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地理: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为例》说课课件(湘教版必修3)

地理: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为例》说课课件(湘教版必修3)
第十八页,共25页。
练习2、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
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②



第十九页,共25页。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此过程被称为

(本组题主要是巩固学生对城市化进程以及标志的理解)
第二十页,共25页。
第十四页,共25页。
③探究活动(能力提升,8分钟左右):
A、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 ,小组讨论回答“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 地方经济发展的?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阅读、讨论、表述,来培 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 珠江三角洲经济特色的认识)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4、课堂小结(3分钟左右):
①总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②布置课下作业(课程基础训练本节第一课时的习题 );
③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珠江三角洲的工业 化进程如何?当前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进行解 决?)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谢谢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第六页,共25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以及“一镇 一品”的特色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 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 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 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教师列出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来自学 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城市化进程 、特点、原因以及表现。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概括等自学能力 ,20分钟左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ppt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ppt 湘教版

高频考点讲练
城市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分 布以江河、国 道或公路为中 心
建设项目多, 大量占用耕地
寻找最佳状态 的城市规模扩 张模式
城市占用耕地 面积不断扩大
高频考点讲练
工业废水和生 珠江水质恶化 活污水直接排 入 火电厂排出大 城市酸雨现象 量二氧化硫等 建立山水城市 严重 酸性气体,随 生态模式 雨水降落 人口增加、生 城市固体废弃 活水平提高, 物污染加剧 产生大量固体 废弃物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 小,吸引外资额增长 存在 相对较慢;劳动密集 问题 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 较低,工业增加值的 增长相对较慢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比较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 型模式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 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讲练
(1)从1985年到2002年,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发展快。其城市化过程具体 表现在 ;其城市化过程本 质表现在 ;其城市化过程 的动力主要是 。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 展,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 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 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 展,在人口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请描述他们发生的显著变化。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珠 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较快,主要表现 在:城市数目明显增多,城市占地面 积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这与工业 化直接相关。
高频考点讲练
【答案】 (1)城市数目增多,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工业化 (2)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坦; 临海,水陆交通方便;濒临港澳,地 处我国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 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 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的转移。 (3)外来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断 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定 义 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
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
阶段
进程特点
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 初期
城乡融合,农业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与非农业相混杂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的城乡一体化 分布具有广泛性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 观念和生活方式的
转变。
阅读 汹涌的“民 工潮”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 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 的集中。
1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
2
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解决措施
03
02
50%
20世纪90 以核心城市(广州)区域中心城市(广
年代中后 为中心的城市群 州、深圳)的辐射

体系
带动作用
阅读 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2. 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3. 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 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
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亟待完善来自城市占用耕地 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城市酸雨现象 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 物污染加剧
谢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活动
一.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 思考:“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cjy

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cjy

阅读:深圳的出路何在?
深圳位于广州与香港之间,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一个小 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人口过百万的现代化大都市。随着经济 实力的增强,深圳与香港、广州的经济结构日益趋同,使 其在珠江三角洲的分工越来越模糊。目前,深圳的吸引力 大不如从前,外资企业外迁,增长速度减缓。关于深圳市 的出路,国内学者提出三大设想。 1.深港一体化。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实现 深港整合发展,共同建设成为世界大都市。 2.珠江三角洲东岸整合发展。为了扩大深圳的发展空 间,将东莞和惠州两市或两区的部分地区并入深圳,形成 与上海规模相当的大都市区,与上海市共同担当“龙头” 的 作用。 3.建立区域性产业中心。深圳与香港都是金融中心, 但二者应有所分工,深圳应建成区域性的产业金融中心,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 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逐 步有城乡一体化向有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 群模式转变。目前,该区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 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10年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占主导地位, 基本实现了乡村工业化。 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 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春天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
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 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 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 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广义: 包括港、澳地区在内
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2、范围:
狭义: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 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 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 包括港、澳地区在内
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指的狭义的珠三角
域的泛广珠东三、角福”建又、叫江““泛西9珠、+2三广”西,角、“”海泛区南珠域、三的湖角南范”、计围四划川是、指云沿南珠、江贵流
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皇仓中学地理组
2018年8月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 (1)这位老人是谁? (2)这个“圈”是哪里? (3)“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说明了什么?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 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 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 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2、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 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 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镇人口比重 城镇数量、密度
城镇人口多,比重高,达70% 数量多、密度大
城镇经济实力
较强
外来劳工 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
外来劳工所占比重高、基础设 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电、
供水和通信水平居全国前列
【活动】
1、阅读完成教材P65页“一镇一品的 特色经济”的活动题第1题。
2、根据P66页的图,思考完成教材P65 页下面的活动题第2、3题。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程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标准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习 目标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主题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 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 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 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 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 比重。 结合材料探究: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②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
主题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 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答案:(1)城市化 (2)工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发展起 到推动作用, 表现在城市中非农产业的集 中,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并使人的观念和 生活方式转变。 (3)外资 产业 经济 下降 不足
知识点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 持续发展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
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 国道为中心;城市规模急 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 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
加强城市的规划 和管理,完善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多, 大量占用耕地
落实基本农田保 政策,提高城市 土地的利用率
珠江水质 恶化 城市酸雨 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
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直接排放 排放大量的二氧
提高污水处理率, 实行达标排放 大力推广洁净燃烧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
华侨众多、 毗邻港澳、 开放政策,
对城市化的推动作 用 加速了非农产业 向 城市 的集中 加速了人口向城市 的集中 加速了人的观念 和 生活方式的转变
吸引外资,发展 外向型经济 大机器生产吸纳大量 劳动力, 大 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现代化的 运作 模式和严格的 企业管理制度
提示:城市的数目在不断增加。
[总结深化]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优越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地缘、人缘优势,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相互推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 关系密切, 工 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促进工 业化。具体如下所示: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我国主 要城市化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 产生的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及工业化 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3.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区域 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探究区域可 持续发展对策。

高中地理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湘教版必修3)

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 (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地区陆地面积为 199.45万平方千米,人口4.46亿人,占全国面积的20.78%, 人口的34.76%。
●典例剖析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个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 图回答(1)~(2)题。
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外来 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 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探究以下问 题。 (1)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表现方面。 提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数量多,分布 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
解析:“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 工和补偿贸易,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形式之一。工业化对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加速了非 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 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答案:(1)A (2)C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区________产业比重呈下 降趋势,________产业比重明显上升,________产业居主导 地位。 (3)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09规划X1班 09规划X1班 刘耀东
珠海旧貌
珠海新颜
1985深圳
1998深圳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 世纪80年代初 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广东 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 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 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 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 ),1985 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 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夯实 基础 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 世纪80年代以来 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 企业。在引进外资、 法的优势下, 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 加工业和制造业, 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 轻型工业体系。 的轻型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 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 世纪90年代以后 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 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 术水平明显提高, 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 高水平。 高水平。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 济
思考:“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 思考: 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 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专业镇经济,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专业镇经济,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2、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 、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 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 、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 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定义 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 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 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 阶段 改革开放 初期 20世纪 20世纪90 世纪90 年代中后 期 进程特点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农业 与非农业相混杂 的城乡一体化 形成原因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分布具有广泛性 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广 以核心城市(广 以核心城市( 深圳) 州)为中心的城 州、深圳)的辐射 带动作用 市群体系
深圳: 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大都市
地理位置 兴起和发 展的主要 影响因素 巨大成就 广东省南部, 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优越的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 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大陆 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 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 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表 现在四个方面。 现在四个方面。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C、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D、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 、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 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 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 水平居全国前列。 水平居全国前列。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地 理 位 置
珠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角洲的范围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 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 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 义的珠江三角洲。 义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 广州 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 等市的全 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 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 两市的部分县 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 还包括香港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港 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4.2万 门。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 万 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 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 %。
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 2、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 3、珠江水质恶化 、 4、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 5、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
谢谢观赏!
稳步 发展 阶段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①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香港 华侨众多 开放政策 外向型经济 稳步发展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农村城市化
②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汹涌的“民工潮” 阅读 汹涌的“民工潮”
③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解决措施
1、产业结构调整 、 发展石化、钢铁、汽车、 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 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 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 、 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 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 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