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遣悲怀三首·其一》赏析

合集下载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重在伤悼作者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1遣悲怀三首·其二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注解1、施:施舍与人。

2、行看尽:眼看不多了。

行:快要。

3、怜婢仆:伸足“旧情”。

赏析:作者:佚名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

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2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遣悲怀三首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

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

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学过许多的古诗吧,那么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古诗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赏析第一首是再现昔日夫妻在困顿中相守相爱的情形,感叹不能同享荣华富贵,逼出“悲怀”二字。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这四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作者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

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描写亡妻身后日常生活中引发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作者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元稹《遣悲怀》解读

元稹《遣悲怀》解读
唐诗鉴赏之
悼亡诗 元稹《遣悲怀》三首解读
小组成员:
讲员:
一、元稹及其爱情
中唐诗人中,元稹与白居易合称“元白” 。两人 同时应试书判拔萃科,一生交谊深厚,论诗观点也大 致相近,相互唱和之作很多。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元白 诗、元白诗派,他们诗歌的体格也被以当时唐宪宗的 年号“元和”命名,统称为“元和体” 。 元稹(779-831) ,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 洛阳)人。生于长安,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随母 亲刻苦自学成才。唐文宗大和五年,卒于武昌任所, 时年53岁。
小结:悼亡诗
谢谢!
三、《遣悲怀》三首解读
《遣悲怀》三首: 这三首诗似断而续,悲君而又自悲,有总有 分,各有侧重。这组诗最为动人之处是专就“贫 贱夫妻”着笔,捕捉生活中最普通、最细小,实 则最感人的物事,写其妻生前情景,抱憾之情贯 穿诗中,故而打动古今无数读者。 清人蘅塘退士称: “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 以浅近忽之。 ”
——颈联:回应贫苦,引发对妻子的怀念,对婢仆平添一种哀怜之意 ——尾联:“贫贱夫妻”虽是生离死很,但贫贱夫妻,一旦永别,情 以何堪
三、《遣悲怀》三首解读
第三首: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自伤身世,悲无子丧妻,情怀难诉。 ——首联:悲君自悲,感叹人生苦短 ——颔联:用典,以邓攸、潘岳自比,故作达观超脱之 词,透露无子丧妻的深成悲哀 ——颈联:自悲又自慰,无可奈何 ——尾联:用比目鱼眼常开而不闭,暗示终不复娶
一、元稹及其爱情
元稹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 乐府、律诗、律讽、艳诗等十体, 后人公认他的主要 成就反映在新题乐府和艳诗这两体之中。当然,在总 体成就上,元稹比白居易稍逊一等。,但是,在艳体 诗尤其是悼亡诗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 元稹的艳情诗,多与其恋情有关,而独悼亡诗是专 门悼念其亡妻韦从的。艳情诗和悼亡诗都是属于唐代 爱情诗歌中的不同题材。

《遣悲怀》唐诗鉴赏及译文注释唐诗

《遣悲怀》唐诗鉴赏及译文注释唐诗

《遣悲怀三首》唐诗鉴赏及译文注释唐诗《遣悲怀三首》朝代:唐朝|作者: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古诗简介《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遣悲怀三首》翻译/译文【其一】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其二】往昔开玩笑说死后的安排,今天都一一摆到我面前来。

施舍衣裳早已没剩下几件;只留下针线盒我不忍打开。

想起旧日情意更怜惜婢仆,也曾因梦见你而赠送钱财。

我知道这种遗恨人人都有,患难夫妻永诀后更感悲哀。

【其三】闲坐为你悲伤自己也悲伤,就是活百年又有多少时光。

邓攸没儿子时人感叹天命,潘岳悼亡妻用词颇费思量。

夫妇同穴的夙愿多么渺茫,来世再结夫妻尤其难设想。

只有以此长夜不眠的思念,来报答你一生的愁苦奔忙。

《遣悲怀三首》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遣悲怀三首遣悲怀三首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遣悲怀三首遣悲怀三首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遣悲怀》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遣悲怀》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遣悲怀》的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的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遣悲怀三首·其一》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一
唐朝: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三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

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注解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

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

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

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

荩:草。


遣悲怀三首·其一赏析
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

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