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路专题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一、静电场1. 电荷与库仑定律- 电荷的性质- 元电荷的概念- 库仑定律及其公式:\( F = k \frac{|q_1 q_2|}{r^2} \)2. 电场与电场线- 电场的定义- 电场线的绘制规则- 电场强度的计算:\( E = \frac{F}{q} \)3. 电势能与电势- 电势能的概念- 电势的定义与计算- 电势差与电场的关系4. 电容与电容器- 电容的定义-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并联与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计算二、直流电路1.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公式:\( V = IR \)-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2. 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规律3.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 电功与电功率- 电功的计算:\( W = VIt \)- 电功率的计算:\( P = VI \)三、磁场1. 磁场的概念- 磁场的来源- 磁力线的特性2.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安培力公式:\( F = BIL \)- 洛伦兹力公式:\( F = q(\mathbf{v} \times \mathbf{B}) \)3.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四、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 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2.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与电感 -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特性- 电容的阻抗- 电感的阻抗3. RLC串联与并联电路- RLC串联电路的共振现象- RLC并联电路的共振现象4. 交流电的功率- 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五、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 振荡电路与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2.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能量3. 电磁波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 微波技术- 光波(电磁波的一种)以上是高二物理电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览。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关键的概念、定律和公式,这些内容是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的基础。
高二物理电学经典例题

高二物理电学经典例题(10题)1.题目: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 = 100Ω 和R2 = 200Ω。
求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串,以及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
解析:串联:R串=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并联:1/R并= 1/R1 + 1/R2 = 1/100Ω + 1/200Ω = 3/200Ω,所以R并= 200Ω / 3 ≈ 66.67Ω2.题目:一个电阻为5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源串联,电源电压为12V。
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强度I。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 = V / R = 12V / 50Ω = 0.24A3.题目: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4μF,与一个电阻为1000Ω的电阻器串联。
电容器初始不带电,当电源电压为9V时,求5秒后电容器的电荷量Q。
解析:时间常数RC = R x C = 1000Ω x 4 x 10^-6 F = 4秒初始电荷量Q0 = 04.秒后电荷量Q = Q0 x (1 - e(-5/4)) ≈ 05.题目:一个线圈在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 = 10m/s移动,磁场强度B = 0.5T,线圈面积A = 0.02m^2。
求感应电动势E。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B x A x v = 0.5T x 0.02m^2 x 10m/s = 1V6.题目: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阻R = 60Ω,通过它的电流I = 2A。
求电路的功率P。
解析:电路的功率P = I2 x 60Ω = 4 x 60 = 240W7.题目:两个电阻R1 = 100Ω 和R2 = 200Ω 并联后,接入一个电压为10V 的电路中。
求通过R1的电流I1。
解析: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所以U = 10VI1 = U / R1 = 10V / 100Ω = 0.1A8.题目:一个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充电后断开电源。
若电容器电容为2μF,充电后电压为5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能W。
解析:电容器储存的电能W = 1/2 x C x U-6 F x (5V)-5 J9.题目:一个电阻R = 100Ω,通过它的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I = 0.2t A。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04 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
串联电路实验操作
01
02
03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灯泡、导线 、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
连接电源、开关、灯泡等 元件,使用导线将它们串 联起来,观察电流表的变 化,记录实流表显 示电流值;当开关关闭时 ,电流表显示零。
并联电路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灯泡、导线 、电流表等。
实验结果
在串联电路转换为并联电路时,电 流表的读数会发生变化;在并联电 路转换为串联电路时,电流表的读 数也会发生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并联电路的特点
总结词
并联电路具有分流、独立、互不干扰等特点。
详细描述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大小与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因此,当多个元件或负载 并联时,电流将根据各支路的电阻大小进行分配,形成分流的特点。此外,各支路中的电流互不干扰,具有独立 性,即某一支路中的元件或负载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支路中的电流。
。
在实验室中,串联电路也常用于 测量和比较各种元件的电阻、电
流等参数。
0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定义
总结词
并联电路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或负载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在 电源的两端,电流在各支路中独立流动,互不干扰。
详细描述
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元件或负载都并联在电源的两端,电流 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各个元件或负载,最终回到电源的 负极。各元件或负载之间没有串联关系,因此电流在各支路 中独立流动,互不干扰。
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处处相等 。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 两端的电压之和。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在串联电路中,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与它的电阻成正比。
高二物理题含电动机电路分析

1.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A;在30 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 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解析: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3 W=W.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机=F v=4×3/30 W=W.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 Q,得生热的功率P Q=P入-P机=-W=W.所生热量Q=P Q t=×30 J=6 J.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电阻R=错误!=错误!Ω=5 Ω.2、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 6W”的灯泡L和内阻R D=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D都恰能正常工作.试求: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912分⑴灯泡L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为62A3LLPIU===⑵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 D=E-Ir+R-U L=20-2×1+4-3=7V⑶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总=IU D=2×7=14W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P热=I2R D =22×=2W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热=14-2=12W3.如图所示,A为电解槽,M为电动机,N为电炉子,恒定电压U=12 V,电解槽内阻r A =2 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A示数为6 A;当S2闭合、S1、S3断开时,A示数为5 A,且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5 W;当S3闭合、S1、S2断开时,A示数为4 A.求:1电炉子的电阻及发热功率各多大2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3在电解槽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多少解析 1电炉子为纯电阻元件,由欧姆定律I =错误!得R =错误!=2 Ω,其发热功率为P R =UI 1=12×6 W =72 W.2电动机为非纯电阻元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UI 2=I 错误!r M +P 输出,所以r M =错误!=错误!Ω=1 Ω.3电解槽工作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P 化=UI 3-I 错误!r A 所以P 化=12×4-42×2 W=16 W.答案 12 Ω 72 W 21 Ω 316 W4.利用电动机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提升重物, 已知电源电动势E =6 V ,电源内阻r =1 Ω,电阻R =3 Ω,重物质量m = kg,当将重物固定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 ,当重物不固定,且电动机最后以稳定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求重物匀速上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摩擦,g 取10m/s 2.解析:设电动机内阻为r ′当将重物固定时I =错误!=1 AR +r ′=错误!=5 Ω,r ′=2 Ω当重物不固定时I ′=错误!= AP 出=UI ′= W,P R +P r ′=I ′2R +r ′= W所以重物的功率P =P 出-P R -P r ′=mgv ,解得v = m/s 答案: m/s5.10分在图2-2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 V ,内阻r =1 Ω.D 为直流电动机,其电枢线圈电阻R =2 Ω,限流电阻R ′=3 Ω.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为 V .求: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大2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转变为热量的功率和输出机械功率各是多少解析: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与流过限流电阻R ′的电流相同,由I =错误!得:I =错误! A = A.2由E =Ir +U +U D 可得电动机两端电压U D =E -Ir -U =6 V -×1 V - V = V 所以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P 入=U D I = W.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 热=I 2R = 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出=P 入-P 热= W.答案:1 A 2 W W W6.如图所示电路,电炉电阻R 1=19 Ω,电动机电阻R 2= Ω,电源内阻r =1 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为475 W,S 接通、电动机正常运转后,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为304 W .求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解析:S 断开时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电路中电流I =错误!=错误! A =5 A,由此可解得电源电动势E=IR1+r=5×19+1 V=100 接通后外电路有两个支路,除纯电阻负载R1支路外,另一支路负载为电动机,R1支路中的电流I1=错误!=错误!A =4 A.路端电压U=I1R1=4×19 V=76 V.由I=错误!=错误!A=24 A可知,电动机支路的电流I2=24-4 A=20 A.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P2=I2U=20×76 W=1 520 W;电动机中的热功率P耗=I错误!R2=202× W=200 W;因此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机=I2U-I错误!R2=1 320 W.答案:1 320 W7. 如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是6 V,内电阻是Ω,小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Ω,限流电阻R0为3 Ω,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 V,试求:1电源的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2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解析1由题意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错误!=错误!A=1 A.电源的功率P电=EI=6×1 W=6 W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P电-I2r=6W-W=W.2电动机消耗的功率P M=IU M=IE-Ir-UR0=W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P M-I2r=W-W=2 W.答案16 W W 2 W 2 W8.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电阻为r=1 Ω,R1=1 Ω,R2=6 Ω,电动机线圈电阻为Ω,若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源的电流为3 A,则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解析:R1上消耗的功率P1=I2R1=9×1 W=9 W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E-IR1+r=12 V-3×1+1 V=6 V通过R2的电流为I1=错误!=错误!A=1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I-I1=2 A故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2=I2U=2×6 W=12 W.答案:9 W12 W9.规格为“220 V,36 W”的排气扇,线圈电阻为40 Ω,求:1接上220 V的电压后,排气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发热的功率;2如果接上电源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的功率.12.解析:1排气扇在220 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错误!=错误!A≈ A ,发热功率为P热=I2R=2×40 W≈1 W.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P机=P-P热=36 W-1 W=35 W.2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后,电动机成为纯电阻用电器,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此时电动机中电流为I′=错误!=错误!A=A,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即电功率等于发热功率.P′电=P′热=UI′=220× W=1 210 W.答案:135 W 1 W21 210 W 1 210W10.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 V,内阻r=1 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 Ω时,电路中标有“3 V,6 W”的灯泡L和内阻R D=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D都恰能正常工作.试求: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解析:1灯泡L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为I=P L/U L=错误!A=2 A.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 D=E-Ir+R-U L=20 V-2×1+4 V-3 V=7 V.3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总=IU D=2×7 W=14 W电动机的热功率为P热=I2R D=22× W=2 W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热=14 W-2 W=12 W.答案:12 A 27 V 312 W1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30 V,内阻为r=1 Ω,电灯上标有“6 V,12 W”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 Ω.若电灯恰能正常发光,求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解析:由电灯恰能正常发光知:I=错误!=错误!A=2 A.则电动机两端电压U=E-Ir-U灯=22 V.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UI-I2R=36 W.答案:36 W12.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 V,电阻R1=21 Ω,电动机的电阻R0=Ω,开关S1始终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 W;当开关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 W,求:1电源的内电阻;2当开关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9.答案:11 Ω226 A 1 606 W解析:1电键S1闭合,R1的电功率525 W=错误!,U1=105 V;错误!=错误!,则r=错误!=错误!Ω=1 Ω;2电键S2闭合时,336 W=错误!,U1′=84 V;流过电源电流I=错误!=错误!A=26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I-IR1=26-错误!A=22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1′I M =84×22 W=1 848 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P入-I错误!R0=1 848 W-222× W=1 606 W;14.16分某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7所示,重物的质量m=50 kg,电源提供的电压U=110 V,不计一切摩擦.当电动机以v=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A,1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是多少2用此电动机提升质量为m′=20 kg的重物,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不变,提升速度是多少g取10 m/s2解析1由题意可知,电动机输入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线圈的内能,一部分对外输出转化为被提升重物的机械能,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得:UI=I2R+mg v解得:R=错误!-错误!=错误!Ω=Ω.2由UI=I2R+m′g v′得v′=错误!=错误!m/s=m/s.答案 1 Ω 2 m/s。
高二物理内外电路知识点

高二物理内外电路知识点电学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分支,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掌握内外电路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学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外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电路基础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的闭合路径,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个元件,电器则是消耗电能的设备。
电路可以是简单的,如一个电池连接一个灯泡,也可以是复杂的,如电脑内部的电路。
电路图是用标准化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通过电路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二、内外电路的概念内电路通常指的是电路内部的电能传输和转换过程,而外电路则是指电路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电能交换。
在分析电路时,我们通常先考虑内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再研究外电路的特性。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这一定律是分析电路时的重要工具。
四、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的元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最常见的是串联和并联。
1. 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所有的电器都是依次连接在一条导线上,电流在各个电器中是相同的。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分电阻之和,总电压等于各个分电压之和。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每个电器都独立地与电源相连。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分电阻倒数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分电流之和。
五、电路中的功率与能量功率是描述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U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能量则是电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焦耳(J),计算公式为 E = P·t,其中E表示能量,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
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电源不仅有电阻,还有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考虑了电源的内阻,其表达式为 I = (E - Ir)/R,其中I表示电流,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R表示电路的总电阻,r表示电源的内阻。
电路及其应用高二知识点

电路及其应用高二知识点一、导线、电流和电压导线是指能够传递电流的物质,常用的导线材料有铜和铝等。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二、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是指电流在导线中遇到阻碍时,产生的电阻碍力。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的物理形态以及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表明电流正比于电压,反比于电阻。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阻依次连接在同一条导线上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阻分别连接在不同的导线上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相同。
四、电路中的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单位是瓦特(W)。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来计算。
电路中的灯泡、电热器等元件的功率可以影响其发光亮度或加热效果。
五、电源和电路保护电源是指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交流电源。
为了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合理选择电源电压、限制电流大小,并设置熔断器等保护装置。
六、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常见的是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周期性变化,频率单位是赫兹(Hz)。
直流电是指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常见的是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七、电容和电感电容是指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荷。
电感是指导线或线圈对电流变化的反应,单位是亨利(H)。
电感器可以储存磁场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
八、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通过逻辑门的输入信号可以得到相应的输出信号。
九、电子器件与应用电子器件是指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元件,常见的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高二物理电路专题

高二物理系列讲座之二——电路总体归纳:七、四、四、二、五七个基本概念四个基本规律四种常见电路两个伏安曲线五个电学实验【知识结构】【知识归纳】一、六个基本概念---------1、电流2、电压3、电阻4、电功5、电功率6、电动势7、电热难点:五种功率1、电功率P IU ,普遍使用;2、热功率2P I R 热=,普遍使用;3、电源的输出功率P IU出=;在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一定时,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24mEP r,此时电源效率50%;4、电源消耗的电功率2P I r耗=;5、电源的总功率P IE 总=,P P P 总出耗=。
二、四个规律(一) 电阻定律:1、公式:R=ρL/S (注意:对某一导体,L 变化时S 也变化,L ·S=V 恒定)2. 电阻率:ρ=RS/L ,与物体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无关,和物体的材料、温度有关,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此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如锰铜和康铜,常用来做标准电阻,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二)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 公式I=U/R ,U=IR ,R=U/I 。
(2). 含义:R 一定时,I ∝U ,I 一定时,U ∝R ;U 一定时,I ∝l/R 。
(注意:R 与U 、I 无关)(3). 适用范围:纯电阻用电器(例如:适用于金属、液体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4). 图象表示:在R 一定的情况下,I 正比于U ,所以I —U 图线、U —I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且R=U/I ,所以在I —U 图线中,R=cot θ=1/k 斜率,斜率越大,R 越小;在U —I 图线中,R=tan θ=k斜率,斜率越大,R越大。
注意:(1)应用公式I=U/R 时,各量的对应关系,公式中的I 、U 、R 是表示同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切不可将不同部分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
高二物理电路专题

L4L质子源v 1 v 2高二物理系列讲座之二——电路题型一、对电流得理解例 1、如图所示在NaCl 水溶液中,如在t 秒内分别有n 1与n 2个正负离子通过液体得横截面S,试问:溶液中得电流方向如何?电流强度多大?例2、来自质子源得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得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得细柱形质子流。
已知质子电荷e =1、60×10-19C 。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得质子数为_________。
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得加速电场就是均匀得,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与4L 得两处,各取一段极短得相等长度得质子流,其中得质子数分别为n 1与n 2,则n 1∶n 2=_______。
题型二、对伏安特性曲线得理解例 1、一个标有“220V 、60W ”得白炽灯泡,加上得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 与电流I 得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给出得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得就是( )说明:本题得难点在于①就是对 U —I 图得物理意义得理解;②就是由计算得电阻值只就是灯泡正常发光得阻值,而不就是整个过程中得阻值。
题型三:对电路认识与电路得简化。
对一个复杂得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就是一项基本功,也就是电路分析与计算得基础。
在复杂电路中,当导体间串、并联得组合关系不很规则时,要进行电路得简化,简化电路方法较多,这里介绍两种常用得方法:(1)分支法;(2)等势法。
(3)注意:① 对于复杂电路得简化可交替用分支法与等势法; 理想得电流表可视作短路;③ 理想得电压表与电容器可视作断路;④ 两等势点间得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例1、一个T 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得电110R =Ω, 23120,40R R =Ω=Ω。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
则A 、 当cd 端短路时,ab 之间得等效电阻就是40ΩB 、 当ab 端短路时,cd 之间得等效电阻就是40ΩC 、 当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cd 两端得电压为80 VD 、 当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ab 两端得电压为80 V点拨:恒定电流常见一些比较复杂得电路,分析时需要画出等效电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系列讲座之二——电路总体归纳:七、四、四、二、五七个基本概念四个基本规律四种常见电路两个伏安曲线五个电学实验【知识结构】【知识归纳】一、六个基本概念---------1、电流2、电压3、电阻4、电功5、电功率6、电动势7、电热 难点:五种功率1、电功率P IU =,普遍使用;2、热功率2P I R 热=,普遍使用;3、电源的输出功率P IU 出=;在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一定时,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24m E P r=,此时电源效率50η=%; 4、电源消耗的电功率2P Ir 耗=;5、电源的总功率P IE 总=,P P P +总出耗=。
二、四个规律 (一) 电阻定律:1、公式:R=ρL/S (注意:对某一导体,L 变化时S 也变化,L ·S=V 恒定)2. 电阻率:ρ=RS/L ,与物体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无关,和物体的材料、温度有关,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此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如锰铜和康铜,常用来做标准电阻,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二)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 公式I=U/R ,U=IR ,R=U/I 。
(2). 含义:R 一定时,I ∝U ,I 一定时,U ∝R ;U 一定时,I ∝l/R 。
(注意:R 与U 、I 无关) (3). 适用范围:纯电阻用电器(例如:适用于金属、液体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4). 图象表示:在R 一定的情况下,I 正比于U ,所以I —U 图线、U —I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且R=U/I ,所以在I —U 图线中,R=cot θ=1/k 斜率,斜率越大,R 越小;在U —I 图线中,R=tan θ=k 斜率,斜率越大,R 越大。
注意:(1)应用公式I=U/R 时,各量的对应关系,公式中的I 、U 、R 是表示同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切不可将不同部分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
(2)I 、U 、R 各物理量的单位均取国际单位,I (A )、U (V )、R (Ω);(3)当R 一定时,I ∝U ;I 一定时,U ∝R ;U 一定时,I ∝1/R ,但R 与I 、U 无关。
(三.)。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 三种表达式:(1)I=E/(R+r );(2)E=U 外+U 内;(3)U 端=E -Ir. 路端电压U 和外电阻R 外关系:R 外增大,U 端变大,当R 外=∞(断路)时,U 端=E (最大);R 外减小时,U 外变小,当R 外=0(短路)时,U 端=0(最小)。
(2). 总电流I 和外电阻R 外关系:R 外增大,I 变小,当R 外=∞时,I =0;R 外减小时,I 变大,当R 外=0时,I =E/r (最大)。
(电源被短路,是不允许的(四)焦耳定律2Q I Rt =,普遍适用;电流做的功2W UIt Q I Rt =≥=(对纯电阻电路或元件才取等号)四、四种常见电路记住结论: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②当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反之则减小。
电路简化原则和方法复杂电路要先画出等效电路图1、无电流的支路可省去;2、电势相等的点可合并;3、理想电压表认为断路,理想电流表则视为短路;4、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可作断路处理。
(二)动态电路及电路分析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1程序法:局部变化⇒R 总⇒I 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露内总总U U I R R i ⇒再讨论其它2直观法:①任一个R 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 R 增加.(本身电流、电压)②任一个R 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 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 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串并并联的电阻与之串局部U I u I R 、i i i当R=r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 max =E 2/4r 而效率只有50%,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定性分析:R ↑→I(=ER +r)↓→Ir ↓→U(=E -Ir)↑R ↓→I(=ER +r)↑→Ir ↑→U(=E -Ir)↓ 特例:外电路断路:R ↑→I ↓→Ir ↓→U =E 。
外电路短路:R ↓→I(=E r )↑→Ir(=E)↑→U =0。
图象描述: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U —I 图象如图所示。
∞0 0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qE=qU外+qU内在某段时间内,电能提供的电能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电源的电动势又可理解为在电源内部移送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I ⇒EI=I2R+I2r说明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总功率。
P=EI=E2 R+rR↑→P↓,R→∞时,P=0。
R↓→P↑,R→0时,P m=E2 r。
(4)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输出功率。
P=U外I定性分析:I=ER+rU外=E-Ir=RER+r从这两个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定量分析:P外=U外I=RE2(R+r)2=E2(R-r)2R+4r(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最大,P外max=E24r) 图象表述:从P-R图象中可知,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有两个外电阻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
可以证明,R1、R2和r必须满足:r=R1R2。
(5)内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指电源内电阻发热的功率。
P内=U内I=rE2(R+r)2R↑→P内↓,R↓→P内↑。
(三)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关键是找出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有充电、放电电流,一旦电流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电容电路可看作是断路,简化电路时可去掉它,简化后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量时,可在相应的位置补上.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关键是准确地判断并求出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其具体方法是:1、确定电容器和哪个电阻并联,该电阻两端电压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2、当电容器和某一电阻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两端时,此电路两端电压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而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可看成导线.3、对于较复杂电路,需要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势与基准点的电势比较后才能确定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五、两种图线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图1,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导体电阻的倒数。
2、电源的U I-的图象图2,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内阻,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BI图2图11 2等于短路时的电流。
七、电学实验电路当R v 、R A 及R x 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动端与a 接时(I 1;u 1) ,I 有较大变化(即121121I I -I u u -u <)说明v 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动端与c 接时(I 2;u 2) ,u有较大变化(即121121I I -I u u -u >)说明A 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①R x 与 R v 、R A 粗略比较 ② 计算比较法 R x 与v A R R 比较 ③当R v 、R A 及R x 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R 滑唯一:比较R 滑与R x ⇒确定控制电路 R x <R 滑<10 R x ⇒限流方式 ⇒〈〈x 10R R R X滑分压接法 R 滑≈R x 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 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 滑实难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②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0开始变化。
③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
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
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L4L质子源v 1 v 2【题型解析】题型一、对电流的理解例 1、如图所示在NaCl 水溶液中,如在t 秒内分别有n 1和n 2个正负离子通过液体的横截面S ,试问:溶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电流强度多大?解析: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后, NaCl 溶液中的Na +离子和Cl -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作定向移动。
正离子Na +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电流方向A→B 。
由于 NaCl 水溶液中正、负离子都是一价离子,电量均为e ,所以在t 秒内有n 1个一价正离子沿着A→B 的方向通过S ,同时有n 2个一价负离子沿相反的方向通过S ,负离子的运动可等效看成正离子沿相反方向运动,即溶液中的电流相当于t 秒内有(n 1+n 2)e 的正电荷通过横截面S ,由得:.例2、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 的细柱形质子流。
已知质子电荷e =1.60×10-19C 。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_______。
解:按定义,.1025.6,15⨯==∴=eIt n t ne I 由于各处电流相同,设这段长度为l ,其中的质子数为n 个,则由vn l nev I v l t t ne I 1,∝∴===得和。
而12,,212212==∴∝∴=s s n n s v as v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1)正确把握电流强度的概念 I =Q/t 而 Q =ne 。
所以n=Q/e=It/e,(2)质子源运动路程上的线密度与其瞬时速度成反比,因为I =neSv ,所以当电流I 一定时,n 与v 成反比.题型二、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例 1、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解析:本题的思路是 U —I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斜率越大,电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