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改造、拆除或停止使用某一项目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
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2. 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影响预警值等内容。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能够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规定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要求,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内容。
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 项目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项目范围的划定和界定要求,包括项目边界、影响范围、敏感区域等内容。
项目范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评价指标和监测要求,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内容和标准限值。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3.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要求,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经典例题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经典例题单选题(共50题)1、GB3095-1996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
A.1类B.2类C.3类D.4类【答案】 C2、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可按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者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B.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次,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界每间隔2h采样一次,共采集四次,取其最大测定值D.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答案】 A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区域中,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
A.康复疗养区B.居民文教区C.物流仓储区D.商业金融区【答案】 D4、下列区域中,其声环境评价与管理不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A.受公路噪声影响的村庄B.受铁路噪声影响的集镇C.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学校D.受飞机通过噪声影响的机场周围区域【答案】 D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途径。
A.—种B.二种C.三种D.四种【答案】 C6、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B.开发区周边环境C.开发区地域范围D.开发区地域环境【答案】 A7、位于1类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B,40dB.55dB,45dBC.60dB,50dBD.65dB,55dB【答案】 B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A.计权声功率级B.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 C9、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技术方法
2005 32 案例 2006 37
2
一、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p15 (3)(加)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 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P13- p15
对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 的等级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的单项环境 影响评价
15
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熟悉(掌握)环境 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1/2 p30
内容
(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 项措施的投资估算;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
和完善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
境标准执行
8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 间的关系 p8
标准的等级跟着功能区走。
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
相对应。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 之则宽松一些。
–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与对应 的标准等级(三个级别) –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五类) 及对应标准等级(五个级别)
17
4.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 (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5)(加)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 与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宏观背景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35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掌握) ▪ 工程分析重点是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
▪ (3)总纲反映环评技术导则的共性部分,是 考试最易触及和案例灵活应用的
▪ (4)但总纲颁布时间早,已不适应目前法律 法规、有关政策和环评技术的要求,现修订中。
23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工作程序 (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熟悉) ▪ 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噪声标准值也分为五类。
17
注意:
▪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 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从严要求)。
18
(3)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 关系
▪ 环境质量标准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目标和依据;
▪ 两者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与核心内容,集 中体现了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其目标的基本 途径和表现。
16
(2)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熟悉)
▪ 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 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之则宽松
▪ 高功高标,低功低标 ▪ 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成三类(一~三类区),空气
质量标准分成三级; 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五类(Ⅰ~Ⅴ类),地表
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 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分为五类(0~4类),区域
37
5、环境现状调查
(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熟悉)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 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此资料是本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对照网校讲义及教材整理出来的,全面而精简,重点突出。
学友们可以结合此资料复习,节约大量时间来复习实务,本次上传只是一部分,完整版共68页。
需要的同学请QQ39704807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
•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功能区分类:0—4类。
•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环境质量现状调查B.工程总投资情况C.项目所处地理位置D.工程挖填土石方平衡情况【答案】 D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
A.8B.10C.12D.15【答案】 B3、(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
A.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B.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C.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D.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答案】 B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 A5、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学校变配电房B.城市垃圾转运站C.医院制冷机房D.居民区超市【答案】 D6、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答案】 D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答案】 B8、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A.6个B.5个C.4个D.2个【答案】 A2、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判定下列污染物是否达标,可在排污单位总排放口采样的是()。
A.苯并[a]芘B.六价铬C.总铜D.总镉【答案】 C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B.Ⅰ类建设项目C.Ⅱ类建设项目D.Ⅲ类建设项目【答案】 C4、以下信息不属于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规定的是()。
A.技术术语B.分析方法C.代号(代码)D.信息编码【答案】 B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属于()建设项目。
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答案】 C6、地下水环境影响中的 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A.水质条件B.气象条件C.水文地质条件D.包气带防污性能【答案】 D7、以下废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煤制甲醇气化炉废水B.烧碱废水C.合成氨工艺废水D.码头船舶废水【答案】 A8、(2014年)《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排放限值的污染物是()。
A.COB.SO 2C.NO XD.烟气黑度【答案】 A9、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段。
A.12B.18C.20D.22【答案】 C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A.工程总投资B.工程环境保护投资C.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D.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答案】 C3、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A4、在对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解决。
A.现场调研B.数学分析C.群众参与D.搜集现有资料【答案】 D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B.数值法或解析法C.时序分析D.趋势外推【答案】 B6、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的筛选值和管制值。
A.第二类用地B.第一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答案】 B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不包括()。
A.区域资源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B.区域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C.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D.规划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可靠性【答案】 D8、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dB。
A.53B.54C.55D.56【答案】 B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1.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2.1 环境标准体系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总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
(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与监测制度;熟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原则;熟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了解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掌握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般步骤;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预测范围确定的原则;掌握各类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分类;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及要求;掌握常规预测情景组合;掌握推荐模式的适用条件。
(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熟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与要求。
(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
(8)附录了解附录中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附图、附表、附件的要求。
2.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评价等级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2)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熟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与内容;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掌握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熟悉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原则。
(3)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熟悉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时期及预测地面水环境影响时段的确定原则;掌握拟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熟悉各类地面水体简化和污染源简化的条件;熟悉利用数学模式预测各类地面水体水质时,模式的选用原则;了解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的适用条件;掌握河流、海域水质数学模式的适用条件;熟悉湖泊、水库、海湾水质数学模式的适用条件;熟悉预测点布设的原则;了解面源环境影响预测的一般原则。
(4)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熟悉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掌握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基本资料要求;掌握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2.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1)总则掌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建设项目分类;熟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熟悉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要求和矩阵法;了解典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熟悉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熟悉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掌握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评价技术要求。
(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掌握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熟悉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熟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熟悉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及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掌握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确定的原则;掌握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及具体要求;了解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方法要求;熟悉不同评价工作等级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掌握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内容。
(6)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掌握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与范围;熟悉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划分;熟悉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选取重点;了解不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采用的预测方法;了解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概化。
(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熟悉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熟悉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8)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熟悉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基本要求。
2.2.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总则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划分;掌握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源源强表达量、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及应用条件;了解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2)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
(3)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掌握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熟悉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条件下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了解声环境现状监测应执行的标准;掌握声环境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4)声环境影响预测熟悉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确定原则;掌握声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了解声源源强数据获得的途径及要求;熟悉简化声源的条件和方法;熟悉引起户外声传播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了解典型建设项目噪声影响预测内容。
(5)声环境影响评价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熟悉背景值、贡献值、预测值的含义及其应用;掌握制定噪声防治对策的原则。
2.2.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1)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熟悉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与调整;掌握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掌握判定生态影响判据的依据。
(2)工程分析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掌握工程分析应涵盖的时段;掌握工程分析的重点。
(3)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现状评价掌握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现状调查的要求;熟悉生态背景调查的内容;熟悉主要生态问题调查的内容;熟悉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熟悉常用的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了解生态现状评价制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4)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熟悉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熟悉常用的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5)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替代方案掌握采取生态音箱防护、恢复与补偿的原则;熟悉替代方案的类型与原则要求;掌握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2.2.7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总则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掌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熟悉规划方案初步分析的内容及要求。
(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熟悉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内容和要求;熟悉规划方案分析的内容和要求;熟悉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熟悉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熟悉开发区规划综合论证的内容和要求;熟悉确定环境保护对策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原则要求。
2.2.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总则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掌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熟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了解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含义;了解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熟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的原则和优先顺序。
2.2.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总则掌握导则的适用范围;熟悉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熟悉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熟悉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
(2)风险识别熟悉风险识别的范围、类型和内容。
(3)风险计算和评价熟悉风险值的定义;了解风险评价的原则。
(4)风险管理熟悉风险防范措施;了解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2.2.1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1)适用范围熟悉规范的适用范围。
(2)总则了解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熟悉验收调查时段的划分;熟悉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验收调查的运行工况要求;掌握验收调查的重点。
(3)验收调查技术要求掌握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及要求;熟悉工程调查的内容及要求;掌握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内容及要求;熟悉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的主要内容;熟悉调查结论与建议的编写要求及内容。
3. 环境质量标准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掌握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2)掌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3)了解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的浓度限值;(4)了解常规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5)掌握常规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