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民用工业
8-2-1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主 要 措 施
资料: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 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 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 办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派开设 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
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原因: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 浪潮。
◇时间: 19世纪末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 派代表人物。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 年中了状元,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 资料: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 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 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以实业辅助教 于实业和教育 。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 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张謇 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 企业,建成了大生纱厂资本集团。张 謇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 倡行者,因而被誉为“状元实业家” 。毛泽东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 “状元实业家”张謇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张謇
张謇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优秀代表,他出于爱 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 得钦佩,他也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十 分宝贵的贡献。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三大变动
外国资本 主义
官僚资 本主 义
民族资 本主义
自然 经济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前
晚清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

民用工业的兴起
1 2 3
汉阳铁厂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汉阳铁厂,主 要生产钢铁、铁轨和民用机械等,是中国近代钢 铁工业的开端。
轮船招商局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经营 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为中国近代民用运输业的 先驱。
上海织布局
1878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上海织布局,生产 棉布、丝绸和呢绒等纺织品,成为中国近代纺织 工业的代表。
洋务运动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实力,维护了国家
安全。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救亡图存,政府积极引进西 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当代中国也应该坚持改 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
洋务派与民间资本的结合
官督商办
洋务派采用“官督商办”模式,将部分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交由民间商人经营,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
官商合办
洋务派还采用“官商合办”模式,将部分企业与民间商人合作经营,以进一步扩大工业规模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 。
03 民族工业的崛起
民族工业的起源
晚清时期,中国开始逐渐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洋 务运动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历史事件。
05 晚清洋务运动与 民族工业的历史 意义
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 业,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中国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 道路。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洋务派也积极发展民用工业, 包括纺织、煤炭、钢铁等产业 ,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素材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
洋务派意识到“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的刺激,“分洋商之利”成为他们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
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
其中,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
为什么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业呢?它又是怎么创办的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依仗炮舰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权益,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于是沿海沿江的航运逐渐被各个列强控制,中国原有的传统河船运输受外国航运冲击而衰落,已难占一席之地,中国的航运利权遭到了掠夺。
为了制止这种利权流失的形势,同治六、七年,国内就有人提出要自办轮船公司与外商竞争,李鸿章觉得让船政局制造商船,成立运输公司,与洋人竞争,肯定有利可图,既可以运兵利商,又可以为造军舰提供资金,也可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轮船招商局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收买美商旗昌洋行的轮船18只,使悬挂清朝龙旗的船只在伦敦与英人见面。
1872年12月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派浙局总办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招股试办,第二年正式成立,朱其昂担任总办。
其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牛庄、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日本横滨和神户、新加坡、吕宋等地。
它承运漕粮,兼揽商货。
盛宣怀受李鸿章之命,制定章程。
名为商办,实为官商合办。
实施股份制,招集商股,具有资本主义公司性质。
招商局很快就发展起来,客轮远航日本、南洋、伦敦和檀香山。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
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
”¹结论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
”所以,从91世纪07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
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
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
.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
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 9世纪7 0年代开结束: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 9世纪7 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
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曾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
”¹结论是: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
”所以,从91世纪07 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
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
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
.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
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 9 世纪7 0年代开结束: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 9 世纪7 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
第4课 洋务运动民办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 统治的开明官员。`
恭亲王奕 (中央)
曾国藩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道光帝第六子。 1861年,奕与慈禧勾结, 发动政变。之后,奕 为议 政王,总揽清政府内政外交。
特点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中国近代第一 家轮船公司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1878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 个近代化钢铁 工业
返回
返回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小资料1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 用 工 业
旗袍美女/qipaomeinu/旗袍大全
anj663ezo
国家使用
国家使用、获取利润
政府调拨
封建管理 封建性近代企业
多种渠道 近代色彩
带有资本主义性 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
1、创办新式海军;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1902 年并入京 师大学堂 (后者于 1912 年更名为 北京大学)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山东威海市刘公岛)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习稿一、学习目标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掌握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前预习(基础知识)(一)练一练维护清朝的统治,由此掀起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这些官员被称为,这场运动被称为。
洋务派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地方有、、等。
创办了一批新式工业,训练新式,至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建成了水师等近代海军。
第二阶段以为旗号,兴办了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为了适合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和人才。
1862年设立的,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和在上海创办的。
最大的民用工业是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4、洋务运动中,官办的军事工业采用了生产方式和劳动,与传统官府工业已有重大区别,具有一定的的特征。
4、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多变化。
大量西方的引进促动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动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理解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协助。
5、鸦片战争后,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在企业和民用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引进外国先进的和,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转化。
19世纪年代,中国民间开始兴办,主要分布在地区,这些企业主要是,一般规模较小,力量微弱,发展困难重重。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想一想、找一找、划一划。
1、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影响及结果。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何。
(三)预习后还有何疑问。
写在下面。
三、课堂探究(教学重难点)仔细阅读教材P98—101和图册P76—77相关内容,议一议:1、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影响及结果如何?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何。
第二讲、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开始(洋务运动)

民用工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洋务派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形式。 从总的看来,官督商办企业数量较多,轮船招商局、直隶 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总局、贵州青溪铁 矿、漠河金矿、云南铜矿、中国铁路公司等等都实行官督 商办,可以说,官督商办是洋务派民用企业的主要形式。 资金特点: (1)这些企业中都有大量的官款,这些官款多是作为借 贷资本给企业用作开办费的。在各企业开办初期,官款所 占比重都很高,往往占到一半以上,高者达70%~80 %。 (2)官督商办企业资金问题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向外商借 款较多,据统计,甲午战争前轮船招商局、中国铁路公司、 开平矿务局等向外商借款达500余万两,比官府垫借款 还多。
清政府自制大炮
20世纪的中国
洋务派军工企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1、洋务派军用企业的封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这些企业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洋务派官僚手中,但终究归清王朝所 有,其资金来源于清政府的财政拨款,企业的兴办、扩充或闭歇,主 持人的进退等,都必须由清朝封建政府来决定。 (2)其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给清军提供新式装备,产品并不投入市场,因 此在生产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不追求产品的剩 余价值,其产品基本上由清政府无偿调拨给各地清军。 (3)这些企业的产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为清朝封建政权镇压人民反抗 服务的。张之洞曾评价新式军用企业的历史作用,认为这些企业使得 官国“火器精利,声威震惊,乱民无抗拒之资”。 (4)这些军用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沿袭了封建衙门的一套办法,企业的职 员大多有清朝军衔,封建的人事关系充斥于企业内部,机构臃肿,因 循推诿、营私舞弊,贪污中饱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
20世纪的中国
洋务运动兴起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
【难点】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教法: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啊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指出:正是由于清朝军事力量太落后,19世纪60年代初,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一股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进步势力--洋务派,并因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历史。
(二)合作交流解答探究-一洋务派的出现
探究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师: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最早启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什么政治派别?他们开展了什么运动?(洋务派;洋务运动)
2.什么叫洋务派?洋务派产生于什么时候?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3.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外国坚船利炮的刺激。
)
4.洋务运动的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工业,训练新式军队)
5.代表人物?(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6.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探究二:“自强”与“求富”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 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自强:兴办一批军工企业
第二阶段(19世纪70— 90年代)求富:创办一批民用企业;建立近代军队;近代新式教育兴起。
2.近代企业在地域分布上
有何特点?其原因又是什么呢?(大多位于我国沿海地区。
也是我国资本主义兴起较早的地区。
这里交通运输方便,也是外国侵略者最早进行侵略的地区。
) 探究三: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
2.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扰,西方列强不愿中国富强而破坏洋务运动。
)
师补充:总之,封建体制的内外环境,扼杀了洋务企业的活力,使它走向衰败,也使中国在对外战争中无法摆脱屡战屡败的结局。
3.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影 积极影响:1.引进了机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响 消极影响:1.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根本原因是其旨在维护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
2.缺乏科学的规划,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贪污浪费严重。
探究四:民办工业的艰难起步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实行雇佣劳动)
3.代表人物?企业?称号?(张謇;大生纱厂;“东南企业领袖”)
4.道路特点?(艰难曲折,生存空间狭小)
5.如何评价?(一方面,民办工业的机器设备、技术人员要仰仗外国,而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又受到外商企业的挤压;另一方面,他们还受到政策的限制、地方官吏的勒索。
)
三、小结: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它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四、板书设计:
时间: 19世纪末
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总理衙门标志洋务运动开始
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用工业“自强”与“求富”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用工业的艰难起步代表人物:张謇
称号:东南事业领袖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