韦昭曰:“时不至,不可彊生;事不究,不可彊成。

”○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

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韦昭等解恐非。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集解韦昭曰:“市,利也。

谓委管籥属国家,以身随之。

”□正义卑作言辞,厚遗珍宝。

不许平,越王身往事之,如市贾货易以利,此是定倾危之计。

句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索隐大夫,官;种,名也。

一曰大夫姓,犹司马、司徒之比,盖非也。

成者,平也,求和於吴也。

□正义吴越春秋云:“大夫种姓文名种,字子禽。

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惭,令人引衣而鄣之。

文种曰:‘无鄣也。

吾闻犬之所吠者人,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行而求之,来至於此。

且人身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也。

’乃下车拜,蠡不为礼。

”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

”吴王将许之。

子胥言於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

”种还,以报句践。

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索隐间音纪闲反。

间行犹微行。

言之。

”於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索隐国语云:“越饰美女二人,使大夫种遗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於吴王。

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

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索隐言悉五千人触战,或有能当吴兵者,故国语作“耦”,耦亦相当对之名。

又下云“无乃伤君王之所爱乎”,是有当则相伤也。

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吴王将许之。

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後必悔之。

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於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集解徐广曰:“吊,一作‘葬’。

”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索隐镇音。

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於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索隐越大夫也。

国语作“诸稽郢”。

行成,为质於吴。

二岁而吴归蠡。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逢同○索隐逢,姓;同,名。

故楚有逢伯。

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

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

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於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句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

子胥谏曰:“未可。

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

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甪○索隐疥甪音介尟。

也。

原王释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索隐在鲁哀十一年。

虏齐高、国○索隐国惠子、高昭子。

以归。

让子胥。

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

”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

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後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彊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与逢同共谋,谗之王。

王始不从,乃使子胥於齐,闻其讬子於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索隐而,汝也。

父,阖庐也。

我又立若,○索隐若亦汝也。

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

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索隐国语云吴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见”,乃盛以鸱夷,投之于江也。

於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索隐在哀十三年。

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索隐据左氏传,太子名友。

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

乃发习流二千人,○索隐虞书云“流宥五刑”。

按: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

□正义谓先惯习流利战阵死者二千人也。

教士四万人,○索隐谓常所教练之兵也。

故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是也。

君子六千人,◇集解韦昭曰:“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也。

”虞翻曰:“言君养之如子。

”索隐君子谓君所子养有恩惠者。

又按:左氏“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杜预曰“都君子谓都邑之士有复除者”。

国语“王以私卒君子六千人”。

诸御千人,○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伐吴。

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吴告急於王,王方会诸侯於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祕之。

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後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集解虞翻曰:“吴大夫。

”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於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於执事,◇集解虞翻曰:“执事,蠡自谓也。

”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集解虞翻曰:“我为子得罪。

”○索隐虞翻注盖依国语之文,今望此文,谓使者宜速去,不且得罪於越,义亦通。

吴使者泣而去。

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集解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

”○索隐国语云“与之夫妇三百”是也。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乃蔽其面,□正义今之面衣是其遗象也。

越绝云:“吴王曰‘闻命矣!以三寸帛幎吾两目。

使死者有知,吾惭见伍子胥、公孙圣;以为无知,吾耻生者’。

越王则解绶以幎其目,遂伏剑而死。

”幎音觅。

顾野王云大巾覆也。

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

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

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集解楚世家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

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

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索隐越在蛮夷,少康之後,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为“於粤子”。

据此文,句践平吴之後,周元王始命为伯,後遂僭而称王也。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集解徐广曰:“狡,一作‘郊’。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正义越绝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种遂自杀。

句践卒,○索隐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於粤子句践卒,是为菼执。

”子王鼫与立。

○索隐鼫音石。

与音馀。

按:纪年云“於粤子句践卒,是菼执。

次鹿郢立,六年卒”。

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

王不寿卒,○索隐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

次硃句立。

”子王翁立。

王翁卒,○索隐纪年於粤子硃句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硃句卒。

子王翳立。

王翳卒,子王之侯立。

○索隐纪年云:“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

粤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

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无余之。

十二年,寺区弟忠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