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65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100题)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 C2、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工业炉窑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A.不得新建各种工业炉窑B.可以建设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C.不得对现有工业炉窑进行改建D.对现有工业炉窑进行改建时也可增加污染负荷【答案】 B3、已知某声源几何尺寸为D,距声源中心r0处的声级为LP(r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P(r)=LP(r0)-201g(r/r0)计算距该声源中心r处的声级LP(r),r0、r需满足的条件是()。
A.r0>2D,r>2DB.r0>2D,r无要求C.r。
无要求,r>2D.r0>D,r>2D【答案】 A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
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答案】 D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主要内容的是()。
A.公众参与B.环境影响分析依据C.规划编制全程互动情况及作用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答案】 B6、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单位排放(包括泄露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位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A.月平均监测值B.监测总数平均监测值C.一次最大监测值D.日平均监测值【答案】 C7、验收调查标准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来进行验收的。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题库含答案讲解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题库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A.传播速度B.噪声强度C.噪声类型D.超标状况【答案】 D2.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是()。
A.焚烧处置的农业废物B.填埋处置的生活垃圾C.倾倒、堆置的疏浚污泥D.回填采空区的符合要求的采矿废石【答案】 D3.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B.开发区周边环境C.开发区地域范围D.开发区地域环境【答案】 A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B.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答案】 C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Ⅱ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0m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能确定【答案】 A6. (2012年)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受发电厂噪声影响味的日托幼儿园处两声环境质量,必须选择的评价量是()A.A声功率级B.最大A声级C.夜间等效声级D.昼间等效声级【答案】 D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
A.引用已有数据B.类比测量C.现场实际测量D.专家咨询【答案】 C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含答案讲解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中应重点调查的是()。
A.勘察期和施工期B.勘察期和退役期C.施工期和运营期D.运营期和退役期【答案】 C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A.确定评价等级B.确定评价范围C.确定气象条件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答案】 C3.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距离声源源点远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B.声源周围高于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D.声源周围低于【答案】 B4. 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A.现有声源影响B.其他声源影响C.无规则声源影响D.远距离影响【答案】 A5.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不考虑()的管控要求。
A.环境质量底线B.生态保护红线C.资源利用上线D.能源利用底线【答案】 D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答案】 A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指标体系。
A.30种3项B.33种3项C.30种2项D.33种2项【答案】 B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B.1类C.2类D.3类【答案】 C9.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评价因子。
A.大于B.等于C.不少于D.少于【答案】 C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不包括()。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级。
A.1B.2C.3D.4【答案】 C2. (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 振级标准值为()A.昼间70dB夜间67dB.昼间75dB夜间72dBC.昼间80dB夜间75dBD.昼间80dB夜间80dB【答案】 B3. (2016年)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答案】 A4. 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A.整体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答案】 A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 D6. (2020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型不包括()。
A.CMAQB.EDMSC.AUSTAL2000D.AERSCREEN【答案】 D7. (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有害物质泄漏B.可能的事故风险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答案】 D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下列()费用。
注册环评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注册环评师:模拟试题(一)及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 1分,共 50分)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的依据不包括的因素是(C )。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C.项目的投资额 D.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2.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3.进行工程分析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为( A)。
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B.设计阶段、建设过程、生产运行C.设计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D.建设过程、运行初期、运行中后期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工作分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B )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PiA.1 B.1~3 C.>3 D.2~45.某项目拟建于平原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SO2排放量为11×103t/a,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B)(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 mg/m3)。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解析】计算 Q i=11×103t/a=ll×103t/(360 d/× 24 h/d)=1.27(t/h):Pi=Qi/coi = 3/5.0/27.1mmght=2.54×109(m3/h)>2.5×109(m3/h),项目位于平原区;若项目位于复杂地形区则为一级评价。
6.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只调查(C )。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40题)1、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A.一般户外测点距任何反射面1m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上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户外测点均需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 以上【答案】 C2、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改、扩建项目可采取()措施,来减轻环境影响。
A.因地制宜B.循序渐进C.以新带老D.新老并行【答案】 C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叠加影响。
A.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B.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C.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D.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答案】 D4、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
A.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B.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C.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D.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答案】 B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影响区域内的下列调查工作中,属于生态影响调查的是()。
A.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调查B.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调查C.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调查D.文物保护措施调查【答案】 A6、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下列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是()。
A.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线B.位于居民中心区冬季最大风频的上风向C.场界距居民区100mD.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以外【答案】 D7、(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范围确定的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5km的区域B.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5km的区域C.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3km的区域D.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的区域【答案】 A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跟踪评价方案的内容可不包括()。
A.评价时段B.资金来源C.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答案】 C3.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由()组织制定、审批、发布。
A.国家环保总局B.生态环境部C.国家发改委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B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的评价。
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答案】 C5. (2017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答案】 C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定义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的噪声为稳态噪声。
A.3dB.5dBC.10dBD.15dB【答案】 A7.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各种打桩机在城市建筑施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A.75dB.禁止施工B85dB禁止施工C.75dB.65dBD.85dB.75dB【答案】 B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A.6个B.4个C.5个D.2个【答案】 B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技术规范标准]年环评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共套
![[技术规范标准]年环评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共套](https://img.taocdn.com/s3/m/ecad4deb67ec102de3bd89ca.png)
{技术规范标准}年环评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共套7.下列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适用区域说法正确的是(D)。
A本标准的一、二、三类区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三类功能区对应B本标准的两控区指的是国家相关文件中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C两控区内的锅炉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需执行所在控制区规定的总量控制标准D以上均正确8.已知某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有2种,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有7项,则该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B)。
A简单B中等C复杂D所给条件尚不足判断9.下列关于河流水质取样工作有关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对河宽<50m的大、中河,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B特大河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C河流水深>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设一取样点D对于二、三级评价,只需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取一个混合水样10.进行海湾水质影响预测时,一般只考虑(B)。
A波浪作用B潮汐作用C风海流作用D封闭作用11.拟在某市一条河流边建一工厂,建成后工厂污水排入此河,已知此河流量为10m3/s,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河流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应按如下原则进行(A)。
A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C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D由于河流过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量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65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确定建设项目生态影响性质时,应尤其注意( )。
A.不可逆影响B.潜在影响C.累积影响D.项目施工与运行诱发的生态体系功能变化问题参考答案:D第2题:下列所述各方法中,不属于风险识别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的是( )。
A.检查表法B.评分法C.事故树法D.概率评价法参考答案:C第3题:与水文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 )进行。
A.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B.必须分期执行C.分期执行时必须是连续的两个时期D.根据丰水期、枯水期等的不同而不同参考答案:A第4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场址选择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 )以外。
A.500mB.600mC.800mD.1000m参考答案:A第5题: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 )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A.为零B.大于1C.不为零D.大于或等于1参考答案:C第6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列出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其中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 )形式发布。
A.通知B.公告C.报纸D.互联网参考答案:D第7题: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
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根据污染现状而定参考答案:A第8题: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不同类别噪声标准昼间标准级差为( )dB。
A.3B.5C.10D.不等参考答案:B第9题: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进行评价时,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若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从优不从劣B.从劣不从优C.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D.其他参考答案:A第10题: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是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 )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A.生态环境影响B.环境影响C.区域经济影响D.环境功能影响参考答案:B第11题: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类水的氨氮标准限值为( )。
A.≤0.15mg/LB.≤0.5mg/LC.≤1.0mg/LD.≤1.5mg/L参考答案:B第12题: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38m3/s,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河B.中河C.小河D.特大河参考答案:B第13题:在对大气污染源进行排污概况的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
A.1~2B.0~2C.0~1D.1~3参考答案:C第14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系指被有关规定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它又可根据对其进行的浸出实验的结果分为( )。
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参考答案:A第15题:大气环境影响监测时,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个监测点。
A.5年2~5B.5年2~4C.3年2~5D.3年2~4参考答案:D第16题: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在计算( )时,可不考虑SO2的转化。
A.1h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参考答案:A第17题:( )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分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
A.生态因子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参考答案:A第18题:对于常见的工业噪声一般以( )作为噪声源评价量。
A.倍频带声压级B.声功率级C.A计权声功率级D.等效连续A声级(LAeq)参考答案:D第19题: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规定了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及其适用地带范围。
其中,铁路干线两侧的昼间和夜间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是( )。
A.65dB和62dBB.70dB和67dBC.75dB和72dBD.80dB和80dB参考答案:D第20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
A.确定污染源强B.资源能源的储运C.交通运输D.厂地开发利用参考答案:A第21题:对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其现状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其监测季节分别为( )。
A.夏季、冬季B.夏季、秋季C.春季、夏季D.春季、秋季参考答案:A第22题: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要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含义之一是指排污量的合理分配B.对区域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是开发区区域环评的一个特点,在单个建设项目评价中很容易做到这一点C.区域开发活动若导致某些生态环境功能的丧失或改变,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补偿和改善D.通常所说的环境容量是指在确定的环境目标值下,区域环境所能够容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参考答案:B第23题:在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确定评价范围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域因素B.法律、行政权限要求C.公众和相关团体的意见D.规划性质参考答案:D第24题:已知某建设工程影响范围为40km2,主要生态影响为生物量减少47%,则该项目的评价等级为( )。
A.1级B.2级C.3级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参考答案:C第25题: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 )。
A.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B.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C.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D.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参考答案:C第26题:《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室内新风量应为( )m3/(h·人)。
A.20B.30C.40D.50参考答案:B第27题:下列有关湖泊、水库水质取样要求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于水下0.5m距湖库底≥0.5m处B.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水下0.5m并距湖库底≥0.5m处设一取样点C.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再布置取样点D.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2m处且距湖库底≥0.5m处各设一取样点参考答案:D第28题:《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对于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dB。
A.10B.15C.20D.25参考答案:B第29题:《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
A.二B.三C.四D.五参考答案:B第30题: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噪声源功率级的测量,当评价等级为三级时,( )。
A.应满足工程法的要求B.应满足准工程法的要求C.可用类比测量D.可以不进行测量参考答案:C第31题:《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的昼夜间限值分别为( )。
A.75dB、55dBB.75dB、65dBC.65dB、45dBD.65dB、55dB参考答案:A第32题:当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大于( )声源最大尺寸时,声源可作为点声源处理。
A.2倍B.3倍C.4倍D.5倍参考答案:A第33题:拟在开封建设一个工厂,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北方气候,日污水排放量为25000m3,假如选择向流量为200m3/s的河流排放污水,则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为( )km,且无其他特殊要求,则比较合适的调查期大约应在( )。
A.15~30 8月B.10~20 11月C.20~40 11月D.15~30 7月参考答案:B第34题: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非持久性污染物在河流的充分混合段一般采取( )进行预测。
A.S-P模式B.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C.托马斯模式D.一维非恒定流方程数值模式参考答案:A第35题: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参考答案:D第36题:下列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控制项目指标的是( )。
A.甲基汞B.化学需氧量C.生化需氧量D.大肠菌值参考答案:A第37题: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
A.3~6km2B.1~2.5km2C.1.5~3.5km2D.4~7km2参考答案:B第38题: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不包括( )。
A.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B.建筑布局C.室外声波传播条件D.建设项目规模参考答案:D第39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B.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报告书批准日期为准划分C.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日期为准划分D.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项目投产运行日期为准划分参考答案:A第40题: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 ),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B.≤1.6C.>1.6D.≤1.3参考答案:A第41题:建设从国外引进的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在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无相应污染物排放指标时,该建设项目引进单位应提交项目输出国或发达国家现行的该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由( )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技术状况,提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排污指标,经批准后实行。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市(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部参考答案:B第42题: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当已有的图件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1级项目的评价可应用( )和地面勘察、勘测、采样分析等予以补充。
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定位系统C.遥感D.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参考答案:C第43题:下列对于矩阵法的优缺点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不可直观的表示交叉或因果关系B.对影响产生的机理解释不足,不能预测影响作用的发生和维持时间C.可表示和处理那些由模型、图形叠置和主观评估方法取得的量化结果D.难以处理间接影响,也难以反映规划在复杂时空关系上的不同层次的影响参考答案:A第44题: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进行。
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参考答案:A第45题: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是( )。
A.资料收集与分析B.现场调查与监测C.会议座谈D.网络法参考答案:D第46题: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按内容可以分为(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