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摘要。
文章围绕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目标,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管理措施、科技支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探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湿地分类(gb/t24708-2009)》标准,聊城市湿地可分为3类(自然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7型,其中,自然湿地主要是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3型,湖泊湿地有永久性淡水湖1型,人工湿地有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3型。
聊城市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旅游资源、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1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多年来,聊城市重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在湿地保护宣传、湿地资源调查、制订和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发展规划、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等方面成效显著。
2012年编写了《聊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工程规划(2014~2020年)》,2013年实施了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通过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小区、湿地多功能区等形式,建成湿地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东阿洛神湖、茌平金牛湖、东昌湖),省级湿地公园1处(小湄河)[1]。
截至2016年底,全市湿地总面积已达15314.41hm2,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6%,湿地保护率由2013年的24.7%提高到66.7%。
2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2.1生态供水矛盾日益凸显。
聊城市湿地均为季节性淡水湿地,其中自然湿地7113.04hm2,湖泊湿地2060hm2,人工湿地6141.37hm2,具有多泥沙、洪枯水量变化大等特点,除夏季水量充沛,大部分湿地蓄水为死水或无水可引,致使水源涵养面积缩减,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存在生态供水水源不足、水质不达标等风险[2]。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湿地面积日渐减小,湿地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
本文根据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存在问题1.1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了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开封市柳园口湿地也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1.2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
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3区域内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开封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1.4湿地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对湿地造成不良影响。
黄河湿地美景引人入胜,自然也成为趋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数量众多的游客,投资的热潮也提升,他们借助湿地人文景观,大肆宣传湿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带来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众多的违章建筑及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对湿地资源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旨在提供关于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概述我们所进行的湿地调研工作,并重点介绍湿地资源现状、湿地生态功能、湿地保护和管理、湿地利用和湿地生态修复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湿地资源现状1. 湿地的定义和分类2. 湿地的分布与面积3. 主要湿地类型的特征和现状4. 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状5. 湿地资源的威胁和保护现状二、湿地生态功能1. 湿地的水文功能2.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3. 湿地对气候调节的作用4.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5. 湿地对灾害防护的重要性三、湿地保护和管理1. 国内外湿地保护政策与法规2. 湿地保护的机构和管理者3. 湿地保护的措施和技术手段4. 湿地保护规划与管理策略5. 湿地保护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四、湿地利用1. 湿地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2. 湿地旅游开发与管理3.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 湿地农业与养殖5. 湿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五、湿地生态修复1. 湿地生态退化与修复的原因2.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3.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分析4. 湿地生态修复的效果与评估5. 湿地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总结:综上所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和挑战,包括湿地退化、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我们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湿地生态修复,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湿地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2024-01-08作者简介:任慧敏(1987-)ꎬ女ꎬ汉ꎬ山西吕梁文水人ꎬ本科ꎬ助理工程师ꎬ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ꎮ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任慧敏(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ꎬ山西吕梁030500)[摘㊀要]㊀本案以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研究样本ꎬ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历史沿革及生态保护现状ꎬ来探索出一个科学㊁高效㊁生态的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ꎮ拟以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研究样本ꎬ以点代面ꎬ总结经验ꎬ解决人地矛盾ꎬ实现山㊁林㊁水㊁田㊁人和谐共生的湿地生态愿景ꎮ[关键词]㊀湿地公园ꎻ文峪河ꎻ现状ꎻ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759.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099-04EcologicalProtectionStatus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WenyuRiver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RenHuimin(ShanxiWenyuRiverNationalWetlandParkAdministrationꎬLvliang030500ꎬShanxiꎬChina)Abstract:TakingtheWenyuhe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astheresearchsampleꎬthiscaseexploresascientificꎬeffi ̄cientandecologicaldevelopmentmodelofthenationalwetlandparkbyanalyzing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ecologicalprotectionstatusoftheresearchobject.ItisproposedtotaketheWenyuhe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astheresearchsampleꎬandtakethepointforthefaceꎬsummarizetheexperienceꎬ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humanandlandꎬandrealizethewetlandecologicalvisionof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mountainsꎬforestsꎬwaterꎬfieldsandpeople.Keywords:WetlandparkꎻWenyuRiverꎻpresentsituationꎻ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1㊀湿地概念及定义生物圈有三大稳定的生态系统ꎬ即:森林生态系统㊁海洋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ꎬ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介于森林与海洋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ꎬ其生物多样性是最为复杂的ꎬ作为森林与海洋两大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ꎬ其生态价值及重要程度不言而喻[1]ꎮ从定义上来讲ꎬ狭义湿地(wetland)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ꎬ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ꎮ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ecosystem)是湿地植物㊁栖息于湿地的动物㊁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ꎮ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ꎬ调节径流ꎬ改善水质ꎬ调节小气候ꎬ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ꎬ提供旅游资源ꎮ自然形成的㊁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ꎬ在海滩其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ꎻ在陆地是永久性或间歇性被浅水淹没的土地ꎬ地下水埋深小于3mꎬ底泥含水率超过30%ꎬ因此季节或年际水深变化较大ꎬ变化幅度超过30%的水域ꎬ如沼泽地㊁湿原㊁泥炭地㊁滩涂㊁稻田或其他积水地带[2]ꎮ湿地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ꎬ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ꎬ其规模位居亚洲第1位ꎬ世界第4位ꎮ我国湿地分布呈现多纬度分布的特点ꎬ南北方湿地类型多样ꎬ不同气候㊁地形等塑造了种类多样ꎬ生态系统各异的湿地自然景观[3]ꎮ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ꎬ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 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ꎬ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4]ꎮ2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解析2.1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历史沿革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于2012年12月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ꎬ并于当年12月获得批准(林湿发[2012]341号)ꎮ2016年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成立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ꎬ并于2017年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ꎬ正式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林湿发[2017]148号)ꎬ因湿地公园建设范围与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经济有较大冲突ꎬ为实现人地和谐㊁生态共治的湿地建设愿景ꎬ2019年ꎬ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调整ꎮ2.2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发源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湿地发源多起于高山河流ꎬ大山大川汇水后形成文峪河湿地公园ꎬ文峪河位于吕梁山腹地ꎬ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数不多的河流湿地ꎬ其水土流失敏感度极高ꎮ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ꎮ文峪河常年有水ꎬ属汾河上游一级支流ꎬ文峪河湿地公园位于文峪河上游ꎬ是重要水源地ꎬ文峪河下游的柏叶口水库是以防洪㊁给水为主的中型水库ꎮ文峪河湿地公园为复合型湿地ꎬ由多个类型的湿地组成ꎮ文峪河河道㊁木虎沟等支流组成了一个完成的区域性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ꎮ原 总规 湿地总面积:1480.18hm2ꎬ湿地率35.07%ꎮ现有实际湿地总面积为922.98hm2ꎬ湿地率21.87%ꎮ3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现状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西北地区占地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湿地公园ꎬ其多样的湿地类型及广泛的地貌分布ꎬ必然会给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ꎮ目前来看ꎬ湿地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人与湿地保护区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ꎬ基于此ꎬ本案对原有湿地面积及调整后的湿地面积进行了如下对比ꎮ3.1㊀原有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在未调整前的原 总规 湿地总面积为1480.18hm2ꎬ湿地率35.07%ꎮ包含3大湿地类:人工㊁河流㊁沼泽ꎬ及五大湿地型:永久性河流㊁季节性河流㊁洪泛平原湿地㊁沼泽化草甸㊁库塘湿地ꎬ详见表1ꎮ表1㊀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原 总规 )代码湿地类代码湿地型面积(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占公园总面积(%)Ⅱ河流湿地Ⅱ1永久性河流98.286.64%2.33%Ⅱ2季节性河流67.174.54%1.59%Ⅱ3洪泛平原湿地693.5746.86%16.43%Ⅳ沼泽湿地Ⅳ7沼泽化草甸36.202.44%0.86%Ⅴ人工湿地Ⅴ1库塘湿地584.9639.52%13.86%合计473.00100.00%35.07%3.2㊀现有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ꎬ原有湿地公园总规面积与实际范围存在较大偏差ꎮ且实际人类生产生活与保护区有大面积重叠ꎮ为保证人地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愿景ꎬ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对文峪河湿地公园进行了面积及范围的核实纠偏ꎮ根据湿地分类标准及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分析ꎬ现状湿地与原总规湿地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实际湿地面积存在较大偏差文峪河及其支流河道宽度不一ꎬ依据其实际河道平均宽度其湿地面积也有差别ꎬ详见表2ꎮ表2㊀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纠偏统计表)湿地类型1级2级3级原 总规 面积(公顷)结合现状及国土三调数据面积(公顷)对比分析结果自然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永久性河流98.28130.31现状面积增加季节性河流67.1747.74现状面积减少洪泛平原湿地693.57151.09现状面积减少36.202.29现状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库塘湿地584.96584.96以防洪水位计ꎬ现状面积不变池塘 6.59新增人工湿地类型合计1480.18922.98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率35.07%21.87%湿地率下降㊀㊀(2)湿地资源不实因人类生产生活影响ꎬ原有洪泛平原湿地的地块因农田改造ꎬ不再具有湿地性质ꎮ漂流体验的河段原有蓄水池ꎬ可新增为池塘类人工湿地ꎬ局部草甸类型的湿地划分不合理ꎬ应调整为沼泽类型ꎬ详见表2ꎮ3.3㊀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ꎬ生态系统多样性能直接反应出生物链的复杂程度ꎮ为评估现有湿地公园保护现状ꎬ本本对生物多样性做了相对详尽的梳理分析ꎮ文峪河湿地公园所在关帝山林区是天然次生林ꎬ共有337种植物ꎬ分属68科206属ꎮ其中ꎬ蕨类植物7种ꎬ被子植物330种ꎮ植被含常绿及落叶树种若干ꎬ落叶为主ꎮ地被灌木草本植物种类繁多ꎬ分布于山间㊁湿地㊁草甸㊁河流之中ꎮ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两种:野大豆㊁杓兰ꎮ文峪河湿地公园共有各类脊椎动物24目63科22种ꎮ包含鱼类㊁鸟类㊁两栖类㊁爬行类及兽类ꎮ其中鱼类2目4科15种㊁两栖类1目2科4种㊁爬行类3目5科11种㊁鸟类13目37科164种㊁兽类6目15科30种ꎮ4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发展对策为解决湿地公园发展问题ꎬ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ꎮ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数据ꎬ对目前主要问题做出如下总结ꎮ4.1㊀解决原范围与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相冲突原文峪河湿地公园内部存在大量的基本农田ꎬ基本农田已被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ꎬ农田用地与湿地保护用地的之间的范围重叠ꎬ导致人进地退的生态边界模糊化ꎮ为实现明确的控制线规划与管理ꎮ需对人地模糊的生态边界进行重新定义与划分ꎮ在解决人地矛盾的前提下ꎬ以社会效益㊁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作为综合考量指标ꎮ合理划定湿地保护范围ꎬ建立健全责权清晰㊁高效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一环ꎬ也是关乎民生的关键举措ꎬ是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核心的空间规划[5]ꎮ而湿地保护则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空间规划ꎬ两者出发点不同ꎬ但都是以社会发展为基本目标ꎮ因此ꎬ处理好农田与湿地的矛盾ꎬ不仅仅是解决了生态边界的划定问题ꎬ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更加健康㊁快速地发展[6]ꎮ4.2㊀解决原范围内部分用地存在管理争议文峪河湿地公园原范围内㊁湿地范围内涉及市庄村的部分用地存在管理争议ꎬ周边居民因管理权属问题对不同地块提出信访建议ꎬ信访地块主要涉及:内陆滩涂㊁水工建筑用地㊁其他林地㊁乔木林地㊁灌木林地㊁草地㊁裸土地㊁旱地㊁河流水面㊁公路用地等ꎬ地块集中于文峪河北岸ꎬ位于合理利用区ꎮ除信访涉及地块外ꎬ还有多个村庄的建设用地及耕地存在管理争议问题ꎮ为防止出现湿地管理真空或管理重叠的问题ꎬ明确各方管理主体及管理权责是实现湿地高效管理的唯一途径[7]ꎮ4.3㊀合理划定公园范围界线湿地公园周边的工业㊁农业等生产生活会极大地影响湿地保护的水平ꎮ为保证湿地建设及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ꎬ划定合理的边界界线能科学的排除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ꎮ例如农事生产中的化学污染㊁工业生产中的大气污染㊁污水废水污染[8]ꎮ5㊀湿地保护现状成效及对策结论文峪河湿地公园经历了数年的建设ꎬ从公园立项建设到管理机制的完善㊁管理范围的界定都经历了无数次实践与论证ꎮ在不断进行制度完善与管理机制完善的过程中ꎬ文峪河湿地公园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区域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ꎬ在国家层面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湿地公园ꎮ从总体上看ꎬ管理范围调整后的功能区划将更利于文峪河湿地公园统筹各方面资源ꎬ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ꎬ对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ꎮ在管理范围确定的基础上ꎬ细分内部地块生态脆弱程度ꎬ建立恢复重建区与保育区ꎬ两者面积之和为3443.09hm2ꎬ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3.90%ꎬ大于60%ꎻ恢复重建区与保育区的湿地面积之和为887.28hm2ꎬ占公园湿地总面积的96.53%ꎬ大于60%ꎻ合理利用区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16.11%ꎬ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ꎮ5.1㊀湿地保护现状成效文峪河湿地公园经过数年的建设ꎬ通过不断完善和保护湿地资源ꎬ已实现了湿地资源占比的极大提升ꎮ原有草甸㊁沼泽湿地等资源面积不断扩大ꎬ水土保持能力不断增强ꎮ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㊁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ꎮ湿地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㊁植物资源种群不断扩大ꎬ物种抗干扰能力逐渐增强ꎮ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㊁繁衍创造良好的庇护场所ꎮ通过科研监测及宣教宣传ꎬ提升片区湿地保护水平ꎮ5.1.1㊀科研监测成效通过本底资源调查及科研监测研究项目的开展ꎬ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技支持ꎬ较好的保护了湿地生物资源ꎬ达到有效的动态管理湿地公园目的ꎬ对湿地保护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ꎬ促进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演替均朝着良性方向发展ꎮ5.1.2㊀宣教成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ꎬ不仅丰富和提升了湿地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层次ꎬ而且引导区域经济社会树立爱护湿地㊁保护湿地的意识[9]ꎮ经调整之后ꎬ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四至清晰ꎬ功能分区职能明确ꎬ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将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与恢复ꎬ管理争议区域得到调整ꎬ同时在调整后最大化地利用了湿地公园现状ꎬ有利于湿地公园各项管理工作更明确㊁更有目的性地开展ꎮ调整后的功能分区遵循 全面保护㊁科学修复㊁合理利用㊁持续发展 的原则ꎬ以生态湿地的保护保育为主ꎬ展示湿地生态风貌ꎬ完善湿地生态系统ꎬ保护生物多样性ꎬ构建融合湿地保育㊁科普宣教㊁科学研究㊁生态展示为一体的湿地公园ꎬ有助于湿地公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ꎬ对文峪河湿地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ꎬ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ꎮ5.2㊀对策及结论总体来说ꎬ文峪河湿地公园在调整优化了范围和功能区布局后ꎬ能更好的加强保护与恢复工作ꎻ目前文峪河湿地公园的用地管理争议问题已得到解决ꎬ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湿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ꎬ促进了文峪河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ꎮ综上所述ꎬ文峪河湿地公园主要保护措施及发展对策如下ꎮ(1)文峪河优质的水体是湿地公园最重要的资源ꎬ为此应制定严格的水质保护办法ꎬ以严格保护水体尽可能不受任何形式的污染和破坏ꎮ严控周边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及养殖污染ꎬ禁止水库养鱼ꎬ禁止有污染的机动船(电瓶船㊁燃气机动船除外)ꎮ(2)保护面山森林ꎬ改善水库湿地植被ꎬ提高其净水能力ꎮ(3)公园内严禁开采矿石㊁砍伐树木及其它破坏自然环境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为[10]ꎮ(4)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可以建设少量的旅游服务设施ꎬ严格限制与生态体验无关的设施建设ꎬ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ꎮ(5)加强文峪河沿岸周边保护ꎬ防止水土流失ꎬ河道防洪堤应采用生态堤岸ꎮ参考文献[1]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ꎬ2011.1. [2]李燕彬.城市小微湿地景观植物配置技术初探 以北京市北辰中心花园小微湿地为例[J].现代园艺ꎬ2021ꎬ44(15):26-31.[3]宋晴ꎬ朱义ꎬ张春松ꎬ等.上海小微湿地保护与多元利用模式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21ꎬ17(2):54-57. [4]唐治国ꎬ胡卫红ꎬ杨勇.小微湿地营建和保护模式初探 以桂阳县舍园小微湿地为例[J].林业与生态ꎬ2021(5):18-19.[5]李田ꎬ何素琳ꎬ幸伟荣.浅谈小微湿地修复[J].南方农业ꎬ2021ꎬ15(3):22-23.[6]崔丽娟ꎬ雷茵茹ꎬ张曼胤ꎬ等.小微湿地研究综述:定义㊁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J].生态学报ꎬ2021ꎬ41(5):2077-2085.[7]宋晴ꎬ崔心红.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政策驱动分析[J].园林ꎬ2021ꎬ38(8):2-6.[8]吴豫ꎬ李尊ꎬ彭凤姣ꎬ等.河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J].绿色科技ꎬ2020(22):7-11. [9]刘汉湖ꎬ刘奕ꎬ宋景辉ꎬ等.中国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20ꎬ16(3):63-68. [10]安树青ꎬ张轩波ꎬ张海飞ꎬ等.中国湿地保护恢复策略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19ꎬ15(2):41-44.。
唐海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

渡 的 性质 . 复 合 型湿 地 唐 海 湿 地 由 属
潮 间 带滩 涂 、海 滨 微咸 及咸 水 沼 泽 、 鱼 塘 、 池 及 浅 水 淡 水 水 库 、 水 海 洋 等 虾 浅 构 成 水 域 内 有 丰 富 的水 生 动 植 物 资
类 自然 保 护 区 于 2 o o 5年 9月 经 省 政
府 批 准 . 入 省 级 自然 保 护 区 . 于唐 列 位
地环 境 得 到 保 护
33利 用 3 . S技 术 . 立 湿 地 地 理 信 建
息 系统
海 县 西 南 部 。 照 《 地 公 约 》 湿 地类 按 湿 对
态 旅 游
35加 强 湿 地 综 合 治 理 .
生 物 多 样 性 与 可 持 续 利 用 方 面 都 具 有
重要价值。 因此 , 针对 湿 地 保 护 立 法 , 并 依 靠 相 关 职 能 部 门 严格 执 法 . 得 良好 取 的保 护 效果 32加 强 宣 传教 育 .提 高公 众保 护 .
孙冬红 , , 族, 女 汉 遵化 市水 务 局 , 助理 工 程 师 。
0・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 . 湿 地 物 种 总 量 锐 减 . 至有 些 物 使 甚
策 依 据
34积 极 开展 生 态农 业 和 生 态旅 游 ,
业
2存 在 问题 .
2 1不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 天 然 湿 地 面 . 积 缩 减
种 濒 临绝 迹 近 年 . 唐海 县 水 产 养 殖 因
建 议 在 保 护 区 内大 力 推 广 现 有 的
23 污 染 加 剧 . 湿 地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
乌鲁木齐湿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乌鲁木齐湿地现状及治理对策一、关键信息1、乌鲁木齐湿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总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2、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植被覆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3、面临的主要问题污染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非法占用和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过度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破坏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4、治理目标短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5、治理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监测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修复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公众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11 乌鲁木齐湿地概述乌鲁木齐位于新疆中部,其湿地资源在生态平衡、水资源涵养、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乌鲁木齐湿地面临着诸多挑战。
111 湿地的定义和类型湿地通常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滨海湿地等多种类型。
乌鲁木齐的湿地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
112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如蓄水调洪、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调节气候等。
它们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12 乌鲁木齐湿地的现状121 面积和分布的变化过去几十年,乌鲁木齐湿地的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部分湿地由于城市扩张和农业开发被侵占。
其分布也变得更加分散和破碎。
瑞金市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建议

1 湿地资源概况
湿地生态系统内任何被人类改造利用的部分,均可 称为湿地资源。据调查,瑞金市共有154个湿地斑块,总 面积9631.88hm(2 不包括农田面积)。其中,河流湿地面积 7304.97hm2;人 工 湿 地( 库 塘 2208hm2、运 河 输 水 河 98.58hm2、湖泊20.33hm2)面积2326.91hm2。主要湿地资源 如下: 1.1 水资源 本市属赣江流域,为长江一级支流上游,赣 江干流源头石城石竂岽往下3.5km流入瑞金市绵江贯穿 全境,境内长度为119km,流域面积1589km2。另有大小河 流20多条,2001年区划认定时被江西省确认的二级支流 有4条,分别是澄江、梅江、安治河、黄沙河。此外,直接流 入赣江的还有沿江河、湖陂河、合龙河、黄柏河、罗基河、 七堡河、拔英河、蓝田河、万田河、壬田河等16条河流,有 较大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具有比较发达的水系。境内现 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16座、小(二)型53座,塘、坝、 陂 、堰 3874 座 。 总 蓄 水 量 19085.4 万 m3,水 能 蕴 藏 量 933360kW。 1.2 土 地 资 源 全 市 国 土 面 积 2448km2,湿 地 面 积 9533.3hm2。湿地,长期以来均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备土
2 湿地保护管理状况
2.1 湿地保护成效 近年来,瑞金市采取了一系列湿地 植被保护措施,全市湿地区域实行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 森林覆盖率达75.6%,绵江河上游河水的水质达到饮水取 水标准。尤其湿地植被作为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的主导因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362023.6草,以此为林木苗木提供一个健康、干净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肥、除草工作,保证林木的营养充足,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5.2 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农药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若没有把控好药剂用量,很容易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这在很大程度都不利于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对此,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期间可用微生物防治技术方法,利用昆虫身上的真菌来防治虫害,如应用白僵菌合理防治松毛虫。
不仅如此,自然生态中很多昆虫都携带能驱逐害虫的微生物,这不仅能提高林木对害虫的抵抗能力,还能防止苗木受到伤害。
所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捕捉携带此微生物的昆虫,再以此驱逐松毛虫、天牛等害虫,便能保证林业林木不受到影响。
6 结束语总而言之,林业栽培对林业的经营和发展十分关键,在栽培工作中林业部门不仅要全面落实栽培技术,还要做好整地与后期的养护管理,再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还应做好防治措施,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推动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魏宇博(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摘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储存,为人类生存提供非常重要的水资源。
现如今,基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也对湿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针对湿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现如今,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黄河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银滩湿地公园为例摘要: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导致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功能日益退化。
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中上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本文以兰州市银滩湿地公园为例,简单阐述城市湿地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生态;湿地治理1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的必要性湿地,即指常年和季节性的沼泽地、泥炭地、盐沼地、江河、湖泊、水库等生物功能明显的水域,其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因而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特征。
而城市中的湿地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更强大的作用: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分布在湿地区域,除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此外,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对研究环境演化有重要价值(黄河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见表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从而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湿地生物资源及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向城市边缘的湿地等严重破坏了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这给城市湿地的恢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能够尽早着手保护生态湿地将对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也是一个地区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2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概况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银滩大桥北端东西两侧,北纬36°,东京103°。
北与北滨河路相连,南邻黄河,东西端均与自然过度的黄河河滩为界(如图1所示)。
公园最大宽处约为420m,最窄处约10m,总长度约3km。
场地地形变化较大,最大高差约11m,呈北高南低之势。
图1 银滩湿地公园在兰州市的地理位置据介绍,银滩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以现有的银滩湿地资源为基础,遵循以生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为前提,将公园规划为能够分别展现黄河湿地不同景观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恢复区、科普教育区和休闲游览区四个功能区,使整个公园成为集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湿地公园。
3银滩湿地公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3.1水量的不确定性目前的湿地公园正处在一种修复状态中,这是因为在2012年七、八月间甘肃省以及黄河兰州段上游一些地区降雨量的增加,使得上游的一些水坝的蓄水压力增大,水坝不得不放流,使黄河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湿地公园靠近黄河端的地势较低,因此被洪水淹没。
这次黄河水位的上涨对湿地公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许多植被都被泥沙掩埋或损坏,动物多样性减少,许多以前可以见到的动物现在已杳无踪迹。
而在干旱少雨的年份,就不得不利用人工方式补充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所必需的水量。
3.2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是许多动植物生长繁育的场所,是有价值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动植物种群有重要意义,其潜在的价值难以估计。
湿地的大量开发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使越来越多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失去了生存空间而面临濒危或灭绝,物种多样性减少而使生态系统趋向简单化,使系统内能流和物流中断或不畅,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而且由于湿地建设中一些游乐场所的建成,使得游览观光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些都对湿地中的植被以及一些动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3湿地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下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湿地。
随着这些有害物质排入,严重危害了湿地生物的生存与生长环境,也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湿地净化水资源的生态功能有所下降,造成湿地周围居民与各种生物的饮水安全问题。
4保护对策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湿地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环境保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湿地对气候、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仅注重防治工业污染、城市污染,也要采取措施以更好的保护湿地。
4.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事业,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只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使其更好的得以实施。
同时保护湿地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普及湿地的有关知识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湿地地区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树立保护湿地是造福人类的观念,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而增强公众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4.2建立全面的湿地保护管理站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银滩湿地公园有管理站,也有一定的保护设备并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尚不够全面。
湿地保护管理站一定要配备必要的设备,逐步形成一个合理、完整的保护体系;有望建设银滩湿地科研监测中心,开展湿地科研攻关,重点开展湿地面积、水文、植被、鸟类、旅游影响等方面的监测,逐步成为全市的湿地信息管理、种质资源保藏、标本管理研究中心;建设兰州湿地宣教培训中心,利用电教、多媒体、展厅、模拟湿地、展示牌(栏)等设施,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建设鸟类救护中心,加强野生鸟类的救护,及时救治伤、病、残的野生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并在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后放归自然。
这样,可形成一个集科研、教育培训、野生动物保护于一体的全面的湿地管理系统。
4.3加强高湿地科研工作、注重湿地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湿地建设的基础研究,湿地保护技术,持续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研究。
以生态学、经济学、湿地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理论为指导,研究湿地开发利用的最佳模式,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管理方面,兰州市各高校要加强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人才的培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培养一批熟悉业务、善于管理的人员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湿地研究人员。
同时注意加强与其它省的交流与合作,总结和推广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经验;扩大合作领域,开展社会、经济、人文等多学科、多课题的综合研究。
4.4增加保护及巡视设备在湿地保护管理站或其他明显位置设置湿地保护指示牌;在湿地保护区域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牌,以起到宣传警示作用;在湿地保护区域主要路口、转向点设置界桩,标明“湿地保护”等字样;在湿地保护区域重要防护区段设立围栏,防止放牧、牲畜及闲杂人员等随意进入湿地保护区域。
为确保湿地资源安全,保证湿地的监测、巡护等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应配备巡护车辆、巡护船,并建立小型巡护码头,在湿地保护区域建设巡护道路。
4.5遵循湿地公园建设的各项原则4.5.1合理利用原则指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生物和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湿地来开展游览、休闲、科研等活动。
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考虑生态安全与景观审美、旅游项目配套等因素,方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
4.5.2“3R”设计原则“3R”即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循环)。
遵循“3R”设计原则就是使设计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变污染物为资源或对环境有利的物质,减轻污染。
“Reduce”即减少强加于自然的不合理设计,使设计更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借助自然的力量形成可持续的环境。
例如,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选择上选择既具有观赏性又可以净化水质的湿地植物———芦苇,这种植物对水体中的物质可以进行逐步的吸收、降解,并供给植物生长(Reuse),同时也净化水质,建立可持续的良性循环(Recycle)。
4.5.3系统保护原则即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
提高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灾害;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环境退化;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唐铭, 西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评价体系研究——以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为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80-86.[2]李春晖等.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71- 279.[3]陆健健,王伟. 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模式———湿地公园建设[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2.[4]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 94- 10.[5]马文林. 城市湿地及其保护和修复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C].2005.[6]李青山等. 湿地功能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11(4):972- 976.[7]傅娇艳,丁振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81- 686.[8]王卓识,杨立新.北京城市湿地的发展与保护[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86~287.[9]张平.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研究与保护[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3)[10]单玉秀,孙希华,牛振国,等. 山东省湿地面积变化及其生态价值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杨永兴,刘长娥,杨杨,等. 长江河口九段沙中沙互花米草湿地植物-土壤间营养元素含量灰色关联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1(1):??[12]李洪楠,朱卫红,佟守正,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湿地时空分布特征[J].湿地科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