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的类型及应用
中考作文物的线索类型

中考作文物的线索类型As we delve into the topic of the types of clues in middle school essay writing,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that contribute to creating a compelling and poignant piece of writing. 在深入探讨中学作文中不同线索类型的主题时,我们需要探索不同维度,以创建引人入胜和发人深省的作品。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s in writing an essay is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lues that guide the reader through the narrative. 作文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是各种线索的存在,它们引导读者穿越叙事。
From foreshadowing to symbolism, the use of different clues enhances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essay and aids in weaving a coherent and engaging story. 从伏笔到象征主义,不同线索的运用增强了作文的整体影响力,并有助于编织一部连贯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Foreshadowing, in particular, sets the tone for the essay and provides subtle hints about what is to come, creating anticipation and intrigue for the reader. 特别是伏笔为作文设定了基调,并提供了关于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微妙暗示,为读者创造了期待和好奇。
线索知识点总结

线索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线索知识点线索知识点是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的信息片段或数据点,用于帮助理解问题、构建解决方案以及做出决策。
线索知识点通常是由不同来源的信息构成,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
二、线索知识点的重要性1. 辅助问题分析:线索知识点可以提供信息和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景,有助于问题的准确定义和分析。
2. 帮助决策制定:线索知识点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3. 推动解决问题:线索知识点能够提供信息和数据,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线索,并且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三、线索知识点的种类1. 文字线索知识点:包括文字资料、报告、新闻、文章等,是最常见的线索知识点形式。
2. 图像线索知识点:包括照片、图表、地图、图解等,能够通过图像的形式更直观地传递信息。
3. 音频线索知识点:包括录音、音频文件、声音片段等,通过声音传递信息,适用于语言类问题的处理。
4. 视频线索知识点:包括视频资料、录像、影像文件等,通过视频形式更直观地传递信息,适用于事实性问题的处理。
四、如何获取线索知识点1. 线索知识点库:通过建立和维护线索知识点库,定期对库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整理,为后续问题处理提供支持。
2. 信息采集:通过网络查阅、调研、采访等途径,获取相关的线索知识点。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其中的线索知识点。
4. 线索发掘: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的线索知识点。
五、线索知识点的应用1. 问题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利用线索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和线索。
2. 解决方案构建:通过线索知识点的收集和整理,在制定解决方案时加以参考和运用,提升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3. 决策制定:在做出决策时,利用线索知识点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帮助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4. 信息共享:线索知识点的共享和传递,能够让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并且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式。
语文中线索的定义

语文中线索的定义
语文中线索的定义是贯穿整个作品的一条主线,它如同一根绳子,将文章或文学作品中的各种情节、人物、事件、情感等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和逻辑脉络。
线索在叙事性文本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
线索可以分为明线与暗线两种:
-明线:通常指明显可见的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如围绕某一物品(信物)、特定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主人公的行为活动轨迹或地点
变换等。
-暗线:相对于明线而言,暗线则更侧重于隐含的情感线索或者
主题线索,往往通过作者对人物心理变化、象征寓意、情感起伏等内在元素的描绘,来展现作品深层次的主题或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完整版)线索的类型及应用

、线索的类型及应用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时间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空间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空线索,如《故乡》;人物线索,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事情线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事物线索,如《记一辆纺车》;景物线索,如《白杨礼赞》;情感线索,如《荔枝蜜》;问题线索,如《驿路梨花》;等等。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文章,称为单线;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称为复线。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
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同时把握文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牛肉馅饼早上母亲因事忙,叫我到巷口买几个馅饼充作早餐,我来到那馅饼摊前,只见各式的馅饼琳琅满目,但我猛然一瞥,看到一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肉馅饼;我毫不犹豫,立即付钱买了它。
我细细咀嚼着里面还温热的馅饼,肉香顿时笼罩全室,让那火烫的肉汁刺激我的味觉,也触动着我儿时的回忆:记得馅饼是外婆的拿手名菜,从馅儿到皮儿、汁儿,无一不细嫩鲜美,尤其是牛肉馅饼,只要闻到这馅饼的香味,没有人不垂涎三尺,吃完后,还有齿间留香的感觉。
在那段甜美的日子里,牛肉馅饼成为我餐餐必吃的佳肴。
甜美的日子?是的!它就是我美丽又快乐的童年。
在我三五岁时,我是寄居在外婆家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每个礼拜只能来看我一次,那时因为我不常和父母见面,也不习惯离开父母那么久,于是我日夜哭闹不休。
有一次正当我又在嚎啕大哭时,外婆着急地说:“哭猫儿,我就是你妈妈,别怕我呀!”那时外婆的眼眶上已有两个疲倦的黑眼圈,那是因为我闹得她日夜不宁的缘故。
但我还是过了好一阵子才能适应在外婆家的生活,无形中,“哭猫儿”便逐渐成为外婆叫我的小名了。
生物线索技术在刑事破案中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线索技术在刑事破案中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刑事犯罪的破案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
生物线索技术作为现代犯罪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破案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生物线索技术在刑事破案中的研究与应用展开探讨。
二、生物线索技术的概述生物线索技术是指借助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进行犯罪侦查和破案的技术。
包括DNA分析技术、物证比对技术、荧光素酶标技术、蛋白质质谱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其中,DNA分析技术作为生物线索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DNA在物种个体之间的遗传信息是唯一的、稳定的,因此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
通过检测与分析DNA的多样性,可以实现对人类、动植物等物种的识别与鉴定。
三、生物线索技术在刑事破案中的应用1. 鉴定被害人身份死者的身份是定案犯罪与定罪凶手的一个关键问题。
借助DNA分析技术可以通过与家人的DNA数据比对来确认死者身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2. 鉴定犯罪嫌疑人在物证痕迹上提取到的DNA样本,可以通过与受害人、目击证人、疑犯家属等DNA样本比对进行鉴定。
借助DNA比对的结果,可以鉴定可能的凶手,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支撑。
3. 证实、排除犯罪嫌疑人与案件现场的联系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生物线索物证,可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进行DNA分析和比对,通过物证与疑犯DNA样本的比对结果,能够证实或排除疑犯与物证之间的联系,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支持。
4. 因缘关系的证明借助DNA技术分析毛发、唾液、血液等生物物证,可以鉴定与案件相关的生物线索的来源,证实凶手与现场物证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推进案件的破案进程。
四、生物线索技术在刑事破案中面临的挑战1. 样本稀缺由于浓度低、样本极少等原因,有时可能无法从生物物证上提取到足够的DNA样本,这就为技术分析与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样本容易污染在采集、保存、运输、检验等环节中,由于医学、法医人员的不当操作或环境条件的不良会引起样本污染,影响DNA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如何运用双线叙事创作复杂作品

如何运用双线叙事创作复杂作品双线叙事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技巧,通过交替展示两条或多条平行的线索,创造出错综复杂的情节和丰富多样的故事结构。
双线叙事可以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增加悬念和紧张感,同时也提供了不同角度和视角来呈现故事,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双线叙事创作复杂作品,并提供一些创作技巧和实例。
一、双线叙事的定义和作用双线叙事是指将两条或多条独立的线索相互交织在一起,通过交替展示这些线索的情节和事件,从而增加作品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双线叙事可以使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呈现多重视角和尺度,展示出作品更多的维度和意义。
双线叙事可以有效地增加悬念和紧张感,让读者产生更多的猜测和联想。
通过交替展示两条或多条线索的情节发展,作者可以刻意营造出一种跳跃式的叙事方式,让读者追寻解谜的快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阅读主动性。
同时,双线叙事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角度,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探索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二、双线叙事的创作技巧1. 精心设计和规划:在运用双线叙事时,作者需要精心设计和规划每条线索的情节和事件,确保它们能够相互关联,形成有机的整体。
各线索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和呼应,不同线索的情节发展需要有合理的节奏和剧情构思。
2. 灵活运用交替叙事:在展示不同线索的情节时,作者可以采用交替叙事的方式,即通过不同章节或段落来切换不同线索的叙述。
交替叙事可以使作品更加紧凑和连贯,同时也能够增加悬念和紧张感。
3. 强调每条线索的独立性:尽管双线叙事需要将不同线索相互交织,但每条线索的独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应该注意保持每条线索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每条线索的情节发展。
4. 控制情节的透露和暗示:在双线叙事中,适度的情节透露和暗示可以增加悬念和吸引力。
作者可以控制每条线索的情节透露程度和节奏,使读者感到好奇和期待,从而更深入地投入到故事中。
三、双线叙事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双线叙事的创作技巧,下面将以一部小说《时间之河》为例进行分析。
完整版线索的类型及应用

完整版线索的类型及应用2篇完整版线索的类型及应用(一)线索是指通过一些明确的符号、物品或事件来推断或寻找其他事物或情况的方法。
在破案、调查、研究和分析等领域中,线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完整版线索是指具备详尽信息的线索,它的类型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完整版线索类型及其应用。
1. 遗留物线索遗留物线索是指犯罪现场或案情调查中遗留下的物品,如衣物、工具、器械等,这些物品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刑事侦查中,遗留物线索常被用于犯罪分析、嫌疑人追踪和定罪证据收集。
例如,通过对一名嫌疑人的遗留血迹进行DNA分析,可以确定其是否与现场发现的血迹相关联。
2. 文件线索文件线索是指一些相关文件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案件或事件的关键点。
文件线索可以是书信、合同、电子邮件等。
通过对这些文件进行仔细分析和比对,可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例如,在商业纠纷调查中,通过分析合同文件中的条款、签名和宣誓等细节,可以找到证据来证明合同的有效性或无效性。
3. 视频线索视频线索是指通过监控摄像头、摄像机等记录下来的录像或实时视频,这些视频可以提供有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
视频线索广泛应用于安全调查、交通事故重现和监控追踪等领域。
例如,通过对监控录像的回放和分析,可以确定参与交通事故的车辆、行人和时间,帮助警方追踪肇事者。
4. 证人证言线索证人证言是指案件中相关人员提供的关于案发过程或案情的口头陈述。
证人证言线索在破案和调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刑事案件中,通过多个证人的证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或否定被告人的犯罪嫌疑。
以上仅是完整版线索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领域和案件可能会有其他具体类型的线索。
无论何种类型的线索,它们的应用都是为了推进案件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进程。
而在应用线索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确保线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完整版线索的类型及应用(二)5. 数字线索数字线索是指通过电子设备、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等获取的相关信息。
线索二叉树的应用场景

线索二叉树的应用场景
线索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其主要特点是在二叉树的空闲指针中存储指向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的线索,从而可以方便地访问任意节点的前驱和后继。
这种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种使用场景,尤其是在需要频繁遍历二叉树或快速查找节点前驱和后继的情况下。
遍历优化:线索二叉树可以大大提高二叉树的遍历效率。
在传统的二叉树遍历中,如果需要访问某个节点的前驱或后继节点,通常需要重新从根节点开始遍历。
而线索二叉树则可以直接通过线索找到前驱或后继节点,无需重新遍历,从而大大提高了遍历效率。
路径总和问题:在解决路径总和问题时,线索二叉树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存储前驱和后继节点的线索,可以快速地回溯到之前的节点,从而方便地计算路径总和。
数据压缩与存储:在某些需要压缩存储数据的情况下,线索二叉树也可以发挥作用。
由于线索二叉树充分利用了空闲指针,因此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存储更多的信息。
图形渲染与优化: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线索二叉树也被广泛应用于场景图、渲染树等数据结构的优化。
通过利用线索二叉树的特性,可以更加高效地遍历和渲染场景中的对象。
总的来说,线索二叉树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遍历二叉树或快速查找节点前驱和后继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遍历方法和存储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索的类型及应用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时间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空间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空线索,如《故乡》;人物线索,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事情线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事物线索,如《记一辆纺车》;景物线索,如《白杨礼赞》;情感线索,如《荔枝蜜》;问题线索,如《驿路梨花》;等等。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文章,称为单线;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称为复线。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
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同时把握文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牛肉馅饼早上母亲因事忙,叫我到巷口买几个馅饼充作早餐,我来到那馅饼摊前,只见各式的馅饼琳琅满目,但我猛然一瞥,看到一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肉馅饼;我毫不犹豫,立即付钱买了它。
我细细咀嚼着里面还温热的馅饼,肉香顿时笼罩全室,让那火烫的肉汁刺激我的味觉,也触动着我儿时的回忆:记得馅饼是外婆的拿手名菜,从馅儿到皮儿、汁儿,无一不细嫩鲜美,尤其是牛肉馅饼,只要闻到这馅饼的香味,没有人不垂涎三尺,吃完后,还有齿间留香的感觉。
在那段甜美的日子里,牛肉馅饼成为我餐餐必吃的佳肴。
甜美的日子?是的!它就是我美丽又快乐的童年。
在我三五岁时,我是寄居在外婆家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每个礼拜只能来看我一次,那时因为我不常和父母见面,也不习惯离开父母那么久,于是我日夜哭闹不休。
有一次正当我又在嚎啕大哭时,外婆着急地说:“哭猫儿,我就是你妈妈,别怕我呀!”那时外婆的眼眶上已有两个疲倦的黑眼圈,那是因为我闹得她日夜不宁的缘故。
但我还是过了好一阵子才能适应在外婆家的生活,无形中,“哭猫儿”便逐渐成为外婆叫我的小名了。
那时外婆家没有任何的表兄妹,整幢大房子里就只有我们祖孙三人,虽然我身旁没有同龄的玩伴,但我并不感到孤寂,因为身旁有慈爱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是个沉静少言的老人,总是喜欢教我念《三字经》、《千字文》,偏偏当时的我是不识一字的大文盲,只好外公念一句,我跟着念一句,当外公念到《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时,我觉得十二万分的疑惑,终于忍不住问外公:“狗不叫,那猫叫不叫?”差点没把外公笑得岔气呢!只好逐步为我解说词句中的意义,才使我恍然大悟,这是我一生中最早接触中国文学的一刻。
那时,外公也弹得一手好琴,他老人家不时地弹奏几首乡土小调,借以自娱娱人,看着外公灵巧的手飞跃在“黑牙齿和白牙齿”上,我十分羡慕,推想后来能对钢琴发生兴趣,完全是受外公之赐。
外婆的手艺好,那是左邻右舍皆知的事,而在这之中,又以牛肉馅饼最拿手。
这馅饼是外婆亲自和面、擀皮儿、剁馅儿而制成的。
每次我都央求外婆让我帮她做,但外婆每次都笑着道:“哭猫儿,你会帮倒忙,自己去玩吧。
”有一次在我拼命地撒娇下,外婆终于答应我的请求,于是我在厨房中卖力地帮忙和面,看着外婆纯熟的粉面技巧,实在令我佩服。
但那白白细细的面粉似乎和我过意不去,一阵鼻痒——哈啾!厨房中一大一小的两个“面粉人”不禁相视而笑。
想着想着,馅饼也只剩下最后一口,它当然及不上外婆的馅饼香嫩好吃,应该找个时间再回去尝尝外婆的手艺了。
例文点评:如果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也完全可以说,一切“物”语皆情语。
《牛肉馅饼》一文正是如此,看似平平常常的“牛肉馅饼”,却寄寓了作者万般情愫。
从表层看,“牛肉馅饼”是一条叙事的线索,买馅饼,吃馅饼,忆馅饼,写来丝丝入扣,娓娓动听;从深层看,“牛肉馅饼”又是一条抒情的线索,“牛肉馅饼”之所以称为“佳肴”,是因为与作者儿时的一段“甜美的日子”相联系。
这样,“牛肉馅饼”就成了有情之物。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牛肉馅饼”这一线索的处理,不是刻板地拘泥于这一“物”,而是通过“甜美的日子”这一点睛之笔去拓展。
作者写“慈爱”的外公,主要是写外公对“我”文学和音乐上的启蒙和熏陶。
外公教“我”念《三字经》、《千字文》时的趣事,外公弹奏“自娱娱人”的乡土小调时的灵巧指法,使外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写外婆则扣住了她“手艺好”。
然而写外婆的“手艺好”只一笔带过,而是巧妙地着重写“我”“央求”外婆同意“我”参与一起做馅饼。
结果一个“哈啾”,两个“面粉人”,充满生活的情趣,紧扣“甜美的日子”。
作者的构思真是巧妙,通过有形的“物”,抒发无形的情。
试想,如果没有“牛肉馅饼”,作者的万般情愫又该如何寄托呢?总之,写作记叙文时,巧妙确定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组织文章内容,形成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题。
二、线索的展开技巧(一)借助描写加以展开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的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另一类为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描写的手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以冰心的散文《笑》为例:线索1:笑以人的表情“笑”为主要线索,借助人物描写加以展开。
分别描写了:墙上画中安琪儿的笑,那是圣洁的笑;古道边小男孩的笑,那是天真的笑;海边茅屋老妇人的笑,那是安详的笑。
线索2:雨后——月夜以“雨后——月夜”的景物作为背景线索:雨声住了——月的清辉;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茅檐下的雨滴——月儿从海面上来了。
将三次“微笑”放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加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微笑”给人的慰藉如同雨后的月光,是那样的温馨和甜美。
全文线索清晰,构思精巧,主旨鲜明。
(二)借助联想加以展开一双童鞋骄阳炙烤着大地,热气侵袭着路人,焦急等候列车到站的乘客们也耐不住灼热的熏蒸,一律都躲到了站台内。
我也不例外,为了透透气,并且希望能享受一两阵过堂风,我选择了一个靠门的位置坐下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浑身冒汗,因为只有热流扑面而来,根本没有什么凉风。
擦汗的毛巾早已拦不住决堤的汗水,我只有求助于其实早已贴紧身体的衣服了。
正当我怨声连天地擦汗时,站外太阳下,一个似曾相识的苍老而潦倒的身影吸引了我,对!祥林嫂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之中——一根下端开了裂的破竹竿,左手的篮子里躺着半只破碗,这位老婆婆虽然不致于此,但也与周遭的景物格格不入: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仗,左手也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这么大年龄了,怎么不怕热呢?她一动不动地盯着火车将来的方向,却又隔一段时间再看看左手的篮子,然后露出舒心的微笑,难道她真的不怕热?我正在纳闷她怎么不热,而且看着篮子笑。
我想,篮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正当这时,列车到站了,人们蜂拥着逼近列车,而一阵热浪又将人群赶退了几步,唯有她顶着热浪,急切地扒上了车。
车上座位不够,我和后上的几位旅客站在过道里,列车开始疾驰在空旷的原野上。
她异常的举动和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走到她的身边,原来篮子里放着一双童鞋,盒子十分精美,我瞅了瞅,抬起头,与她的眼神相遇了,她向我笑了笑,十分自豪地介绍道:“我进城去看我孙子。
这不,他快过生日了,我跑遍了街上所有的商店才相中这鞋,你瞧瞧,挺漂亮,他应该会喜欢吧!”说着她自信地打开盒子,一双鞋被紧裹在一匹蓝布里边,老婆婆小心翼翼地打开蓝布包,将一双崭新的童鞋递给我:“给,瞧瞧吧!”我有点羞涩地接过鞋子,其实这鞋样子很古董,也不漂亮,料子质地也不好,但我看见婆婆那双骄傲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只好说:“嗯,挺好看,您孙子一定会喜欢的,有您这样的奶奶,他可真幸福啊!”刚说完这话,后边一乘客一个趔趄差点把我给撞出了窗外,我是保住了,可是其中一只鞋却从窗户飞了出去。
后边的乘客不住地向我和婆婆赔不是,全车厢都感到惋惜,看得出来,老婆婆神色有点黯然。
可是她突然探出了窗外,将那另外一只鞋也扔了出去,全车厢的人一阵哗然,我也一阵迷惑,诧异地问道:“老婆婆,怎把那只鞋也给扔了?”“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
”一番话,全车厢顿时一片寂静。
再看看老婆婆的脸,天高云淡,气定神闲,眼角微漾的笑意为这张苍老的脸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我望着窗外,逝去的时间之流似乎在缓缓回流,空旷寂寞的原野,纯净如溪的蓝天,高峻肃穆的群山,幽深浩淼的湖泊。
品味婆婆的这一番超然的话,我仿佛在碧波荡漾的高山湖泊上,看那飞舞的精灵扇动洁白的翅羽,把大地的灵感带上了蓝天。
不一会儿,眼前浮现出万马奔腾的草原,仿佛听见了那粗犷剽悍的嘶吼,我看到一个喜好追逐列车的小孩,意外发现一双漂亮童鞋时的无限欣喜;我仿佛感同身受那种超然的幸福,突然间,一种对超然的无比仰慕油然而生。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点评:这是一位颇有才气,颇具智慧的考生,他将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的名人故事巧妙翻新,借一双童鞋为道具,并用作标题,紧扣话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个多么可敬的老人啊!近似于祥林嫂的外形,却有着美丽的心灵、崇高的品格。
你看她的那身穿着,可以说是贫穷的那一类,但其精神上的富有却是远远超过了那些王侯贵族、大款富豪的。
你看她对孙子的那份爱,既幸福了孙子,也美丽了自己;她为孙子买童鞋,既愉悦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她对那位莽撞的旅客的宽容,既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也和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出”与“入”,实是精心的构思,它将一个高大完美的老太婆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
故事写得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感人肺腑。
整个故事的叙事,生动、深情而又充满诗意。
结尾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古诗的巧妙的引用,不但拓展了思路,深化了主旨,而且将文意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